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不得不說的幾種雷區

2020-09-05 小白的青春期

高考剛過,高考作文一時成了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或高大上或備受爭議,眾說紛紜,但是大家對高考作文的重視卻是無一例外的。今天分享幾種高考作文雷區,避免孩子們在高考作文上「作死」。高考作文是特殊的寫作情境,高考閱卷也有特殊的批改背景。一個省幾十萬份試卷,要在短短幾天內完成,閱卷老師要看得準還要看得快,平均一天看幾百近千篇文章。壓力大,任務重,可想而知。

據網上分享,改卷的情形往往是,開始改幾天,無上光榮,「為國選材」,慢慢地,習以為常,「殺人如麻」,話說得有些讓人毛骨悚然,但事實就是如此。

一篇作文可以直接決定考生的命運。先不說內容寫得多好,最起碼不要在基本點上出現大紕漏。但很多考生還是不清不白,用「作死」的做法在應付,也許有人說盡力了,那麼這個「盡力」的背後,是你漫長的準備過程,如果在準備過程中疏忽了,你在考場上,再盡力,也很難逃過一劫。下面盤點一下考場作文常見的幾種「作死」情況,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1

卷面塗抹嚴重

有半數以上的學生過不了書寫關,本來字跡就不好,加上潦草,甚至連標點都標不清楚,還有很多塗抹塗改的現象,閱卷老師看到這樣的作文,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考生的態度,這麼重要的考試,你怎麼這樣對待呢?當然一些學生字跡真的不好,可要認真書寫,字裡行間裡也能讓人覺得你的態度是很認真的。高考中,考生卷面如果不整潔,很難得高分,絕大多數人都是2類以下的分數。42分就成為大多數考生的宿命。

告訴大家一個實用技巧:如果寫了錯別字,怎麼辦?只要在旁邊加上很小的「x」,或者用小括號括起來,千萬不要一個勁塗黑,生怕老師看不到這是個錯別字。

另外,儘量不用塗改液,一兩處無妨,多了,就是做標記的違規硬傷了。

2

標題浮誇,華而不實

新材料作文,如果你的文章標題不能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那麼中規中矩點也可以,千萬不要用大話空話、「假哲學」、華而不實、偽抒情的標題。

例如:「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之類的標題,就不如「擦亮眼睛,洞悉本質」「抹去現象的浮塵」,來得新穎別致。

例如:以夢為馬;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類標題本來很不錯,但太多人用了,被用得泛濫了,你就要慎用。

例如:承擔使命,報效祖國;志存高遠,為國為民;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青春不老,我們不散。要麼太空太大,假得可以,要麼太文藝範,華而不實。

3

開頭註定了「結局」

(1)照抄材料作文

第一段幾乎把材料抄一遍,你還覺得這是引用或者是聯繫材料,豈不知哪個閱卷老師不知道材料的內容是什麼?需要你用長篇大論來敘述,如果你真的打算用一段話甚至超過30個字把材料敘述一遍,閱卷者一定會這樣想:「就幾百字的文章,你都敢用這麼多字數來描述標題,你的文章還能寫好?至少是湊字的嫌疑,並且是不慎重的態度…」於是你的文章得分就over了。

(2)觀點偏激

開頭的觀點就存在爭議,讓閱卷老師覺得你偏激,看問題不全面,一個偏激、看問題不全面的學生能寫好什麼文章?

例如,2016年全國卷1的漫畫作文,是有關於教育現狀的,我們可以批評唯分數論,但不能將現在的教育一棒子打死,有考生開頭就對高考制度苦大仇深:「這幅漫畫反映了高考制度的罪惡,只有取消高考制度才能改變這種現狀。」閱卷老師 一看就知道你是個不理性的小憤青,而且多半是「考場不得志」、成績不太好的那種,抬手就給你打40分之下了。


(3)操作開頭

很多學生覺得用排比句開頭就很好,於是就用「XX、、因為XX才」,「正因為有了XX才會有XX」,上來就好幾句,不說罷了,一說就麻煩了,一個高考生了,寫「自信」的話題,上來就是小學生的口氣,「老鷹因為自信才飛上藍天;小溪因為自信才流進大海…」用「勇氣」的話題,就寫「老鷹因為勇氣才飛上藍天…」老鷹的飛翔是覓食的需要,是客觀規律,不自信就不飛了?

