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臺灣館創意總監:人情味是重要展品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心手相連」

  臺灣館以「山水心燈——自然心靈城市」為參展主題,由山形建築體、點燈水臺、巨型玻璃天燈與LED燈心球幕組成,於2009年8月17日正式動工建設。在海峽兩岸各界的支持與通力合作下,臺灣館僅用不到4個月就完成了鋼結構的建造。

  臺灣館由臺灣知名建築師李祖原帶隊設計,其創意「山水心燈」是以東方哲學為主軸,襯託本屆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瞭望》:你主持的躍獅影像網站上的海報有這樣一句話:「心手相連,在中國館與臺灣館之間」。這是否說明你的創意是連接兩岸的紐帶?

  姚開陽:其實中國館和臺灣館很像目前中國(大陸)和臺灣的關係。地理位置靠近,中間隔一條海峽,中國(大陸)很大,臺灣很小,因果關係都蠻像的。兩個館還有很多一樣的地方,關於歷史、關於中華文化,臺灣館展出的很多東西都源自中國(大陸),這兩個館有著很深遠的關係。

  這兩個館既然是我這同一個人設計,怎麼去拿捏一樣的地方,怎麼讓它去產生不一樣的地方,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要採用兩岸都能接受的表現方式是蠻難的。處於這樣一個角色,我有一個強烈的直覺就是要把一個創意分在兩邊各自實現,從而互相補充、映照。創意本身就剛好成為一個無形的橋梁,所以我說這是「心手相連」。我在用創意把兩岸連接起來,這個連接花了我很多心思,最終調和成一個互不衝突並相益互補的形態。

  《瞭望》:你能舉個例子嗎?

  姚開陽:原本我有一個創意展項:「國寶重逢」,即在中國館與臺灣館分別展出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圖》。

  在全世界,《清明上河圖》有七到八幅不同的版本。最有名的兩幅,一幅在北京故宮,一幅在臺北故宮。這兩幅《清明上河圖》分隔兩岸保存的時間剛好是80年。

  80年後,如果兩幅同名畫作再度相會,這其中就包含著多重意義。可是後來真正不能實行是臺北這邊,決策者有一些法律上的考慮與擔心。

  《瞭望》:聽說最初的創意是把兩張畫拿到中國國家館來展?

  姚開陽:沒錯。展示的題目就叫「國寶重逢」。在一旁還會介紹《清明上河圖》的由來、版本,以及畫面傳達的文化內涵。

  《瞭望》:據說,臺灣館是在2009年下半年才進行展館整體競標。

  姚開陽:臺灣館2009年6月才招標,建築和內部展示分開競標,各有四個團隊參與。李祖原來找我們組成一個團隊,最終我們提出「山水心燈」的方案競標成功。

  在成為中國國家館創意總監後,我又成為臺灣館的創意總監。李祖原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從宗教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創意,這包括祈福、天燈、陰陽五行,這都是他的想法。我們把這些想法在世博會上實際展現出來。

  臺灣館最初有兩個選擇,就是自建館和租賃館。本來這麼短的時間都是使用租賃館,臺灣的業主是臺北貿易促進協會,他們說好不容易參加一次,無論如何都要去拼,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建館。

  《瞭望》:你怎麼概括臺灣館?

  姚開陽:其實臺灣館的概念就像臺灣,面積很小,但是內容豐富。臺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在臺灣有閩南人、客家人,有大陸各省的人,還有一定比例的越南人、印尼人、菲律賓人。臺灣還有原住民,很多混血兒,美國人、英國人、荷蘭人、日本人。

  臺灣是有很多聲音的,每一個不同的族群,每一個不同的社會階層都有自己的聲音,很敢放聲講出來,所以臺灣很熱鬧。臺灣的自然環境也很豐富,臺灣從最高的山到太平洋的海濱,最多半個小時車程就可以到達,所以臺灣是把很多很豐富的元素壓縮到一個很小的地方。我們的目的就要呈現出臺灣雖然小,但是很豐富的特色。

  世博會的洗禮

  躍獅影像同時參與中國國家館與臺灣館創意。姚開陽說,「這個機會是百年難得一遇的。」

  《瞭望》:聽說在臺灣,躍獅影像因參與世博會而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

  姚開陽:《遠流》是臺灣很重要的一個雜誌。它擇選了一百人稱為「新臺灣之光」,其中我是其中的一個。這本雜誌在臺灣很有影響力,主要人選是在商業或者社會意見領袖中選擇。

  《瞭望》:臺灣人如何看待上海世博會?

  姚開陽:媒體是看重臺灣如何去參與這場盛會,它從臺灣的角度去觀察。

  《瞭望》:北京奧運會呢?

  姚開陽:從我們產業的角度來講,世博會更為重要。第一,世博會是直接跟產業、跟商業有關。世博會持續時間比較長,是半年,奧運會時間比較短。我覺得奧運會的影響力應該沒有世博會大,世博會可以帶動經濟、文明、科技的發展。

  《瞭望》:你認為奧運會和世博會對中國人有何種意義?

