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屆坎城電影節原定5月12日至23日舉行
1905電影網專稿 「我們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坎城電影節是夏季的第一個標誌。」坎城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福茂近日表示,希望疫情能儘快在5月中旬結束,電影節也能在5月12日至5月23日如期舉行。但從目前情勢判斷,這樣的想法太過樂觀。
除了坎城,近期多個原定在三、四、五月舉行的電影節已相繼宣布延期或取消,包括法國真實電影節、美國西南偏南電影節、翠貝卡電影節、邁阿密電影節等。截至目前,坎城電影節組委會的官方說法是:至少要到4月15日,即公布參賽片單前夕才會對外宣布是否取消或延期舉辦。
為什麼坎城還在「苦苦硬撐」?
最早傳言是因為保險金問題。如果取消,法國某保險公司能賠償200萬歐元,但坎城電影節組委會已拒絕。不過今年電影節的運營預算是3200萬歐元,這點保險金對坎城來說不足掛齒。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庫爾也稱,即便取消,對電影節本身的財務運營影響並不大,因為電影節有一定的儲備金和基金支持。
坎城藝術總監福茂(左)和主席萊斯庫爾(右)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要回到電影本身。
作為全球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之一,這裡不止有紅毯和星光,每年有上百部來自全世界的新片參與競賽和展映,特別是對藝術電影來說,在這裡能夠享受大規模的國際曝光度和討論度。
以去年為例,刁亦男執導、胡歌主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入圍主競賽單元,新導演作品《春江水暖》《活著唱著》也在平行單元收穫好評。藉助坎城平臺,這些華語新片先在海外賺足聲量,對回國上映宣傳也有好處。
同時,每年也有上千部電影在坎城電影市場進行國際銷售版權和發行等買賣交易。比如賈樟柯2015年的作品《山河故人》,該片入圍當年坎城主競賽單元,成本約4000萬元,在國內上映前夕就已通過坎城市場等平臺的海外版權銷售收回成本。
2019年的坎城電影宮
現在整個坎城電影節團隊還在制定應急措施,比如限制觀眾在影廳和其它場所的人數。但法國政府已宣布全法禁止100人以上集會。據統計,去年坎城電影節每天就吸引約6萬名參與者,如果該禁令延續到5月,電影節該如何縮減活動規模以符合標準?那麼又有多少人願意冒險前來參與活動呢?
如果確定取消,多家國際電影公司和代理機構也已確定在5月初聯合打造線上交易市場,包括向買家推介新片,放映片花或樣片等。不過,這類補救舉措還是會影響市場交易量。
坎城國際電影節自1946年舉辦第1屆以來,一共取消過三次:1948年和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辦,1968年因為受到「五月風暴」的影響,當時特呂弗、戈達爾等法國新浪潮導演聯合阻擋影片放映,電影節被迫中斷。
特呂弗和戈達爾等導演阻擋坎城電影節放映影片
半世紀過去了,如今新片產出數量逐年劇增。若今年取消舉辦,很多原定在坎城亮相的影片也很難再與其它新片競爭,擠入之後的電影節,如威尼斯、多倫多電影節等。如果延期,坎城也很難再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段重新舉行。
所以,將初登場的舞臺指向坎城或者其他已宣布延期或取消舉辦的電影節的重點影片,現在勢必要考慮何去何從的問題了。
華語篇
首先從華語片來看,有三位大導演的新作蓄勢待發:許鞍華的《第一爐香》、田壯壯的《鳥鳴嚶嚶》以及張藝謀的《堅如磐石》。
《第一爐香》改編自張愛玲經典小說,由馬思純、彭于晏等主演,備受業內矚目。該片在去年7月底殺青內地戲份,首張劇照也在年初的柏林電影節上曝光。
許鞍華的作品從未入圍過坎城電影節,但從《桃姐》《明月幾時有》等她過往參與其它電影節的資歷來看,《第一爐香》更有可能去往威尼斯電影節。
《第一爐香》彭于晏劇照
