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行業規範標準沒跟上,工資卻在十年裡漲了好幾倍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幾乎沒有哪位成年人的精力可以和嬰兒抗衡,傳說中無數個夜不成眠的故事讓許多新手爸媽相信:家裡需要一位月嫂。但緊接著問題來了,聽說月嫂不好找?聽說月嫂特別貴?月嫂到底專業不專業?

近些年,月嫂這一群體越來越受關注。然而大家對月嫂們似乎並不了解,有些初次接觸月嫂的人甚至直呼:「三觀都被刷新了!」

「你猜月嫂多少錢」

「前些年,我們家孩子的阿姨7000多元一個月,你們猜她現在多少錢?」 一位中年媽媽不露聲色地向年輕同事拋出一個感嘆號:「一萬五!」

其實在月嫂圈,這個工資水平並不罕見。也因此,「價格」成了大家熱議月嫂的焦點。

「中級月嫂8800元到9800元,高級月嫂10800元到15800元,金牌月嫂16800元到19800元。不過金牌月嫂人數少,已經全部預定完了。」前不久,北京一家月嫂中心的負責人代女士告訴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記者向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多家家政平臺和數位客戶、月嫂了解發現,總體而言,月嫂的工資檔位一般有「初級」「中級」「高級」「金牌」和「首席」幾類分法。其中「初級」月嫂的工資因經驗、平臺、地域等的不同而差異較大,如5800元、7888元、12800元不等;冠名「金牌月嫂」的家政人員月工資往往在1.5萬元到2.5萬元之間;一些「首席」月嫂的月工資則逼近3萬元。

具體屬於哪一等級,各家平臺按照自己的標準來評判。

1978年出生的劉梅青是「金牌月嫂」。「我的單子已經接到了2020年3月。」她告訴記者,如果不是因為後面想轉做培訓,單子還會繼續往後排,她的客戶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等地。

2013年,劉梅青參加了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的月嫂培訓班,為期15天。此後經過不斷實踐和補充學習,她在2018年通過了該學院培訓班的評比,成為「金牌月嫂」。目前,她的月薪一般在1.5萬元到1.8萬元之間,「最高到過2.2萬元」。

「我們除了要經過考試和綜合評比,老師還會一一打電話到之前的客戶家收集評價,都達標了才能評上金牌月嫂。」劉梅青無比感激自己的學校,「要不是參加了培訓,像我們這種初中畢業的人怎麼能拿到這麼高的工資?」劉梅青沒有和家政公司籤約,她和許多身邊的「姐妹」一樣靠「口碑」接單,這些年她的客戶沒斷過。

隸屬於北京某家政平臺的李秀華級別比劉梅青還要高,她被所在公司評為「首席」月嫂,月薪28800元。

今年50歲的李秀華個子不算高,微胖,看上去很乾練。接受記者採訪時,她正在公司幫忙培訓新月嫂,後期考慮全職轉入培訓崗位。2009年初入行來到北京時,她的工資是3000多元,10年間工資漲了近10倍。

月嫂的薪水高低與什麼有關?首先,「經驗」是硬通貨。

李秀華帶過80多個孩子,其中有患上腦積水、食管倒流等疾病的;在她打過交道的寶媽中,有明星,也有公務員、律師、媒體從業人員等等;客戶家有住別墅的,也有租房子的……曾照顧過不同孩子的經驗和與人相處的閱歷都化作了她的身價。記者還了解到,有的家政公司會直接明碼標價,「多一年經驗漲1000元」。

除了經驗,月嫂的薪資水平和地域也相關。記者在北京走訪一家位於醫院內的月嫂中心時發現,數十名月嫂中的大部分人都來自遼寧和河北,薪資水平多在1.2萬元左右。一名從遼寧來到北京的月嫂說:「在遼寧本溪,一個月也就6000多元,因為北京掙錢多就來了。」

當然,月嫂的收費更與她們的工作內容有關。

「產婦要抱著孩子跳樓,我打了她一耳光」

月嫂都需要做些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一來,目前各個月嫂所提供的服務項目並不統一;二來,她們每入住一個新客戶家,就可能迎來一種新人生。不過,「辛苦」是月嫂群體公認的。

