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懷孕路上屢遭滑鐵盧,我們的性事之路是否也註定多災多難?焦慮、厭惡、恐懼、痛苦……當性只是為了「孕」而服務,我們怎麼才能找回當初的愛?
文|胡宏(中國性學會心理諮詢師)
Q:我一直忙於事業,32歲才結婚。現在想要孩子,但是努力了大半年還沒動靜。去醫院檢查,我和老公都沒有功能性的問題,只能調整身體和心態,再接再厲。公婆和我父母都非常著急,他們盼孫子,也怕我變成高齡產婦,每個月都打電話過來問有沒有懷孕。我真的覺得挺煩的,我自己也著急,但越急越沒有動靜。剛結婚的時候,我和老公的性生活還挺和諧的,但現在完全變了一個樣兒,成天檢測排卵期,不是排卵期的時候養精蓄銳,排卵期的時候拼命造人。性愛幾乎就等同於造人的代名詞,沒有情調,沒有溫存,都是計劃好的,就好像上戰場完成任務一樣。我真的很厭煩,到了排卵期我就想加班,我該怎麼辦?
A:當性成為義務,是沒有性福可言的。如果性愛只是為了懷孕,那時急迫的情緒、能不能被「播種」的情緒就會佔據你整個大腦,使你失去享受性愛的浪漫感覺。進而打消了你的性衝動,甚至影響到女性體內孕激素、男性體內的睪丸激素分泌,導致卵細胞與精子數量的下降,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事實證明,在沒有壓力和煩惱的情況下做愛,才能有利於精子和卵子的結合。煩躁、厭惡、焦慮的情緒不僅影響受孕,破壞的更是感情。
不妨肯定自己的狀態,認識到情緒受影響是正常的,不要苛責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就做到什麼地步。不要過多地搜集關於懷孕與不孕的信息,過量的信息會使你困惑,自信心下降。面對家人和外界的壓力,要用積極幽默的心態去面對,可以跟他們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麵包會有的,孩子也會有的」「您問我還不懷,我也想問寶寶怎麼還不來,磨磨蹭蹭的,等他來了打他屁股」……別太嚴肅,先讓自己輕鬆起來。要經常給自己減壓,暗示自己:同樣是女人,別人可以的事情我也行。當焦慮和厭惡的情緒來襲的時候,做做深呼吸,或者聽聽音樂,讓心情儘量放鬆。
現在你們的性已經全部為了「孕」,而不是為了「愛」,要讓性回到愛的初衷上去。可以依舊計算排卵期,但不要讓性生活過分的規律和刻意,即使不在排卵期,興致來時也不妨盡情享受。每天多一些身體接觸,放鬆心情,感受愛意和被需要的感覺,重新喚起激情。更不妨來一次度假,全身心的放鬆才是孕育孩子最好的準備。
Q:我和妻子結婚5年了,還沒有孩子,去醫院檢查,是我的問題。大夫給我開了好幾個療程的中藥,又給我開了食療的方子,吃了一段時間後還是沒大的起色。妻子很想要孩子,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孩。妻子每天給我煲中藥,又按照食療的方子給我做,天天堅持,我挺感激她的。但我特別怕她問我:「你今天感覺怎麼樣?」我覺得自己很無能,每次性愛都給她希望,但結果又是失望。她說起別人小孩的時候越來越多,我只能裝作沒聽見。我很累,一想起性生活只有深深的恐懼……
A:男性的自尊讓他們面對不育時會產生無法言喻的恐懼心理,其表現為:神經高度緊張、內心害怕、注意力無法集中、不能正確判斷或控制自己的舉止、變得容易衝動。一些男人在發現自己不育之後,面對親人的呵護,內心的不安和無形的壓力使他們總是迴避問題,但內心卻非常擔心、憂慮。這種情況日積月累不但對身體無益,反而會進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可能引起真正的性功能障礙或抑鬱症。
首先,你一定要把你的恐懼說出來。妻子是你最親密的人,不要顧及自己的男性自尊,把內心想法直接告訴她,說明這種壓力對你的影響以及可能產生的後果,坦誠地告訴她當你面對她「溫柔壓力」時的內心感受。相信為了你和你們的未來,你的妻子會和你一起面對。其次要轉移你的注意力,不要在意自己的疾病,你越在意緊張,越會給身體和精神造成雙重壓力,給病癒造成人為障礙。相信醫院的診斷和治療,不要著急,相信性福就在前面的拐角處。
