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小吃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起源於夏商周、晉、宋中原黃河流域中華飲食文化,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
沙縣小吃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品嘗過吧!其實我麼在家也可以做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款沙縣小吃的做法。
沙縣拌麵
沙縣拌麵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點,屬於閩菜系沙縣小吃的一道招牌菜,一般與沙縣扁肉搭配成餐,具有香味濃,色澤鮮,原料簡單,烹飪方式易掌握的特點。
沙縣拌麵用的麵條是最講究的原料,一定要選擇高筋麵粉或者優質中筋麵粉,加適量的水和少量鹼與鹽發酵而成的。
沙縣小吃的花生醬是沙縣小吃秘而不宣的偏方,首先是用中火燒熱鍋,然後下適量油和花生仁,翻炒至大部分花生仁變金黃色時即可起鍋,攤涼花生仁,把花生仁和糖、芝麻放入攪拌機攪碎至細滑膏狀即成。有了麵條和花生醬,其餘的原料廚房皆有,制手拌麵也就手到擒來了。只需把水燒開,投入做好的麵條,待其浮起即熟。拌上釀造醬油、花生醬、香醋、味精、料酒、香蔥即是一碗美味可口的飄香拌麵了。
原料:麵條500g、花生醬50克、時鮮青菜若干、酸菜、鹽,味精(雞精),香油,醋,蒜泥適量。
做法:
1、把麵條下入開水鍋內,煮熟,冷開水過涼,撈到碗裡。
2、將青菜放在麵條上。調好的花生醬放精鹽,味精,香油,蒜泥,加入麵條中攪拌,配上一碗清湯就可以享用了。
當然了一碗拌麵怎麼能少得了扁肉呢!
沙縣扁肉
南北扁肉有很多,而大多數食客都覺得沙縣小吃很有名,在沙縣琳琅滿目的美食中,扁肉是最有人氣的小吃,它早在1997年就獲得了「中華名小吃」稱號。
原料:半斤新鮮豬瘦肉,扁肉皮三四兩(越薄越好)。
做法:
一、肉用棒槌敲打,最好是扁平厚實的木棒,也可用擀麵杖,打得像肉泥即可。
二、在肉泥裡加入適量鹽、味精或雞精攪拌均勻。
三、像包餛飩一樣包餡料。
四、鍋裡的湯水最好是事先用豬骨熬的湯,湯滾後放入扁肉,待那清澈的或微微帶點乳白的湯汁冒出一個個小巧的扁肉,漂浮鍋面片刻,放入少許蔥油就可進食了。
沙縣魚丸
沙縣魚丸,福建沙縣小吃之一。沙縣魚丸在當地獨具特色,自成一家。
按魚肉50kg計,取食鹽1kg,澱粉3kg,砂糖0.5kg,味精0.075kg,薑汁適量,含水量—般為魚肉重量的50~60%
選擇重1.25~2.5千克、肉質厚實、鮮度較高的草魚、鰱、鱅魚
刮肉:魚剖殺洗淨,從尾到頸,去內臟,去脊骨,取下背部兩塊肉,先冷藏一下再刮取魚肉。操作時,要順纖維紋路刮,刀的傾斜角以45度為宜,將魚肉刮成薄片。將刮下的魚肉漂浮於清水中,以去除血筋和混濁雜質,使魚肉早白色,然後用潔淨新紗布濾去水。
排斬:將魚肉平放在砧板上,用雙刀有節奏地按順序排斬,至魚肉稍有轉白,手感有粘性時為好,注意要斬透,使魚肉全部成泥。
攪拌:將魚肉泥放於容器內,先加7成左右的清水,水的總量為魚肉的1.7倍,用竹筷將魚肉泥劃散,成粘糊狀後,放入輔料,用力攪打以後,魚糜蛋白質疑膠,呈透明狀。
擠丸:潔淨鐵鍋—口,盛以清水,另備邊緣光滑的羹匙一個,左手攥魚糜,從虎口處擠出成圓形顆粒,右手用羹匙接住,放入清水鍋中,動作要乾淨利落,魚丸的形狀要圓,光澤度要高。擠出的魚丸在清水中漂浸半小時左右,防止煮製時粘連。
煮(或炸):煮(或炸)魚丸要用旺火,火不旺魚丸只熱不熟,時間—長會變味。煮製時,也要防止水過沸騰,以免將魚丸衝撞破碎。魚丸煮至熟透後撈起出鍋,即為成品。
炒河粉
炒河粉是廣東省廣州市著名傳統風味小吃,屬粵菜系。
原料:河粉、雞蛋、鹽、生抽、料酒、澱粉、蔥、姜、雞精
做法:
1、河粉用溫水浸泡;
2、將雞蛋磕在碗裡,放入料酒、鹽劃散,入鍋煎熟,劃成小塊,盛起備用;
3、姜洗淨切絲,蒜苗切段;
4、鍋內放底油,可稍放多些,油燒熱後,放入薑絲炒出香味後;
5、加洋蔥,放入河粉,大火翻炒;用筷子將粉劃散;6、放入紅蘿蔔絲炒至稍軟,放入醬汁,最後下蔥段、炒好的雞蛋炒勻;7、放入雞精炒勻即可。
沙縣小吃真的是太多了,今天我們就先介紹到這裡了。
喜歡的評論轉發,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