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多年籌備,一直以理工科精英教育為突出特色的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終於在發展醫學學科方面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從安徽教育和醫療界多位人士處獲悉,醫療水平居於安徽前列的安徽省立醫院,將採取直屬附屬的方式併入中科大,並命名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對外同時保留「安徽省立醫院」的名稱)。
在管理體制上,安徽省立醫院將由安徽省管理變更為安徽省和中科大雙重管理,並以中科大管理為主。中科大同時組建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承擔學校醫學學科建設和發展任務。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和醫學部,定於12月23日同日掛牌。
12月21日下午,中科大一位校領導向澎湃新聞證實了上述兩家單位的掛牌消息。
安徽教育和醫療界多位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中科大組建醫學部並將安徽省立醫院併入作為附屬醫院的舉措,將改變該校建校以來以理科為主的辦學特色,同時也將對安徽的醫療版圖產生衝擊: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安醫一附院」)的相對優勢地位將面臨挑戰。
不過,從提升地域醫學教研和整體醫療水平的角度,外界對中科大辦醫多持歡迎和支持態度。
學科布局
作為一所定位為綜合性重點大學的知名高校,中科大發力醫學學科並非「心血來潮」,其與安徽省立醫院的合作探索也早已鋪開。
不過,在「要不要辦醫」和「怎樣辦醫」的問題上,中科大內外曾有多種意見。
據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創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中科大新創基金會」)官網收集的意見,在辦醫一事上,態度謹慎者認為中科大不太可能有能力從頭建立一個醫學院,只能合併一所醫科院校。而合併一所醫科大學,會造成中科大積累已久的學校聲譽和文化流失,高精尖的辦學思路基本到此為止。就算合併成功,校園文化差異及中科大本部如何管理醫學部都是巨大難題。
歡迎者則認為,「現代這個社會,不擴充一下怎麼玩。」「科大的歷任領導者都應該認識到科大的學科結構存在嚴重的問題,醫學院和管理學院一定要搞起來,不然科大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小。」
中科大新創基金會是由校友民間發起、民主運作的基金會。據其官網介紹,該基金會2015年7月在北京市民政局註冊,與中科大的關係是「合作但獨立」。基金會不隸屬於中科大,但和校方密切溝通與合作;基金會推動的項目,原則上應徵得中科大同意。
除校友外,中科大辦醫一事也備受外界關注。
在問答社區網站「知乎」上,關於「中科大合併安徽省立醫院」一事的提問有近10個,跟帖最多的回答有70餘個。
其中,一位認證為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博士的答主,著重從醫學學科布局對於提升大學排名的角度,分析了辦醫對中科大的好處。
這位答主以2017年9月公布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為分析對象,通過對比中科大與北大、上海交大、復旦等擁有醫學院的高校在入選學科數量上的差距,得出了「沒有醫學學科,顯然是很吃虧的」結論。
中科大與北大、上海交大、復旦等擁有醫學院高校的「雙一流」學科數量對比。
他還認為,根據現在大學的大形勢,「做大」和「做精」並不矛盾,而醫學又是所有學科中最特別的一個:任何一個好的大學,隨便拉個醫院,都能讓學校排名上升,順便醫院排名上升更猛。
或許也是看到了這一點,讓中科大領導層下定決心辦醫學部。
來自中科大新創基金會官網的消息稱,12月17日,中科大校長包信和與北京校友會新一屆理監事會成員座談。包信和著重闡述了他對優化學科布局、本科教學改革、加速國際化的看法。
籌謀已久
事實上,雖然醫學部將在包信和任內正式掛牌,但中科大組建醫學部的設想並不是從包信和時代開始的。
