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汝州
它包容我們每一段故事,
每一份喜怒哀樂,
甚至因為在不知不覺中,
這座城市已經進入到你的人生,
記錄了你的點點滴滴。
120萬汝州人民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歡迎您來到汝州!
下面是我們家鄉汝州的名片
請將這張名片傳遞到每個角落
▼
中文名:汝州
英文名:Ruzhou City
父母:中華人民共和國
子女:6個街道、13個鎮、2個鄉
年齡:從張灣文化遺址算起,約100萬年
車牌:豫D
市樹:楸樹
市花:梅花 牡丹
語言:中原官話
人口:120多萬人
郵編:467599
電話區號:0375
住房面積:1573平方公裡
城市名片:汝瓷、曲劇、溫泉、風穴寺、怪坡、崆峒山、九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大紅寨省級地質公園、宋趙王陵、煤山文化遺址、法行寺塔遊園……
汝州是一座極具現代化
又不失古典氣息的城市,
傳統歷史與現代文化的結合,
堅持與進取,
在這座城市得到完美的融合。
汝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厚重的城市,從公元606年隋朝設立汝州以來,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悠久的歷史為汝州留下了眾多的珍寶。
汝州是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孕育了燦爛的道教文化、食療文化、針灸文化、禪修文化。
▲鸛魚石斧圖
汝州的鸛魚石斧圖彩陶缸是全國67件不可出國(出境)展出的文物之一,外側的鸛魚石斧圖是迄今全國發現最早、面積最大的、最完整的一副陶畫。
▲半扎古鎮
古絲綢之路在這裡留下了半扎古寨、汝瓷燒制技藝等文化符號。
▲汝瓷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史稱「汝窯為魁」
▲《汝石》、《汝帖》
汝瓷、汝石、汝帖,並稱「汝州三寶」。享譽海內外。
▲誕生於汝州的曲劇
誕生於汝州的曲劇,是中國第八、河南第二大劇種,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汝州的溫泉
汝州溫泉,有「十帝三妃浴溫泉」的美譽,史稱漢唐皇家溫泉,水溫高達57-75℃,富含54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極高的健康養生和醫療保健功能。
▲《汝海風雲》
汝州第一部以汝瓷為主線
以中原文化、山水、民俗為背景
展現汝州厚重歷史及秀美山水的商戰題材電影
▲綠豆粉皮
▲鍋盔、滷豬肉
▲豬肉灌腸
▲汝州素胡辣湯
▲鍋貼饃
▲楊樓水餃
…
無數美味等你來嘗
▲中大街
曾經的它,街道繁華、店鋪林立
被稱為汝州的「十裡長街」
▲鐘樓市場
建於雍正二年的它,
造型古樸,線條舒暢,
是當時汝州的地標之一
▲洗耳河
曾經的它,流水潺潺,蜿蜒流淌
多少人曾在這裡浣衣洗物
▲法行寺塔
始建於唐開元年間的它,
歷經千年風雨,
依然矗立。
▲汝州大閱樓
原位於望嵩中路,
老臨汝縣人民廣播站即設於此。
▲汝州東城外
汝州東城外(東關橋頭外)的青紅石街坊,
即青石坊和紅石坊。
▲老工業品市場
位於望嵩南路群藝館前,
現在有一部分改建成了那個KTV。
▲工人文化宮大樓
當時的年輕人都在此遊玩、約會、拍照,
這裡留下了多少人難忘的記憶!
▲老百貨樓
那時候百貨樓的商品
在臨汝縣是最有檔次的,
物品應有盡有,
汝州人無人不曉。
人文先賢廣成子在這裡開闢了道家文化的千年輝煌。
金代醫學家馬丹陽精通醫術,善針灸,所創「馬丹陽十二神針」聲名遠播。
唐代醫學家孟詵所著的《食療本草》,是現存較早的食療專著。
初唐著名詩人劉希夷,留下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等優美詩篇,膾炙人口、傳頌至今。
上古賢士許由,詩人李白、劉禹錫、蘇軾、蘇轍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優美佳話和動人故事,成為流傳後世的文化瑰寶。
韓安國
趙秉鈞
西漢名臣韓安國、唐朝名相柳渾、北宋大臣孫何、民國總理趙秉鈞等均在汝州出生。
魯慕迅
林藍
李樹建
還有著名畫家魯慕迅,當代作家林藍,戲曲大師李樹建等等。
公交車已免費出行,
公廁是那樣的乾淨
當快節奏的城市生活把我們壓的喘不過氣的時候,
幸好這世界還有一個叫做汝州的城市,
在不脫離前進軌道的前提下,
還能用它溫柔的時光,
溫暖我們疲憊的心。
「中國曲劇故裡」、
「河南省書法之鄉」、
「國家首批返鄉創業試點城市」、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國家衛生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一個個城市桂冠隨之而來,
就是這個城市最好的證明。
這就是汝州,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沒有喧囂與吵鬧,
充滿著質樸的氣息和世外桃源的愜意,
同時又緊隨生活的腳步,
滿足你對生活所有的熱血期盼!
汝州誠摯向您發出邀請,
汝州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