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市工商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解決三大難題

2020-12-18 黃岡市政府門戶網站

  近年來,黃岡市工商局緊緊圍繞商事制度改革,嚴格按照國務院、省市政府及上級工商部門要求,持續做好市場主體準入「放、管、服」工作,努力破解服務發展難題,不斷提質增效,成果顯著。

  一、推進「簡政放權」,解決「進一步鬆綁」的問題

  2016年以來,黃岡市工商部門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嚴格按照「先照後證」項目登記規則,削減前置審批214項,同時取消後置審批56項。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企業從過去需要面對五個部門,現在只需一個工商窗口即可辦完,實現兩個多月來,新登記「一照一碼」執照3.17萬戶。全面推行工商登記「同城通辦」「局所通辦」,最大限度簡政放權。截至2016年底,全市實有「五類」市場主體總量達44.91萬戶,居全省第2位,企業類市場主體總量達到65461戶,居全省第3位。全市新發展五類市場主體94668戶,居全省第3位。市場主體活躍度達到85%,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5%。

  2017年,全市工商部門將進一步簡政放權,為市場準入創造更加便利條件,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快速增長、繁榮發展。推進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年底前在保留紙質登記的基礎上,實現企業網上登記註冊。積極探索實施「多證合一」改革,推動更多涉企證照整合,切實降低創業準入的制度性成本。有序推進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改革,進一步提高企業名稱登記效率。全面推行企業簡易註銷登記改革,未開業企業、無債權債務企業可以自主選擇一般註銷或簡易註銷程序。工商部門還與商業銀行開展合作,支持銀行網點免費為創業群眾代辦工商登記,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二、推進「增量提質」,解決「進一步扶持」的問題

  2016年,全市工商部門以推進市場主體「增量提質」工程為抓手,進一步加大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力度。推進品牌強市戰略。建立全市商標資料庫、馳名商標孵化庫、地理標誌培育庫,新增有效註冊商標1034件、馳名商標1件、著名商標32件,全市有效註冊商標總數達8017件,居全省第6位。綜合運用動產抵押、股權質押、商標權質押融資助企,為3214戶中小企業融資162.1億元。推進企業信用建設,推薦評選國家級、省級、市級文明誠信市場主體575戶,「守重」企業579戶,消費者滿意企業419戶。推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全市各級個私協會指導新建黨組織381個,發展非公黨員265人,舉辦了非公黨員第九期培訓班,130名業務骨幹參加了培訓。

  2017年,全市工商部門將科學謀劃、發揮職能,不斷提升服務全市改革發展的能力。繼續推進「品牌強市」戰略,出臺《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實施意見》,大力指導市場主體網上申請商標,推動全市商標品牌發展。繼續推進市場主體「增量提質」工程,建立「個轉企」梯度培育庫,開闢「綠色通道」,提高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的積極性。完善小微企業名錄功能,暢通動產抵押、股權質押、商標專用權質押、債權轉股權渠道,幫助小微企業「生血造血」。發動村組創業,吸引社區創業,扶持回鄉投資創業,為創業者辦實事、解難事。充分發揮個私協會橋梁紐帶作用,紮實推進非公黨建團建工作,繼續抓好非公黨員培訓計劃和「三亮」活動,提升非公黨建團建整體水平。

  三、推進「信用監管」,解決「進一步服務」的問題

  2016年,全市工商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於「先照後證」改革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實施意見》,推廣運用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加快推動各部門涉企信息歸集共享。推進企業信息公示公開。全市2015年度市場主體年報率達到97.98%,全省排名第三,開展了「雙隨機」抽查。全市定向抽查市場主體1347戶,不定向抽查市場主體11221戶,抽查結果公示率為98.38%。加大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力度,全年共立案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案件4327件,有力地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切實維護了市場秩序。以「提升消費維權效能」為重點,全市系統通過上下聯動,糾建並舉,著力解決了一些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在點題督查評議中獲得第二名。

  2017年,全市工商部門將以登記服務便利化、監管執法規範化、消費維權高效化為重點,切實為企業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全面加強工商窗口服務效能建設,以「資料齊備馬上辦、資料不齊指導辦、緊急項目加班辦、特殊項目跟蹤辦、重點項目引導辦」為公開服務承諾,梳理髮布工商登記註冊「一次辦成」項目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和督查,充分展示工商服務發展的良好形象。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牽頭制定跨部門聯合抽查計劃,積極推動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檢查,與有關部門共同開展市場監管、聯合懲戒。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創建放心消費示範商戶、街區和消費維權站,持續改善消費環境。完善消費維權志願者隊伍建設,加強消委組織與高校、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等合作,推動建立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新格局。