(4)感慨半天,卻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

很多作文第一段都可以直接被刪掉,沒有什麼意義,例如說「一轉眼,快高中畢業了,我們的心被高興和喜悅佔據,同時也充滿了對同窗依依不捨的留戀…」你感慨半天,要寫什麼?並且語言還很平淡,口語化,你的文章很難拿到高分。


4

低估閱卷老師智商

有的學生在作文中,無視閱卷老師智商,給老師講「低級」的道理,充滿粗淺的教化意味,比如非要給「授人以魚」做長篇幅的解釋,閱卷老師就會比較反感。

有的考生還生怕老師看不懂,在文章前來個「題記」,文章後還來個「後記」,或者畫蛇添足補充自己寫作的思路和初衷,意在提醒老師:您別看偏了,請get到我的意圖。閱卷老師基本就手不留情了。

建議:少些題記,切記不寫後記,切記切記不寫自我解讀作文構思立意的後記!!

5

離題萬裡,東拉西扯

有時候作文材料你看懂了,你寫的東西別人未必看懂,因為即便你寫的文章,標題是你自己擬定的,可是閱卷老師看了之後,好像內容與標題不是非常密切,也就是自己把自己擬定的主題寫偏了,甚至有湊字的嫌疑,這樣的話你的文章自然就是低分了。

比如,有同學寫任何一個作文題,都要先扯一通世界不太平,國際形勢不穩,人心不古,道德滑坡等等,半天到不了主題。

6

思想消極,滿篇牢騷

在閱卷中,寫點單純美好的戀愛,無妨,但格調不高的早戀同居和同性題材是高考作文的敏感區,違背主流價值觀觸碰道德底線是禁區,武俠古風玄幻魔幻是「無人區」,牢騷滿腹動輒批判教育批判老師的文章是「白區」。

高考這麼重要的考試,你卻把你那點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津津樂道,或者把問題看得很偏激,在你的眼裡滿眼都是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一切都是別人的問題,而你就是坐而論道、指點江山的高手。這樣的文章,不太可能受到老師的歡迎。

當然不是不能寫陰暗面和消極面,而是要理性客觀。比如上面提到的2016年全國卷1的漫畫作文,就不是要你歌頌中國教育風氣,而是要挑唯分數論的刺。


7

無中生有,錯誤低級

一個學生在高考作文中寫道「司馬遷遭受宮刑,他沒有氣餒,卻淡然處之、一笑而過。」那麼現實中的司馬遷真是這樣?「一笑而過」太不嚴密了,不符合現實,司馬遷在文章也曾經寫過相關的事情,意思是每每想起,生不如死,汗水都溼透了衣服。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現實閱卷中,有太多的學生在文中「牽強附會」,這樣的文章很難有說理性。

還有,引用出現明顯失誤。比如「海子有一句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愛迪生發現了相對論」。一下子就把自己知識匱乏、積累淺薄的毛病暴露在閱卷老師的眼皮底下了。

8

文章幼稚,呈低齡化

很多學生寫作水平一般,但是在文章中「小學時候的我」、「初中時候的」……要知道,你即將邁進大學校門了,你的文章也應成熟了,你曾關注的那些事情,那些怎樣與小夥伴們戰勝困難,彼此相互幫助的,那樣的內容可能只適合「英語的書面表達中的李華」了,而語文作文真的很難得到老師的認同,不要說共鳴了。

9

套作宿構,痕跡明顯

上面說到過套作開頭,再來說說全篇套作。

高考中讓閱卷者發現「套作」「宿構」結果會怎樣,學生們多數都很清楚,但是很多學生在考前,套用模板,如三大段,結果文章中也出現了一些論據、觀點,但那是套作;或者改寫名篇名作梗概,穿靴戴帽,改頭換面。