就劉梅青來說,她的嬰兒和產婦護理內容包括:觀察新生兒臍帶、黃疸、大小便,及換尿布、洗澡、餵奶、哄睡等;觀察產婦產後恢復情況、清洗傷口、按摩、通乳等;外加給產婦做營養餐和情緒疏導等。

而這些工作內容是沒有嚴格的時間規劃的。比如產婦夜間突然需要通乳,劉梅青就可能需要通宵工作,「有次從晚上8點多一直到凌晨4點多」。

「24小時待命,平均每天睡4個小時,最多6個小時,都是淺睡眠。不過我們這些70後,一點不怕苦。」劉梅青認為自己最大的法寶是「以誠相待」,她就是靠這個在月嫂圈站穩了腳跟。

但作月嫂絕不僅是個辛苦活。在這個行業中,一個口碑好的月嫂首先得是個技術好、肯吃苦的育兒專家。此外,她們還需要懂人心、善交流,面對各種棘手的情況,能迅速作出正確的反應。有時候甚至得充當一下「包青天」或者人生導師。

入行不久,劉梅青就在一個客戶家擺平了一場生死拉鋸戰。

「很多外婆和奶奶對照顧小孩有不同意見,最後這個拉鋸戰還不是得投射到寶爸和寶媽身上?」這種情況劉梅青見多了,手忙腳亂的新手爸媽多會感到巨大壓力。有一家寶寶快滿月時產婦已經輕度抑鬱,有天哭著和劉梅青商量過年到底是去婆家還是娘家。

「她叫我一聲姐姐,我也拿她當妹妹。我勸她半天說『這個事情你別管了,我來幫你搞定』。」半夜12點多,劉梅青勸完產婦去洗澡。還沒洗完,就聽孩子的外婆大喊:「你快出來!出事了,出事了!」

劉梅青隨便裹上一件衣服便衝出去,看見產婦抱著孩子要跳樓!幾番拉扯不住,劉梅青「啪」地打了產婦一記耳光。「她愣住了,然後抱著我大哭」。

「怎麼沒聽進我的話!太不爭氣了!」劉梅青回憶時還很激動,她說:「按說輪不到我打,但我真是對她又愛又恨!」後來她又居中調停,找產婦的婆婆和媽媽談話。

這些年下來,劉梅青業務水平提高是一回事,但更讓她感慨的是在每個家庭的經歷和見聞。生活的狗血或溫情都高度濃縮在月嫂的職業生涯裡,劉梅青從中學到了很多「隱形的東西」。

「這個行業太亂了」

然而,一些月嫂的優秀表現並不能掩蓋行業裡存在的問題。在採訪過程中,無論是學校的家政專業學者、家政公司管理人員,還是客戶、月嫂們自己,都感到月嫂這個行業「太亂了」。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負責人朱曉卓老師試圖釐清行業現狀。

「月嫂一般是沒有勞動合同的。」朱曉卓認為,「管理」是家政行業的一大難題。

他解釋說,月嫂包括其他一些家政人員的工作性質決定她們無法實現勞動法的8小時工作制,因此不能籤署勞動合同。而不籤勞動合同,這些家政人員就不能算是家政公司的「員工」,所以公司對她們的約束和保障都很有限。

「現在有的公司只是登記一下月嫂的姓名和身份證號,連協議都不會籤,也不給月嫂社保、體檢等福利,只是一個中介功能,成功介紹一單就拿抽成。月嫂想走就走,流動性非常大。」朱曉卓認為,這使得客戶、月嫂和企業本身的權益都得不到保障。

福建的寶媽董欣然(化名)就被網絡上的月嫂中介「坑」了。

「說500元中介費包我找到滿意的月嫂,結果換了4個才找到!」董欣然說,第一個月嫂不洗奶瓶,三四天下來孩子滿嘴口瘡;第二個月嫂脾氣不好,晚上孩子哭了要吃奶她一直叨叨,還發脾氣;第三個月嫂根本就沒培訓過,換尿布都顫顫巍巍;來來回回折騰了快一個月,才換到第四個滿意的月嫂。

而管理不規範又加劇了「不專業」的問題。據了解,月嫂通常需要持證上崗,一般應具備母嬰護理師證、育嬰師證、催乳師證等,但一位月嫂告訴記者:「我們也很清楚我們的同行之中有很多掏錢買證的,有的證花200元就可以買到。」