據中科大醫學中心官網「歷史沿革」一欄介紹,2012年10月,在中科大第九屆學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田志剛教授匯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醫學中心」的調研、籌建情況。中科大學術委員會一致同意成立中科大醫學中心,並提請學校適時啟動醫學院建設。
2012年12月,中科大正式批准成立醫學中心,定位為獨立科研機構。2015年1月,中科大成立醫學院籌備組,決定在醫學中心基礎上籌建醫學院。中科大醫學中心官網,也同時掛上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醫學院(籌)」的牌子。
中科大醫學中心官網,加掛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醫學院(籌)」的牌子。
至此,中科大要辦醫學院一事便成了教育和醫療界的公開消息,下一步就是「怎麼建」的問題了。
根據復旦大學醫院管理處趙陽、李磊在《國內外綜合性大學對附屬醫院管理模式綜述》一文中的分析,國內綜合性大學附屬醫院大致可以分為直屬附屬和非直屬附屬兩種類型。
直屬附屬醫院的特點是,醫學院校是實體,附屬醫院是隸屬關係,大學的相應職能部門對附屬醫院實行垂直管理,醫院全面參與學校的臨床教學工作。這種管理模式的優勢在於學校以學科為建設基礎的理念會很好地在醫院施行,有利於附屬醫院水平質量的提高。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等屬於這種類型。
非直屬附屬醫院的特點是,大學通過協商,本著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選擇一些醫療水平較高、具有臨床教學能力的醫院,在領導體制不變、隸屬關係不變、經費渠道不變的情況下,建立非直屬附屬醫院。大學根據協議規定對相關附屬醫院的某些方面進行管理。
依據管理和協議的內容和緊密關係不同,非直屬附屬醫院又可分為託管型附屬醫院和共建型附屬醫院。
作為一所沒有臨床醫院的大學,中科大怎樣辦醫學院,社會各界對此同樣存在各種意見,包括拆分生命科學學院、自辦醫院,合併本地或外地醫科院校及其附屬醫院,甚至是與國外高校合辦等。每種意見都有可以參考的案例,也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
如今,安徽省立醫院成為中科大直屬附屬醫院的結果表明,中科大選擇了合併本地一流醫院並組建醫學部的模式。
兩種選擇
具體到合併本地醫院的模式,中科大至少又有兩種選擇。
中科大所在城市合肥,有兩家綜合實力相差不大的省內一流醫院:安醫一附院和安徽省立醫院。此前,中科大和兩家醫院都有過科研合作。
安醫一附院前身為上海東南醫學院附屬東南醫院,創辦於1926年,1949年內遷至安徽省懷遠縣,1952年遷至合肥。其官網稱,該院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教學醫院,連續七年入圍中國最佳醫院百強榜,是安徽省唯一的全國百強醫院。在《2016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中,該院綜合排名第64位,21個學科位居安徽省第一。
安醫一附院是安徽醫科大學(以下簡稱「安醫大」)的直屬附屬醫院。安醫大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前身為1926年創辦於上海的私立東南醫科大學,1930年更名為東南醫學院,1949年內遷懷遠,1952年遷至合肥並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該校現有6所直屬附屬醫院,9所非直屬附屬醫院。
安徽省立醫院前身為合肥基督醫院,始建於1898年,是一家省級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該院現由總院、南區(安徽省心腦血管醫院)、西區(安徽省腫瘤醫院)、感染病院(合肥市傳染病醫院)和微創醫學中心等組成。
安徽教育和醫療界一個普遍流傳的說法是,為組建醫學院,中科大也曾與安醫大接觸商談。但因專業、生源、管理體制等種種原因,雙方未能達成意向。
這種情況下,中科大加快了與安徽省立醫院的合作步伐。
