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9月14日訊 14日,在第五屆全國非遺博覽會上,大眾網記者發現了眾多70後、80後兒童時代的玩具。例如,這隻鐵皮青蛙。80年代出生的人,記憶中都有一隻裝有發條的鐵皮青蛙,綠色的,還帶花紋。只要擰緊發條,青蛙可以在地板上撲騰好一陣子。(大眾網-山東24小時客戶端記者 李金珊)
傳統金魚風箏。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在漫長的歲月裡,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出優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
80後90後男孩子小時候最愛玩的木質兵器。「顏值極高」,卻沒什麼殺傷力。父母也放心讓孩子玩的玩具。
手工縫製的虎頭鞋。它既有實用價值,也有觀賞價值,同時它又是一種吉祥物,人們賦予它驅鬼闢邪的功能。
傳統紙翻花。
木質蝴蝶獨杆推車。
還沒有被放入水中的荷花燈。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俗稱又叫「燈節」。舊習元宵之夜,城裡鄉間,到處張燈結彩,觀花燈,猜燈謎,盛況空前。
泥老虎本次也在百花洲非遺活動分會場亮相。
老式的手拉風箱燒水灶臺本次也在展會中出現。現場很多90後,00後都感到驚奇,之前從未見過這樣的「灶臺」。
老式照相機,本次也出現在了百花洲非遺活動的分會場。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