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組基本情況
(一)小組名稱:畫出專注力——兒童專注力訓練小組
(二)活動對象:學府社區8-10歲的兒童
(三)參與人數:12人
(四)工作人員:方社工、張社工
二
小組目標
(一)80%的兒童能夠獨立完成一份油畫製作;
(二)通過小組開展前後測量,組員在小組結束專注力平均提升10%以上。
三
小組理論
社會工作的「生理-心理-社會」理論認為,人的身、心是密切相關的,互為因果的一個整體,同時又與社會環境進行互動。
研究發現,心理和情緒狀態會直接影響生理系統。消極情緒會導致生理系統失調,而正面情緒(如感激、愛)能促進生理系統的有序協調,從而提升大腦的工作效率,高水平的協調狀態能有效增強認知表現,提高注意力水平,促進學習,增強組織功能的有效性,提升社會適應能力。
四
小組過程
(一)小組計劃
1.小組第一節
(1)主題:初識
(2)日期/時間:2020年7月13日(90分鐘)
2.小組第二節
(1)主題:小幅油畫製作
(2)日期/時間:2020年7月15日(90分鐘)
3.小組第三節
(1)主題:小幅油畫完成
(2)日期/時間:2020年7月17日(90分鐘)
4.小組第四節
(1)主題:大幅油畫製作
(2)日期/時間:2020年7月20日(90分鐘)
5.小組第五節
(1)主題:繪製大幅油畫
(2)日期/時間:2020年7月22日(90分鐘)
6.小組第六節
(1)主題:完成大幅油畫、小組總結
(2)日期/時間:2020年7月24日(90分鐘)
(二)小組發展狀況
1.小組準備期
小組籌備的主要工作任務有需求評估、內容設計、組員招募、物資購買等。
在需求評估階段,社工根據疫情期間,許多家長反映自己家的孩子專注力不夠集中,例如上課走神、寫作業速度過慢、粗心等等,社工因此開展過一場專注力主題親子活動,活動通過5個小遊戲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有16組親子家庭至少完成了3個,活動過後家長觀察到孩子的專注力確實有所提升,紛紛表示此類活動很好,希望社區可以開展一些專門針對提升孩子專注力的系統性服務。
社工在與服務對象的日常接觸中也觀察到社區兒童普遍存在專注力不集中的問題。為了讓兒童能夠提升專注力,輕鬆快樂地進行學習、更好地與人溝通交流,學府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將開展一個兒童專注力訓練小組。
在內容設計及組員招募方面,本小組是以數字油畫為媒介,配合專注力遊戲,並通過中小學生注意力測試、舒爾特量表進行前、中、後測了解兒童的專注力提升程度。由於數字油畫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前期招募階段社工要對組員進行篩選,不符合年齡要求的兒童要提前通知其家長並重新招募。
2.小組初期
小組初期主要讓組員相互認識,明確小組主題以及了解自身的專注力情況。
首先,社工通過讓組員進行面對面的自我介紹,幫助組員相互認識。
其次,社工介紹本次小組的節數、內容、目標以及激勵制度,並帶領、引導組員制定小組規則,讓他們在上面籤上自己的名字,放在活動室顯眼的位置。
第三,社工為每位組員進行專注力測試(前測),分別有中小學生注意力測試、舒爾特方格量表,方便社工了解組員的初始注意力水平,為後續訓練及評估提供對照。
最後,帶領組員認識數字油畫,為接下來的油畫繪製做好鋪墊。在這一階段,社工與組員、組員與組員之間的關係初步建立,但有少數組員比較害羞、不願分享等,社工通過給予這些組員多一些關注,鼓勵他們積極發言。
3.小組中期
小組中期社工在每一節都使用舒爾特量表了解組員專注力的提升情況,並且每節都會變換舒爾特方格,給組員進行強化練習。在這一階段,小組出現3個次團體,通過社工的引導(如當在組員分享時,其他組員要給予鼓勵;或當組員在繪畫時遇到困難,社工會邀請其他組員進行協助),組員與組員之間交流增多;
在這一階段,有個別組員靦腆、表達不出、不太能參與時,社工表現出積極接納和積極關注的態度,不強迫組員馬上回應,而是進行耐心地引導,並帶動其他組員鼓勵他/她。慢慢地,原先比較害羞、不願分享的組員也開始嘗試參與組內交流,主動加入遊戲主動分享等等。
在出現小組衝突時,社工也能適時引導組員一起商量對策,增加組員之間的互動,最終商量出所有組員都同意的對策,讓小組活動得以繼續進行。
同時,針對組員表現欲、競爭欲強的特點,社工引導組員做小義工,協助社工進行活動籤到、維持秩序、分髮油畫、收拾場地等等,讓組員可以「當家做主人」,從而提升組員對小組的歸屬感。
