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私信或評論領取更多學習資料!
大家好,我是張老師。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講,在中考寫出一篇出彩文章,並能夠流傳網絡是值得他人羨慕的。那麼,了解中考作文的具體要求和寫作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笑傲考場。今天張老師和大家分享一下中考中閱卷老師最反感的作文排行,趕快看看你中招沒有?
千人一面,毫無創新可言
昨天有5位家長將孩子的作文截圖私信給我看,巧的是這5位同學的作文類似,是以「理解、包容」為主題的。在閱讀中我發現他們的文章都有一個共通現象:扎堆取材。並沒有去挖掘自己的生活積累,選擇屬於自己的獨特素材。他們選擇的材料都是:「老師與學生互不理解」、「父母與孩子互不理解」「朋友之間缺乏理解」等「第一感」的素材,結果造成了5人一面的「撞衫」。這種「撞衫」不光有材料上,還有語言表達上,人物形象刻畫上。
張老師在這裡特別強調一下: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你發現沒,中學課本(資料上)上凡涉及人物形象的文章:少則七八人;多則一二十人。每個人物都有特別鮮明的形象,這是為什麼?小學期間我們在遇到寫人文章時,90%左右的學生作文中都是2個人物形象,好一點的出現3個人物形象,因為人物少所以能夠輕鬆寫出所給人物形象。不少同學在進入初中後,一方面覺得時間緊張,於是很少去抽時間專門閱讀書籍;一方面認為自己作文平時得分還不錯,便不以為然。從而逐漸導致自己大腦空洞,導致在遇到描寫人物時筆下所給人物形象都是一個樣的。因此考試中作文得不了高分。
再如,寫自己考試失利,心情煩躁,無視父母的安慰鼓勵,不理解他們的好意;父母好意關懷反遭我衝撞,看到他們傷心才後悔道歉,表示應該多「理解別人」。這種作文多如牛毛,老師們看到此類文章總會覺得無味,出現「審美疲勞」,分數自然不會給你高分。(注意:如果不是寫得特別精妙悅目,或者語言功底深厚,想要獲得青睞,得高分,很困難。)
抄襲,別信「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鬼話
尤其是大型考試中,閱卷老師最反感的作文就是:抄襲。這不是水平問題,而是人品有問題了。碰到這樣的文章,老師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屑甚至厭惡。在他們眼中:這種作文是投機取巧,不能縱容。一旦發現,就只給碼字分,我一般情況下給5分,字跡清秀的話給10分。
套作,換湯不換藥的寫作模式
什麼叫套作呢?顧名思義,套作就是平時構思好一篇作文或一類作文的寫作模式,考場上直接套用格式,稍作內容上的修改。
這種方式多數情況下:作文的選材是有關歷史文化的,內容往往洋洋灑灑,不痛不癢,借古人身份,戴古人衣冠,發人生之宏論。坦白講,這類作文往往假、大、空。只因離我們的生活很遠,情感也不真實(文筆好的除外)。閱卷時,老師們對此類文章一般得分在15分左右。
跑題,自認文採飛揚,結果跑錯考場
在近幾年的作文批改中或閱卷中,我發現,有三分之一考生不重視審題,或審題不到位,造成了作文跑題或偏題。
那麼,如何快速準確審題呢?張老師針對不同情況的同學總結了不同的小技巧,今天告訴你最簡單的方法:
1、儘量做到「字字落實」,弄清楚對題目中的每一個詞語的含義;2、分析詞語間的關係。比如修飾語和中心語的關係,動賓關係,主謂關係等,關係不同,寫作的重點就不同。舉例「咱家那些事」是個偏正短語,中心語是「事」,「那些」從數量上限制「事」,「咱家」從範圍上限制「事」,寫作的重點是「事」,但也要考慮「那些」和「事」。3、整體考慮,深入思考,思考題目的情感傾向和立意方向。
人生如花,語文是根。未來想要多精彩,當下就要多努力,我是張老師,關注我獲取更多學習資料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