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拒絕消費瑞幸咖啡。當時還在一個旅遊群裡,每天都有人發瑞幸的連結,點開就可以領到一杯免費咖啡的消費券,是真的每天都有。
我為什麼拒絕去領免費咖啡券和消費這家的咖啡?
我是中國很早的網店賣家,最早在易趣,易趣要收佣金,後來就有了淘寶,淘寶免費,易趣的賣家就全部到淘寶去了,因為免費呀,誰願意交佣金。
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易趣垮了,淘寶一家獨大。把對手搞死以後,淘寶開始收費,收費花樣種類繁多,你成交不成交都得交錢,不交錢就沒生意。很快網店的運營成本就超過了實體店。
這件事情給我的教訓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飯吃,一家獨大沒有競爭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所以後來我對共享單車也不積極,偶爾用用。
尤其是餐飲行業,我從不去網紅餐館消費,食物同其他商品不同,給予其再高的附加值,都不可能給它的味道帶去什麼改變,更不會有了光環甚至有眾多明星藝人的「開光」 就把一般的食物變得好吃,相反,其他運營成本越高,對於食物品質本身的損壞就會越大。比如在電梯裡,我看到某村的廣告,我會想,這得多少碗面才湊得夠全國做這個廣告。
所以,網紅餐館的目的,並不是賣出好吃的食物,而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撈到儘量多的申請加盟的冤大頭。因為做那麼大的廣告,不是一家餐館的營收可以支撐的,因此他賺的錢只能在加盟商身上。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消費者只要嘗到甜頭就好了,想那麼多幹什麼?當然不是這樣!說白了,那是擾亂市場,市場上不會有雷鋒,他免費的目的,是為了在短時間內撈到更多的錢。
比如瑞幸,有人講中國的民族企業利用資本主義的漏洞割了資本主義的韭菜,算是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
但是,很少人去想過,他不僅擾亂了國內的咖啡市場,用免費去衝擊正規營業的咖啡館,其他咖啡館不敢免費,就算訂價低了都只有虧。而免費的目的,只是為了製造虛假繁榮最終上市圈錢。他圈錢以後抽身而退,留給國內行業一地雞毛。
受傷害的何止是國內的咖啡行業,還有中國企業的聲名,以後國內企業美國上市審核會更嚴,也就是說,他一人發了財,斷的可能會是整個中國企業的後路。
另外,還想提醒一下高潮的底層人士,瑞幸不是實際意義上的中國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在美國上市,大股東是加拿大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