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坎城電影節:亞洲電影打「翻身仗」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在日前開幕的坎城電影節上,中國導演賈樟柯的《江湖兒女》將參與金棕櫚獎的角逐,這是賈樟柯導演的作品第五次入圍主競賽單元。中國導演畢贛和王兵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和《死靈魂》分別入圍「一種關注」單元和特別展映單元。這是中國電影離坎城最近的一次。其他亞洲國家的電影也表現不俗,共有6部亞洲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

本屆坎城評委亮相

第71屆坎城電影節紅毯盛況(組圖)

The 71st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pens Tuesday and Asian films are expected to be the highlights of this year's festival.

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於5月8日開幕,亞洲電影有望成為今年坎城的焦點。

The Palme d'Or, arguably the biggest prize in world cinema, has been considered a perpetual old boys' club, while this year the competition is teeming with new names.

作為全球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金棕櫚獎一直被視為「老男孩俱樂部」,不過今年參與角逐的影人中可能會有一些新名字。

Ten of the 21 directors at the premiere competition are participating for the first time.

參與首映競爭的21名導演中,有10名導演是第一次參賽。

Film Festival President Pierre Lescure said earlier the festival this year will open a new chapter in history for selec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films.

坎城電影節主席皮埃爾·萊斯庫爾先前說過,今年的坎城電影節將掀開歷史新篇章,選出新一代的電影。

But the Palme d'Or competition isn't entirely devoid of familiar faces.

但是本屆金棕櫚獎的角逐者中並非完全沒有熟面孔。

Eighty-seven-year-old Jean-Luc Godard, who is often seen as a competition mainstay, brings his new entry, The Image Book, a five-part film essay exploring the modern Arab world.

87歲高齡的讓-呂克·戈達爾常被視為競賽中的主要角逐者,這次他帶來了新作品《影像之書》,一部由五個部分組成的探索現代阿拉伯世界的散文電影。

Chinese director Jia Zhangke and Japanese auteur Hirokazu Kore-eda are both competing for awards for the fifth time.

中國導演賈樟柯和日本電影導演是枝裕和都是第五次參與金棕櫚獎的角逐。

A total of 10 European and American films continue to lead in the number of finalists in the main competition unit, but six Asian films are included for competition, the most in recent years.

共有10部歐洲和美洲電影成功入選主競賽單元,而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亞洲電影達6部,是近年來最多的一次。

【小百科】

坎城電影節共有九個競賽單元:

1. Compétition (In Competition) 主競賽單元

主競賽單元是坎城電影節的主要活動,在該環節展映的影片將角逐電影節各類獎項,其中的最高榮譽——金棕櫚獎(Palme d'Or, Golden Palm)能為獲獎影片帶來可觀的票房收入和全球關注及發行渠道。該單元一般只接受敘事類影片,不過偶爾也會有紀錄片闖入。

2. Hors Compétition (Out of Competition) 非競賽單元

非競賽單元嚴格來說並不是坎城電影節的正式組成部分,不過在電影節創辦之初,這個環節就一直存在。在該環節展映的影片多是未能達到參與競賽單元標準(meet the criteria for entering the competition)。

3. Un Certain Regard (A Certain Regard) 一種關注單元

一種關注單元創立於1978年,意在吸收一些難以歸類的小眾影片。該單元創立之初並未設立獎項,不過近幾年也開始頒發「一種關注」獎。

4. Cinéfondation 電影基金會單元

電影基金會單元在1998年成為坎城電影節的一部分,主要展映全球電影學院製作的中、短片。該單元有自己的評選委員會,並且會對該環節獲獎的前三名頒發現金獎勵。

5. Cannes Classics 坎城經典單元

坎城經典單元創立於2004年,主要是利用修復的膠捲放映一些經典影片,向全球電影發行公司、版權所有者、電影資料館,以及國家檔案庫的工作成果致敬。

6. Semaine Internationale de la Critique (SIC) (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 國際影評人周

國際影評人周由法國影評人工會創立於1962年,是坎城電影節最古老的一個單元,主要關注電影界新人的作品。該單元主要包括14部由初次或二次製作電影的新人製作的故事片或短片角逐獎項,以及特別放映環節。參賽電影由影評人周提名的國際影評人小組選出,獲獎者會得到現金獎勵。