2012年3月,中科大與安徽省立醫院在北京籤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立醫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科大與安徽省立醫院將依託各自優勢和資源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共同構建由研究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等組成的新型國家生命科學與醫學科技創新合作體系,建立前沿生物學科、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醫學相結合的轉化與應用聯盟。
2014年3月,中科大在安徽省立醫院召開醫學學科建設研討會。會上,中科大方面做了《中國科大醫學學科總體現狀與分析》的報告,安徽省立醫院方面做了《安徽省立醫院臨床醫學學科建設現狀》的報告。
2016年6月,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與安徽省立醫院舉行戰略合作座談會。雙方進行了臨床與科研之間的深層次碰撞和交流,現場探討科研合作的方向、醫學研轉化及下一步合作計劃。
2017年8 月,由安徽省立醫院和科大訊飛共同建設的全國首家智慧醫院「安徽省立智慧醫院(人工智慧輔助診療中心)」揭牌,安徽省立醫院在智能化發展方面獲得中科大的支持。
合作進展到這一步,中科大和安徽省立醫院開始就雙方整合的體制機制等問題,以「同一」代表團的身份到國內兩大知名醫學院開展調研。
2017年9月,中科大副校長朱長飛和安徽省立醫院黨委書記劉同柱、院長許戈良等一行9人,就綜合性大學醫學院組建機制等問題,到浙江大學醫學院和上海交大醫學院調研訪問。
據上海交大醫學院新聞網發布的消息,該校黨委副書記、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認為,中科大依託自身生命學科和安徽省立醫院的優勢組建醫學院的設想值得期待。而浙江大學醫學院官網,則直接將此次調研消息的標題擬為「中國科技大學、安徽省立醫院代表團訪問醫學院」。
調研結束三個月後,中科大醫學部終於即將掛牌成立,安徽省立醫院也成了中科大的直屬附屬醫院。
地域情懷
醫學部的成立,只是中科大辦醫的新起點。而統一辦學思想,將成為中科大面臨的眾多問題之一。
教育和醫療界多位人士向澎湃新聞反映,安徽省立醫院劃入後,由中科大和安徽省雙重管理並以中科大管理為主。雙方人事權和財務權的分配,將成為業內外關注的焦點問題。
醫學部的成立,會不會拉低中科大的錄取分數進而降低生源質量,其他院系的碩博招生名額會不會被醫學部佔用,則是中科大師生較為關心的問題。
醫學部成立後,中科大會不會走得太快太遠,重走綜合性大學過去「跑馬圈地」的擴張之路,從而丟掉其「小而美」的獨特氣質,是中科大一些校友比較擔心的問題。
而作為曾經至少在科研上壓過安徽省立醫院一頭的安醫一附院人士,這回則不得不感受到同行近距離競爭的壓力。
安醫大一位資深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因為不是高校,過去安徽省立醫院的醫生如果要評教授等教學類職稱,多數都會通過安醫大申報。歸屬中科大後,安徽省立醫院方面就不用再藉助安醫大了。
更為重要的是,今後安徽省立醫院可以通過中科大的全球性資源搞科研,其發文數量短期內就有可能突飛猛進,超過安醫一附院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在教學方面,這位人士認為,醫學教學周期較長,且需要積累沉澱,因而和安醫一附院相比,安徽省立醫院的教學能力短時間內應該還會有差距。
對於同行競爭,安醫大另一位人士則表示「樂見」。他認為,儘管安醫大省內第一的地位將面臨挑戰,但只要是良性競爭,對提升雙方的水平就都是好事。
雖然可能會遇到種種問題,但外界支持中科大辦醫的意見還是佔多數。
在地域情懷方面,一位知乎答主的觀點有一定代表性。
這位答主認為,儘管辦一所好的醫學院太難,但非辦不可。不是為了刷數據,而是為了(中科大)利用自己「雙一流」的名頭回報安徽人民。一所好的醫學院對當地民生太重要了。現在安徽人有點大病肯定是首選上海的大醫院。為了今後不再有這種奔波,科大也該好好努力把醫學院辦好。安徽6000萬人口也需要一所或幾所高水平的醫院。
他還表示,辦醫學院不容易,困難就是錢和地理位置。Mayo Clinic(美國梅奧診所)就在比較偏僻而且天寒地凍的明尼蘇達,但它的很多專業在全美名列前茅。科大隻要努力,一定可以辦好醫學院,即使花費幾十年的時間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