基於種種原因,很多客戶更傾向於通過「熟人介紹」找月嫂。但實際上,月嫂和客戶之間的相互約束更弱,月嫂最後能否獲得事先商量好的報酬全憑客戶的信用,而客戶能否獲得優質的服務則要看月嫂的良心。

經過熟人介紹,北京的寶爸黎陽(化名)請了一位月薪1.5萬元的月嫂,萬萬沒想到最後鬧到了公安局。

黎陽發現,這位月嫂為了減少夜間餵奶的次數好多睡一會兒,經常給剛出生的寶寶一次性餵60毫升奶粉,「按照體重我家小孩應該每次餵30毫升,少食多餐,但是她屢教不改」。黎陽夫婦決定辭退這名月嫂,工資按日結算,同時要收回先前給的紅包,但月嫂不同意。由於之前沒有籤署任何協議,黎陽報了警,「這個月嫂竟然跟警察說我打她!」經過調解,該月嫂最終被辭退。

一位三甲醫院的兒科護理專家聞聽萬元月嫂的情況不禁好奇地反問記者:「評每一級月嫂有統一的硬性指標嗎?就像醫院裡評職稱那樣,達到何種指標可以晉升到哪一級別,相應的級別又對應多少酬勞?」

「沒有人能告訴我8000元和1.5萬元的月嫂區別在哪,或者月嫂有什麼不良記錄,什麼資料也給不出。」某母嬰服務公司的創始人劉亮亮早就發現了這一行業的痛點。

在行業亂象叢生的背景下,國務院最近印發的《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頗受關注。業內人士從文件中看到了整頓行業的突破口。

朱曉卓老師對文件中提出的「著力發展員工制企業」內容非常期待。他介紹,員工制家政企業是指直接與客戶籤訂服務合同,與家政服務人員依法籤訂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統一安排服務人員為客戶提供服務,直接支付或代發服務人員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報酬,並對服務人員進行持續培訓管理的企業。他認為該方法既可以規範家政行業的管理,同時也可以為月嫂等一線服務人員提供更多保障。

劉亮亮則對文件中提及的國家將開展家政培訓提升行動、「領跑者」行動以及信用建設等專項行動尤其敏感。劉亮亮相信,作為家政服務業的重要部分,月嫂行業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朱曉卓則表示,規範月嫂行業,還有待政府、社會、企業、學校、從業者等形成合力,一起努力。

