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 武文娟)昨天下午,第82場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本市已經公布了第一批面向團體和個人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46家機構名單,比2月初的17家檢測機構增加了29家,如有檢測需求的部門、單位和個人,可通過網絡查詢並提前預約。
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通報,為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促進復工復產秩序全面恢復,確保公眾健康安全,經審核,北京市衛健委已經在官方網站和官方微信「健康北京」上公布了本市第一批面向團體和個人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46家機構名單,比2月初的17家檢測機構增加了29家。機構名單內附有醫療機構的名稱、對外服務聯繫電話和單位地址,如有檢測需求的部門、單位和個人,可通過網絡查詢並提前預約。
其中,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等28家醫療機構面向團體和個人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7家疾控機構和海關總署(北京)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面向團體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高小俊說,在確保生物安全和檢驗檢測質量的前提下,北京鼓勵和支持更多醫療衛生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有關檢測機構相關變化情況將及時更新,請關注北京市衛健委官網動態。
在昨天下午的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強調,目前首都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不能掉以輕心,決不能認為北京本地疫情基本被阻斷就萬事大吉。新增病例提出了新挑戰、新課題,需要認真面對。
案例
留美學生歸國解除隔離兩天後出現症狀被確診
昨天下午的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了4月14日本市新增報告的一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相關情況。某男,中國在美國邁阿密留學生,自述有鼻炎及痛風病史,長期有輕微咳嗽、鼻炎症狀。3月22日由美國邁阿密出發經舊金山、中國香港轉機,於24日乘國航CA112航班抵京。經海關檢疫時,因健康申報卡填寫了咳嗽、鼻炎等症狀,遂被轉運至定點醫院排查。定點醫院兩次採集患者標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28日患者被轉運至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進行隔離觀察。30日患者被判定為同航班某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遂被轉運至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進行隔離觀察。隔離期間患者體溫正常,除腳部風溼痛外無其他不適。
4月6日,集中隔離點採集患者咽拭子標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8日患者按規定解除隔離,由居住地街道派專用轉運車輛由集中隔離點送回居住地。患者解除隔離後與父母、弟弟、外公及一位保姆共同生活,獨自居住在一個房間內,單獨用餐,未外出。10日,患者出現發熱、咳痰、咽痛、厭食等症狀,11日、12日服用感冒藥及抗菌素,症狀未緩解。13日,患者症狀加重,由父親開車送至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結合境外旅居留學史、肺部影像、血液檢查等診斷依據,14日患者被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當日由120急救車轉至定點醫院治療。已對該病例密切接觸者採取相應措施。
龐星火說,由於新冠病毒是新發現的病毒,仍有許多未知因素需要不斷地探索和認識。個別感染者長期伴有其他症狀,可能會掩蓋新冠肺炎類似症狀,極個別感染者潛伏期長、核酸檢測陽性與發病時間出現均較晚、早期症狀不典型等問題為防控工作帶來新挑戰。
當前本市疫情雖然處於低發態勢,但境外輸入仍帶來零散病例,存在較大隱患和風險。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朋友在日常活動中仍應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戴好口罩,注意個人防護,注意手衛生,堅持將各項防控舉措融入日常生活。要按「防鬆勁、防漏洞、防反彈」的要求,科學精準實施各項防控措施。
重點
西城區:所有社區均建立公共衛生委員會
西城區副區長繆劍虹在昨天的發布會上介紹,西城區在所有社區均建立了公共衛生委員會,發揮「區—街—社區」一體化的重要作用,將廣泛發動群眾與精細化管理相結合,築牢阻擊疫情的堅固防線。
西城區家庭醫生團隊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區271個全科醫生團隊與15個街道259個社區居委會無縫對接,形成由社區、家庭醫生團隊和居民組成的健康網格。
西城區家醫團隊與區疾控中心、120建立起了聯動協調機制,實現信息共享、聯防聯控,形成疫情防控工作合力。同時,家醫團隊與屬地相關部門建立聯動機制,打出復產復工「組合拳」,保障企業平穩復工和疫情防控兩不誤。各家醫團隊向轄區單位發放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服務卡,及時接聽諮詢電話,開展精準化科學指導,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有效恢復。
此外,家醫團隊還與街道居委會建立聯防聯控機制,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治癒出院患者開展健康狀況評估,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中藥代茶飲、推送健身「八段錦」視頻,開展健康指導及健康宣教。
本組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蔣若靜
東城區:保障28所高中校開學安全有序
4月27日,本市高三學生將迎來開學。為確保疫情期間,各校安全開學,在昨天下午的發布會上,東城區教委主任周玉玲表示,東城區級領導一對一聯繫該區28所高中校。該區還成立由區級主管領導協調衛健委、疾控中心等17個委辦局組成的聯動機制,舉全區之力,確保開學過程安全有序。
周玉玲介紹,4月10日,東城區成立區委書記、區長擔任組長,主管教育的區委常委、副區長為副組長的開學準備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由區級主管領導協調多個委辦局組成的工作專班,區級領導一對一聯繫該區28所高中校,明確下沉基層的職責任務。
在區委區政府開學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調度下,成立由區級主管領導協調衛健委、疾控中心、市場監管局、公安交通、機關服務中心等17個委辦局組成的聯動機制,舉全區之力,確保開學過程中衛生防疫、飲食飲水、公安交通、物資準備等各方面的安全有序,科學有效。組建由教育、衛健、疾控等部門聯動的28個聯合評估小組,一一對應28所高中完成學校開學條件評估,指導學校做好整改,確保萬無一失。
北京166中學:為全體員工建動態資料庫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北京166中學校長王蕾介紹該校初高中畢業年級開學複課的準備情況。她提到,該校面向全體學生、學校教職員工、必要的工勤人員及其家庭成員進行再一次全方位、無死角摸排,細化到所有人員的旅居史、密接史、健康史和返校的交通工具、時長,建立動態資料庫實時跟蹤,形成特殊人群一人一案的應對措施。
同時,按照防疫部門的相關規定,在市區教委的支持下,完成了滿足晨午檢要求的體溫監測設備、校園防疫消毒物資以及教職員工工作所需要的個人防護用品的準備,確保一個月常態供應和師生應急供應的足量和質量;完成了首輪校園室內、戶外環境的全面徹底清潔消毒和校園內所有設施設備的隱患排除以及清潔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