筆者有一年參加高考閱卷,有個考生套用歐·亨利的名篇《最後一篇常青藤葉》的故事情節,寫了一篇小說,情節幾乎雷同,只是換了背景換了主角名字,雖然卷面不錯,文字通順,但被論定為「宿構」,結果可想而知——及格邊緣。

10

中心不明,無主旨句

很多同學的作文沒有主旨句,自己寫完了也難以一句話講出自己的中心立意。閱卷老師短時間內更難看出你文章的主旨。一些優秀的學生也常有這個毛病。其實閱卷老師,很難靜心把你的文章讀一遍,一般都是瀏覽一遍,兩遍掃下來,也沒有從你的文章中找出主旨句,沒能領會你到底寫什麼內容。看看你的語句還可以,字跡也可以,讓閱卷者給你高分又不願意,給你低分又捨不得,所以分數還是可以的,但是很難拿高分。

建議:文章標題、開頭最好能將自己的觀點有所交代,各個語段開頭和結尾最好能強化下本段的中心。


11

文體四不像

全國卷作文有一個重要特徵是「文體不限」,但對此有不少老師與學生存在錯誤理解:認為「文體不限」就是不需要文體的規範,寫起作文來信馬由韁,隨心所欲,其結果,寫出的文章成了非驢非馬、非豬非狗的「四不像」。其實,對目前高考作文中的「文體不限」宜作這樣的理解:提供考生多種選擇的機會,便於學生在自己擅長的文體中自由發揮,寫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而從今年的閱卷情況看,這方面考生做得不盡如人意。相當一部分的考生,開頭引用或概括一下作文材料,提出觀點,中間記敘有關主題的一件事,結尾來一番議論。從開頭結尾看,屬於議論文;但從主體看,卻又像記敘文。文體不倫不類。或者開頭一大段記敘,後面又是議論性語言,不像記敘文又不像議論文。最後閱卷老師只能根據其語言功底,給個三類上和二類下浮動的分數。

12

照抄試卷材料

切記,這是高考作文的最大忌諱!湘語君把它放在了最後一點!

重要的事要說三遍:千萬不要抄試卷材料! 千萬不要抄試卷材料! 千萬不要抄試卷材料!

揪出抄試卷材料這種投機行為,是閱卷老師最首要的任務。閱卷老師看得準不準是欣賞能力問題,能否看到考生抄襲原卷材料則是態度問題。或者說,某篇文章內容評多少分,是見仁見智的,但抄襲材料,是應當人神共鑑的。筆者有一年參加高考試卷,某閱卷老師因為沒發現學生照抄材料,還給了40分以上,被閱卷組請去辦公室喝茶,為嘛?看卷不認真啊!

一般而言,閱卷老師第一天是試評,要求把全套試卷通覽一遍,包括各類文本閱讀和病句成語題。有的考生不夠800字,就東拼西湊,照抄文本閱讀的內容,有的更「高明」,採用串聯式抄襲,這個題目抄30字,那個題目抄20字。閱卷老師要有火眼金睛,一眼判斷考生是否抄襲了試卷內容,一旦發現,決不輕饒!

此外還有如寫武林江湖,魔幻科幻,盲目創新,字數不夠等等情況,都可能是大面積失分原因,這裡不做簡介。但是以上12種情況是考場作文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在平時的備考中應引起學生的注意,要不在考場上,那真的是「作死」的節奏。


