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六區,為何松江敢稱「上海之根」?全因這個千年古縣

2021-01-09 國史拾遺

2016年7月22日,隨著崇明縣撤縣設區,上海再無「縣」這一行政區劃,下轄十六區,上海是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的省級行政區,其下屬十六區也是各有特色,並都宣傳出自己的口號,而這裡面最霸氣的就是松江府了,人家宣傳的口號是「上海之根」!

雖然說松江現在不是上海核心城區,而是屬於上海郊區之一,松江大概相當於上海大都市的一個衛星城,人家這說的不是虛的,對上海和江南地區的地方歷史懂一點的人都不會不熟悉松江這個名字,人家松江當年可是府級行政區,上海是松江下面管的一個縣。

只不過晚清時期,西方勢力湧入上海,上海成為中國東部主要港口,結果上海縣取代了松江府城,崛起為這一地區的中心,所以後來上海成了大都市,松江反而弱化成了衛星城。

不過說實話,松江有資格自稱「上海之根」,還是靠著其當年下轄的這麼一個縣,這個縣才是正宗的「上海之根」,甚至能說是「松江之根」,這就是華亭縣!

華亭?這個縣名和區名現在在上海是不存在的(甘肅現在有一個華亭縣),只剩嘉定區有個華亭鎮,但是在現在在松江區的一些小區等地方還會用「華亭」命名,來表示對歷史的一種紀念,咱們就來說說這華亭縣是個什麼樣的縣呢。

華亭,這個地名其實非常古老,唐朝天寶十年(751年),當時吳郡太守趙居貞奏請以嘉興縣東部、海鹽縣北部、崑山縣南部三縣地置華亭縣,華亭之名是因為當時在縣西三十五裡有華亭谷,為三國時期吳國大將陸遜、陸抗宅所在。陸遜封華亭侯,陸機云:華亭鶴唳。故有此名。

華亭縣的建立是一個分水嶺,這是現在的上海地區第一次有獨立的縣級建制。

但是,這個時候,上海地區沒有獨立的二級建制(府或州),建縣之後,這華亭縣先後隸屬過蘇州、吳郡、嘉興府等各類上一級建制,但是在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華亭縣升為華亭府,終於結束了上海地區沒有二級建制的歷史。

次年,華亭府改名為松江府(松江名稱以境內有吳松江得名。吳松江之名最早見於《後漢書·左慈傳》:本謂吳地松江。至宋始稱吳松江,明、清作吳淞江)),但華亭縣沒有改名,華亭縣為松江府附郭縣(所謂附郭縣就是沒有獨立縣城,以府城為縣城的特殊的縣的建制,一般一個府是一個附郭縣,大一點的有兩個甚至三個,分城而治,這種附郭縣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市轄區)。

也就是說,當時的松江府核心地區就是華亭縣縣城(同時也是松江府府城),這是現在的松江主城,而不是上海市中心城區!

一開始松江府只管一個縣就是華亭縣,這當然很怪且不和情理,所以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華亭縣部分鄉分出,新設上海縣(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松江府知府女真人僕散翰文以「華亭地大人眾,難理」,奏請元廷分置上海縣,次年元廷批准,一般以1291年作為上海正式設立行政建制的年份),於是松江府就有了兩個縣,華亭和上海,而上海縣的核心就是現在的上海老城區,其縣治定於上海鎮(南市)範圍包括上海老城廂的全部及現在的陸家浜地區、浦東上南地區。

長期以來,華亭縣的經濟發展水平都高於上海縣,人家畢竟是府城!而且整個松江府屬於江南富庶之地,在全國是一等一的富庶大府,元明清三朝皆是如此。

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華亭縣和上海縣部分地區劃出,新設青浦縣,歸松江府管轄。

上海縣下轄地區,屬於現在上海核心城區

清朝順治十三年(1656年),新設婁縣;雍正二年(1724年),新設奉賢縣、金山縣、南匯縣和福泉縣;雍正八年(1730年),福泉縣併入青浦縣;嘉慶十年(1805年),新設川沙撫民廳(縣級)。

於是至此,清代松江府就下轄華亭縣和婁縣(1656年分華亭縣設,松江府有兩個附郭縣,說明當時松江府城是大城市,比較大),奉賢縣(1724年分華亭縣設)、上海縣、金山縣(1724年分婁縣設)、南匯縣(1724年分上海縣設)、青浦縣、川沙廳(1759年設)、福泉縣(1724年分青浦縣設,1743年裁撤)。

注意,當時的松江府並沒有管理上海全境,現在上海北部的一些地區(嘉定,寶山,崇明一帶)是屬於太倉直隸州。

華亭縣在元明清三代都是松江府府城,其無論是經濟發展水平還是政治地位都遠遠不是上海縣能比的,那麼這個縣是怎麼沒落,以至於連名稱都沒有了的呢?

