長崎原本可以避免第二顆原子彈打擊,卻作死失去了三次機會,天意

2020-12-23 LD講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遭遇了原子彈轟炸。這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唯一遭受核打擊的國家。

遭受轟炸的城市是長崎和廣島,其中,廣島是第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城市,所以更為被人銘記。

不過,今天要講的是第二個城市——長崎。原本,這顆原子彈可以避免的。

美國的考慮

這一切,得從1945年的一場登陸戰役說起。

憑藉偷襲珍珠港,日本狠狠咬了美國人一口,正式拉開二戰太平洋戰爭的序幕。

經過中途島海戰之後,美軍開始在太平洋現場扭轉局勢,從防守變成進攻。1945年4月,指向日本本土的衝繩戰役,拉開序幕。

這場登陸戰歷時82天,雖然最後美軍全殲守島的10萬日軍,自己也傷亡了8萬人。這對美國人來說,是非常駭人聽聞的,之前激烈的硫磺島戰役,傷亡不過2萬人。

中途島戰役

這場戰役雖然獲勝,但美國人對於日本軍隊那種喪失理智的同歸於盡的做法,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在衝繩島戰役結束後一個月,1945年7月16日,美國傾盡全力進行曼哈頓工程,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在墨西哥沙漠試爆成功。

在納粹德國已經選擇投降的前提下,美國人尋思,是否有另外一種方式讓日本人屈服,同時不增加美軍的犧牲?

這時候,日本避免「被核爆」命運,還剩下一次機會。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的《波茨坦公告》頒布,公告的內容只有一個: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

說起這個波茨坦會議,很有意思。最早是蘇、美、英三個國家參加,中國並不在場。美國那時候非常希望蘇聯能夠儘快出兵日本,以減輕美軍的負擔。

但就在會議召開期間,美國總統杜魯門接到了國內密報:美國已經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這個時候,美國就沒有那麼急著讓蘇聯出兵了,因為蘇聯一旦出兵,將會危及美國戰後在遠東的影響力。最後的公報出來,是由中、美、英三國籤署。

波茨坦公告

日本的作死

接受《波茨坦公告》本來可以成為日本避免核彈的最後機會,但是日本拒絕了。

不僅如此,日本還號召全體國民團結起來,哪怕用魚竿和竹槓,也要和登陸日本的美軍同歸於盡。

這時候,美國就開始考慮,讓美軍進攻日本本土的性價比了。最後估算的結果,讓美國人嚇一跳,拿下日本本土,美軍必須再付出100萬士兵的慘重代價。

這是美國人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於是,長崎和廣島避免原子彈轟炸的機會消失了。

廣島遭受原子彈打擊

1945年8月6日,3架美軍的B-29重型轟炸機,攜帶一顆5噸重,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彈,飛到日本廣島上空。

開艙,投彈,爆炸。

原子彈的威力非常可怕,當天廣島死了10萬人,6萬幢建築灰飛煙滅。

整個世界都震驚了!美國掌握了這種變態的新型武器。

美國人希望,一顆原子彈,能把日本驚醒,從而接受無條件投降。

日本人這個時候偏偏作死,以為美國只有一枚原子彈,挺住等蘇聯來調停,還能爭取些有利條件。所以,日本政府對外宣稱,廣島是被一顆隕石擊中的。然後依舊不投降,保持全民皆兵。

3天後,1945年8月9日,B-29重型轟炸機再度出發,攜帶一顆叫「胖子」的原子彈,飛向日本本土。

原本投彈的目標,是小倉。在美軍的原子彈轟炸目標序列裡,小倉作為日本的兵工廠,排在長崎之前。

不過,天氣讓小倉躲過一劫。當美軍的轟炸機飛臨小倉上空,發現都是雲層,能見度非常低。轟炸機在上空盤旋了三周之後,始終沒有找到投彈的機會。

這時候,小倉的地面防空高射炮開始射擊,日本的轟炸機開始起飛攔截。美軍轟炸機掉頭,飛往長崎。

第二顆原子彈

1945年8月9日上午,B-20轟炸機飛臨長崎上空。那一天,長崎的上空也是雲層密布,飛機盤旋了一圈,發現很難找到投彈目標。轟炸機上的指揮官斯威尼決定用雷達瞄準投彈。

