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月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昨日,閩侯縣第十八屆人大第一次會議開幕。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閩侯縣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位居全省縣(市)第2位,是福州市首個超百億的縣(市)區。在「五區疊加」的大好機遇下,今後五年閩侯縣將加快打造「三大城市組團、兩個特色小鎮、一個生態園區」,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綠色發展。
回顧去年:成績單亮眼 排位躍升41位
昨日記者了解到,去年閩侯預計(下同)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3.8億元,比增10.3%;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突破100億元,位居全省縣(市)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460億元,比增20%;工業總產值969億元,比增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0億元,比增14%。閩侯經濟可謂穩步增長,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排位從2011年的第100位提升到2016年的第59位,連續七年成為全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
除此之外,去年在深入實施百日攻堅行動中,地鐵2號線、超山變電站等95個項目累計拆遷25.6萬平方米,交地4050畝;建設類項目48項,完成投資115.95億元,達行動計劃的127.4%;濱江新城城市綜合體等6個項目順利竣工;英華職業技術學院等10個項目開工建設。去年閩侯開展兩輪「百個項目·百日會戰」活動,337項縣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60億元,達年度計劃的107.2%;認真開展「抓招商、促發展」專項行動,對接中科院智慧財產權運營管理中心福建分中心等大項目、好項目16項;積極參加「5·18」海交會和「9·8」投洽會等招商活動,全年共引進項目48項,總投資379億元。
展望未來:縣強民富 全面小康
今後五年,閩侯新一屆政府的主要目標任務:打造「三大城市組團、兩個特色小鎮、一個生態園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縣強民富、創新創業、生態宜居、幸福和諧的新閩侯。
閩侯打造三大城市組團,首先將跨江聯動建設中心大縣城,實施縣城公交首末站、中鐵城·吉第城市綜合體等127個項目,高標準、高質量規劃建設大縣城;加快竹岐新區開發,啟動閩侯二橋、竹岐江濱路建設,加快荊溪小城鎮建設。
其次,閩侯產城聯動建設青口汽車城,實施青口文化中心、祥謙大道等73個項目,抓好青口中央公園為中心的核心區建設,啟動324國道沿線舊村改造、尚幹中心街區改造升級,建成淘江大道等項目,提升汽車城承載功能。
最後,校地聯動建設上街科技城,實施大學生藝術中心等115個項目,推進福大科技園招商運營,建設南通北環路、新南港大道、南嶼江濱路、117縣道(一期)改造等一批路網項目,加快大樟溪沿岸開發。
閩侯還將加快打造兩個特色小鎮,即完成白沙、鴻尾特色小鎮規劃,啟動起步區建設。白沙鎮以打造生態休閒特色小鎮為目標,整合孔元精品村、新坡古民居、湯院溫泉等文化、旅遊資源,扶持發展以觀光、採摘、垂釣和養生度假為主的休閒旅遊,加快白沙中心公園等項目建設,動建「十裡長廊」道路。鴻尾鄉則以打造工藝創意特色小鎮為目標,整合各類工藝生產要素資源,挖掘傳承工藝文化內涵,推進閩侯經濟技術開發區鴻尾園建設。
加快打造一個生態園區的過程中,閩侯將因地制宜發展種植業和休閒觀光旅遊業,彰顯山區四鄉生態優勢。洋裡鄉扶持西部片區生態休閒旅遊綜合項目建設,啟動洋裡生態休閒農業及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項目;大湖鄉完成大目溪互通至大湖鄉道路提升改造,加快特高壓項目安置房建設;廷坪鄉扶持壯大食用菌生產,啟動羅廷公路綜合改造,建成廷坪集鎮區綠化提升工程;小箬鄉扶持發展山茶油等特色產業,完善提升通鄉公路及111縣道。
此外,閩侯還將以「攻堅2017」為抓手,重點攻堅190項,完成拆遷96萬平方米,交地1.3萬畝,實現投資220億元。持續開展「雙百」活動,促進全縣350項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81億元,確保新開工70項,竣工(投產)5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