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裡,小學生午餐經常吃雞肉,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營養健康;二是照顧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
一、營養健康
中醫學認為,雞肉味甘,性微溫,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營養成分,蛋白質的種類多,含量比例較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具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還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尤其對處於生長發育中的少年兒童有很好的食補作用,也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
雞的肉質細嫩,滋味鮮美,適合多種烹調方法,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生的作用。雞肉不但適於熱炒、燉湯,而且是比較適合冷食涼拌的肉類。因此,小學生多吃雞肉,對身體發育有很大的好處。
二、照顧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禁忌,比如:回族忌食豬肉、狗肉、驢肉等;朝鮮族不喜歡吃鴨子、羊肉和肥豬肉;滿族忌諱吃狗肉等。但這些少數民族均不禁食雞肉,因此,雞肉也就成為了大眾食品,可以兼顧各民族的飲食習慣。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飛機餐大多提供雞肉餐,也是這個原因。在學校,給學生提供雞肉餐也許就是為了照顧少數民族學生的飲食習慣和禁忌。
三、飲食禁忌
雞肉雖然營養豐富又好吃,但在食用時,它也有一些禁忌,我們不可不知:
1、禁忌食用多齡雞頭和雞臀尖。
2、不宜與鯉魚同時食用。雞肉與鯉魚:雞肉甘溫,鯉魚甘平。雞肉補中助陽,鯉魚下氣利水,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魚類皆含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酶類及各種生物活性物質;雞肉成分亦極複雜。
3、雞肉與李子相剋,食則拉痢。
4、雞肉與大蒜:大蒜性辛溫有毒,主下氣消谷,除風、殺毒。而雞肉甘酸溫補,兩者功用相佐,且蒜氣燻臭,從調味角度講,也與雞不合。
5、雞肉與芥末:這兩種食物如果同食後,會傷元氣。因芥末是熱性之物,雞屬溫補之品,恐助火熱,無益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