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近日授予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等10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們是「抗疫英雄」,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在這個英雄群體中,265名空軍軍醫大學的醫護人員赫然在列。陝西日報今日推出空軍軍醫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記事,講述那些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的山一樣的身影,講述他們用忠誠擔當和精湛醫術守護患者、創造一個個生命奇蹟的故事。
編者按
1月24日,空軍航空兵某團大型運輸機飛抵陝西鹹陽機場,機組人員奉命執行空運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馳援武漢任務。新華社發(李世寧 攝)
每一場特殊戰鬥,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戰士;
每一次生死搏鬥,都會湧現一批無畏的勇士。
從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空軍軍醫大學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到2月17日空軍軍醫大學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逆行江城;從1月25日進駐武漢市武昌醫院全面展開救治工作,到1月28日武昌醫院重症監護室的2名患者治癒出院;從武昌醫院到火神山醫院,再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都有他們的身影。
他們是白衣戰士,是逆行勇士,更是人民的英雄。
從來沒有橫空出世的戰神,唯有視死如歸的英雄。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疫」行動中,空軍軍醫大學從附屬西京醫院、唐都醫院、口腔醫院和986醫院,抽組2批265名醫療隊員,在武漢連續奮戰84個日夜;唐都醫院作為陝西省危重症患者定點救治醫院,收治全省近90%危重症患者,前後方共治癒出院患者637名,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
1月24日,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受命緊急馳援武漢,這是前來送行的隊員家屬為隊員整理背囊。新華社發(張昊鵬 攝)
除夕夜 聞令而動
1月23日,武漢「封城」。
同一天,空軍軍醫大學附屬醫院醫護人員紛紛寫下「請戰書」。西京醫院呼吸內科全體醫護人員在「請戰書」的末尾寫道:「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並印上29個紅手印、寫下29個籤名。
「前方是敵人,我們要向前進;前方是疫情,我們要向前進。只要國家需要,人民需要,我們就要往前衝。」
出徵儀式上的誓言響徹雲霄。
除夕夜,萬家團圓的時刻,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燈火通明、如同白晝。空軍軍醫大學集結附屬醫院呼吸、感染控制、重症醫學等科室的骨幹力量組成醫療隊,星夜馳援武漢。
張西京、宋立強、李飛、周磊、姚茹……一個個知名專家的名字,都在第一批出徵名單上。
逆行出徵,揮別親人,一個個平凡的醫者挺身而出,將最美身影留給武漢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媽媽,國家有難,中華男兒必當奔赴疆場!」檢驗師劉昊匆匆給母親發去告別簡訊;
十個春節沒回家團聚,護士門衛娟剛進父母家門就又登上了返程的汽車;
將生病的母親託付給親人,護士長仲月霞和丈夫王新攜手登上飛往武漢的專機;
……
快一點,再快一點,早一分鐘投入戰鬥,武漢人民就多一分希望!
與死神 生死競速
救治,是一場與病魔的殊死較量。重症患者救治一線,更是與「死神」掰手腕的高危地帶。
重症室裡,張西京密切觀測患者生命體徵。
1月25日一大早,西京醫院重症監護室主任張西京打頭陣,帶著19名黨員骨幹,從武昌醫院醫護人員手中接過嚴重「透支」的ICU病房,規範診療秩序、建立隔離措施、組織查房會診、制定治療方案,僅半天時間,全院危重症患者救治有序展開。在這個病毒最瘋狂、死神威脅最嚴重的高危地帶,他們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與地方醫護人員共同制定救治方案。
經過快速誘導氣管插管、有創輔助通氣,一位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被成功救治。總結時,張西京提高了講話的聲音:「我們還可以再快一點!」
在西安,唐都醫院傳染科先後派出2批20名精幹力量,馳援武漢主戰場。其餘人員承擔起陝西省定點救治任務,收治了全省近90%危重症患者。
醫生給連建奇測量血壓
54歲頭髮灰白的唐都醫院傳染科主任連建奇,血壓升高,為了能繼續工作,他吃著藥「戰鬥」。
一位80多歲的高齡患者,入院後多次出現呼吸衰竭,血氧飽和度一直低於80%,生命危在旦夕。
「馬上注射抗休克藥物」「準備氣管切開」,連建奇親自為患者插管。經過7個多小時救治,患者的生命體徵逐漸趨於平穩。走出搶救室,連建奇已經累得站不住。他說:「只要有1%的希望,就必須用100%的努力,決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生命!」
護士們合影為武漢加油(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戰疫情 共克時艱
疫病無情,但救治有溫度。
治療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靠的是患者自身免疫力及醫護人員的對症綜合治療。仲月霞和戰友探討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營養建議」,研究出一套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飲食方案。在火神山醫院,這份飲食方案推廣開來,很多患者因此增加了食慾;
一位危重症患者,四天沒有大便,腹脹如鼓,痛苦不堪。「90後」護士文雯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跪在冰冷的地上,用手指一點一點把大便摳了出來;
「90後」CT技師王宇利用休息時間,精心製作了50朵櫻花。每有患者做完CT檢查,王宇就送上一朵櫻花和一句祝福:「希望櫻花盛開時,就是武漢勝利日。」看到患者臉上久違的笑容,王宇心裡暖暖的;
……
在武漢戰「疫」的84天裡,這樣感人至深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著。
「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知道你為了誰。」在重症監護室裡,每一件防護服上都有一個名字,每個名字都一筆一畫地承載著醫者的擔當、患者的希望。
1月28日,李飛(右二)參與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圖為空軍軍醫大學提供。
西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李飛說:「雖然隔著面罩和防護鏡我看不清患者的臉,但我總能聽到他們說『解放軍來了,我們有救了!』『謝謝你們呀,你們也真辛苦!』,這些聲音使我步伐更堅定、目光更堅毅。他們總問我們從哪裡來、叫啥名字,只有一個答案——我們的名字是人民軍醫。」
他們是戰士,也是天使。當光明驅散了黑暗,當溫暖歡笑重回大地,他們悄然撤離,而這段風雨同舟的日子,人民將永遠銘記……(記者 秦驥)
來源:陝西日報
往期回顧
··監製 | 孫文生
原標題:《「我們的名字是人民軍醫」》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