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門」雖然只是個小動作
但很多人在開車門下車的那一瞬間
忘記查看車外情況貿然開車門
結果導致慘劇接二連三的發生
↓↓↓
案例1
3月10日13時26分許,趙某福駕駛二輪電動車沿台州椒江東環大道東側非機動車道自南往北行駛,駛至博雅美惠整形醫院前路段時,被由代某駕駛的浙JR8**2號小型普通客車停在泊車位開車門時碰撞,造成趙某福受傷搶救無效於03月13日死亡、車輛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
案例02
3月31日,姜某駕駛浙J09**C號小型普通客車在黃巖北院線5KM+710M(新前街道七裡村對出路段)處非機動車道停車開車門時,與李某雲駕駛的電動車發生碰撞,造成李某雲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及兩車不同程度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
案例3
5月13日6時47分許,楊某強駕駛浙J1X**0號輕型普通貨車途經台州京福線1717KM+800M即臨海市汛橋鎮政府門口路段的北側非機動車道上靠邊停車後,在開車門時與同向由謝某芳駕駛的二輪電動車發生碰撞,造成謝某芳受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於6月23日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發生在台州的幾個案例
大家看過後
是否覺得心驚膽戰!
下面再來看一個動圖的示範
錯誤示範
▲ 錯誤:不觀察後方來車情況,順手用離車門最近的手開突然打開車門。
荷蘭方式
▲ 正確:離車門最遠的手去開車門,強迫自己扭動身體向後看。
「Dutch Reach」
上圖正確的開車門方式被叫做「Dutch Reach」中文譯作"荷式開車門",源自荷蘭。荷蘭人都很酷愛騎行,然而,在上個世紀,隨著汽車增多,騎行事故頻發。僅在1971年這一年 ,就有3300個自行車騎行者,因為汽車開車門不當導致的事故死亡,其中,孩子有400多個。在大家的嚴重抗議下,1973年,荷蘭研究出了這個開車門法。
Dutch Reach,其實就是讓大家
下車時用距離車門較遠的那隻手開車門
也就是坐在左邊駕駛座的用右手開
右邊駕駛座用左手開
如果用距離車門較近的那隻手開門
大家會下意識地將車門直接往外推
根本來不及觀察車門後方的情況
但當司機用離車門較遠的那隻手開門時
上半身會自然轉動
頭部和肩膀自然向外
眼睛會通過後視鏡觀察
無論後面來的是自行車還是機動車
都能有效地避免碰撞
不過,也有人認為
在「開車門」這件事上
除了"荷式開車門"
還有國內傳統的「兩段式開門」
「兩段式開門」
「兩段式開門」就是在確保汽車周圍安全的前提下,司機或者乘客開車門時,不要一下全部打開,而是僅僅打開一個小縫。然後扭頭往後觀察後方情況,確認安全後再推開車門。而略微打開的車門也是在提醒過往的行人和車輛,門要開了請注意。正是這個略微打開的車門,起到了主動示警的功能,而這也正是相比「荷式開車門」更具優勢的地方。
無論是「荷式開車門」法
還是我們傳統的「兩段式開門」 法
安全開車門的關鍵
在於提前觀察車外路面情況
否則,掌握再多的開車門方法
也是徒勞無功!
珍視別人的生命
隨手轉發
讓更多駕車人了解這個方法
來源:浙江交警、台州公安交警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