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文化知識:明朝洪武、永樂、成化青花、彩瓷藝術欣賞價值

2020-12-20 碗姐陶瓷

明代(1368-1644)的景德鎮,作為全國的瓷業中心,"工匠來八方,器成走天下"。御窯廠的設立,使產品更加考究。其燒制不計工本,百裡挑一,集人力物力之精華,力求盡善盡美。成品精美豪華,富麗堂皇。明初洪武、永樂、宣德三朝之青花瓷器,風格上承元代,氣魄宏大。

明洪武青花纏枝蓮紋大碗
永樂青花雲龍紋扁瓶

而明代中後期創燒的彩色瓷,則更別開生面,異彩紛呈。特別是成化(1465-1488)窯之鬥彩瓷,其色澤鮮麗華貴,清純潔淨,嬌豔欲滴,格外動人。釉質光滑溫涼如玉,細膩瑩潤如脂,精美華貴,成就極高,歷來為世人所珍重。

明成化鬥彩嬰戲杯

明成化鬥彩嬰戲杯,形體規正,線條簡明,體態嬌小,惹人喜愛。其畫面構圖疏朗空靈,運筆稚拙簡約。嬰孩形象溫婉平和,稚氣天真。一條連綿起伏的長線,從中分出天地,並將人物花草形成的「團塊」聯成一體而不至散亂。天邊彎曲流動的線條生成雲霞,與中間起伏的長線形成對比,使畫面形象更為豐富,筆墨不多而毫無單調之感。胎體細密純淨,釉汁瑩潤,嬌嫩清亮,通身潔淨無瑕,秀麗可人,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成化青花八寶紋三足爐

明成化青花叄足爐,製作精美,安詳可愛。上下兩圈古釘使莊重的器形避免了板滯,下面的叄足使飽滿的爐身頓生靈巧。從上至下的平行線,將器身分為多層,與垂立的叄足形成對照,產生安定、穩重的視覺效果。圖案中的團花,主次分明,猶如和聲。四周布滿更小的花葉,如同伴奏。呈S形翻動的細線,做為花枝穿插其間,將大大小小的「點」,聯成一體,生動而富於韻律。通身紋飾疏密有致,筆畫靈動,節奏明快,令人百看不厭。

明萬曆五彩龍紋罐

明後期嘉靖、萬曆朝(1522-1620)之五彩瓷,工藝上雖不如成化瓷那樣精湛,但其構圖中扭曲而複雜的線條、絢麗奪目的色彩,又別具一種來源於民間藝術的粗獷稚拙、率意奔放的美