  姚開陽:辦過奧運會、世博會這些活動之後,整個國家的力量、形象、國民的自信心都翻了一番。世博還有一個意義,7000萬人進園參觀,95%都是中國人。中國人多了7000多萬看過全世界科技文明與創意的國民,這種社會教育的意義有多大?我想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讓7000多萬國民接受到這種教育。

  我覺得不能老是看負面,說這個人不守秩序、不排隊。他經歷過這次世博會洗禮之後,就會有不同,我覺得這是一個過程。這麼多人經過世博會的洗禮,看到別的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科技、創意,眼界就會寬廣。這樣的人不是1萬、2萬,而是7000多萬,很多國家全國人口也沒有這麼多。

  國民素質的提升對於中國的未來會產生大的影響。有人問中國投資來辦世博值不值得?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是值得的。

相關焦點

  • 世博臺灣館展示臺灣特色 細節鑄就完美參觀體驗
    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上海世博會開幕已近200天,即將閉幕。世博臺灣館總館長葉明水認為,這是臺灣40年來首次有世博這樣的舞臺營銷臺灣,更重要的是讓大陸民眾了解到臺灣的文化習俗,而注重細節則給參觀臺灣館帶來完美享受。
  • 臺灣館總館長:世博成為促進兩岸交流的平臺
    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晚報記者 俞陶然 報導 上海世博會期間,臺灣館(網上臺灣館)成為最熱門展館之一。臺灣館總館長葉明水昨天表示,通過在世博會的展示,我們想把最好的服務帶到大陸,讓人們體會到被尊重的美好感受。「參觀人數最多的展館」 「本屆世博會上,臺灣館共接待遊客75萬人次左右,但其實,我們是世博會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展館。」葉明水館長的這番話讓人頗感意外。
  • 「獨派」欲逼世博臺灣館無路可走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9日發表點評文章指出,上海世博臺灣館雖然面積、結構都不大,但是人潮興旺,尤其在夜晚,更是世博園區的一盞明燈。但在10月底世博結束後,臺灣館會變成廢土,還是移地繼續發光發亮呢?備受關注。只有民進黨和「獨派」媒體大肆唱衰,令人痛心。
  • 世博臺灣館 花落誰家?
    世博臺灣館 花落誰家? 2014年08月04日 11:40:57  來源:東南網   世博臺灣館將花落誰家?外貿協會昨天公布,臺灣館標售底價4億1688萬元,9月16日開標。
  • 世博「臺灣館」大年初一試營運
    新竹市世博臺灣館大年初一試營運,2月21日開幕,為新竹的夜空添亮點。東南網1月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世博「臺灣館」敲定2月10日(大年初一)試營運,2月21日開幕,來不及上海看臺灣館的民眾,終於能就近觀覽。市長許明財當初標下臺灣館,曾自喻「乞丐許大願」,在市庫窘迫的情況下,想開拓不一樣路徑,如今燈亮了,希望世博館能照亮新竹市,也成臺灣新亮點。
  • 上海世博臺灣館參觀人次破70萬 獲得多項榮譽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上海世博會昨(31)日正式閉幕,遊客總計達7000萬人次。以「山水心燈」為主題的臺灣館參觀人次破70萬,並廣受各界好評,拿下多個大獎。  據報導,上海世博臺灣館在10月29日熄燈落幕,累計半年展期共有超過70萬人次參觀。
  • 世博臺灣館正式「出嫁」 明年將在新竹市重建
    臺灣館(網上臺灣館)館長葉明水在發布會現場世博臺灣館外景騰訊世博媒體聯盟前方報導 10月24日,世博園參觀人數累計超過7000萬人次,這一天,臺灣館也迎來了7000人的大客流。更值得關注的是,臺灣新竹市在這一天以新臺幣4億5888萬元的禮金「迎娶」世博臺灣館。一起「過門」的除了有「臺灣館日景圖」、「臺灣館夜景圖」、「天燈+山體」與「臺灣館LOGO(標誌)」4項臺灣註冊商標之外,還有價值約1.86億元新臺幣的臺灣館可再利用建材與設備、兩套外球展演,以及網上世博臺灣館3D虛擬實境等「嫁妝」。
  • 臺灣館世博後將無緣留在大陸 僅對在臺機構出售
    備受關注的臺灣館出售一事出現新動向,臺灣館承建方臺北世界貿易中心(以下簡稱「世貿中心」)昨向本報記者確認,上海世博會臺灣館將確定搬回臺灣落腳,只有在臺灣合法登記的企業、法人團體或政府單位才有資格參與競標。針對臺灣館出售的招標說明會初步定在本月26日舉行,30日正式申領標單,9月15日申請截止,預計9月16日可知曉「花落誰家」。目前,「世貿中心」正聘請第三者機構進行監價。
  • 新竹市長來上海「迎娶」臺灣館 大紅花轎進世博
