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9日12時訊(記者 李華僑)近年來,隨著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健身、餐飲、美容美髮、家裝、娛樂等行業中大量應用,有關預付卡、會員卡、預付費的各種消費糾紛不斷增多,成為投訴高發的重災區。今(29)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九龍坡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2018年至今,該區12315中心已受理相關投訴372件。
近日,周女士在謝家灣某健身會所辦理了會員卡並充值1000元,但剛辦完卡不久,該健身會所關門停業。因老闆欠債跑路,無力退還消費者的餘額,周女士只得自認倒黴。
九龍坡區12315工作人員提醒,任何預付卡形式都存在一定風險,特別是發卡人「跑路」後消費者維權難。在購買預付卡前,要詳細了解經營者信息,儘量選擇規模較大、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好、經營狀態佳的企業。在購買預付式消費卡時需與經營者籤訂書面合同,並明確預付費卡券的使用範圍、有效期限、違約責任等相關條款。
九龍坡區市場監管局特別提醒,要特別注意終止服務、轉讓等限制性約定。很多會員卡、預付卡轉讓是需要向商家支付轉讓費的,商家寫在了合同或協議裡,消費者往往不仔細看就籤字了。後期轉讓時才發現有這一條,但已經晚了。
另外,消費者要理性辦卡,根據需要選擇合理充值,並以月卡、季卡等短期消費為主,不能為追求高折扣率而盲目購買長期預付卡,以免在無力維權時損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