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2020-08-04 格格鬥愛baby

文/格格鬥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爭議。我們先來看看到底寫了點啥。

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很多網友看了這個作文後都說:晦澀難懂,不說人話!

還有網友覺得,這位考生文學功底深厚,此篇作文為佳作。

到底是不是一篇好作文?

我看完第一也是反應:我真是out了!我連現在的高考作文都看不懂了!這個學生用了很多生僻晦澀的字,說實話,有幾個字我是真不認識。比如:

嚆矢、振翮、孜孜矻矻

這3個詞語裡,我有3個字都不認識

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這篇文章從側面反映出這位考生,知識淵博,平日閱讀涉獵都是非常廣泛的,否則也不可能考場上短短時間寫出如此文章來。單說,這個考生引經據典的功底,就非一般考生能比的。但是我依然覺得:這篇文章不值得效仿!


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這篇作文被評為滿分,還是不值得宣揚和效仿的。原因有以下:

1、通篇晦澀難懂,用一個梗來形容,就是不說「人話」。有段時間《甄嬛傳》特別火,大家都套用「甄嬛體」

比如:「額娘你看今日外面天氣極好,兒臣想出宮走走,既能衝衝喜氣,也能看看京城中百姓生活如何,早日完成兒臣登基之業。不知額娘意下如何?"

說「人話」就是:

媽,我想出去玩!

這篇高考作文也是一樣的毛病,為了顯得自己博覽群書,功底深厚,故意用生僻字來代替平常字眼,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故意弄得很高級,華而不實。

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2、高考作文不只是講究辭藻堆疊,更要講究通俗易懂。如果考生能用直白的語言,把自己的觀點立意,說得通透講得明白,同時文採優美,也同樣可以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3、容易引起其他考生的效仿。閱卷老師把這名考生的作文,給了滿分,滿分就意味著,這是一篇「相當成功的作文」,因為在高考中的滿分作文還是很受關注的,這樣一來,其他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勢必會來效仿。


把這篇作文當作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標杆。這樣一來是非常可怕的,試想,好好地高考作文都不說人話,通篇晦澀難懂,那麼這樣的高考作文又有何意義呢?

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真正的高考滿分作文長這樣。

2018年,深圳市考生溫卓越的高考作文得了滿分。還被列為廣東省教育考試院2018年7篇優秀高考作文名單。我們就來看看小姑娘的這篇滿分文章《你我之夢 中國之夢》

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圖為溫卓越作文)


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圖為溫卓越作文)

通篇文章字跡秀美,筆跡工整,且通俗易懂。我認為這樣的滿分作文堪稱典範。這樣的高考作文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也可以推薦給其他同學作為範文。

我們的高考作文,不是追求誰比誰更高深,誰比誰更晦澀難懂。華麗辭藻的堆砌大可不必。樸實無華,真情實感,字跡秀美就好。


結束語:

