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名字是人民軍醫」

2020-12-27 澎湃新聞

中宣部近日授予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等10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們是「抗疫英雄」,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在這個英雄群體中,265名空軍軍醫大學的醫護人員赫然在列。陝西日報今日推出空軍軍醫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記事,講述那些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的山一樣的身影,講述他們用忠誠擔當和精湛醫術守護患者、創造一個個生命奇蹟的故事。

編者按

1月24日,空軍航空兵某團大型運輸機飛抵陝西鹹陽機場,機組人員奉命執行空運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馳援武漢任務。新華社發(李世寧 攝)

每一場特殊戰鬥,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戰士;

每一次生死搏鬥,都會湧現一批無畏的勇士。

從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空軍軍醫大學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到2月17日空軍軍醫大學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逆行江城;從1月25日進駐武漢市武昌醫院全面展開救治工作,到1月28日武昌醫院重症監護室的2名患者治癒出院;從武昌醫院到火神山醫院,再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都有他們的身影。

他們是白衣戰士,是逆行勇士,更是人民的英雄。

從來沒有橫空出世的戰神,唯有視死如歸的英雄。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疫」行動中,空軍軍醫大學從附屬西京醫院、唐都醫院、口腔醫院和986醫院,抽組2批265名醫療隊員,在武漢連續奮戰84個日夜;唐都醫院作為陝西省危重症患者定點救治醫院,收治全省近90%危重症患者,前後方共治癒出院患者637名,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

1月24日,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受命緊急馳援武漢,這是前來送行的隊員家屬為隊員整理背囊。新華社發(張昊鵬 攝)

除夕夜 聞令而動

1月23日,武漢「封城」。

同一天,空軍軍醫大學附屬醫院醫護人員紛紛寫下「請戰書」。西京醫院呼吸內科全體醫護人員在「請戰書」的末尾寫道:「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並印上29個紅手印、寫下29個籤名。

「前方是敵人,我們要向前進;前方是疫情,我們要向前進。只要國家需要,人民需要,我們就要往前衝。」

出徵儀式上的誓言響徹雲霄。

除夕夜,萬家團圓的時刻,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燈火通明、如同白晝。空軍軍醫大學集結附屬醫院呼吸、感染控制、重症醫學等科室的骨幹力量組成醫療隊,星夜馳援武漢。

張西京、宋立強、李飛、周磊、姚茹……一個個知名專家的名字,都在第一批出徵名單上。

逆行出徵,揮別親人,一個個平凡的醫者挺身而出,將最美身影留給武漢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媽媽,國家有難,中華男兒必當奔赴疆場!」檢驗師劉昊匆匆給母親發去告別簡訊;

十個春節沒回家團聚,護士門衛娟剛進父母家門就又登上了返程的汽車;

將生病的母親託付給親人,護士長仲月霞和丈夫王新攜手登上飛往武漢的專機;

……

快一點,再快一點,早一分鐘投入戰鬥,武漢人民就多一分希望!

與死神 生死競速

救治,是一場與病魔的殊死較量。重症患者救治一線,更是與「死神」掰手腕的高危地帶。

重症室裡,張西京密切觀測患者生命體徵。

1月25日一大早,西京醫院重症監護室主任張西京打頭陣,帶著19名黨員骨幹,從武昌醫院醫護人員手中接過嚴重「透支」的ICU病房,規範診療秩序、建立隔離措施、組織查房會診、制定治療方案,僅半天時間,全院危重症患者救治有序展開。在這個病毒最瘋狂、死神威脅最嚴重的高危地帶,他們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與地方醫護人員共同制定救治方案。

經過快速誘導氣管插管、有創輔助通氣,一位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被成功救治。總結時,張西京提高了講話的聲音:「我們還可以再快一點!」

在西安,唐都醫院傳染科先後派出2批20名精幹力量,馳援武漢主戰場。其餘人員承擔起陝西省定點救治任務,收治了全省近90%危重症患者。

醫生給連建奇測量血壓

54歲頭髮灰白的唐都醫院傳染科主任連建奇,血壓升高,為了能繼續工作,他吃著藥「戰鬥」。

一位80多歲的高齡患者,入院後多次出現呼吸衰竭,血氧飽和度一直低於80%,生命危在旦夕。

「馬上注射抗休克藥物」「準備氣管切開」,連建奇親自為患者插管。經過7個多小時救治,患者的生命體徵逐漸趨於平穩。走出搶救室,連建奇已經累得站不住。他說:「只要有1%的希望,就必須用100%的努力,決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

護士們合影為武漢加油(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戰疫情 共克時艱

疫病無情,但救治有溫度。

治療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靠的是患者自身免疫力及醫護人員的對症綜合治療。仲月霞和戰友探討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營養建議」,研究出一套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飲食方案。在火神山醫院,這份飲食方案推廣開來,很多患者因此增加了食慾;

一位危重症患者,四天沒有大便,腹脹如鼓,痛苦不堪。「90後」護士文雯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跪在冰冷的地上,用手指一點一點把大便摳了出來;