相關焦點

  • 高考滿分作文就是不說人話?
    但在門檻之外,還有很大一個原因,那就是:寫作者壓根不說人話。寫文章不說人話,這種事情其實古已有之,而且是各民族皆然。原因也很簡單,書面語確實不是說話——它是另一套表達體系。歐洲中世紀用拉丁語寫文章,但口語用的是英語德語法語日德蘭語,中國古代也是文言文寫作,口語則用白話交流;日本韓國朝鮮早先也都用漢字書寫,口語則是本國語言。
  • 高考滿分作文被舉報!孩子說「不說人話的作文才能得高分」
    這個媽媽說,她把作文發給孩子看,覺得這篇作文不說人話,結果上初二的孩子回了句:不說人話的作文才能得高分。,一邊又編寫出版高考作文輔導書,還到處開高考作文指導講座。前一陣沸沸揚揚的幾起高考頂替案,哪一個不是查處一批責任人?人生不能投機取巧,像苟晶的班主任,想用偷來的成績幫女兒換取一個更舒適的前途,最終還是毀了女兒的一生。
  • 中高考作文四大「雷區」
    張小軍圖片來自網絡 中高考作文閱卷,兩位老師的評分差距在5分之內,取平均分,如果差距大於5分,隨機分配給第三位老師所以作文評分還是挺準確的,但依然會有三個分數都在五分之外(甚至分數高低相差30分的都有),這就需要第四個專家分,認真閱讀,最終一起商議得出分數。評分出現巨大爭議的原因,無外乎學生踩了如下雷區: 1.隨意發揮、入題過緩。很多作文開頭隨意發揮,沒有什麼意義。
  • 高考英語寫作應避免的雷區(下)
    上一期講到了高考作文十大雷區中的前五個。本期我們繼續介紹其餘的五個雷區。雷區6:禮貌委婉意識欠缺1.而這幾個特徵恰恰是導致作文低分的很重要的原因。雷區9:中文思維左右英文表達1.第一句是妥當的表達,但第二句不屬於該作文的寫作範疇之內的任務,是無效信息,過度發揮,欠缺內容規約意識。第三句更是一句廢話。有效交際的標準: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套標準的。只有緊隨寫作目的、滿足讀者的需求以及禮貌得體,才能在寫作中不趟雷區。
  • 高考英語寫作應避免的雷區(上)
    基於Hymes得體性的理論,下面以一篇高三作文為例探討應用文寫作中高三考生應避免的雷區。例:假定你是李華,最近你在當地報紙上看到一則遊泳培訓班的廣告,稱其有稱職教練(instructor),一周包會。你想在暑假參加訓練。
  • 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很多網友看了這個作文後都說:晦澀難懂,不說人話!還有網友覺得,這位考生文學功底深厚,此篇作文為佳作。到底是不是一篇好作文?我看完第一也是反應:我真是out了!我連現在的高考作文都看不懂了!這個學生用了很多生僻晦澀的字,說實話,有幾個字我是真不認識。
  • 「不好好說話」的高考作文,為什麼能拿滿分?
    自社交媒體興起以來,每年高考首日各地作文題目公布,必會成為一場全民同題作文大賽。而每年滿分作文放出,又會成為一堂全民語文課。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說,進入大學就開始「隔行如隔山」,高考作文是所有人都能討論的唯一共同話題了。
  • 談論「不說人話」的高考滿分作文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些什麼?
    支持者認為這篇作文「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度與穩當具備」,遠遠超出了一般高三作文的水平,得滿分實至名歸。反對者則認為,這篇文章故弄玄虛、不說人話,是偏門名人名言和艱澀難懂詞藻的堆砌。更有激烈者甚至認為,這篇作文「得滿分是對語文的侮辱」。筆者將題目與原文附上,供各位看官品一品。
  • |語文|格式|雷區|數學|考生|作文|初中生|客觀題|中考|試卷
    可能本來該得50多分的作文,因為老師印象不好,最後只打40多分,一丟可能就是5分甚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遺憾的。雷區二:答卷馬虎中考答卷馬虎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字跡潦草,讓改卷老師如看天書。這種卷子,改卷老師因為看不懂,常常就不給分,或者給很少的分數。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不說人話,不適合當成範文吹噓
    畢竟高考閱卷老師批閱一篇高考語文作文的時間不過一分鐘,不會花上十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時間慢慢讀懂這篇不說人話的高考滿分作文。 但是,你又不能否認,《生活在樹上》是一篇從頭到尾邏輯嚴謹,說理到位的作文,文章的思想性也超出了一般高中生的水平,完全符合高考作文對考生文字表達、邏輯能力、思想性等方面的考察。
  • 嚆矢、振翮,這篇不說人話的高考滿分作文我連字都認不全……
    如果說在高考之後,學生們最緊張的是分數,那麼緊接其後的,可能還有高考作文的得分。我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高考作文題的解讀,雖然是以娛樂為主,但絕對值得一讀。而隨著上個月高考查分的解禁,這段時間終於開始流傳出一篇篇高考滿分作文,比如下圖這篇浙江某考生的作品。
  • 作文不說假話不能活,是學生的錯嗎?