(實習生康璽、秦臻對本文亦有貢獻,原題為《月嫂!月嫂!》)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月嫂行業規範標準沒跟上 工資卻在十年裡漲了好幾倍
    「我們除了要經過考試和綜合評比,老師還會一一打電話到之前的客戶家收集評價,都達標了才能評上金牌月嫂。」劉梅青無比感激自己的學校,「要不是參加了培訓,像我們這種初中畢業的人怎麼能拿到這麼高的工資?」劉梅青沒有和家政公司籤約,她和許多身邊的「姐妹」一樣靠「口碑」接單,這些年她的客戶沒斷過。
  • 北京月嫂行業規範出臺 月嫂價格或被再拉高
    隨著近年來寶寶扎堆降生,同樣火爆的還有月嫂市場。然而,這個行業近日才有規可循。近日,北京家政服務協會向社會發布《母嬰護理師崗位規範》。   不過,記者在調查京城月嫂市場時發現,目前京城月嫂市場高價仍是常態,而行業規範對於月嫂培訓和價格管理方面並無強制約束。更有專家指出,規範裡的月嫂指導價可能還會再次拉高月嫂的薪酬。
  • 月嫂工資暴漲成「金領」 權益保障問題有苦難言
    自然,人們對月嫂的期望就與保姆不同了。  在北京市朝陽區婦幼保健院,一位新晉媽媽張女士說,她和丈夫雙方的父母都在老家不方便來京,兩人沒時間更沒科學方法照顧小寶寶,最後決定在月嫂公司聘請月嫂,雖然花錢多,但請來了專業人士,省事又省心,還學到了很多照顧嬰兒的知識。
  • 月嫂行業火爆的背後:最高工資逼近3萬,沒有勞動合同管理是難題
    隸屬於北京某家政平臺的李秀華級別比劉梅青還要高,她被所在公司評為「首席」月嫂,月薪28800元。今年50歲的李秀華個子不算高,微胖,看上去很乾練。接受記者採訪時,她正在公司幫忙培訓新月嫂,後期考慮全職轉入培訓崗位。2009年初入行來到北京時,她的工資是3000多元,10年間工資漲了近10倍。
  • 資深月嫂萬元起步,特星級一個月1萬4
    「十年前我生老大時,請一個頂級月嫂只要三四千塊,而現在要1萬4!」南京市民王女士將於2019年1月底生二寶,最近她忙著物色月嫂。特星級月嫂、金牌月嫂的名頭看得她眼花繚亂,服務價格更是嚇了一跳,「我在外企上班,一個月工資1萬元,請個月嫂,工資竟要1.4萬元。」  除了請不起,現在也很難請到人。
  • 申城月嫂行業面面觀:培訓欠規範 價格或虛高
    高薪月嫂是否價有所值?稱心的月嫂為何遍尋不得?帶著諸多疑問,東方網記者展開調查採訪,試圖探尋目前這一行業內所存在的種種問題。 家政公司:大家都在「抬轎子」 趙女士是長寧區某家庭服務公司的負責人,她向東方網記者坦言,如今月嫂的工資「絕對是虛高」。 「前幾天我們去參加家博會。
  • 長沙擬出臺月嫂團體標準 今後請月嫂你可看等級付工資
    今後請月嫂,你可看等級付工資 月嫂需求火爆但市場魚龍混雜 長沙擬出臺月嫂團體標準 將對月嫂評級並推出不同等級指導價 「目前,月嫂行業接私單現象嚴重,這些所謂的月嫂,通過到處掛靠公司、自抬身價等方式,任意給自己標高等級,抬高自己的身價,導致月嫂市場魚龍混雜。」長沙市婦聯家政服務中心主任朱耀國介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並無培訓經歷和經驗的月嫂,哪裡工資高就去哪裡接單,但由於無從業經驗、無餵養科學知識,結果往往無法達到客戶要求,不僅導致糾紛頻發,也間接影響了月嫂行業的整體信譽度。
  • 金牌月嫂工資多少?月薪25800元!月嫂市場亂象堪憂
    再加上沒有一個統一權威的規範來管理,月嫂的好壞標準無從查詢,導致目前月嫂能力參差不齊、薪資漫天亂要價等亂象。月嫂學名叫母嬰護理員,這個職業證書是由政府勞動部門頒發初、中、高3級職稱證書。要從事母嬰護理工作,首先需要上崗證,即在勞動部門指定的培訓機構獲得職業技能專項考核證書。
  • 工資萬元起步 好月嫂卻重金難求 消費者:「這行業太亂了!」
    月嫂行業發展如火如荼,仍存在有效供給不足、行業發展不規範、消費者滿意度不高、違法事件時有出現等問題。月嫂工資翻倍 卻常常買不到好服務家政領域裡,月嫂幾乎是高薪的代名詞。如果不是經熟人介紹選擇親戚朋友用過的月嫂,自己到家政公司通過短暫面試挑選月嫂,往往是在「碰運氣」。月嫂不同的等級劃分依照的只是不同家政公司內部的標準,彼此之間並不通用。簡單說,此家政公司的「首席」月嫂,甚至有可能比不上彼家政公司的「初級」月嫂專業。一旦家政公司沒選好,你會發現自己高薪請到家裡的月嫂居然連孩子都不會抱。
  • 月嫂行業服務有了標準!《荊州月嫂工作日誌》正式出臺
    楚天都市報1月14日訊(記者聶麗娟 通訊員謝文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產業的轉型升級,社會對於月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4日,楚天都市報記者獲悉,去年12月30日,荊州市保潔家政行業工會聯合會和荊州市保潔家政協會母嬰護理專業委員會聯合發布了《荊州月嫂工作日誌》(範本)。
  • 公務員十年未漲工資說法遭質疑