7. Quinzaine des Réalisateurs (The Directors' Fortnight) 導演雙周

導演雙周由一群法國導演於1968年創立,目的是在不受政治、審查和精英主義影響下放映影片。

8. Marché du Film (The Film Market) 電影市場

電影市場是電影節舉辦的終極目標,所有電影從業人員匯集一處,商談與電影有關的各種交易。

9. L'ACID (the Association du Cinema Independent pour sa Diffusion) 獨立電影推廣協會

該環節由獨立電影推廣協會贊助,旨在為獨立電影尋找全球發行渠道。該環節被納入坎城電影節已超過16年,不過在最近幾年才得到電影節的官方認可。獨立電影推廣協會單元每年會放映9部尚未在全球發行過的故事影片。

下面我們來看看參與今年坎城電影節角逐的中國影片都有哪些。

Poster for Ash is Purest White, directed by Jia Zhangke [Photo provided to China Daily]

Jia's Ash is Purest White was the only Chinese film competing for the highest honor, the Palme d'Or.

賈樟柯的《江湖兒女》是唯一一部角逐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

It's a gangster-fueled revenge drama that is billed as his most expensive and mainstream film to date.

《江湖兒女》是一部黑幫復仇電影,據稱是賈樟柯迄今為止投資最大、最主流的電影。

Poster for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directed by Bi Gan [Photo provided to China

Bi Gan, director of Roadside Picnic, will screen his thriller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in the One Concern category.

執導過《路邊野餐》的中國導演畢贛將在「一種關注」單元試映他的驚險片《地球最後的夜晚》。

The film starring Tang Wei, Huang Jue, Zhang Aijia, Li Hongqi and Chen Yongzhong is a movie wrapped under the cover of the detective film to explore personal recollections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該片主演有湯唯、黃覺、張艾嘉、李鴻其和陳永忠等。這是一部在偵探片外殼下探尋個人回憶和家庭關係的電影。

Poster for Dead Souls, directed by Wang Bing [Photo provided to China Daily]

Wang Bing's Dead Souls will be shown as one of the Special Screenings. His works are known for their length: 15 Hours isn't just the film's title. This year's documentary film Dead Souls is 8 hours long.

王兵作品《死靈魂》入圍特別展映單元。他的作品以長度著稱:「15小時」指的不只是影片《15小時》的名字。今年的紀錄片《死靈魂》長達8小時。

Poster for The Pluto Moment, directed by Zhang Ming [Photo provided to China Daily]

Other significant Asian films vying for the Palme d'Or this year including two Iranian and Japanese films, among which famous Iranian director Asghar Farhadi's Everybody Knows was screened at the opening.

其他角逐今年金棕櫚獎的重要亞洲電影包括兩部伊朗和日本電影,其中伊朗著名導演阿斯加爾·法爾哈迪的新作《人盡皆知》是本屆電影節的開幕影片。

South Korean film Burning, directed by Lee Chang-dong, also was shown.

韓國導演李滄東的《燃燒》也率先亮相。

Australian actress and Academy Award winner Cate Blanchett will lead the jury.

澳大利亞女演員、奧斯卡獎得主凱特·布蘭切特將擔任本屆評審團主席。

The festival ends May 19.