這就要說到近代風雲了,鴉片戰爭後,西方勢力侵入上海,1845年後,由於英、法、美等國陸續在上海開闢租界,上海縣的實際管轄區逐漸縮小。至辛亥革命時的1911年,其實際控制區域僅包括縣城、閘北、南市、徐匯、今楊浦中北部、長寧西部、浦東西部沿江部分地區及現為閔行區的西部郊區。

清代後期的松江知府和上海知縣真的不是一個好當的官…

太平天國運動又加了一把火,當時府城華亭地區被戰火侵襲,再度受到破壞,而上海縣因為有洋人助陣,沒有被太平軍佔領,而且,大量府城等地的富庶大家又遷入了上海縣,租界進一步繁榮。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雖然名義上還是松江府,但實際上當時這地區的經濟重心(主要的工廠,商業中心都是在上海縣)和政治重心(此時政治上的重中之重是對外交涉,自然也是在上海)都已經由華亭縣轉到了上海縣,但是,華亭這個名稱還是在的,而且名義上的政治地位也比上海高,畢竟松江府的府城是華亭縣(松江縣佔一半,婁縣佔一半)啊,理論上華亭還是上海的「頂頭上司」!而且在辛亥革命剛剛成功的1912年,婁縣被廢了併入了華亭縣,華亭縣就接管了舊的整個松江府城,大概就是現在的松江城區。

但是,1914年,當時袁世凱政府對中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地名整理工作,此工作雖然現在一般評價是理所應當而且弊大於利,但確實很多地方的地名因此丟失,在傳承上有一定損失。

北洋政府幹了啥呢?就是對中國地區大量的重複縣名進行了更改,長期以來,中國數千個縣有很多重名的,這其實很不利於管理,而華亭縣當時因其與甘肅省華亭縣同名,且甘肅華亭縣更早建縣(隋朝大業元年(605年)建縣),故改名,就用了府名松江當縣!所以華亭這一地名從上海地區消失了

當時,府一級的行政區劃已經被廢除了,而再到後來,上海地區恢復了二級行政區的時候,核心地區自然轉移到了現在的上海市區,而松江則成了郊區,甚至相當長一段時候,松江都沒有歸屬上海,而是繼續屬於江蘇,一直到1958年11月,大都市上海需要大量農副產品供應區,松江等周邊縣才劃給了上海。

