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4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22日刊載《日本政府基金為何淪為「官僚錢包」》一文,文章指出,日本一直號稱有著最高效廉潔的官僚體系。不過,在嚴格的管理和監督下,日本官僚們雖然不敢明目張胆地貪汙腐敗,但他們有自己的生財之道,那就是被稱為「官僚錢包」的政府基金。更甚者,安倍不僅無視官僚們的惡劣行為,還故意設立各種政府基金讓其獲益,以換取他們的支持。
文章摘編如下:
日本一直號稱有著最高效廉潔的官僚體系。不過,這世界上就沒有不偷腥的貓。在嚴格的管理和監督下,日本官僚們雖然不敢明目張胆地貪汙腐敗,但他們有自己的生財之道,那就是被稱為「官僚錢包」的政府基金。
自去年底安倍晉三上臺執政以來,作為「安倍經濟學」成長戰略的一環,日本政府新設了三個基金。今年秋季,政府還將設立「酷日本推進基金」等兩個基金,相關省廳的官僚們正在馬不停蹄地進行籌備工作。這些基金的主要資金來源是特別預算和政府擔保的民間借貸。而且,日本政府幾乎所有省廳都有自己的基金。
經濟評論家山崎元說,對於官僚來說,這裡面有很多甜頭。首先是機構設立,可以確保他們在退休後找到理想的「再就業」場所,獲得巨額收入。其次是基金的管理體制和政府資金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錢的流嚮往往不容易看清楚。這種基金既打著政府的旗號,又可以像民間資金那樣使用,兩頭佔好處。
山崎認為,按照一般做法,這種基金應該交給民間專業機構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但官僚們卻不肯放權、硬要抓在自己手上,擠佔民間機構生存空間,對所謂的成長戰略只會起反作用。說這裡面沒有貓膩,誰都不會相信。
此外,這些基金的運用不僅沒有年度預算,投資流向和效益也缺乏嚴格審查。而且,各個基金還經常用各種名目,要求政府擔保和補充新資金。最後,很多用不完的錢也被眼疾手快的官僚們不知弄向何方。比如,某個幫助大學及研究機構實行產學聯合的項目,預定對國立大學的研究投資1200億日元。資金用在哪些具體項目上還不清楚,9個政府基金就一擁而上搶著參與,預定投資額一下就膨脹到了4兆日元。這麼大的資金規模,僅管理機構就需要一大堆,管理人員薪水也高得驚人,不過仔細一看,就知道管理運營者都是官僚們。
日本國民的血汗錢,就這樣通過政府基金的名義,成了「脫韁野馬」。政治評論家天木直人說:「將政府基金交由沒有經營感覺的官僚管理,到現在世界上有很成功的例子嗎?如果基金產生效益會被官僚們弄得不知所蹤,如果產生虧損誰都不會負責任,最後還是會轉嫁到國民頭上。政府基金和復興預算、年金一樣,就是官僚們可以隨時濫用的錢包。只要在這些問題上多下點工夫,節省下來的資金將是天文數字。日本還用得著又是削減社會保障又是提高消費稅嗎?」
日本官僚們通過各種手段,肆無忌憚撈取好處,與其社會地位有關。官僚是日本政府實際運作的執行者。明治維新後,日本一直被官僚掌握著大權。即使是日本被「軍部」統治的年代,構成軍部的那些參謀軍官們從根本上說也是一群武官官僚。他們隨著大日本帝國的覆滅而銷聲匿跡了。但另外一支被稱作「帝國高等文 官」的文官官僚隊伍卻還存在著,並從各方面控制社會。日本無論哪個政治家、無論哪屆內閣,得罪了他們,最後都吃不了兜著走。
老謀深算的安倍晉三對這一點也是心知肚明。為推行自己的「安倍經濟學」等各項政策,安倍對於官僚們的惡劣行為不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故意設立各種政府基金讓其獲益,以換取他們的支持。這或許才是所謂的「政府基金」能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