坎城電影節將於5月19日結束。

英文來源:中國日報網

翻譯&編輯:丹妮、馬文英

相關焦點

  • 索菲亞·黃·希金斯——坎城國際電影節閃耀的小星星
    2018年5月8日,一年一度的全球最頂級國際電影節之一坎城國際電影節在法國坎城隆重開幕。去年第七十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盛大空前精彩紛呈,本次第七十一屆坎城電影節不禁令人期待萬分,不知道相較於往屆,本屆電影節將會出現哪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看點。
  • 坎城電影節Goes to Cannes創投活動正式召開
    網易娛樂5月14日報導 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已於法國當地時間5月8日盛大開幕,於當地時間5月12日下午16:00,本屆坎城電影節Goes to Cannes創投活動正式召開,從剛剛落幕的2018香港國際電影節HAF Goes to Cannes環節勝出的5部電影作品:《The Man Who Surprised Everyone》(俄羅斯、法國、愛沙尼亞)、《The Pencil》(俄羅斯)、《Sister》(保加利亞)、《The Sorcerer》(巴拿馬)和《淪落人》(中國香港)正式亮相坎城電影市場,創投會現場不僅播放了5個入圍項目的精彩片段,幕後主創也齊齊亮相。
  • 如果今年坎城電影節取消,這些電影會何去何從?
    藉助坎城平臺,這些華語新片先在海外賺足聲量,對回國上映宣傳也有好處。同時,每年也有上千部電影在坎城電影市場進行國際銷售版權和發行等買賣交易。比如賈樟柯2015年的作品《山河故人》,該片入圍當年坎城主競賽單元,成本約4000萬元,在國內上映前夕就已通過坎城市場等平臺的海外版權銷售收回成本。
  • 賈樟柯「江湖」再戰坎城 360英文搜索聚合電影節海外資訊
    作為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每一年坎城電影節都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影片、電影人。伊朗知名導演阿斯哈·法哈蒂作品《人盡皆知》,成為今年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中國導演賈樟柯攜作品第五次角逐金棕櫚獎,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新作《小偷家族》探索家庭與犯罪的關係……如此多的精彩看點,國內的影迷當然一個都不能錯過。
  • 56部坎城電影節片單公布 兩部華語電影入圍
    1905電影網訊 按照坎城電影節官方的計劃,當地時間6月3日,坎城公布了2020年電影節的官方片單。雖然本屆坎城電影節已經不復存在,但是這些影片將打上坎城的標記,成為2020年坎城電影節官方選片(2020 Official Selection)的一部分。按照慣例,坎城電影節原定於5月中旬舉辦,但由於全球疫情的關係,一推再推,組委曾考慮推遲到7月舉行,最終,只能採取這種線上公布的辦法。
  • 坎城電影節即將開幕 鎖定搜狗英文搜索無時差瀏覽外媒最新報導
    5月8日,第71屆坎城電影節即將在法國南部城市坎城拉開序幕。作為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每屆坎城電影節都匯集了全球最受矚目的電影作品和最優秀的電影人,為廣大影迷獻上了一場關於電影的饕餮盛宴。隨著坎城電影節的日益臨近,想必影迷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西方評論界對本屆所有入圍作品如何評價?哪部電影獲得金棕櫚獎的呼聲最高?亞洲電影在本屆電影節上將會有怎樣的表現?
  • 五部HAF Goes to Cannes優勝作品亮相坎城電影節
    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已於法國當地時間5月8日盛大開幕。當地時間5月12日下午16:00,本屆坎城電影節 Goes to Cannes創投活動正式召開,從剛剛落幕的2018香港國際電影節HAF Goes to Cannes環節勝出的5部電影作品:《The Man Who Surprised Everyone》(俄羅斯、法國、愛沙尼亞)、《The Pencil》(俄羅斯)、《Sister》(保加利亞)、《The Sorcerer》(巴拿馬)和《淪落人》(中國香港
  • 未完成的電影節之旅:中國電影的坎城往事
    北京時間3月20日,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宣布無法如期舉辦,至於最終是推遲還是取消仍未可知。70多年來,坎城電影節曾3度停辦。其中,1948年和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辦,1968年則是受「五月風暴」影響,被迫中斷。一般認為,中國電影最早與坎城電影節有交集是在50年代中期。
  • 15部坎城電影節最好看的爆米花電影
    注意,這裡的爆米花電影與那種不費腦只費錢爛成了恐怖片的電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畢竟是坎城電影節,每年都匯聚了全世界最棒的藝術電影。所以,這裡的爆米花電影其實是兼顧了坎城一貫的藝術性和商業電影的觀感,大概就是看完後既不會感覺腦子被藝術給糊了一地,又不會因為看了爛片而覺得智商欠費,既好看又耐看的那種。  到今年,坎城電影節走過70年了。
  • 六百中國影人參與坎城電影節 宋丹丹繼女坎城獲獎
    「導演雙周」單元首創於1969年,由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旗手特呂弗發起,目的在於抵制當時正日趨商業化的坎城電影節,甚至迫使1968年的坎城電影節停辦。 1969年,革新過後的坎城電影節吸納了「導演雙周」單元,並將該單元交由法國導演協會主辦。