「90後」CT技師王宇利用休息時間,精心製作了50朵櫻花。每有患者做完CT檢查,王宇就送上一朵櫻花和一句祝福:「希望櫻花盛開時,就是武漢勝利日。」看到患者臉上久違的笑容,王宇心裡暖暖的;

……

在武漢戰「疫」的84天裡,這樣感人至深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著。

「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知道你為了誰。」在重症監護室裡,每一件防護服上都有一個名字,每個名字都一筆一畫地承載著醫者的擔當、患者的希望。

1月28日,李飛(右二)參與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圖為空軍軍醫大學提供。

西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李飛說:「雖然隔著面罩和防護鏡我看不清患者的臉,但我總能聽到他們說『解放軍來了,我們有救了!』『謝謝你們呀,你們也真辛苦!』,這些聲音使我步伐更堅定、目光更堅毅。他們總問我們從哪裡來、叫啥名字,只有一個答案——我們的名字是人民軍醫。」

他們是戰士,也是天使。當光明驅散了黑暗,當溫暖歡笑重回大地,他們悄然撤離,而這段風雨同舟的日子,人民將永遠銘記……(記者 秦驥)

來源:陝西日報

往期回顧

··監製 | 孫文生

原標題:《「我們的名字是人民軍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名字是人民軍醫」——空軍軍醫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記事
    在這個英雄群體中,265名空軍軍醫大學的醫護人員赫然在列。本報今日推出空軍軍醫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記事,講述那些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的山一樣的身影,講述他們用忠誠擔當和精湛醫術守護患者、創造一個個生命奇蹟的故事。記者 秦驥每一場特殊戰鬥,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戰士;每一次生死搏鬥,都會湧現一批無畏的勇士。
  • 一封寫給人民軍醫的感謝信
    期間,他們得到了泰康同濟醫院來自解放軍部隊軍醫和護理人員的積極救治和照顧,在此表達我最真摯的感謝!我的父親2月12日晚上發高燒,38.8度。14日下午帶他前往湖北省新華醫院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血常規檢查,拍了胸肺CT,做了核酸檢測。血常規是正常的,CT顯示雙肺感染,核酸檢測是陰性。臨床診斷為疑似病例。醫生的要求先吃藥隔離觀察,一周後回醫院複查。
  • 基層軍醫的成長——我們不一樣
    醫者的天空長空搏擊 永不停止醫者的胸懷詩和遠方 不斷追逐而當我們從軍醫大學畢業奔赴四方之時,只有遇到戰爭和重大突發事件時,才能看出軍醫的價值。基層軍醫最大特點就是這個「軍」字,區別於地方醫生,基層軍醫都受過專業的戰傷救護訓練,擁有完整的野戰醫療設備,具備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應急反應能力。
  • 第二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正確排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位於直轄市重慶。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直屬高校。學校於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併而成。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2017年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並對外保留第三軍醫大學校名。
  • 【微動態】第五醫學中心:「賡續紅色基因、當好新時代人民軍醫」專題教育動員部署
    王軍政委從「抬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悟開展專題教育的重大意義;立足崗位實踐,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民軍醫的內涵要求;落實基本要求,切實增強專題教育的質量效益」三個方面,就開展專題教育重大意義、方法步驟、主要抓手和目標要求進行了動員部署。她號召大家要把人民軍醫稱謂作為精神引領和軍隊醫院的文化符號,不斷強化人民軍醫意識,忠實踐行人民軍醫內涵,以實際行動展示好人民軍醫的良好形象。
  • 第四軍醫大學更名空軍軍醫大學!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編整理的「第四軍醫大學更名空軍軍醫大學!」的相關資訊,一起來看看吧!7月18日,伴隨著「第四軍醫大學」校門上的標牌易名「空軍軍醫大學」,傳聞已久的「四醫大更名」終於落定。在這次軍隊院校調整改革中,三所軍醫大學的歸屬尤為引人關注。在公布的調整改革後全軍和武警部隊院校名單中,第三軍醫大學隸屬陸軍,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隸屬海軍,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隸屬空軍,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
  • 陝西高校——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高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簡稱「空軍軍醫大學」、「四醫大」,坐落於古都西安,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直屬的重點綜合性醫科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是軍隊培養高、中層次醫學專門人才的搖籃。
  • 複雜的軍醫大學們(心理脆弱者慎入)
    中國人民解放軍各軍醫大學歷史沿革 第一軍醫大學(1958年之前的):1945年晉察冀軍區白求恩學校→1949年華北軍區醫科大學→1949年天津醫科大學→1950年天津軍醫大學→1951年第一軍醫大學→1954年第三軍醫大學(1954年之前的)併入第一軍醫大學→1958年移交地方並更名為長春醫學院
  • 他們,是中國軍醫!
