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醫院重複使用一次性針劑謀財,法院從一重罪處罰!

2020-09-21 貴州省羅甸縣人民法院

大家都知道

一次性用品不可重複使用

尤其是醫用一次性耗材

使用不當或給病患造成二次感染

甚至造成不可預知的嚴重後果!


然而,在利益驅使下

有些人卻鋌而走險

不顧病患身體健康

將一次性醫療耗材重複使用!


近日,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消息——


深圳流花醫院醫生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專用耗材的冷凍消融針,為患者進行手術。在購買數量不足50支的情況下,兩名被告人為該醫院的患者共212人次使用了冷凍消融針,收取患者費用的冷凍消融針數量為603支,總金額近600萬元。


對此,深圳市羅湖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何某兵、劉某良犯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十個月、一年零八個月。


宣判後,被告人劉某良提出上訴。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次性手術耗材重複使用

不足50支耗材被賣了603次


據二審刑事裁定書顯示——


2010年5月19日,深圳流花醫院與廣州雅敦微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雅敦公司」)籤訂合作試行協議,該公司同意以租賃的形式為深圳流花醫院腫瘤科引進低溫冷凍手術系統(氬氦刀手術使用設備),合作期為三個月。


作為廣州雅敦公司委派的氬氦刀手術技術指導,被告人何某兵到深圳流花醫院腫瘤科,指導時任科室主任的被告人劉某良等醫生手術。雙方合作期滿後未再續籤合同,廣州雅敦公司也撤回了自己的低溫冷凍手術系統。


何某兵從廣州雅敦公司辭職後,以掛靠山東省濟南市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與深圳流花醫院續籤了合作協議。


何某兵與深圳流花醫院約定,由何某兵提供氬氦刀手術使用的低溫冷凍手術系統及手術專用耗材冷凍消融針,收取就診人的手術費用,何某兵分配八成,深圳流花醫院分配二成。


該協議生效後,何某兵從廣州雅敦公司購買了手術設備,存放在深圳流花醫院腫瘤科,開始與劉某良等人為患者做氬氦刀手術牟利。為賺取更多利潤,何某兵明知手術耗材冷凍消融針只能一次性使用,仍將手術使用過的冷凍消融針消毒重複使用並計費。


圖源東方IC 圖文無關


從雙方籤訂合作協議至2016年5月底何某兵離開醫院期間,何某兵總計從廣州雅敦公司購買了不足50支冷凍消融針。但在此期間,何某兵、劉某良為到流花醫院的就診人共212人次使用了冷凍消融針,收取就診人冷凍消融針的數量為603支,金額達5994026元。其中,有8人次通過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報銷,報銷的數量為18條,報銷金額為105710.4元。


而作為深圳流花醫院腫瘤科主任、科室氬氦刀手術的主刀醫生,劉某良明知何某兵通過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耗材的方式非法牟利,仍給予積極配合。


對此,法院認為,在共同犯罪中,何某兵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劉某良起輔助作用,是從犯。


為謀求錢財虛開發票

一根冷凍消融針價格近萬元


裁定書顯示,何某兵在通過重複使用冷凍消融針的方式詐騙患者及社保基金錢財時,需通過與深圳流花醫院及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進行結算。


在合作期間,深圳流花醫院要求何某兵提供冷凍消融針的購貨發票。由於僅從廣州雅敦公司購買了不足50支冷凍消融針,且從未開具過發票,何某兵聯繫了與流花醫院沒有冷凍消融針業務的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虛開普通發票7張,發票銷售金額為10萬元。


同時,其又向流花醫院提供了虛開的另外兩家醫療公司的增值稅普通發票18張,發票銷售金額為2309397.68元。經調查,該18張增值稅普通發票均為假發票。


圖源東方IC 圖文無關


根據裁定書,劉某良供述稱,「一次性冷凍消融針的進貨、出入庫都不經過醫院設備科,手術使用器材存放在醫院的CT室,只有我和何某兵有鑰匙負責管理。」


而何某兵在供述中提到,「重複使用的消融針有進行消毒,我把消融針拿去給原廣州雅敦公司員工王某進行消毒,消毒完以後,我們就在約定的地點拿。一次性冷凍消融針一根的價格為9000多人民幣,重複使用一次,按一次性器材費用收費,因此重複使用可以從中牟利。」