相關焦點

  • 穩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 做好工商登記便利化
    今年以來,市工商局開發區工商分局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為契機,順應「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的趨勢,以提高行政效能、簡化辦事程序、便利服務群眾為目標,念好「放、管、服」三字經,確保企業「進的來、留得住、發展好」。主動學習,提升工作人員服務能力與水平。
  • 全國人大代表凌雲: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讓企業辦事更快更好更簡單
    「近日,合肥市作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映好的地方』,受到國務院通報激勵。」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長凌雲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說,合肥市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創新提速、以服務提質,打造營商環境「高地」,激發大眾創業熱情和市場發展活力,從源頭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實有市場主體總數104萬戶,同比增長16.95%。
  • 講好商事制度改革故事 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我們充分結合北京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各項亮點工作,為避免各區稿件內容重複和單一,在約稿時,我們就要求各區必須完成「命題作文」後,才可以報送「選題文章」。因此,全程電子化、「多證合一」、註冊資本認繳制、名稱自主預核、簡易註銷、縮短企業開辦時間、央企改制、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等既緊密圍繞商事制度改革重點又體現北京特色的稿件全部命中「靶心」。把這些稿件全部組在一起並非易事。
  • 株洲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證照分離」再升級 辦企跑出「加速度」
    「證照分離」再升級 辦企跑出「加速度」 ——株洲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顯 詹富樺 攝 李永亮 推進商事制度改革,被認為是催生創新創業主體,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手段。 今年以來,株洲市立足地方實際,以服務「六穩」「六保」、激發主體活力、鼓勵創業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為著力點,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為抓手,在推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優化企業開辦服務、降低準入門檻等方面狠下功夫,積極營造優質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新版執照不再記載經營範圍
    改革後   辦企業「先照後證」 經營範圍可「自選」  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後,除市政府公布的12項前置審批事項之外,只要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商部門在受理後3個工作日內就會將申請事項記載於商事登記簿
  • 重慶市工商局全力推進企業簡易註銷登記改革
    重慶市工商局全力推進企業簡易註銷登記改革 2017-03-03 11:35: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重慶3月3日消息(記者劉湛)重慶市工商局今天稱
  • 國脈研究院·《數字政府周刊第38期》—「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國脈研究院·《數字政府周刊第38期》—「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2019-09-06 17:22 來源: 國脈電子政務網 查看:
  • 註冊公司不再驗資年檢 深圳將全面改革商事登記制度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楊興雲 5月9日,廣東省深圳市改革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國家工商總局出臺明確支持深圳經濟特區開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試點,探索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21世紀商事登記監管新模式的背景下,深圳將儘快啟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註冊公司不需驗資不需年檢可先「出生」再辦證。
  • 構建以告知承諾制為基礎的商事登記制度
    商事登記制度作為市場主體制度的核心內容,其改革更關係到市場體制的健全與完善,對於轉變政府職能、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一、商事制度改革的背景  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頒布,將公司註冊資本由「有限認繳制」改為「完全認繳制」,拉開商事制度改革序幕。
  • 廣東江門商事制度改革中的加減乘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巡禮
    從25.8萬到56.37萬,5年來廣東省江門市市場主體「井噴式」發展的數據,為商事制度改革交上了一份亮眼成績單。成績背後,是江門市政府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為突破口,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加強監管的「加法」和優化服務的「乘法」。
  • 資陽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
    》(川府發〔2013〕17號)精神,現就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意見。改革工商登記制度,不再實行先主管部門審批、再工商登記的制度,商事主體向工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即可從事一般生產經營活動;對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持營業執照和有關材料向主管部門申請許可,並將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放寬工商登記其他條件。  (二)完善網上辦理。
  •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沙龍:探商事制度改革,建一流營商環境
    125期公共政策沙龍上,部門相關負責人、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共同探討商事制度改革與營商環境建設。杭州市高新區(濱江)是浙江省、杭州市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唯一試點單位,從2013年底開始實施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歷時7年,形成一系列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推廣的先進做法,對標優化營商環境的國際先進要求,提煉出一整套系統化、集成化、標準化的商事登記改革經驗。
  • 全國人大代表、廈大經濟學院金融系教授潘越: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破解...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詹文)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成效初顯,營商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不過,全國人大代表、廈大經濟學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潘越在調研中發現,人們經商創業的「舊三難」已經解決,「新三難」卻出現
  • 武漢東湖高新區以商事制度改革為抓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營業執照自助印表機(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據了解,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六穩」、「六保」重大決策部署,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東湖高新區」)以商事制度改革為抓手,以優化服務和保障落實為準則,以深化改革和管理創新為驅動力,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努力當好服務企業群眾的「店小二」。
  • 山西省國企深化改革三大「攻堅戰」首戰告捷
    作為我省國企深化改革三大「攻堅戰」之首,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首戰告捷。企業「辦社會」,曾是國企彌補公共服務缺失的必然選擇。時至今日,已成為老國企的沉重負擔,被形象地稱為「穿著棉襖遊泳」。為減輕國企負擔、輕裝前行,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重大決策部署。
  • 河北省工商局:6月底實行企業登記網上辦理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王光明 記者貢憲雲)4月16日,河北省工商局印發《關於大力支持和服務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圍繞簡化市場主體準入、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市場監管等方面,推出了促進河北省市場主體發展的一系列新舉措。全面推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
  • 成都全面實施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登記制度改革
    成都全面實施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登記制度改革 2018年10月09日 14時24分
  • 中央發文深化教育改革:化解擇校難題、提高教師待遇
    中央發文深化教育改革:化解擇校難題、提高教師待遇 原標題:   中新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 張尼)化解擇校難題、探索實行彈性離校時間、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 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出席會議並講話,對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以及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等任務作出全面部署。總局副局長馬正其主持會議。司法部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會上發言,就強化法治保障、依法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提出明確要求。上海市工商局、山東省工商局主要負責同志在分會場發言,介紹了改革推進情況和經驗做法。
  • 中國的商事法律制度
    商事法律制度是一項古老的法律制度,但在我國還是一項年輕的法律制度。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也不可能有商事法律制度。在我國,商事法律制度的建立得益於改革開放,特別是得益於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中國商事法律制度的幾個基礎性問題(一) 商事法律制度與商法商法是商事法律制度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