    吳昭萍:空軍軍醫「亞克西」作為一名軍醫他們不僅要知道守衛戍邊官兵的健康是本職姚偉偉:身穿迷彩的「衛勤」精兵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身穿迷彩守護著祖國,守護著我們他們有著一個響亮的名字叫「衛勤兵」他叫姚偉偉,本應一身白褂,迷彩服卻全天在身本應在空調房裡坐診,卻每天背著藥箱走基層本應在無影燈下做精密手術,卻站在衛勤保障的最前沿挑燈長明與摸爬滾打,練就了一個全能的基層軍醫
  • 南部戰區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黃文杰——「人民軍醫,就應該一...
    黃文杰常對戰友說:「人民軍醫,就應該一輩子為人民。只要有需要,就要往前衝。」得知單位抽組醫療隊支援武漢抗疫,黃文杰主動寫下請戰書:「本人雖年近花甲,但精神體力沒有問題,作為軍人,沒有理由不上戰場。」醫院黨委考慮他已經58歲,本不打算同意,但拗不過黃文杰的倔脾氣,最終批准了他的請求。17年前抗擊非典,黃文杰所在的科室收治了30餘名患者。
  • 南部戰區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黃文杰—— 「人民軍醫,就應該一...
    黃文杰常對戰友說:「人民軍醫,就應該一輩子為人民。只要有需要,就要往前衝。」  得知單位抽組醫療隊支援武漢抗疫,黃文杰主動寫下請戰書:「本人雖年近花甲,但精神體力沒有問題,作為軍人,沒有理由不上戰場。」醫院黨委考慮他已經58歲,本不打算同意,但拗不過黃文杰的倔脾氣,最終批准了他的請求。  17年前抗擊非典,黃文杰所在的科室收治了30餘名患者。
  • 「一聲人民軍醫,就得一輩子為人民」——記南部戰區總醫院呼吸內科...
    2003年1月2日,黃文杰接到了廣東省衛生廳通知,要他立即和地方5名專家一起趕到河源市人民醫院,因為當地有11人與12月17日接診的患者有過接觸,但他們均遭到了感染,其中還有8名醫護人員。這一反常現象進一步引起了黃文杰的高度警覺,他當即用手機向科室通報了病情。次日,他返回廣州,帶回專家組「非典型肺炎是有一定傳染性的疾病」的初步調查結論,為廣東全面抗擊非典提供了科學依據。
  • 我國4所軍醫大全部改名,除了第一軍醫大,其他依舊免學費
    其實,除了師範和軍校,還有一種類型的大學也符合考生「高薪資、工作穩定」的預期,這類大學就是:軍醫大。軍醫大其實和軍校類似,其專業都帶有軍籍,共同點是:上學期間有學費津貼、有包分配的編制工作、有生活補貼還有各種福利待遇。所以,每年報考軍醫大的人比報考軍校的人少不了多少。我們國家的軍醫大實力都十分強勁,其綜合實力大多都比普通的醫科大學強。
  • 空軍軍醫大學2020年本科錄取分數線公布;附空軍軍醫大學的由來
    1941年,八路軍晉西北軍區衛生學校創建;1948年11月,進駐西安,先後更名為西北軍區人民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學院;1952年10月,奉中央軍委命令,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原第五軍醫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35年的南京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1954年,原第四軍醫大學和原第五軍醫大學合併組建為第四軍醫大學。
  • 學校解讀 |第二軍醫大學
    海軍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9月,當時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主要由華東醫務幹部學校、第三野戰軍衛生部醫學院、國民黨原國防醫學院部分留大陸人員和從地方招聘的專家教授組成。1950年10月,更名為上海軍醫大學。1951年7月9日,由中央軍委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2017年6月29日,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並對外保留第二軍醫大學校名。
  • 海軍軍醫大學重點學科專業名單
    海軍軍醫大學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第二軍醫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簡稱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國家「211工程」、軍隊「2110工程」和原總後勤部「53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軍隊研究生培養重點建設院校,是軍隊3所設置研究生院的單位之一,是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校。
  • 女乘客突然失去意識 數名軍醫聯手急救搶回生命
    「讓個地兒,讓個地兒,我們是軍醫!」站在「倒地乘客」不遠處的軍醫們聽到喊叫聲,一邊招呼圍住「患者」的乘客讓道,一邊高喊「我們是軍醫!」聽到有軍醫在車上,車上的乘客立刻「閃」出一片地方,軍醫們立即蹲在「倒地乘客」身邊展開急救。
  • 一位外軍學員的心聲:「因為我也是軍醫,因為我也愛中國」
    視頻中,禮物的發件人——來自陸軍軍醫大學的外軍學員穆罕默德用還不太流利的漢語說道。    穆罕默德是陸軍軍醫大學2019級軍醫專業學員,放寒假回到阿富汗休假。還有一年半就要完成在中國研究生學業的他,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將返校日期一推再推。但數千裡的距離,無法阻擋穆罕默德對中國疫情發展情況和軍醫隊伍支援前線的關注。
  • 軍醫在線丨傷不起的甲溝炎,軍醫幫你遠離它
    指導老師: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劉明明主治醫師「軍醫,軍醫,我的腳趾頭好疼啊!」
  • 原來的四個軍醫大學都現在改成了什麼名字?其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當年有四個軍醫大學,第一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其中廣州的第一軍醫大學劃歸地方管理,改名南方醫科大學。位於重慶的第三軍醫大學改為陸軍軍醫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全國重點大學,是軍隊「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副軍級編制。位於西安的第四軍醫大學改為空軍軍醫大學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大學,臨床醫學是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