原廣州雅敦公司員工王某在其證言中也提及,「2011年的時候,何某兵曾兩次找我幫他消毒冷凍消融針,兩次共10支左右,我跟他說冷凍消融針不能重複使用,他說是用來推廣做展示用的。」



重複使用或導致感染風險增加

兩名被告均獲刑


據悉,該案涉及的冷凍消融針是一種一次性使用的醫用器材。在該器材的使用說明書內容的警告中,還寫明了該器材的再消毒效果未經驗證:「該設備再消毒以及再加工的效果沒有被驗證;消毒不足而導致的患者感染和血源性病原體疾病傳播等諸多風險增加;針杆隔熱性導致性能降低,由此導致患者栓塞和治療不足或過度風險增加」。


法院認為,何某兵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冷凍消融針,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劉某良明知何某兵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耗材,仍積極給予配合,其二人的行為已構成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


對此,羅湖法院一審判決如下——


  • 被告人何某兵犯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零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二十萬元;
  • 被告人劉某良犯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


宣判後,被告人劉某良提出上訴。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相關焦點

  • 重複使用一次性針劑謀財,法院從一重罪處罰!
    大家都知道一次性用品不可重複使用尤其是醫用一次性耗材使用不當或給病患造成二次感染甚至造成不可預知的嚴重後果!然而,在利益驅使下有些人卻鋌而走險不顧病患身體健康將一次性醫療耗材重複使用!近日,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消息——深圳流花醫院醫生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專用耗材的冷凍消融針,為患者進行手術。在購買數量不足50支的情況下,兩名被告人為該醫院的患者共212人次使用了冷凍消融針,收取患者費用的冷凍消融針數量為603支,總金額近600萬元。
  • 重複使用一次性針劑牟利500多萬僅獲刑兩年 違法成本太低了
    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號披露,近日,該院對一起涉及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專用耗材的案件進行了二審宣判。深圳某醫院無良醫生故意重複使用一次性針劑,殃及200多名患者,非法牟利500多萬,才判兩年十個月。違法成本這麼低,如何有效震懾犯罪?
  • 兩醫生對患者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耗材......法院:擇重判刑!
    為同一個犯罪目的,實施數個獨立的犯罪行為,相互有牽連關係的,應從一重罪處罰。,被告人何某從廣州某某公司辭職後,以掛靠山東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與深圳某醫院續籤了合作協議,從何某籤訂合作協議至其離開深圳某醫院期間,被告人何某總計從廣州某某公司購買的冷凍消融針(一次性手術專用耗材)不足50支,但此期間,被告人何某、劉某為到該醫院的患者共212人次使用了冷凍消融針,收取患者費用的冷凍消融針數量為603支,金額共計人民幣5994026元,其中有8人次通過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報銷
  • 深圳兩醫生因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耗材被判獲刑
    廣東深圳某醫院兩名醫生,憑藉不足50支一次性手術專用耗材的冷凍消融針,為該醫院的患者共212人次做手術,共收取了患者603支冷凍消融針的費用。被告人何某為有醫生資質的專業人員,其從某公司辭職後,以掛靠山東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與深圳某醫院續籤了合作協議。該法院經審理查明,從何某籤訂合作協議至其離開深圳某醫院期間,何某總計從某公司購買的冷凍消融針不足50支。
