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年教師招聘備考教綜教育學考前必背錦囊,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20年即將結束,迎來嶄新的2021年,這也意味這2021年考試也要開始準備了,各位考生要提前備考哦,下面小編將為各位考生送上教綜教育學考前必背高頻考點,希望對接下來的考試有所幫助。
一、教育學重要考點
教育學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會以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辨析題、簡答題、論述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考查,以下列舉教育學中的高頻考點。
(一)教育與教育學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主導)、受教育者(主體)、教育影響 選擇 填空 判斷 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論(第一個正式)--動物本能活動---利託爾諾、沛西能 2、心理起源說--無意識模仿--孟祿 3、勞動起源說(最科學)——米丁斯基、凱洛夫(馬克思) 選擇 填空 判斷 教育發展 歷史形態 1、原始形態的教育的典型特點: 無階級性、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2、古代教育及其特點 (1)中國: 中國古代學校教育最早產生於夏朝; 奴隸社會的教育:「六藝」; 封建社會的教育:《四書》 、 《五經》 ; (2)古印度: 《吠咜》 ;背誦經典和鑽研經義; (3)古埃及:文士學校最多;僧吏為師 (4)古希臘:雅典教育(政治家和商人;內容多樣化)和斯巴達教育(軍人;內容單一) 3、近代教育的特點:公曆(立)十(世)一(義) 4、20世紀以後的世界教育的特徵:(全民多現身) 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現代化、終身化 選擇 填空 判斷 教育學發展 1、中國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1)《論語》 有教無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性)、「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示範性) (2)《學記》 ①中國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學專著; ②「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啟發性); ③長善救失; ④「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⑤「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關鍵期) ⑥「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學不躐等」(循序漸進)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1)蘇格拉底--助產術(啟發性); (2)昆體良--《論演說家的教育》—西方第一本完整 3、教育學的建立與規範 (1)誇美紐斯--《大教學論》--近代第一本系統的教育學著作,獨立形態教育的開端——提出「自然適應性原則」、「泛智教育」思想等 (2)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標誌著教育學已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規範教育學的建立——「教師中心」、「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明了、聯想、系統、方法;教學的教育性原則。 (3)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教育即生活」、 「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4)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選擇 判斷 填空(二)教育與社會發展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教育與經濟 1、社會經濟對教育的制約內容——教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教育結構的變化、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2、教育的經濟功能——勞動力再生產、科學知識再生產 技術創新——人力資本理論 選擇 判斷 填空 教育與政治 1、政治制度對教育的制約 (1)教育的性質 (2)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教育的領導權 (4)受教育的權利和程度 (5)教育管理體制 選擇 判斷 填空 簡答 教育與文化 1、教育的文化功能——傳承、選擇、融合、創新 2、學校文化——學校物質文化、學校組織和制度文化、學校精神文化,其中學校的精神或觀念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選擇 判斷 填空(三)教育與人的發展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身心發展的動因 1、內發論: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內在需要; (1)孟子--人性本善; (2)弗洛伊德--性本能; (3)威爾遜--基因複製; (4)格賽爾--成熟機制; 2、外爍論: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1)荀子--人性惡; (2)洛克--白板說; (3)華生--一打嬰兒論 選擇 判斷 填空 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1、順序性(由……到……)--教育教學應循序漸進; 2、階段性(不同年齡階段)--教育教學應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選擇合適的任務與內容; 3、不平衡性(不均速發展)--應抓關鍵期; 4、互補)—培養和諧發展的人; 5、個別差異性--注意因材施教; 選擇 填空 簡答 論述 影響身心發展的影響及作用 1、遺傳--生理基礎,物質前提,不能決定人的發展 2、環境—外部因素——好壞之分 3、學校教育 (主導作用): 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 ②通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 ③能有效地控制、影響學生發展的各種因素 (特殊功能): ①對個體發展作出社會性規範 ②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③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④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4、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決定作用 選擇 填空 簡答 材料分析(四)教育目的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教育目的 層次結構 功能 教育目的——國家對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總要求。 