五彩鏤空雲鳳紋瓶

相關焦點

  • 古陶瓷鑑定研究——明洪武、永樂官窯瓷器的年號款問題探究
    ,沒有一件帶有洪武官窯款,可見當今有無「洪武」官窯年款已成為鑑定要點。臆造青花釉裡紅人物故事圖梅瓶洪武瓷器的市場價值很高,在仿古瓷中書寫洪武款識的瓷器較為多見。明永樂朝官窯瓷器的年號款問題「永樂」為明成祖朱棣在位年號,景德鎮御窯廠這一時期燒造的御用瓷器在官窯款識方面較為獨特。永樂青花瓷器一般是沒有官窯款識的。目前僅見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明永樂青花壓手杯的內心有書「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這是唯一一類帶有款識的永樂青花瓷器。
  • 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 非常時期,再多的錢再大的房,你也只能宅家無聊的發呆,而收藏人一家正在快樂地欣賞把玩,你收藏了數字而他卻藏了文化」---禪古茶人 永樂青花的時代特徵
  • 國家博物館藏瓷器高清大圖——釉下彩(青花與釉裡紅)
    第二部分 釉下彩瓷藝術釉下彩瓷是指在素胎上先施彩後覆釉,經高溫一次燒成的瓷器,故又稱其為高溫彩瓷。主要包括青花,釉裡紅和青花釉裡紅等品種。元代以前釉下彩瓷器,主要有唐代長沙窯,宋,金時期北方磁州窯等。元明清時期是釉下彩瓷生產的繁榮時期,以景德鎮窯為主,主要有青花,釉裡紅和青花釉裡紅等品種,以青花瓷器為主流。
  •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
    大家好,我是曹麗,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洪武(公元1368-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用洪武年帶有洪武官款的瓷器。對元末和洪武瓷器的分期問題,目前國內外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 那些年夢寐以求的「永樂青花」TOP20排行榜
    與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器型完全形同,只是裝飾圖案不同的有青花海浪刻白龍紋扁壺、青花龍穿花扁壺、青花雲龍紋扁壺。其中,海浪紋刻白龍扁壺在景德鎮珠山也有出土。從扁壺的造型分析,我們不難得出其所蘊含的伊斯蘭文化元素。
  • 中國陶瓷文化,明代永樂時期,最受人稱道的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
    碗上畫面大面積留白,給人以清新雅致之視覺感受,完全擺脫了典型元代和明代洪武時期青花瓷器裝飾繁縟的影響,堪稱永樂一朝開創瓷器裝飾新風貌的標誌性作品。【青花描金彩纏枝苜蓿花紋碗】明永樂/高6.4釐米 口徑14.9釐米 足徑5.4釐米碗通體青花加金彩裝飾。
  • 臺北故宮藏永樂青花瓷!
    任用解縉主持編纂《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 武功方面,明成祖朱棣一生五次親徵蒙古,極大打擊了蒙元在北方的殘餘勢力。鄭和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其中有六次是在永樂時期。當時的鄭和艦隊,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先進、最龐大的海軍艦隊。
  • 陶瓷青花藝術中的山水畫
    陶瓷青花山水繪畫藝術歷史悠久。受傳統中國畫的影響,汲取紙本中國畫之長,融會貫通,使得青花山水藝術繪畫有著獨特技法和特殊的藝術效果。陶瓷青花山水繪畫藝術歷史悠久。受傳統中國畫的影響,汲取紙本中國畫之長,融會貫通,使得青花山水藝術繪畫有著獨特技法和特殊的藝術效果,這是先輩陶瓷藝術家們智慧的結晶,是辛勤耕作努力實踐的成果。隨著陶瓷山水畫藝術的不斷發展,其技法更加充實、完善、科學,使得享譽世界的青花藝術有著瓷上國畫之稱。
  • 永樂青花鑑定要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 永樂青花無擋尊賞析
    青花顏色深沉,有暈散現象。此器是受外來影響的新器型,估計應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舉行禮拜活動的用具之一。明永樂年間,青花瓷器經過洪武朝短暫的低潮後又迅猛發展,出現了自元末青花瓷成熟以來的第二個高峰。這一時期,青花瓷器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一個新水平,被稱為青花瓷器的「黃金時期」。它一改元青花繁密、雄健的格調,呈現出濃豔、凝重、古樸、典雅的藝術風採。
  • 故宮典藏的永樂青花欣賞