  • 50支一次性針劑,重複使用在病人身上,喪天良
    眾所周知,一次性用品不可重複使用,尤其是一次性醫用耗材使用不當或給病患造成二次感染甚至造成不可預知的嚴重後果!然而,在利益驅使下有些人卻鋌而走險不顧病患身體健康將一次性醫療耗材重複使用!2020年9月21日,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披露,該院對一起涉及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專用耗材的案件進行了二審宣判。
  • 不到50支,用了200多人次,深圳一醫生對患者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耗材,被判20個月
    眾所周知,醫用一次性耗材不能重複使用,一旦使用不當,極易造成交叉感染或二次感染,甚至造成不可預知的嚴重後果!然而,在利益驅使下,有些人卻鋌而走險,不顧病患身體健康,將一次性醫療耗材重複使用!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號披露,近日,該院對一起涉及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專用耗材的案件進行了二審宣判。
  • 醫生對患者重複使用 一次性手術耗材遭重判
    深圳某醫院醫生,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專用耗材的冷凍消融針,先後為該醫院的患者共212人次做手術,共收取患者費用近600萬元。這是近日羅湖法院披露的一起聳人聽聞的案例,兩名涉案醫生均被重判。據羅湖法院披露,該案的兩名被告中,被告人劉某為深圳某醫院腫瘤科的主任、科室氬氦刀手術的主刀醫生。被告人何某為有醫生資質的專業人員,其從廣州某某公司辭職後,以掛靠山東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與深圳某醫院續籤了合作協議。
  • 深圳兩醫生對患者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耗材被判獲刑
    據報導,深圳某醫院醫生復使用一次性手術專用耗材的冷凍消融針,為患者進行手術。在購買數量不足 50 支的情況下,兩名被告人為該醫院的患者共 212 人次使用了冷凍消融針。法院在判決書中指出,被告人何某為有醫生資質的專業人員,與深圳某醫院續籤了合作協議。
  • 重複使用一次性輸液器,東海一黑診所被查處
    近日,東海縣曲陽鄉一六旬老人劉某為賺外快,在無相關資質的情況下私開診所為附近村民看病,為節約成本多賺錢,重複使用一次性輸液器給多個病人掛水,造成多名村民感染C肝。劉某因涉嫌非法行醫罪,現已被提起公訴。附近一些四五十歲以上的鄉親鄰裡因頭疼腦熱,便聞訊前來就診,一是圖個方便,二來相比大醫院也能少些花費。但劉某對前來看病的村民,不登記、不開處方、不做皮試,即使診所看病條件差,存在衛生和安全隱患,村民圖便宜和方便也願意前來就診。有的村民為省錢少跑腿,甚至從大醫院開出注射用藥水帶回家,讓劉某幫其掛水。
  • 一次性手術耗材重複使用12次,收費600萬,兩醫生合作多年終獲刑
    每個產品被重複使用12次,收了患者600萬 據深圳市羅湖區法院披露,被告之一的劉某為深圳某醫院腫瘤科的主任、科室氬氦刀手術的主刀醫生。另一個被告何某是有醫生資質的專業人員,先是在廣州某醫療器械公司任職,被委派到劉某科室做技術指導,後從廣州公司辭職,以掛靠山東某醫療公司的名義,與劉某所在醫院續籤了合作協議。 從續籤協議開始到何某離開深圳醫院期間,何某總計從自己曾任職的廣州公司以友情價購買一次性冷凍消融針近50支,與劉某科室展開合作,重複使用在了到該醫院就醫的212名患者手術上。
  • 一次性醫療耗材重複使用
    一位醫療界專家直言:「這樣的重複使用一次性醫療耗材在個別醫院中是經常現象,這裡面有醫療制度上的缺陷,更重要的是金錢在作祟,大多數患者是不知情的。」專家呼籲:要加大力度抵制這種現象發生。  現象:耗材使用藏隱患  市民張某咽喉尖銳溼疣入住某醫院,一位相熟的醫生告訴他,檢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喉鏡耗材是不是一次性的,這位醫生說,雖然該醫院每次都會向患者收取一次性喉鏡的不菲費用,但是該醫院一直重複使用喉鏡為患者做檢查。