    中新社上海10月24日電 題:新竹市長來滬「迎娶」臺灣館 世博會參觀者破7000萬  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  一頂4人抬的大紅花轎晃晃悠悠地「搖」進了臺灣館的城市廣場,身著「天燈裝」的臺灣館親善領航員手捧印有該館標識的水晶牌,笑意盈盈地步出轎子,宛若待嫁娘般來到了參觀者眼前,一場喜慶的「婚禮」就此揭幕。
  • 世博臺灣館落腳新竹 天燈雛形出來了
    世博臺灣館硬體建設達到86%,接近完成。(中評社 黃文杰攝)    (記者 黃文杰)上海世博臺灣館帶給無數大陸人民對臺灣的真感動,新竹市政府延續兩岸情感,爭取落腳在新竹,目前硬體工程達到86%,接近完成,整個天燈建築雛形可見,除了外界熟知的主場館外,園區還規劃有風城文創館,新竹市府正在辦理委外招商作業,最快年底啟用,搭配明年新竹縣政府主辦臺灣燈會,會掀起一股兩岸的新旅遊熱潮
  • 上海世博臺灣館遷建臺灣新竹市 提升城市競爭力
    新華社臺北1月5日電(記者李惠子)臺灣新竹市以約4.5億元新臺幣標得上海世博會臺灣館遷建該市,相關工程招商工作5日啟動。新竹市市長許明財當天在臺北表示,該市將藉此力推觀光與文化建設,提升城市競爭力。
  • 上海世博臺灣館遷建新竹市工程啟動招商
    上海世博臺灣館遷建新竹市工程啟動招商 2011年01月05日 15:4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世博臺灣館:以4D展現臺灣多元生活方式
    今年5月1日將是臺灣暌違40年後首度出現在世博會上。1月28日,世博會臺灣館代言人林志玲率領16位親善大使首次驚豔亮相,他們將代表臺灣在世博會現場接待參觀的遊客。  臺灣館建築外觀由知名建築設計師李祖原設計,其設計概念來自於天燈,主題定為「山水心燈-自然·心靈·城市」,呼應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軸。
  • 上海世博會臺灣館告別世博園
    上海世博會期間備受遊客青睞的臺灣館9日上午啟動建築主體拆除工程,正式告別世博園。但今後,參觀者在臺灣新竹和上海兩地,都有望再次體驗到臺灣館「燃放天燈」的樂趣。  臺灣館館長邱揮立介紹說,除了新竹市將重建該館外,臺灣館「點燈水臺」40套點燈祈福設備中的1套及相關電腦作業系統等已捐贈給上海正在籌建的「世博會博物館」,供該博物館永久保存並展示。  9日8時45分,隨著一臺大型施工機械啟動作業,臺灣館「全天域劇場」等候區的外牆及鋼結構首先被拆除。展館巨型玻璃「天燈」外罩,則將於1周內逐步卸下,其內部鋼結構也將在10天內基本拆除完畢。
  • 上海世博臺灣館 鴻海也名列企業贊助名單
    臺海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3億男」已經被證實是鴻海董事長郭臺銘,鴻海也證實確實贊助當時由郝龍斌擔任市長的臺北市政府,贊助金額達3億元,其實,當年的上海世博臺灣館,鴻海也名列贊助企業名單中。上海世界博覽會2010年5月1日起展開,外貿協會在2009年接獲上海世博會的邀請函後,即在當時的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積極奔走下,號召多家企業贊助,順利興建並營運,天燈造型的臺灣館吸引眾多目光,展後落腳新竹市。
  • 你好,新竹臺灣館
    2010年10月24日下午,一頂來自寶島的大紅花轎抬進臺灣館的城市廣場,將以4.5888億元新臺幣中標的臺灣館「迎娶」到素享「臺灣矽谷」美稱的新竹市,其強力主打的主題是——「如果你錯過了上海世博,就一定要來新竹看看」。
  • 世博會臺灣館和臺北案例館將回臺 震旦館留上海
    華夏經緯網10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世博會臺灣三個場館,臺灣館由新竹市政府得標;臺北館將轉戰花博,雙雙回臺落腳;只有震旦館內部設施、展品留在上海,明年七月新館落成後,納入上海震旦藝術博物館。據報導,10月中旬,上海世博臺灣館由新竹市以新臺幣4.5888億元得標,計劃設臺肥新竹廠回饋土地上,原先預估搬遷、重建、規劃費用可能需8億元,不過在陽明海運全額贊助運費後,臺「貿協
  • 上海世博會臺灣館
    場館主題:山水心燈——自然·心靈·城市  造型亮點:亮麗的「山水心燈」建築外觀  形象大使:藝人林志玲等16位親善大使  展館位置:A片區  概況:上海世博會臺灣館位於世博園區A片區,緊鄰世博軸和車站的出入口,是人潮往來的要道,由臺灣知名建築師李祖原帶隊設計,其創意是以東方哲學為主軸,襯託本屆世博大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 世博臺灣館天燈模型開燈活動28日在新竹長和宮舉行
    世博臺灣館天燈模型開燈活動28日在新竹長和宮舉行 2010年11月25日 13:1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上海世博臺灣館標售 新竹市以4.5億得標
    上海世博臺灣館標售 新竹市以4.5億得標 2010年09月16日 16:36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