    「學生寫作文給人一種什麼感覺呢?就是不說假話都不能活。」曾任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項目實驗班班主任的語文教師韓健,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的這句話,引發熱議。比如,2019年的高考作文題(全國卷三),是漫畫材料作文,畫中寫道,畢業前最後一節課,老師說:「你們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好吧,我不說瞎話,來個實話實說、有一說一,作文這麼寫:看到作文題目,我不由得心下一凜、虎軀一震,我勒個去,什麼破題目?
  • 滿分作文「不說人話」,高考到底想選拔什麼人才?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全篇充滿了各種生僻字詞和外國名人名言,讓許多網友高呼看不懂,甚至有人對考生進行網絡暴力。但考生想通過這種方式博出位,有什麼錯呢?而且誰年輕的時候還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了。衝他的閱讀量和清晰的邏輯,給高分沒問題,但該不該給滿分呢?滿分作文多少有示範效應,給一篇「不說人話」的文章滿分,是在告訴其他考生,晦澀很高級?那高考到底想選拔什麼樣的人才呢?
  • 英語初學者常見三大學習雷區,教你輕鬆避開雷區,輕鬆拿高分
    英語初學者常見三大學習雷區,教你輕鬆避開雷區,輕鬆拿高分下面我們給出初學者常見的一些雷區,以及應該如何去糾正這些錯誤的觀點,走上正確的學習道路!A thereforB althoughC sinceD unless此題來自2012年高考真題的變形。你能根據語感直接選擇出來嗎?如果你漢語翻譯不懂的話,很難做出選擇。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高深還是晦澀?
    這篇文章為什麼得了滿分呢?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文章進行了點評8月3日,作家馬伯庸在微博上發表了自己對於2020年高考浙江滿分作文的評論:那篇高考滿分作文吧,我仔細看了,很有意思,很難用「滿分好作文」或者「爛作文」來簡單地評價。
  • 作文不說假話不能活,是誰的錯?
    「學生寫作文給人一種什麼感覺呢?就是不說假話都不能活。」曾任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項目實驗班班主任的語文教師韓健,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的這句話,引發熱議。別說學生、老師,就連家長,看到這句話,恐怕也會瞪大了眼:哎呀媽呀,說得真對!
  • 2020年高考英語作文大剖析:高分作文,從「不說人話」開始
    2020年高考結束有一段時間了,最近翻看了今年各省的英語作文真題,一些提分思路油然而生,必須要講給大家聽。高考是一件&34;的事,我們總是可以在上一年的試卷裡找到提分的蛛絲馬跡。雖然教材、教學模式、學科組合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但是,命題只會在很小的幅度裡變化,所以,復盤真題對於掌控下一年的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針對英語作文這樣連考查內容都會重複出現的項目。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爭議:不說人話的晦澀難懂,值不值得滿分?
    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成為了微博熱搜榜上的"釘子戶"。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系列文章第一篇,這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卷滿分作文成為了被評述的對象。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不說人話」?資深高考作文閱卷專家:最美的花應有許多朵
    8月2日,浙江省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讀完第一句話,就感覺到了「智商侮辱」,「 只認識『矢』字,『嚆矢』兩個字加一起就不認識了。作文不怎麼說人話呀。」也有閱卷專家認為,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對此,記者採訪了有著多年高考作文閱卷經驗的專家。專家表示,評價高考作文的標準不應當千篇一律,「最美的花應有許多朵。」
  • 滿紙套路,就是不說人話,中學生作文要去向何方?
    高考過去沒幾天,媒體上就出現不少滿分作文。一些培訓機構也緊跟,開設所謂「2021高考作文高分套路」課程。套路作文已經漸漸成了一股潮流。中學階段,面臨高考,學業緊張,學生的閱讀量無法提升,寫作基礎不牢,作文只能靠套路。而老師在有限的語文課時中為求速成,也不乏套路的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