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成都一男子路邊停車時未注意觀察,致使後方騎電動車經過的大爺直接撞門上,後大爺經搶救無效死亡。大爺的兒子將男子告上法庭要求賠。今日,法院審理此案,一審盤踞肇事男子承擔事故全部責任,並賠償52萬元。
2016年5月30日,在紹興小車在非機動車道上臨時停車,司機開門下車時正好與駛來的電動自行車箱裝,致使電動車駕駛人死亡,交警認定小車司機承擔全部責任。事故發生後,四級餘某賠償受害人家屬129萬元卻得親屬的諒解。後經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處司機餘某些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1年。
因此在道路上,不但汽車司機開門前必須「左顧右盼」。對於騎車的人經過各種臨時停靠的車時,也要小心再小心!把自己噹噹行人,注意交通信號燈和路況。那麼如何正確的開車滿呢?下面就是訣竅,大家一定記住了!
第一步:從左後視鏡觀察後方來車情況。駕駛員在開車門之前,必須執行觀察左後視鏡,確認左側沒有來車或者行人時,才能打開車門。像自行車、電動車這類「高危對象」一定要注意觀察,因為這些車輛往往沒有明顯的聲音,靠近時很容易被人忽略。後排乘客如果必須要從左側下車,那麼在開門之前,可以讓駕駛員幫忙觀察一下後方來車情況,以確保安全。
第二步:確認安全後,先把門開一條縫。確認安全之後,我們不能急著推開車門,而是應該先開一條縫,提醒後來者注意安全,後者看到打開的一條縫就有足夠的時間提前避讓或停車了。下車的人能夠從門縫更好地觀察後方來車情況,畢竟後視鏡存在視野盲區,還是直接觀察後方更為可靠。
第三步:緩慢開啟車門,護好車門下車。打開車門時,我們的目光依然要注意觀察後方來車情況,並且始終要用手將車門護好,防止車門彈開或者被風吹開。
如何處理這類「開車門」事故,要結合具體的情況而定,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如果乘客違規從左側門上下或者從右側下車疏於觀察,開門導致發生交通事故,應依法承擔相應責任;如果司機違章停車,也應依法承擔相應責任;如果司機和乘客在開門事故中都有過錯,那麼就承擔共同責任。
如果後方來車車速過快,或者有載人、逆行、制動不靈等其他過錯的話,也要承當相應的責任。大多數情況下,主要責任還是在開車門的司機和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