    首先,這位作者舉證說,2004年北京市在搞了被稱為「3581」工程(即通過改革使科級、處級、廳級和部級人員的月收入分別達到3000元、5000元、8000元和1萬元)的公務員工資改革之後,這十年裡,公務員沒再漲過工資。  果然如此嗎?不論是按1994年的機關工資改革方案,還是2006年的《國務院關於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的通知》的方案,公務員工資都隨工作年限遞增。
  • 長沙月嫂月入上萬元?如何規範是難題
    家住陽光100的鄧女士對記者說,雖然月嫂工資漲得很厲害,但是想找一個經驗豐富的技能型月嫂還是很難,一般都要提前半年預定。曾在長沙一家月嫂公司擔任高層管理人員的李靜(化名)向記者透露,她供職的月嫂公司服務費價格4800元至18000元不等,公司根據月嫂的綜合情況分為7個等級,等級越高服務費越高。
  • 長春月嫂價格十年翻10倍 金牌高薪13000元上不封頂
    在提供服務過程中主要分為兩種方式:各自為戰式(個人發卡片,網上發布信息)和流動掛靠式(同時為多家中介服務)。其中,後者更被從業者青睞,主要原因是,僱主怕找不到好的月嫂,月嫂也怕碰到沒素質的僱主。選擇中介,彼此遇到什麼問題都有個保障。 記者得知,正是這種「中介」為主的模式,加劇了價格上漲速度。
  • 保姆工資漲漲漲 深圳人發愁:找個性價比高的阿姨怎麼這麼難?
    原標題:保姆工資漲漲漲深圳人發愁:找個性價比高的阿姨怎麼這麼難?「感覺這個市場還有待規範。之前『3·15』的時候,曝光了很多月嫂的證書都是作假的,而且沒經過多少培訓就可以上崗了。」他擔心,月嫂行業中會存有濫竽充數的人,以專業為名糊弄新媽媽。阿姨:認真做事才能消除偏見和程曉藝、葉莉有著相同煩惱的深圳人並不少。深圳人節奏快,在生活中對家政人員較為依賴的家庭不在少數,這促進了深圳家政市場的發展。
  • 又漲了!2018年上海各行業平均工資曝光!第一竟然是……
    12018年這些待遇,通通都要漲!  加班工資--漲!  加班工資基數,不低於本市規定的月最低工資標準。低收入人員可獲得的加班費會相應提高。(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接觸或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標準--如低於最低工資標準,按本市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賠償金: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規定接觸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應按經濟補償的2陪向勞動者支付。
  • 常熟這個行業工資高的嚇人!未來還會漲...
    小夥伴們如果問你們月薪過萬的工作是什麼樣的你腦子裡肯定會想到那些高大上,高科技的工作▼然而你知道嗎有一個行業,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已經薪酬漲到了14000,並且還在漲▼近日,蘇州市家庭服務行業協會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度蘇州市家政員工資指導價位
  • 月嫂行業大調查:中介忽悠 月嫂自炒 僱主盲信
    她掰著手指頭算著歷年的工資漲幅:「記得2007年,我工資才2000多元,2008年工資加到3000多,2009年大概4000元左右。每年幾百幾百地往上加,去年的增幅比較大,但還是沒有6000元。」私下裡,她也問過很多工作經驗5年以上的月嫂,實際上收入高的也就6000-7000元,平均8000元根本是不可能的。
  • 月嫂被納入高薪行業,一個月工資竟超過白領!月嫂工資到底多少?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觀念的轉變,請個月嫂來照顧月子已經成為了習以為常事情,現在請個月嫂照顧月子確實很明智。很多人看到月嫂行業前景好工資高,紛紛打起了當月嫂的注意,當然新手月嫂工資多少錢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新手月嫂工資多少錢?
  • 月嫂價格畸形飆漲 預計明年漲至六千至一萬元
    記者調查發現,與今年最低4000元左右的價位相比,預定明年普通月嫂的價格已經漲至6000元,部分金牌月嫂的服務價格更是由去年的8000元上漲至1萬元,上漲近三成。炒作伎倆一:謊報經驗剛剛懷孕五周的周女士正沉浸在即將做媽媽的喜悅中,周圍有朋友善意提醒她,不僅要趕快去醫院建檔,更要抓緊請月嫂,晚了既沒床位生孩子,又沒人看孩子。
  • 廣西:月嫂每月要價近萬,憑什麼十年漲十倍?
    1同樣的工種、卻沒有統一的價格 廣西家政市場要規範統一    ①、家政服務標準已有章可循     2014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並實施了《家政服務員服務質量要求與等級劃分》地方標準,首次針對我區家政服務行業當中的家政服務員這一工種,明確了其服務質量要求與等級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