這個時候,長崎上空的兩大塊雲團之間,忽然露出了一個大空隙,整個長崎暴露在了轟炸機的視野之中。

有個成語叫「撥雲見日」,用在這個時候很恰當。不過對長崎市民來說,卻成了死亡的徵兆。

11點30分,相當於2.2萬噸烈性炸藥量的原子彈,直奔長崎而去,在城市上空503米處爆炸。那一天,長崎死亡2.3萬人,傷4.3萬人,全市60%以上的建築被摧毀。

長崎遭受原子彈打擊

一周之後,1945年8月15日,不願意再賭美國是否還有第三顆原子彈的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2006年8月6日,日本廣島舉行紀念核爆61周年的儀式。

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親手撞響「和平鍾」,他說:「作為人類歷史上唯一遭受原子彈打擊的國家,日本有責任告訴國際社會自己的經歷」。

與此同時,日本不少地方也在舉行遊行示威,抗議日本政府修改和平憲法,忘記過去慘痛的教訓。

作為中國人,我們對日本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日本的文化和素質確實值得稱讚;但日本右翼分子不斷刺激中國人的底線,也是罪不容恕。

或許,遭受原子彈打擊和核電站爆炸,就是咎由自取吧。

2014年7月28日,當年廣島原子彈投擲機組的飛行員範柯克逝世,享年93歲。他臨終的態度說明一切:對於日本的核打擊,不後悔,更不道歉。

相關焦點

  • 細數日本長崎避免被原子彈襲擊的三次機會,背後全是大國博弈
    原子彈胖子3D渲染圖 從問世到現在,只有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挨過原子彈,日本玩著玩著把自己玩成了美國的小白鼠,先是廣島,再是長崎,那麼為何美國要投下這第二顆原子彈呢?
  • 美國曾給了日本三次機會讓長崎避免被核爆,為何日本沒有珍惜?
    在聊起核武器這個話題的時候,是絕對離不開廣島和長崎這兩個城市的。因為這兩座城市是人類目前唯二被核彈"實戰"過的城市。但少有人知的是,廣島在被核平以後,美國至少給了日本政府三次機會,讓其避免長崎再次被挨核的命運。
  • 美國曾給了日本三次機會避免長崎被核爆,為何日本沒有珍惜?
    在聊起核武器這個話題的時候,是絕對離不開廣島和長崎這兩個城市的。 因為這兩座城市是人類目前唯二被核彈"實戰"過的城市。 但少有人知的是,廣島在被核平以後,美國至少給了日本政府三次機會,讓其避免長崎再次被挨核的命運。
  • 美國為什麼選擇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天意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的失敗,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在這期間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事件。原子彈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無異於給垂死掙扎的日軍狂徒一個致命打擊,這個事件也成為了二戰的催化劑。在這裡面我們要提到一點,美國為什麼不選擇日本其他地方投彈,反而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呢?
  • 廣島原子彈投放三天後,日本為何死撐到投放第二顆才宣布投降
    美國總統和政府為儘快迫使日本投降,警告日本:「如果仍拒不接受我方條件,可以預期,毀滅性的打擊將如雨點般從空中打來,地球上從未出現過類似的打擊」,指明要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此前,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置之不理。
  • 日本本可避免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而今人們仍住在核輻射城市
    自人類出現,戰爭就從沒停過,從最原始的冷兵器,到大規模的熱武器,再到現在的核戰爭時代,犧牲的道具只有更加暴力、威力更加強大,雖然原子彈發明已有幾十年,但是史上原子彈應用於戰爭的只有唯一一次的二戰末期,美國投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兩顆。
  • 汶川地震能量相當於2萬顆長崎原子彈同時爆炸
    如果是7.8級的話,相當於在那一瞬間,2萬顆長崎原子彈同時爆炸;如果是7.9級,則是33700顆以上。這是一場可怕的災難,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和重大損失是很難估計的。(附計算過程,見文章末尾)什麼是芮氏規模?
  • 美國投向日本的第三顆原子彈失蹤之謎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德國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為迫使日本投降,分別向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了一顆原子彈。
  • 長崎原子彈五個微妙歷史細節:日本二次遭核爆,杜魯門竟感到吃驚
    第一,長崎遭到原子彈轟炸,杜魯門竟然感到意外和震驚外界可能意想不到,作為美國軍事最高負責人——總統杜魯門,在聽到日本遭到第二次原子彈轟炸時,竟然是吃驚的!事實上,對廣島和長崎使用原子彈,都經過了杜魯門親自授權。
  • 廣島長崎被毀後,如果日本繼續頑抗美國是否會繼續使用原子彈?