層次結構——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功能——導向功能、選擇功能、激勵功能、調控功能、評價功能 選擇 填空 教育目的價值取向 個人本位論——個人需要---盧梭、洛克、誇美紐斯、福祿倍爾、裴斯泰洛、孟軻 社會本位論——社會需要---孔子、斯賓塞、涂爾幹、孔德 選擇 填空 素質教育 1、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2、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途徑和方法——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3、素質教育的內涵 (1)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教育; (2)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五)學校教育制度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學制形式上的 發展 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形成的標誌——學校系統的產生; 非制度化教育相對制度化教育來說,改變的不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選擇 填空 判斷 現代教育制度發展趨勢 (1)加強學前教育及其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2)提早入學年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朝著綜合統一的方向發展 (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5)終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視 選擇 填空 簡答 我國學制的發展 1、1902年--壬寅學制—第一次頒布但未實行; 2、1904--癸卯學制--我國第一個正式頒布並實施的學制; 3、1912年--壬子癸丑學制--教育機會均等(男女同校); 4、1922--壬戌學制(六三三學制)--以美國學制為藍本; 選擇 填空 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特徵:強制性、普遍性、免費性。 1986年我國首次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選擇 填空(六)學生與教師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學生 1、學生的本質屬性 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自我教育和發展的主體。 2、學生的社會地位 《兒童權利公約》是對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地位的維護。基本原則:無歧視原則;尊重兒童尊嚴原則;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兒童利益最佳原則。 3、人身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身心健康權、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名譽權、榮譽權); 4、受教育權--學生最主要的權利; 5、學生的義務:「三遵一學」 選擇 判斷 填空 教 師 1、教師的角色(職業角色多樣化); 一般角色:(學者和學習者、知識傳授者、管理者、示範者、朋友、研究者) 2、教師勞動的特點(複雜性、創造性、連續性、廣延性、長期性、間接性、主體性和示範性); 3、教師的威信(權力威信和信服威信); 4、教師的職業素養(道德、知識、能力、身心); 道德素養——思想素養、政治素養、職業道德素養 知識素養——學科知識素養、教育知識素養、文化知識 能力素養——基礎能力素養和專業能力素養 5、《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2008年修訂)內容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6、教師的專業發展的三階段:關注生存階段,關注情境階段,關注學生階段。 選擇 判斷 填空 簡答 論述 材料分析 師生關係 1、師生關係的構成 (教學——授受、人格——平等、道德——相互促進關係) 2、師生關係的類型 (專制型、民主型、放任型) 3、良好師生關係特點 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容 4、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1)了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4)發揚教育民主; (5)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選擇 填空 簡答 論述 材料分析(七)教育途徑與課外、校外教育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教育途徑的形式 1、主要形式:教學、思想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諮詢與指導、社會實踐、課外活動等。 2、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是教學 選擇 填空 課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內容 社會實踐活動、學科活動、科技活動、文藝活動、體育活動、社會公益活動、課外閱讀活動 選擇 填空 判斷 課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組織形式 1、群眾性活動 2、小組活動(主要形式) 3、個別活動 選擇 判斷 填空 課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點 自願性、靈活性、實踐性 選擇 填空 綜合實踐活動 主要內容: ①研究性學習; ②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③勞動與技術教育; ④信息技術教育。 性質: 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分級管理 選擇 判斷 填空(八)班主任與班級管理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班級管理功能 1、提高學習效率--主要功能 2、維持班級秩序--基本功能 3、學生學會自治自理--最高目標 選擇 判斷 班主任 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 (1)了解、研究學生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中心環節) (3)做好個別教育工作 (4)協調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 (5)操行評定 (6)做好班主任工作計劃和總結 2、教師如何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1)制定共同的奮鬥目標 (2)選拔和培養班幹部 (3)建立嚴明的班級紀律 (4)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5)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選擇 判斷 簡答 論述 班級管理模式 1、常規管理--制定規章制度; 2、平行管理--集體與個人; 3、民主管理--學生積極參與; 4、目標管理--分解目標,學生自我管理; 選擇 判斷(九)課程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課程類型 1、按組織方式:學科、經驗課程; 2、按照課程的組織方式: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 3、按課程開發主體:國家、地方、校本課程; 4、按課程任務:基礎、拓展、研究課程; 5、按學習要求:必修、選修課程; 6、按課程的表現形式: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 選擇 判斷 填空 課程流派 1、知識中心課程論(布魯納); 2、兒童中心課程論(杜威); 3、社會中心課程論。 選擇 填空 判斷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 1、認識目標; 2、情感目標; 3、動作技能目標。 填空 簡答 課程內容 1、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 2、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計劃的特徵: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 3、課程標準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4、課程資源是課程設計、編制、實施過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 按課程資源的空間分布:校外課程資源、校內課程資源。 