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結束有一段時間了,最近翻看了今年各省的英語作文真題,一些提分思路油然而生,必須要講給大家聽。
高考是一件&34;的事,我們總是可以在上一年的試卷裡找到提分的蛛絲馬跡。
雖然教材、教學模式、學科組合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但是,命題只會在很小的幅度裡變化,所以,復盤真題對於掌控下一年的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針對英語作文這樣連考查內容都會重複出現的項目。
我知道,有很多同學為英語作文所困,提筆難、下筆難、收筆還是難。
簡單說來,就是不會寫開頭、不會填軀幹、不會寫結尾。
其實,正是因為,一些同學從來沒有靜下心來仔細剖析英語作文真題的命題特點和閱卷標準,缺乏針對性的訓練,才會產生&34;的情況。
寫英語作文,&34;必不可少。而英語作文用最少的刻意練習就能獲得最驚豔的提分效果。
看完這篇文章,讓你再寫作文時,立馬成竹在胸。
現在全國通行的有三種類型的高考卷:全國卷,新高考全國卷,以及自主命題卷。
全國卷有全國I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
新高考全國卷有I卷和II卷;
自主命題的省份為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
每種考卷適應的是不同省份的教學內容和教育水平,但今年,全國除了江蘇卷,其他所有試卷的英語作文命題,都是&34;,也就是在作文題幹中,已經給考生列好了作文的三段式框架,我們根據框架往其中添加具體內容就可以。但是江蘇卷就需要考生自己構思作文架構,自己決定開頭、中間、結尾分別寫什麼、寫多少,所以相較而言,江蘇卷的作文無疑是今年最難。
再來,同樣是給了提綱,山東和海南今年使用的新高考卷和浙江卷難度明顯更高,除了常規的短文寫作外,還增加了&34;的環節,要求考生根據所給材料續寫情節,兩個部分所需要寫作的總詞數大概在230詞左右,是所有考卷中作文題量最大的兩套,其他考卷的要求作文詞數都在100~150詞左右。
北京卷的英語作文也分成了兩部分考查,但兩篇作文的詞數要求都較低,只不過,今年北京卷的英語作文題,和天津卷一起,跟時事有所結合的命題,需要使用到一些熱點詞彙跟知識,這兩個地區的考生要格外注意背記時事相關的英語表達。
2021年,浙江省將使用新高考全國統一卷,今年已經提前進入&34;。而遼寧、廣東、河北、湖北、湖南、江蘇、福建、重慶,也會在2021年加入新高考隊伍,可能這些地區的準高三生們,要提前開始&34;和&34;的訓練啦。
今年全國十套英語卷,浙江卷、全國III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海南卷都考了書信,山東卷、全國II卷考查&34;,全國I卷考查人物描寫,江蘇卷考查總結歸納和深度分析。
不過,幾乎所有的題目,都考到了&34;,這個狀況包含場面、近況和某些活動的具體內容。
所以,無論參加的是哪個省份的高考,我們都必須要拿下&34;和&34;寫作!
有的同學寫書信時陷入了一個拉分誤區。
他們認為寫信就像和老朋友對話,必須表現&34;,所以會在行文時加入很多 &34;, &34;, &34;,&34;這樣的日常寒暄。
但是,這樣其實一點也不加分,因為高考英語作文,最忌諱的就是&34;。
其實,&34;的高考英語作文才能拿高分。
高考英語作文的考查思路,並不從我們的英語應用能力出發,因為不需要太多詞彙和太複雜的句式,就能完成大部分英語表達,不然國外文盲如何生存呢?
高考英語作文考查的,其實是我們有多少積累,閱卷老師偏愛複雜的、生僻的、又長又難的詞彙和句子。
所以,英語作文訓練的第一步,不是拿到題目就開始挖空心思搞自由創作,而是應該找一本單詞書,查出十幾二十個主題相關的生僻詞,尤其是連詞,用這些生僻詞造各種從句、倒裝句,目的就是為了讓你習慣積累和使用生詞難詞、長句難句。
記住,一定要多用那種你覺得全班不超過十個人認識的詞語。
如果要擺觀點,不要說on the one hand, ... on the other hand,而是要說first and foremost, ... additionally。
如果要用should,立馬換成ought to,或者be supposed to。
總之,意思相近的,就要用長得最奇怪、長度最長的詞或者短語。
同理,無論寫書信還是其他文體,我們都需要描寫狀況,一般題幹都會給出提綱,許多同學都是用簡單的詞彙和句型把提綱串起來就完事了,但是,想拿高分作文就不能這麼做。
描寫最簡單的狀況,我們也要用最難寫的單詞和複雜的句式!
比如今年海南卷,要求考生表達對隊友來參加比賽的期待。
一般我們都會寫&34;,這樣的表達在國外完全夠用並且非常漂亮。
可是在作文試卷上,你必須把它複雜化、寫成全班有50%以上的人看不懂的話。
&34;這樣別人可能會用的詞你最好不要用,要寫成&34;。
詞句都以稀為貴就對了。
看到這裡,你明白應該怎麼開始你的作文訓練了嗎?
快找一本單詞書或者作文書,用裡頭的偏僻詞造句吧!哦,不,大家都叫高級詞!
更多高分好文,歡迎關注後,免費查看更多:
學習方法配套學習材料,請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