組員參與小組的積極性提高了,對小組的投入度逐漸增加,小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4.小組後期
小組後期,組內次團體情況基本消失,組員更投入地參與到小組中來。社工引導組員之間互幫互助,在繪畫中,完成了自己作品的組員會去協助其他沒完成的組員一起完成。
5.小組結束期
社工為每位組員進行專注力測試(後測),並且小組目標已經基本達到,個別組員由於油畫難度較高一些,導致油畫沒有完成,不願就此結束小組,希望社工可以再開展多一節,將油畫完成。社工及時處理好該組員的情緒並與其約定時間,一起到活動室完成油畫作品。
五
評估
(一)評估方法
問卷評估與前後測結果對比(在組員參與小組過程中,分別在前期、中期、後期通過量表對組員的專注力程度進行測試,並對比測試結果以了解服務成效。)
(二)評估內容
油畫完成情況、專注力提升情況。
(三)總體目標達成情況
1.80%的兒童能夠獨立完成一份油畫製作;
本次小組第二節組員開始繪製小幅油畫,第三節所有組員都能完成一份油畫製作;在參加者意見表中「我可以獨立完成一幅油畫」平均分為5分。即100%的兒童能夠獨立完成一份油畫製作。此目標已達成。
2.通過小組開展前後測量,組員在小組結束專注力平均提升10%以上。
在參加者意見表中「我的專注力有所提升」平均分為5分;通過前後測的數據統計得出,舒爾特方格測試平均提升了37.90%,中小學生注意力測試平均提升l了95.06%。此目標已達成。但本次小組中有1位組員進步不明顯,社工需對該組員作進一步的關注,可在課後進行強化訓練。
六
反思
(一)本次小組引入了舒爾特量表、中小學生注意力測試,通過前、中、後測了解組員專注度的提升情況。同時配合專注力小遊戲,訓練組員的專注力。並讓組員完成小幅、大幅油畫的繪製,在內容上以畫畫為載體,比較能夠激起兒童的興趣,提高組員的專注度。
不足的是大幅油畫難度較大,6節小組時間會比較緊。小組時間可以視情況延長至7節,但要提前與組員協定好。
(二)小組以專注券激勵的形式,對每節活動中積極發言、表現優秀且舒爾特方格測試比上一次有進步的組員進行獎勵。從第四節開始,鼓勵組員做小義工協助社工籤到、維持秩序、分髮油畫、收拾場地等等,同時對做小義工的組員也有相應的專注券激勵。
此形式能夠很好地激發組員表達、促進組員更快地進入狀態,融入到小組中來。賞罰並用,違反規則的組員則會被扣除相應的專注券。
(三)小組由兩名社工統籌開展、一名場地義工協助。在小組開展前,兩名社工溝通開展小組事宜,進行組員的招募和篩選、小組物資的購買等,保障活動順利開展;在小組開展時,由社工主持、引導,推進小組進度;在小組開展後,了解組員及組員家長的反饋,及時總結反思並對小組進行評估。場地義工則負責協助社工拍照、整理物資、收拾場地。
不足的是由於場地義工每次都不一樣,並且是老年義工居多,電子產品操作不熟練,不能很好地協助社工跟進小組活動。以後如果再開展類似小組,社工可以讓行政協助,或者招募1名義工,要求電子產品操作熟練,且能夠持續跟進小組的。
(四)由於數字油畫難度不一,有些拿到難度較高的油畫的組員,前期會出現抱怨的情緒,後期也容易發生洩氣的情況。在購買數字油畫之前,應與另一位社工溝通好再購買,以防出現難度不一的情況。
當參加者出現抱怨、洩氣的行為時,社工要舒緩其不良情緒,輸入希望。並引導其他已完成的組員一起協助完成難度較高的作品,促進組員之間相互表達、相互幫助。
(五)在小組開展過程中,社工充當引導者、帶領者、支持者、使能者、關係協調者的角色。
作為引導者,社工引導組員一起制定小組規則、分享;作為帶領者,社工帶領組員一起完成專注力遊戲、完成每節的專注力測試;作為支持者,社工為組員提供數字油畫的知識、繪畫的技巧等;作為使能者,社工鼓勵組員積極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鼓勵組員報名做小義工,並予以一定的激勵,激發組員參與小組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作為關係協調者,當組員與組員之間有矛盾衝突時,社工及時介入了解原因並與組員一起協商制定大家都認可的解決方案。
不足的是在遊戲帶領環節,社工不能夠很好地帶動氣氛,有個別組員對遊戲比較抗拒。社工可以根據兒童青少年的特點(好勝心、競爭欲強),運用小組激勵制度對積極配合、表現優秀的組員進行激勵。
作者:方敏
單位:深圳市新現代社工服務中心
推薦乾貨滿滿的公眾號:社工文庫、社工考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