按課程資源的存在方式:顯性課程資源和隱性課程資源。 按課程資源的存在形態:物質形態的課程資源和精神形態的課程資源。 選擇 填空 課程設計 (一)泰勒的目標模式 (二)斯滕豪斯的過程模式 選擇 判斷 課程實施 (1)安排課程表 (2)分析教學任務 (3)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 (4)選擇並確定教學模式 (5)規劃教學單元和課 (6)組織教學活動 (7)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與結果 填空 簡答 課程評價 1、目標評價模式(泰勒) 2、目標游離評價模式(斯克裡文) 3、背景、輸入、過程、成果(CIPP)評價模式(斯塔弗爾比姆) 選擇 判斷 填空(十)新課程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背景 1、人本主義思潮 2、建構主義思潮 3、多元智能理論 選擇 填空 課程目標改革 「知識與技能」目標 「過程與方法」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選擇 判斷 課程結構改革 1、設置九年一貫義務教育課程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和綜合課相結合的課程; 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2、特點:均衡性、綜合性、選擇性。 選擇 判斷 課程內容改革 突破學科中心:從「難、繁、偏、舊」→注重基礎、簡化內容、反映新型成果、緊密聯繫現實」。 選擇 課程實施改革 1、理念改革 (1)現代學生觀: ①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 ②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③學生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潛能; ④學生的成長需要人文的關懷。 (2)現代教師觀: 教師角色的轉變: ①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②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③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 ④教師應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⑤終身學習的踐行者 教師教學行為觀點的轉變: ①對待師生關係上,強調尊重、民主、教學相長 ②對待教學上,強調幫助、引導啟發 ③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與終身學習 ④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係上,強調合作 (3)現代創新觀: ①破除知識中心觀念 ②破除教師權威觀念 ③破除智力或智育中心觀念 ④培養問題意識 (4)現代教學觀: ①教學是課程創生和開發的過程 ②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③教學過程重於教學結果 ④教學更關注人而不只是科學 簡答 分析 材料分析 課程方式改革 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選擇 填空 課程評價改革 1、現代教育評價的理念:發展性評價和激勵性評價 2、現代課程評價的特點:立足過程、促進發展 ①評價目的是促進發展 ②評價內容綜合化 ③評價方式多樣化 ④評價主體多元化 ④更注重評價過程 選擇 填空 簡答 材料分析(十一)教學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教學的任務 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構成的主體,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徑 1、掌握雙基; 2、發展智、體; 3、培養美、德; 4、關注個性; 選擇 填空 簡答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1、備課(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2、上課(中心環節) 3、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4、課外輔導、 5、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選擇 填空 選擇 簡答 一堂好課的標準 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課堂氣氛熱烈。 選擇 填空 簡答 教學的過程 1、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1)認識的間接性; (2)認識的交往性; (3)認識的教育性; (4)有領導的認識; 2、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 (3)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相結合 (4)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相結合 3、教學過程的結構; (1)引起學習動機 (2)領會知識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查知識 選擇 填空 簡答 材料分析 教學原則 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鞏固性原則、因村施教原則、理論聯繫實際等; 選擇、填空、簡答、案例分析 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練習法等等; 選擇、填空;簡答、案例分析 教學組織形式 1、個別教學 2、班級授課 特殊形式:複式教學 輔助形式:個別輔導和現場教學 3、對班級授課制的改造 道爾頓制、分組教學制、川普制、設計教學法等 選擇 判斷 填空 教學評價的類型 1、按評價基準:相對評價,絕對評價,自身評價; 2、按評價功能: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 選擇 填空(十二)德育
高頻考點 具體內容 常考形式 德育內容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選擇 填空 德育過程 結構: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 基本矛盾: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選擇 填空 一般規律 1、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的規律 2、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規律 3、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 4、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覆性規律 選擇 簡答 材料分析 德育原則 導向性原則; 疏導原則;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 等等; 選擇 簡答 材料分析 德育方法 說服法,榜樣法,鍛鍊法,陶冶法,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法; 選擇 案例分析 德育途徑 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基本途徑)、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勞動、共青團活動、班主任工作等等。 選擇 填空 簡答以上列舉的均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教育學的高頻考點,華圖教育在此預祝各位考生考試成功!
更多考試諮詢,備考資料,請關注寧夏教師網
(編輯:maxiaoj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