  • 章子怡來坎城電影節「溜達」 曾身穿紅肚兜強行上臺露臉?
    5月20日,國際巨星章子怡亮相第72屆坎城電影節,並與美國演員史泰龍、法國影星阿蘭·德隆和丹麥導演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組成大師班,在電影節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電影事業。而這也是章子怡第十二次參加坎城電影節了,不得不說國際章的影響力確實大啊!
  • 痛苦與榮耀:2019年坎城電影節選片爭奪
    重點是,坎城迫切想要的電影不一定能來,而千方百計想去的電影又很難進。實力的較量和命運的捉弄,總是難分難捨。一年一度的坎城電影節即將登場,關注者眾多。不僅因為其將選出三大電影節中極具分量的金棕櫚獎,而且因為參與其中的電影人堪稱海量,可以形容為「影壇的奧林匹克」。
  • 坎城電影節:百名女性電影人將走紅毯支持#MeToo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正如電影業其他角落,坎城電影節也深受好萊塢大亨哈維•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醜聞震撼。瑞士資訊5月7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稱,法國坎城電影節主辦單位於當地時間5月7日表示,影展紅毯上,將有約100名頂尖女演員和女導演發起抗爭行動,支持「我也是」(#MeToo)運動、向性騷擾宣戰。
  • 法國坎城電影節2019入圍影片片單完整名單 胡歌新片入圍
    法國坎城電影節2019入圍影片片單完整名單 胡歌新片入圍  北京時間4月18日,法國坎城電影節正式揭曉第72屆入圍影片名單。由刁亦男編劇並執導,胡歌、桂綸鎂、廖凡、萬茜主演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英文名The Wild Goose Lake《野鵝塘》)在今次競爭尤為激烈的「坎城大年」,成為入選主競賽單元的唯一華語電影。
  • 盤點坎城電影節獲過獎的六部電影,不少作品竟然無法在國內上映!
    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曾在坎城電影節上獲過獎的電影,這些電影中有幾部竟然至今都無法在國內上映,實在是可惜。好了,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電影上榜了吧!楊貴妃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非常出彩的一部電影。主要講述楊貴妃深得唐明皇的寵愛,貴妃之兄楊國忠憑妹顯貴,位居丞相,卻因為貪贓枉法,引起軍民共憤。最終貴妃走到梨花樹下投繯自盡,整部電影相當悲情。霸王別姬這部許多人心中的最棒的中國電影在坎城電影節上大放光彩,獲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電影中,張國榮無可挑剔的演技讓全世界折服。
  • 英語詞彙學習:67屆坎城電影節相關詞彙
    第67屆坎城電影節將在當地時間5月14日正式揭幕。這裡不單是文藝電影的朝聖地,也是很多明星、時尚達人最愛的地方,同時也是真正能把世界各國的名導、大牌明星統統招至麾下的地方。每次坎城電影節頒獎時,我們都會聽到各個競賽單元的名字,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細數一下坎城電影節的九個主要單元。   1.
  • 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不帶華語片玩了?
    《只是世界盡頭》海報儘管隨性的法國人在公布入圍名單這件事情上往往保留了一定的「彈性」,往年慣例中組委會也有臨近開幕前幾天還在隨時對片單進行調整和增補的慣例,不過至少在目前看來,本屆坎城電影節還沒有華語電影什麼事,不止主競賽單元沒有華語電影入圍,就連「一種關注」、「特別展映」或者短片單元都無一華語電影入選,這簡直是本世紀以來華語電影在這個電影節上最慘澹的一次缺席
  • 三大國際電影節,為何坎城影響力最高,原因是這兩條!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威尼斯電影節開始脫胎換骨,更加注重電影本身的藝術特質,並且一直努力遵循著嚴格的藝術傳統。柏林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在創辦之初,柏林電影節也帶著濃重的政治意味。但是後來柏林電影節開始辦出了自己的特色,主要集中在「反對好萊塢」式的電影,而關注那些低成本的藝術片。更難得的是,柏林還是新生代導演的搖籃。例如張藝謀導演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就被柏林授予大獎,促成張藝謀成為電影大師。
  • 崔阿扎參加2018坎城電影節現場圖 YY主播崔阿扎去哪了
    原來是去參加2018 坎城電影節了,小編為大家帶來崔阿扎的個人資料和坎城電影節的現場圖,還有崔阿扎關曉彤合影哦,一起看看吧。以上就崔阿扎參加 2018 坎城電影節現場圖 YY主播崔阿扎去哪了
  • 文章頻道 - 2020 坎城電影節片單出爐,海報和電影一樣值得收藏
    疫情也阻擋不住對電影的熱愛!當地時間 6 月 3 日 18 時(北京時間 4 日 0 點),第 73 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在巴黎 UGC Normandie 電影院公布了 2020 年的入圍影片,今年共有 56 部作品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