現在的上海地區各縣,除了北部一些地方外,幾乎都是從「華亭」這麼一個縣級行政區劃分出來的,核心城區更是全不例外,這個古老的縣,才是真正的「上海之根」。

相關焦點

  • 上海16區,為何松江敢稱「上海之根」?明清時松江府是什麼樣的?
    在現在上海16個區當中,有這麼一個區喊出了響亮的口號——「上海之根」!這便是松江,不過松江現在並不屬於上海市中心,而只是一個郊區,不過它喊出這個口號還是真有底氣,因為上海還真的是從這裡發展出來的。上海地區獨立建縣,那還要到唐朝天寶十年(公元751年,設立了華亭縣,之前上海地區分屬其它縣,今嘉定、青浦大部、松江西北部屬於崑山縣。今松江大部、金山西北部、青浦西南等地則屬吳縣。今金山大部、奉賢部分地區則屬鹽官縣。),這個縣的縣城,就在現在的松江區松江鎮。這便是松江號稱「上海之根」的底氣根源。
  • 中國「魔都」,上海的松江區,為什麼被稱為「上海之根」
    松江,對上海的發展產生了獨特而深刻的影響,在上海市16個市轄區裡,松江區不是特別顯眼,卻有一個響亮的稱號—「上海之根」,口氣雖然有點大,但是松江區卻當得起,因為松江區的歷史,幾乎就是上海的歷史。建城之根美國著名學者杜威先生來松江演講時曾經說「凡是人類文明都發端於山海之濱」,有證據表明,在6000年前,上海在尚未完全成陸之時,松江的先民們已在這一帶繁衍生息,公元751年在此設立了松江縣。
  • 上海松江建築地圖|走近松江東部建築
    追溯上海的歷史,「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被譽為「上海之根」的松江城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這片在4000多年前孕育廣富林文化的土地,有上海地區最古老的地面建築、遠東第一大天主教堂、中國最早擁有大型天文望遠鏡的天文臺、創造世界奇蹟工程的深坑酒店,以及散落在鄉間的本土風貌民宅,這些建築展示了松江城的變遷,也見證了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
  • 佘山北大居掠影之佘山動遷房:上海富人區佘山的伊甸園
    佘山,上海最富有的地區之一。一幢幢價值從三千萬到上億、樣式迥然的獨立別墅矗立在一個個神秘的小島上,清水環繞的別墅旁的私家碼頭停靠著一輛輛頂級豪車、一艘艘氣派的遊艇……這裡,不是美國紐約的長島、洛杉磯的比弗利山、法國巴黎十六區或是英國倫敦肯辛頓宮花園大街的富人區,而是坐落在上海著名風景區佘山邊上的超級富豪區。
  • 上海松江建築圖接近松江東方建築
    追溯上海,「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即「上海之根」的歷史,松江城市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4000多年前孕育了廣富林文化的土地上,有上海地區最多的古老地面建築,遠東第一座天主教堂,中國第一座天文臺和天文望遠鏡,深坑酒店和創造世界奇蹟工程,還有散落在鄉村的地方風格房屋,這些建築展示了松江城市的變遷,見證了上海城市城市發展的歷史。
  • 上海6區教育大洗牌:普陀、閔行、松江……
    有的家長看得遠,能夠看到教育洗牌,曾經平平無奇的區「蛻變」了;有的家長如果一味追隨大眾,那孩子也只能隨波逐流了。洗牌之後,這6個區的教育格局今非昔比。爸媽們看得遠一些,就在往後日益激烈的升學競爭前做好準備!普陀區的教育水平,可以說是老上海人心中的教育窪地,卻在2020年鹹魚翻身。
  • 去處‖帶你發現松江的五穀豐登
    松江古稱「華亭」,祥地,素有「上海之根、滬上之巔、浦江之首、花園之城、大學之府」之美譽江,以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和源遠流長的宗教勝跡名聞遐邇。圍繞「上海之根·松江故事」主題,整合廣富林文化遺址和松江府城、倉城和泗涇下塘三大歷史文化風貌區及華亭老街、華陽老街、中山路和雲間路等松江老城各類文化資源,著力打造松江歷史文化旅遊區。
  • 山東兩千年古縣,宰相劉羅鍋故鄉,還是《紅高粱》的誕生之地
    山東古稱齊魯大地,簡稱「魯」,是我國北方第一經濟大省。山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歷史文化積澱極為深厚,集中體現在總數佔據全國近一半的千年古縣。在山東,千年古縣常見,兩千年古縣卻並不多見,今天我們來聊聊位於山東半島的一個兩千年古縣。它位於山東省東部,東臨青島,西依濰坊。在濰坊有世界濰坊、宇宙壽光、高密帝國的說法。
  • 上海自古稱「申」,現代為何簡稱為「滬」?滬字有何來頭?
    上海自古就稱「申」,現在的簡稱為何是「滬」不是「申」?上海自古稱「城」,為何簡稱為「滬」不是「申」?滬字有何來頭?2002年9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歡慶晚會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乘長風兮開宇天,古往今來兮二千年。
  • 松江23處歷史建築掛上「二維碼」,6條主題線路帶你閱讀「上海之根...
    原標題:松江23處歷史建築掛上「二維碼」,6條主題線路帶你閱讀「上海之根」的前世今生  你知道上海最古老的園林在哪裡嗎?你知道上海最神奇的建築有哪些嗎?這些「上海之最」,其實都藏在松江。市民遊客通過徒步打卡閱讀松江23處地標建築的前世今生  松江歷史文化悠久,素有「上海之根」美譽,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
  • 深坑88米垂直攀巖、水上樂園狂歡……這個夏天,來「上海之根」有...