    永樂三年至宣德六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帶回制瓷所需的青料"蘇麻離青"。永樂青花青色濃豔,有暈散,有鐵鏽斑,有串珠縮聚現象。在故宮「萬紫千紅——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中有幾件永樂青花瓷,看看它們是不是都使用了蘇麻離青料。
  • 有人說成化青花冠絕天下,四點教你如何入門鑑別成化青花瓷必收藏
    關鍵詞:成化青花瓷說到青花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元青花、宣德青花。尤其是元青花,近幾年因為市場原因,大有超越青花大佬宣德青花的勢頭。但是不管從胎、釉、彩的精美還是說從器型,紋飾的複雜多樣,個人覺得元青花是比不上宣德青花的。哪怕到現在,不管是官窯還是民窯元青花,至正型標準器都不是特別標準的,當然這個是我的個人觀點,因為至正器型到底是不是標準器,現在都沒有解答。今天的主角是成化青花瓷,精緻程度不輸永樂宣德,稀少的存世數量。歷來都說物以稀為貴,物以精為貴。
  • 有一種驕傲的中國顏色,千嬌百媚傳世青花
    中國古代陶瓷品種浩如煙海,窯口眾多。光是景德鎮一個窯口,明清時期至少就燒造有幾百個品種。這些品種裡有的非常普及,有的鮮為人知,有的相互差別很大,有的看著又極為類似。熟悉陶瓷的人一眼就能夠分辨,不熟悉的人甚至連名字都沒聽說過。「青花」這個品種,明清時期燒造的產量最大、最普及,幾乎是人人皆知。
  • 耿寶昌:永樂青花鑑定四大基本細節,牢記這些特徵,讀懂文物
    永樂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和宣德青花瓷器並稱為「宣青」,在我國文物藝術史上極為出名,屬於傑出珍貴文物一類。永樂青花瓷,採用麻倉御土為胎,蘇麻離青為飾,異國情調濃厚,屬於那種一見傾心的寶物。永樂青花瓷器,雖然永樂一朝時間遠遠長於宣德時期,但永樂青花文物存世量卻遠遠少於宣德青花文物。由於無款,名氣沒有宣德青花瓷器大,但永樂文物精品極精,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極高,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永樂青花瓷器如何進行文物鑑定。
  • 一枝獨秀:成化青花 古玩收藏之成化青花瓷器鑑定(多圖)
    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歷時23年,景德鎮御窯廠生產全面恢復正常,是漢族陶瓷燒造史上重要的歷史時期。成化青花瓷器胎質潔白、細密、胎體秀美而輕薄,有的近似於脫胎。施釉潔白肥腴,釉質獨特,潤如凝脂,呈半透明狀,若迎光透視,隱約可見胎體泛出淡淡的肉紅色,這種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個重要特徵。如果成化鬥彩可以說是中國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瓷器品種,但論及工藝技術與藝術成就,成化青花則不相伯仲,甚至更為出色。而成化青花的清麗淡雅、爛漫天真,與雄渾濃重的永宣青花形成了鮮明對比。
  • 哪種瓷器最具收藏價值?收藏哪種古瓷器才能彰顯身份地位和品位?
    但是,古瓷器也分門別類,種類繁多,那麼,哪種瓷器最具收藏價值?收藏哪種古瓷器才能彰顯身份地位和品位?下面,我們就談五種最值得收藏的五種古代瓷器。由於明代以前的瓷器在國內是禁止拍賣和交易的,我們只談明清兩朝的瓷器。
  • 曠古奇珍之永樂青花瓷
    在浩瀚的中華瓷器史上,明代的永樂青花以高貴典雅的氣質,成為了青花瓷中的曠古奇珍。在明朝初期的青花瓷上,還保留著元青花粗獷、敦厚的形態,又如同太祖朱元璋的性格一般,樸素中帶有豪放。在永樂皇帝登基之後,大明王朝國力呈現出上升之勢。積澱了三十餘年制瓷經驗的御器廠銳意創新,使永樂青花瓷展現出了高貴典雅的氣質。
  • 「明朝熱水瓶」真假難斷
    對於瓶底的款識——「明成祖內閣司禮太監御寶大明永樂六年戊子秋」,臺上的專家們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一般來說,沒有把皇帝的帝號寫上去的,明成祖、清世宗,沒有這麼寫的」;「太監在以前也不叫太監」。眾多吐槽的網友也認為,明代根本不可能出現熱水瓶。  無巧不成書。最近,有藏家在中藏網上「炫」出自己所收藏的一對明代青花熱水瓶,其底也明確寫著「明成祖朱氏棣皇帝皇宮御用大明永樂六年戊子秋」字樣。
  • 明永樂青花瓷器詳解
    由於此種有年款的傳世品之不能見到,所以除了一部分有宣德年款的青花器物,確定其為宣德時代所燒造外,其無年款的青花瓷器,就很難有一致的看法。永樂呢?還是洪武呢!也就是說l5世紀前三十年代呢?還是l4世紀後三十年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