  • 「數罪併罰」與「擇一重罪量刑」的概念和量刑標準
    擇一重罪處罰如何理解?在某些刑事案件中,罪犯同時觸犯多個刑法罪名,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則可能被處以「擇一重罪處罰」,即選取其所犯罪行中較嚴重的來對其進行量刑。那麼怎麼理解擇一重罪處罰呢?則一重罪處罰即選取其所犯罪行中較嚴重的來對其進行量刑,其適用情況有如下幾種。
  • 深圳兩醫生重複使用耗材多收 600 萬,判刑 20 個月
    每個工作日傍晚丁香熱議準時更新聚焦醫療熱議話題 追蹤行業最新動態今日熱議:深圳兩醫生重複使用耗材多收 600 萬,判刑 20 個月>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號披露,近日,該院對一起涉及重複使用一次性手術專用耗材的案件進行了二審宣判。
  • 反覆使用重複收費--南京一次性透析器驚爆醜聞
    標明一次性使用的透析器竟在尿毒症患者身上反覆使用,並重複收費,此現象出現在南京市下關雷射醫院,患者震驚!記者震驚!  9月24日,患者蘇斌(化名,因患者長期在醫院血透)向本報新聞部投訴,他因患尿毒症,需長期接受血透治療。今年4月份,他聽說南京市下關雷射醫院對需長期血透,並能及時交費的患者可在治療費上給予優惠,遂轉到該院治療。
  • 三大醫院被曝重複使用高壓針筒(組圖)
    記者近日分別在南京、揚州、鎮江進行的調查表明,許多大醫院的一次性高壓針筒竟重複使用,如此現狀,會給急需救治的患者帶來更多的後患。《南京晨報》供圖  記者近日分別在南京、揚州、鎮江進行的調查發現,3家三級甲等醫院重複使用一次性無菌高壓針筒。  揚州蘇北人民醫院三名患者共用一個針筒  2005年3月下旬,記者以患者家屬的身份進入蘇北人民醫院CT室。
  • 成都市衛健委:緊缺時可這樣重複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
    四川新聞網成都2月13日訊(記者 李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供應緊缺,如何重複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是公眾非常關注的問題。  13日,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專家查閱資料,參考國家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關於一次性醫用口罩重複使用的建議等資料,經過論證,在口罩緊缺時期,推薦可重複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的方法,供公眾參考使用。  本推薦參考方法主要針對:到市場、超市、商場等人員密集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公眾、不對外接觸的在辦公室工作的人員以及一般工廠、室外員工。
  • 成都:如此「精明」浴場 一次性泳衣重複使用
    不少浴場都推出了買門票附贈一次性泳衣的活動,為那些臨時決定遊泳沒有自備泳衣的顧客想得十分周到。但是這些隨票附贈的泳衣是否真的像商家承諾的那樣是一次性用品呢,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  7月18日上午,記者接到群眾舉報,成都青羊區文家鄉華嚴村一家洗滌用品公司長期為城西某大型浴場回收清洗泳衣。
  • 一次性毛巾可以重複使用嗎
    一次性毛巾可以重複使用嗎 2018-03-21 15:16:24 來源:全球紡織網 一次性毛巾可以重複使用嗎?
  • 不足50支一次性專用針,竟被賣了603次,為212名患者做手術!
    深圳某醫院兩名醫生,憑藉不足50支一次性手術專用耗材的冷凍消融針,為該醫院的患者共212人次做手術,共收取了患者603支冷凍消融針的費用。  這是近日羅湖法院披露的一起駭人聽聞的案例。最終,這兩名醫生雙雙獲刑。
  • 接種新冠疫苗多少錢一針劑?
    接種新冠疫苗多少錢一針劑?現在接種的是重點人群,這一部分疫苗的接種暫時是免費的,由政府財政承擔。普通市民接種目前暫無明確公示定價。最終定價的依據是成本,疫苗的價格還要隨著生產規模和使用規模擴大而變化,隨著疫苗批准附條件上市以後會形成相應的價格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