高考作文不是八股文,沒有必要為了高深故意晦澀難懂。高考時選撥人才,有高度有思想值得推崇,但是如果能更通俗點就更好了。

我是格格鬥,2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

相關焦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多處生避詞,網友:典型的不說人話!
    最近關於浙江省的2020年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在網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作文題目是《生活在樹上》,在具體看這篇作文之前,我們先看一下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題目是什麼。文中要求是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產生,對此有什麼樣的思考和體驗。要求不少於800字。
  • 爭議!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網友「簡直是對語文的侮辱」
    這兩天,一篇2020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火了。不是因為寫得太好被討論,而是因為大家都覺著這篇作文「不說人話」,看不懂,卻得了滿分,而備受質疑。更為波折的是,高考評分時,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最後經過作文審查組審定,判定為滿分。看看這篇滿分作文長啥樣?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滿分作文?
    最近,浙江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這篇作文的題目是《生活在樹上》。1《生活在樹上》何以得滿分?2滿分作文為何引爭議?但就是這樣一篇滿分作文,不僅在閱卷的時候,不同的閱卷老師給出的成績有很大的差異,而且在網上公布之後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爭議:不說人話的晦澀難懂,值不值得滿分?
    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成為了微博熱搜榜上的"釘子戶"。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系列文章第一篇,這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卷滿分作文成為了被評述的對象。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有作家評論「不說人話」,有老師說「有亮點有特色」
    現代快報訊(記者 侯天卉)8月3日,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衝上微博熱搜。「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首句讀完,大多數網友就「卡住了」,全文因大量生僻字和晦澀典故引發網絡爭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到底是曲高和寡,還是故弄玄虛?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火了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然而對於高考的討論還未停止。這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又引發了廣泛的熱議,其實還不止熱議,甚至還成了爭論。看不懂就對了,這篇作文就是因為晦澀難懂,才引起了一些爭議。網上甚至有人專門搞了個白話翻譯版,感興趣的可以專門去看翻譯版(捂臉)。爭議有很多人可能會說,你這寫了個嘛呀,(多半)地球人都看不懂,把這樣的文章寫出來,意義何在?
  • 高考滿分作文被舉報!孩子說「不說人話的作文才能得高分」
    這個媽媽說,她把作文發給孩子看,覺得這篇作文不說人話,結果上初二的孩子回了句:不說人話的作文才能得高分。給這樣的作文滿分,簡直是在制度化地鼓勵學生不說人話!在我看來,這種不說人話的作文得滿分,某種程度上危害程度甚至會超過高考頂替,因為它涉及的人數更多,潛在的危害更廣。兒子:高考得滿分的作文應該很少吧,為什麼說它涉及的人數更多?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不說人話」?資深高考作文閱卷專家:最美的花應有許多朵
    8月2日,浙江省2020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讀完第一句話,就感覺到了「智商侮辱」,「 只認識『矢』字,『嚆矢』兩個字加一起就不認識了。作文不怎麼說人話呀。」也有閱卷專家認為,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對此,記者採訪了有著多年高考作文閱卷經驗的專家。專家表示,評價高考作文的標準不應當千篇一律,「最美的花應有許多朵。」
  • 2020浙江滿分作文又惹爭議。這個「滿分」到底該不該學?
    雖說每年的高考高分作文滿分作文都會成為當年的熱門話題,但前不久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的爭議卻也是近幾年較為少見的。先不說打分環節,有閱卷老師打滿分和39分之差,當這篇滿分作文面向大眾後,更是引來不小的爭議,甚至於連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都被爆出有利益輸送問題。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一:浙江省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想必最近大家都看過這個新聞,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看過原文的人們表示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就算沒讀過看到這樣的題目,很多就像丈二和尚一樣摸不著頭腦,我們首先來講解一下這個題目。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 專家:最美的花應有許多朵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指「不說人話」?  資深高考作文閱卷專家:最美的花應有許多朵  8月2日,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讀完第一句話,就感覺到了「智商侮辱」,「只認識『矢』字,『嚆矢』(嚆:讀音hāo,釋義為呼叫;嚆矢:響箭,常用來比喻事物的開端)兩個字加一起就不認識了。作文怎麼不說人話呀。」
  • 叮咚快評 | 晦澀的浙江滿分作文,不說人話也能得滿分?
    以上語句出自題目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首先要說的是,滿分作文到底長什麼樣,官方予以公開很有必要,不能因為害怕爭議就不公開。市面上各種打著滿分作文幌子的書籍,大多都是瞎編,騙了家長們的錢,還把孩子們帶進了溝裡。
  • 高考滿分作文就是不說人話?
    不過外國人名雖然記得住,內容到底跟食堂的飯菜一起進了肚子,至於排到哪裡已經不得而知。薩特那本《存在與虛無》我大概翻了200頁,實在是不得其門而入。用概念闡釋概念,用看不懂的名詞解讀另一些看不懂的名詞。所有的字兒都認識,擱一塊硬是不知道說的是啥。估摸著不是我一個人懵逼,因為我特地看了借書卡,那本書進了圖書館十多年,一共20來個人借閱,50頁以後嶄新嶄新的。老話怎麼說的?若新發於硎。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這篇作文在第一個批卷老師只得了39分,但是嚴格的高考需要很多個老師共同改卷,但是第二個老師和第三個老師給出的分數卻是55分,兩次得分相差巨大,這引得了審查組的重視。最終經過他們的討論,最終決定給予滿分。我們從這個得分的巨大差異就能夠看出這部小說肯定在改卷的時候就有爭議,那麼是什麼樣的爭議能夠引發社會上激烈的討論呢?
  • 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雖然晦澀,但告訴我們閱讀的重要性
    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雖然晦澀,但告訴我們閱讀的重要性浙江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教學月刊發表後,立即引來了熱議,大家對這篇作文充滿著許多晦澀難懂的文字,並且更讓網友直呼看不懂,各路專家學者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有讚揚有反對……但小編認為,對於一位高考生能夠寫出這樣的作文,雖然晦澀,但是應尊重學生的才華,更告訴我們閱讀的重要性
  • 滿分作文「不說人話」,高考到底想選拔什麼人才?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全篇充滿了各種生僻字詞和外國名人名言,讓許多網友高呼看不懂,甚至有人對考生進行網絡暴力。但考生想通過這種方式博出位,有什麼錯呢?而且誰年輕的時候還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了。衝他的閱讀量和清晰的邏輯,給高分沒問題,但該不該給滿分呢?滿分作文多少有示範效應,給一篇「不說人話」的文章滿分,是在告訴其他考生,晦澀很高級?那高考到底想選拔什麼樣的人才呢?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省教育考試院:評卷程序沒問題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省教育考試院:評卷程序沒問題 作者:李梓毅 發布時間:
  • 「滿分作文」因何被諷「不說人話」?
    這是2020浙江高考一考生的滿分「習作」,原文一經曝光,即刻引發熱議,「看不懂,看不下去」此等評論充斥其後,標題「不說人話」並非筆者「妄言」,也是取自網友熱評。浙江媒體正式披露此文時還附帶著文後評語,按說當初評卷人認定此文可獲滿分自然有它的道理,問題是大眾的反應因何與評卷人的評分認可反差如此巨大?
  • 高考滿分作文,滿紙的不說人話
    今年浙江高考的一篇滿分作文,突然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股全民做閱讀理解、檢驗智商的熱潮。 8月2日,據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的文章稱,在評定作文的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打了39分,但後面兩位評分老師均給出了55分的高分。 最終,作文審查組給出的判定是滿分。
  • 高考滿分作文,滿紙的不說人話
    今年浙江高考的一篇滿分作文,突然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股全民做閱讀理解8月2日,據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的文章稱,在評定作文的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打了39分,但後面兩位評分老師均給出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給出的判定是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