你會有這麼大的恐懼,也是因為你一直處於被動接受的角色。要自發尋求解決方式,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參與。不再由妻子全權負責你的藥物和飲食,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主動服藥,要多學習一些相關知識,和妻子一起多看看相關的保健書籍,多鍛鍊,調整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菸酒刺激,保持生活正常化和規律化。可以養成每天列生活明細表的習慣,何時鍛鍊、何時保健、何時服藥等等,然後一一完成。這樣你會對生活和治療有參與感,面對疾病也會有更積極的心態。當家人看到你把治療也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看到你積極的態度,就不會再督促你。而心情放鬆與主動參與治療也能使你放鬆地性愛,減輕心中對妻子的愧疚感,讓偏離的性重回愛的軌道。
小貼士:別讓不孕敗了性
生育問題造成的壓力對夫婦的負面影響,比來自其他問題的壓力更強,對女性的影響甚於男性,導致婚姻的衝突增加、性自尊降低,對自己的性表現不滿意以及性交頻度降低。面對這些,應該怎麼辦?
1.夫妻一起努力,共同面對。生育是人的本能願望,不孕不育會在心理上造成一種持久性的悲傷。對於多數人來說,性和與其相關的問題是不能與朋友或親屬談論的隱私,因此夫妻之間更應該攜手面對。不要因對方的疾病或往事責怪對方,不要說「要是你沒這病……」「要是你聽我的,當初就要孩子……」而要互相給對方信心:「我們一定會有愛情結晶的。」最重要的是告訴對方:「即使沒有孩子,我們仍然是最相愛的,我們會陪伴對方到老。」要讓對方感受到「無論有沒有孩子,你都是最重要的」。
2.心理上要坦然,不能過分焦慮和憂慮。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如果長期處於極大的壓力下,會使卵巢不再分泌女性荷爾蒙及不排卵;而男性壓力過大則會抑制荷爾蒙的分泌,導致精子數量減少甚至無精。來自外界的壓力不可避免,那麼就要學會自我減壓,也要給伴侶減壓。多安排一些雙方共同的放鬆活動,如鍛鍊、郊遊等等,一同置身於與壓力無關的環境中,不僅能減少焦慮,也更能增進雙方的感情和一體感。
3.身體接觸多多益善。早晨出門前擁抱一下,睡覺前一個親吻,多摸多抱多親,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不要讓對方覺得一切親密行為都是為了生孩子。要用行動告訴對方,你最重要。
4.不要在床上討論懷孕。只要我們上了床,都是為了做出愛。在性愛時不要思考或談論是否能受孕的問題,這樣會分散性福的注意力,會使人感覺心裡不愉快,負面的心情對孕育是十分不利的。
5.性趣生育兩不誤。性趣和懷孕相矛盾嗎?並非如此。心情愉快、性致盎然是懷孕的天然溫床。我們需要規範的治療,也同樣需要驚喜和情調。布置房間、睡衣、燭光版「食療晚餐」、調情的愛語,這些永遠有效。多調整性生活的姿勢,既可以找到更適合你們身體的受孕姿勢,也可以使性愛更加多姿多彩。懷孕之路並非一定悽涼,藉此機會多多嘗試,或許反而會打破以往一成不變的性生活模式。
6.共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不良生活與環境因素,對一些可能影響生育的工作應當注意防護,應避免接觸放射線和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如某些化學品和重金屬等,避免高溫作業等,儘量避免抽菸飲酒。同時要科學飲食,加強鍛鍊,多吃一些肝、腦等動物內臟有利於性激素的合成,而維生素類也是必需營養,因此經常服用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B、C、E有利於增加受孕機會。另外,共同的生活習慣也會使雙方更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