田壯壯執導的《鳥鳴嚶嚶》在今年1月份殺青,這是他闊別導演工作十年的新作,加上影片改編自阿城小說《樹王》,另外兩部「三王」小說《棋王》和《孩子王》都已被改編成電影,所以外界對本片的期待值很高。
去年,田壯壯帶著他1988年的老片《盜馬賊》亮相坎城經典修復單元,福茂親自主持映前活動。以這份交情來說,如果《鳥鳴嚶嚶》質量可靠,坎城電影節不取消,很有可能入選某個單元。
導演田壯壯
《堅如磐石》已經在去年國慶後送審,但一直未有上映消息。《堅如磐石》是張藝謀第一次嘗試拍攝警匪動作片,據導演自己形容,影片畫面非常獨特,具有現代都市的冷峻風格。
張藝謀上一次去坎城還是2014年帶著《歸來》參與展映,《堅如磐石》一直處於保密階段,有沒有投遞電影節仍未知。他的下一部新作《懸崖之上》去年12月底還在東北雪鄉拍攝,是否受到疫情停拍,也未有消息。
麥浚龍執導的《風林火山》是當下最被業內寄予厚望,衝向坎城或其它國際電影節的作品。主演陣容超級豪華,集結了金城武 、梁家輝、劉青雲、古天樂、高圓圓等實力派演員。去年7月底定剪,據說後期製作量非常龐大。
《冥王星時刻》導演章明曾以此片入圍2018年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他的愛情懸疑新片《熱湯》則亮相年初柏林電影節的交易市場,應該會繼續邁向其他國際電影節。
梅峰曾獲得坎城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導演新作《戀曲1980》由李現、春夏主演,去年就已完成部分樣片,文藝氣質濃鬱,有參展坎城的機會。而萬茜和黃覺主演的新人導演作品《兔子暴力》也受到業內期望,會不會是下一部走向國際的《春江水暖》呢?
中日合作拍攝的《柳川》和《又見奈良》也想通過坎城或其它國際影展找到它的觀眾。《柳川》在今年1月底殺青,由倪妮、張魯一、辛柏青、池松壯亮、中野良子等主演,導演張律是各大電影節常客。
《柳川》劇照
講述中國老婦尋找日本遺孤養女的電影《又見奈良》由賈樟柯和河瀨直美兩大導演擔任監製,作為坎城「嫡系」老友,他們扶持新導演鵬飛(《米花之味》)進軍坎城也不無道理。
除了這些華語新片,王家衛的經典之作《花樣年華》今年恰逢上映20周年。該片在2000年的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舉行世界首映,梁朝偉也捧得最佳男演員大獎。
坎城官方先前宣布4K修復版《花樣年華》將亮相經典修復單元,王家衛也會出席放映活動。如果坎城電影節取消,4K修復版《花樣年華》得尋找下一個首映平臺了。
海外篇
對於海外電影,有幾部亞歐美地區的重磅級新作早已鎖定坎城主競賽。
韋斯·安德森的《法蘭西特派》近似於去年的《好萊塢往事》,但星光會更加璀璨,比爾·默瑞、蒂爾達·斯文頓、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蕾雅·賽杜、甜茶、西爾莎·羅南等數十名國際知名演員共同出演,沒有哪部影片能比它更適合開幕坎城電影節了。
《法蘭西特派》劇照
法國導演萊奧·卡拉克斯的前作《神聖車行》不久前入選《電影手冊》評選的2010年代十佳電影。他的新作《安妮特》是一部歌舞片,也是他的首部英語電影,由亞當·德賴弗和瑪麗昂·歌迪亞搭檔主演,可以說是今年最受影迷關注之作,也是坎城首選。
亞當·德賴弗在《安妮特》後期錄音室
泰國導演阿彼察邦在十年前憑藉《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獲得金棕櫚,今年與蒂爾達·斯文頓最新合作《記憶》,是很多影迷的年度期待,目前影片正在後期階段,賈樟柯旗下電影公司也參與了本片製作。
《記憶》蒂爾達·斯文頓
另外,手握金棕櫚的大導演南尼·莫萊蒂的《三層樓上》,勞倫·岡泰的《亞瑟蘭博》也是主競賽之選。
坎城「熟面孔」河瀨直美的《晨曦將至》,杜蒙的《此晨半晴朗》,歐容的《85盛夏》,索菲亞·科波拉的《觸礁》以及保羅·范霍文的《聖母》等也正劍指坎城。
蕾雅·賽杜主演《此晨半晴朗》
如果坎城電影節確定取消,我們還會錯過哪些新片呢?
只希望疫情能儘快過去,如福茂所願:「今年的坎城電影節,將是第一個歌頌生命、讚揚生活,如再生般的國際性活動。」也希望之後所有的電影節都能順利舉行,向我們繼續展示更多電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