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岡市工商局緊緊圍繞商事制度改革,嚴格按照國務院、省市政府及上級工商部門要求,持續做好市場主體準入「放、管、服」工作,努力破解服務發展難題,不斷提質增效,成果顯著。
一、推進「簡政放權」,解決「進一步鬆綁」的問題
2016年以來,黃岡市工商部門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嚴格按照「先照後證」項目登記規則,削減前置審批214項,同時取消後置審批56項。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企業從過去需要面對五個部門,現在只需一個工商窗口即可辦完,實現兩個多月來,新登記「一照一碼」執照3.17萬戶。全面推行工商登記「同城通辦」「局所通辦」,最大限度簡政放權。截至2016年底,全市實有「五類」市場主體總量達44.91萬戶,居全省第2位,企業類市場主體總量達到65461戶,居全省第3位。全市新發展五類市場主體94668戶,居全省第3位。市場主體活躍度達到85%,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5%。
2017年,全市工商部門將進一步簡政放權,為市場準入創造更加便利條件,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快速增長、繁榮發展。推進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年底前在保留紙質登記的基礎上,實現企業網上登記註冊。積極探索實施「多證合一」改革,推動更多涉企證照整合,切實降低創業準入的制度性成本。有序推進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改革,進一步提高企業名稱登記效率。全面推行企業簡易註銷登記改革,未開業企業、無債權債務企業可以自主選擇一般註銷或簡易註銷程序。工商部門還與商業銀行開展合作,支持銀行網點免費為創業群眾代辦工商登記,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二、推進「增量提質」,解決「進一步扶持」的問題
2016年,全市工商部門以推進市場主體「增量提質」工程為抓手,進一步加大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力度。推進品牌強市戰略。建立全市商標資料庫、馳名商標孵化庫、地理標誌培育庫,新增有效註冊商標1034件、馳名商標1件、著名商標32件,全市有效註冊商標總數達8017件,居全省第6位。綜合運用動產抵押、股權質押、商標權質押融資助企,為3214戶中小企業融資162.1億元。推進企業信用建設,推薦評選國家級、省級、市級文明誠信市場主體575戶,「守重」企業579戶,消費者滿意企業419戶。推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全市各級個私協會指導新建黨組織381個,發展非公黨員265人,舉辦了非公黨員第九期培訓班,130名業務骨幹參加了培訓。
2017年,全市工商部門將科學謀劃、發揮職能,不斷提升服務全市改革發展的能力。繼續推進「品牌強市」戰略,出臺《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實施意見》,大力指導市場主體網上申請商標,推動全市商標品牌發展。繼續推進市場主體「增量提質」工程,建立「個轉企」梯度培育庫,開闢「綠色通道」,提高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的積極性。完善小微企業名錄功能,暢通動產抵押、股權質押、商標專用權質押、債權轉股權渠道,幫助小微企業「生血造血」。發動村組創業,吸引社區創業,扶持回鄉投資創業,為創業者辦實事、解難事。充分發揮個私協會橋梁紐帶作用,紮實推進非公黨建團建工作,繼續抓好非公黨員培訓計劃和「三亮」活動,提升非公黨建團建整體水平。
三、推進「信用監管」,解決「進一步服務」的問題
2016年,全市工商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於「先照後證」改革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實施意見》,推廣運用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加快推動各部門涉企信息歸集共享。推進企業信息公示公開。全市2015年度市場主體年報率達到97.98%,全省排名第三,開展了「雙隨機」抽查。全市定向抽查市場主體1347戶,不定向抽查市場主體11221戶,抽查結果公示率為98.38%。加大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力度,全年共立案查處各類違法違規案件4327件,有力地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切實維護了市場秩序。以「提升消費維權效能」為重點,全市系統通過上下聯動,糾建並舉,著力解決了一些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在點題督查評議中獲得第二名。
2017年,全市工商部門將以登記服務便利化、監管執法規範化、消費維權高效化為重點,切實為企業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全面加強工商窗口服務效能建設,以「資料齊備馬上辦、資料不齊指導辦、緊急項目加班辦、特殊項目跟蹤辦、重點項目引導辦」為公開服務承諾,梳理髮布工商登記註冊「一次辦成」項目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和督查,充分展示工商服務發展的良好形象。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牽頭制定跨部門聯合抽查計劃,積極推動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檢查,與有關部門共同開展市場監管、聯合懲戒。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創建放心消費示範商戶、街區和消費維權站,持續改善消費環境。完善消費維權志願者隊伍建設,加強消委組織與高校、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等合作,推動建立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