    8月9日,這樣的悲劇在日本城市長崎重演,另一枚叫做「胖子」的原子彈將長崎摧毀。六天後,即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向同盟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美國人為何要用原子彈結束戰爭?「沒落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逐漸攻入日本本土。
  • 他被原子彈炸過兩次,親歷了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最後活到了94歲
    說到原子彈,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毀滅和死亡。直到目前為止,核武器仍然是人類發明的威力最強大的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各投放了一顆原子彈,加快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進程。我們知道,原子彈的威力是巨大的。
  •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為敦促日本投降,美國向廣島長崎丟下2顆原子彈,為何沒有選擇東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時候,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分別是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造成了數十萬的人無辜傷亡以及非常大的損失。那麼有些人就問了,為什麼美國會在這兩個地方投放原子彈在東京投放呢?
  • 美國投放原子彈到長崎廣島後,外國人傷亡情況如何?
    廣島原子彈爆炸嗨,大家好,今天歷史銘記者為大家講述的美國投放原子彈到長崎廣島後,外國人傷亡的情況如何呢?杜魯門總統 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終於下了用原子彈的命令,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廣島,長崎投放了原子彈,雖然原子彈帶來了巨大的破環,但是也迫使了日本無條件的投降。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現在廣島和長崎仍然有人...
    但是依然存在著一些核汙染的風險,因為這一片地區的輻射單量還是比其他未遭受原子彈打擊的地區要高一些。 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 美國曾經在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是他們第一批生產的原子彈。其威力遠沒有現在所生產的原子彈危害那麼大。
  • 除了廣島,美國原來想要投放原子彈的日本城市是它,不是長崎!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發生以後,美國感覺到日本法西斯的猖狂,之後便正式向日本宣戰,開闢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此後幾年在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同仇敵愾下,日本等法西斯國家大勢已去,但是還在負隅頑抗,不肯投降,為了早日結束這場人類規模宏大的戰爭,減少世界人民的痛苦,早日讓日本方面繳械投降
  • 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二戰又再次迎來,規模擴大,傷害擴大,死亡率加大,殺傷力最大的當然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都說原子彈轟炸後百年不能住人,可是廣島和長崎卻很繁盛,這是為何? 儘管在1945年夏季,日本知道已成敗局,但是依舊在負隅頑抗,並喊出「一億玉碎」的口號,號召全國人民進行抵抗,怎料最後的三次機會都被日本無視,最終造成幾十萬人的死傷。
  • 他在廣島被原子彈炸了沒死,馬上跑到長崎又被炸了,還是沒死
    被原子彈炸了兩次?這也太衰了吧,原子彈的使用只有兩次,就是二戰時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枚原子彈,這個日本人就是被這兩個原子彈炸的嗎?沒錯。他被第一次廣島的原子彈炸了一下,沒死,然後他趕緊跑到長崎,然後正好又被炸了一次,奇蹟的是,他還是沒死。
  • 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後悲慘的景象,希望日本能牢記這個教訓
    ,美國投擲了一枚名為為「胖子」的原子彈,於上午11點剛過在長崎北部的地面上引爆。 日本駐長崎的士兵在評估核爆炸後的損失,這些士兵有大部分是傷兵,從戰場上受過傷的,其中一個站著的士兵還失去了胳膊
  • 日本廣島和長崎紀念原子彈爆炸75周年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隨後在8月14日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向結束。原子彈爆炸後,廣島一片廢墟。目前記載的原子彈爆炸死亡人數僅為估計。一般認為廣島的35萬人口當中有14萬人死於這次原爆,長崎則至少有7.4萬人。
  • 1945年,廣島、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傷亡有多慘烈?倖存者生不如死
    示意圖事實上,在此次原子彈投擲之前,美國曾給過日本最後的機會。按照原定計劃,美軍本打算將轟炸地點定為新都、新潟、廣島、小倉,但出於各方面的考慮,最終才定為廣島,後又加上了長崎。長崎是日本的陸軍支撐,是日本防衛本土的第二總軍司令部所在地,長崎則是日本造船工業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