    原標題:深坑88米垂直攀巖、水上樂園狂歡……這個夏天,來「上海之根」有這麼多好玩的  在上海,有這樣一個地方,既能在水上樂園潑水狂歡,也能在文化遺址縱覽古今,既能登上山之巔,也能住到百米深處,這就是「上海之根」松江。
  • 寧夏這個千年古縣等你「遇見」!
    誰能想到,這片荒涼與滄桑的土地,沉睡著一種1億年前的生物,它印證了這裡曾經是一片水草豐美之地。 這裡是千年古縣 靈武,古稱靈州,於西漢惠帝四年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凝結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 上海第二大火車站要來了:規模僅次於虹橋站,就在這個區!
    上海第二大火車站要來了:規模僅次於虹橋站,就在這個區! 上海,作為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在交通的基礎建設上都是相當完善的。不論是公路、鐵路還是航空,都四通八達通往各地。說起來,在上海境內規模較大的車站可還真是不少,好比上海南站、上海火車站以及最大的上海虹橋站,每日的人流量都相當巨大。
  • 融入上海城市發展脈絡 國貿地產松江締造高品質生活空間
    而基於對時代的洞察和對城市的認知,深耕上海本源之地松江數載以來,國貿地產亦始終心懷對土地、對城市的尊重與敬畏,創造出松江令人欽慕的地標與價值名片。而今,十年已過,國貿天琴灣仍穩居五緣灣高端住宅標杆之列。「上海之根」變身都市生活新中心「尊重」滲入了國貿地產的基因,也被其注入每一座走進的城市。自2014年進入上海以來,國貿地產帶著對土地、空間、居住價值的深刻思索,擇址松江進行了長達7年的深耕。松江,古稱「華亭」,歷史悠久、文脈淵遠,被稱為「上海之根」。
  • 松江「會務谷」十年耕耘結碩果
    松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素有「上海之根、滬上之巔、浦江之首、花園之城、大學之府、科創走廊、製造重鎮、旅遊勝地」之美譽,是打造松江會務旅遊目的地競爭力的核心支撐。  當然,推介松江「會務谷」一定要說一說「愛上松江的十個理由」:  理由之一:上海之根  松江,古稱華亭,別稱雲間、茸城、谷水,唐置縣,元升府,明清時成為全國紡織業中心,曾有「蘇松稅賦半天下」和「衣被天下」之稱。在上海開埠之前,松江一直是上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有「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之說。
  • 上海16個區,哪個是你心中的「扛把子」?
    浩浩湯湯2400W上海人,分散在上海16區的各個角落。但身為這座城市的一份子,你對於上海的16區,又了解多少呢?黃浦的「貴」,松江的「老」,奉賢的油菜花最霸道……魔都16區,區區都有值得傲嬌的資本,彼此間的battle,不曾停止!
  • 如果當年松江專區沒有併入上海,將是中國第5大一線城市?
    滬蘇湖鐵路走向示意圖而松江,這個曾經管轄上海除崇明島外所有郊區的專區(相當於地級市),也通過擴建9臺23線高鐵站,趁勢坐實了滬郊最大樞紐地位。由上海松江主導,滬蘇浙皖9市參與的「G60科創走廊」然而,讓松江感到無比「傷心」的是,儘管歷史上家大業大,財大氣粗,如今僅是「滬郊一縣之軀」的松江,在上海的9個郊區中,GDP僅排名第4,2019年全區GDP1579億元,排名松江之前的有浦東新區
  • 天主教上海教區松江馬路橋聖若瑟堂與歷史上的若瑟醫院
    1958年松江縣劃入上海市後,這裡又被列為上海市郊的衛星城鎮,得到了新的發展。舊城谷陽門外至馬路橋(中山路人民路口)一帶,因地處府城與倉城之間,人流麋集,商店櫛比,市面繁盛。時至今日,商業中心氣象仍不減當年。在離馬路橋鬧市路口以南不遠處,有一座規模不大的紅磚建築,掩藏在群樓叢中,這就是松江聖若瑟堂。
  • 山東千年古縣,魯西平原上的雜技之鄉,七步成詩的曹植曾在此為王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自古便有齊魯大地、禮儀之邦之美譽。它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遊,東臨黃、渤海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接冀、豫、皖、蘇四省,境內16地市,137區縣各具特色,而置縣千年以上、專名沿用至今達千年以上,地名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古縣多達74個,而今天我們說說山東西部的這個兩千多歲的古縣。東阿,中國雜技之鄉,中國喜鵲之鄉,東依泰山,南臨黃河,隸屬於江北水城聊城市,是魯西最著名的千年古縣。
  • 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穿越古今尋上海之根,良心景點推薦
    松江區廣富林遺址位於廣富林路3260弄,主要涉及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參觀廣富林文化遺址一定要從東片區看起,三座「漂浮」著的「水下博物館」藏著千年歷史文物的富林塔……來領略腳下這片土地的歷史。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可以說是上海文化之根了。作為松江的一張名片,復古、靜謐、壯美,而在夕陽和暮色下,更是美的像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