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古奇珍之永樂青花瓷

2020-12-20 松林雅集論藝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是周杰倫演唱歌曲《青花瓷》中的歌詞,是用來讚美青花瓷的華美詞句。我國的青花瓷是最經典的瓷器藝術品,獨特的青色花紋猶如青色的水墨畫。在浩瀚的中華瓷器史上,明代的永樂青花以高貴典雅的氣質,成為了青花瓷中的曠古奇珍。

在明朝初期的青花瓷上,還保留著元青花粗獷、敦厚的形態,又如同太祖朱元璋的性格一般,樸素中帶有豪放。在永樂皇帝登基之後,大明王朝國力呈現出上升之勢。積澱了三十餘年制瓷經驗的御器廠銳意創新,使永樂青花瓷展現出了高貴典雅的氣質。元代青花瓷寬大而妍麗,有一種奔放的厚重之美;明初的洪武青花瓷則在器型豪放之餘,充滿了藝術的氣息,團花綻放在敦厚碩大的瓷胎上;而永樂青花瓷則更為細膩輕盈,瓷胎的白度大大提高,青花圖案飄逸而秀美,發色豔麗清潤,有寶石光澤。

在燒制工藝上,永樂青花採用了高純度的白色高嶺土,以「蘇麻離青」為青料,色澤濃豔深邃,線條的紋理中帶有星狀暈散的斑點,更增添了藝術韻味。由於瓷胎拉坯成型後的乾燥時間較長,所以出窯之後的瓷器底部潔白如玉,有溫潤的光澤。永樂青花的圖案豐富,常用種類繁多的花卉與瑞果來做紋飾,有葡萄、壽桃、甜瓜、石榴、枇杷、柿子等紋樣。花卉紋除了荷花、菊花、牡丹、芙蓉、靈芝等常見品種之外,還增添了秋葵、月季、桂花、牽牛花等傳統花卉。青花圖案構圖別致,線條流暢而富有活力。器型既有傳統的碗、盤、壺等,還有梅瓶、扁壺、香爐、天球瓶、蓋罐等創新品種,體現出永樂盛世的創造精神。

永樂皇帝以「戰而不亂,開而不禁」的英明策略使國家一統,此時的明朝安定而團結,他的目光也穿越了萬裡長城,放在了邊境之外的廣闊天地。這位愛好天文的皇帝在登高遠眺之時,仿佛看到了異域綺麗的景象,於是有了「從真正世界中心睥睨世界」的想法,隨後採取了一系列發展造船業和海上貿易的措施。鄭和受永樂之命,率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將精美的永樂青花帶到了30多個國家,換回了大量的黃金與珠寶。

在鄭和下西洋之後,明朝的海上貿易進行的如火如荼。為了滿足各國的需求,永樂青花呈現出了異域的風格,出現了例如花澆、扁壺等具有西方特色的青花瓷器。造型精美的永樂青花瓷,在雄渾秀美之中散發出中華藝術之光,不僅受到了中亞王室的喜愛,也得到明朝宮廷的高度禮遇。永樂皇帝將這些精美的青花瓷陳設在雕梁畫棟的紫禁城內,向出使明朝的各國使節展示著華夏文明的絢麗多姿。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藏永樂青花瓷!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並取得最終勝利,從其侄兒朱允炆手裡成功奪得帝位。後世稱其為明成祖。 後世很多學者認為,永樂時期的青花瓷採用的青花料「蘇麻離青」,就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
  •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
    大家好,我是曹麗,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洪武(公元1368-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用洪武年帶有洪武官款的瓷器。對元末和洪武瓷器的分期問題,目前國內外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 青花瓷15之鑑別永樂青花和宣德青花我們應當注意和規避的問題
    鼎盛時期的青花瓷從青花瓷發展的歷史當中,我們知道永宣時期是青花瓷的鼎盛時期,但永樂時期的陶瓷製品,不管白瓷也好還是青花瓷也好,都是沒有屬款。全世界兩件僅有永樂屬款的器物就是壓手杯。那麼今天我們收藏永樂青花時除了屬款以外還應該注意和規避哪些問題呢?一、收藏路上的問題收藏者我們每次去鑑寶,都能發現永樂款的東西。上個月我在山西做海選,現場有一個人,拿著一個湯盆大小的碗讓我看,說是永樂青花瓷。碗的中央用篆書寫著』永樂年制』四個字。我跟這個人說永樂屬款的器件故宮裡面有一件,叫做壓手杯。
  • 永樂青花瓷鑑定這四個細節不可不知道,謹記這四點,和寶物說話
    關鍵詞:永樂青花瓷鑑定明永樂宣德時期是中國制瓷業的巔峰時期。不論是以西紅寶石入釉的鮮紅祭器,就是以蘇麻離青為飾的青花瓷物,這些都是奇葩,也是國之瑰寶,備受喜愛。但是幾百年來,永樂宣德器物,都束之高閣,珍藏在皇宮內院,十分稀少。想看全貌卻不得,都不能看到珍貴之器本身,又怎麼說收藏呢?但隨著科技進步,網絡發達。一直讓研究學者沒有辦法看到的文物名器,現在都可以利用數位相機等千萬級別的像素用電腦掃描,讓世人看到。也就是這些照片,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文物鑑定的謎題。
  • 所見即所有:鑑賞明永樂青花瓷的珍、精、稀(附高清圖)
    明永樂青花瓷產品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瓷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 明永樂朝青花瓷所用的青料有兩類: 一類發色濃豔,有「鐵鏽疤痕」。
  • 讀懂文物:細談永樂青花,永樂青花的鑑定有這幾點特徵
    永樂朝的時候可是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在那個時候不管是軍事還是手工業都有一定的發展。我們的瓷器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 故宮典藏的永樂青花欣賞
    永樂三年至宣德六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帶回制瓷所需的青料"蘇麻離青"。永樂青花青色濃豔,有暈散,有鐵鏽斑,有串珠縮聚現象。在故宮「萬紫千紅——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中有幾件永樂青花瓷,看看它們是不是都使用了蘇麻離青料。
  •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的六種方法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想必收藏愛好者都已有所了解,明永樂青花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永樂時期瓷器在我國的陶瓷工藝史上,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佔有特殊地位,成為明清兩代的典型,那麼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永樂青花瓷。
  • 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款識:永樂青花瓷一般無款識,只有極少數有「永樂年制」的年款。 明永樂 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 「中國最美青花」不是偶然 明代青花瓷,無論是景德鎮官窯還是各地民窯,都不乏精美之作
  • 明永樂青花瓷拍賣價格,市場行情分析,明永樂青花瓷值多少錢?
    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 明代永樂年青花纏枝花卉紋碗的特點與賞析
    總得來說,明代永樂年間,景德鎮出產的青花瓷器,從其胎、釉都顯得十分精細。青花的發色比較濃豔醒目。明代永樂年的青花纏枝花卉紋碗永樂年間的青花瓷器造型比較多樣化,而且紋飾也很優美。永樂年的青花瓷器與宣德年間的青花瓷器基本上可以代表著明代早期青花瓷類的巔峰之作。
  • 只需4點讓你讀懂宣德時期青花瓷,簡單方便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了明代永樂時期青花瓷的藝術特徵,正好有網友在評論中曬出宣德時期青花瓷照片,今天我們就以同樣的角度,再來淺析一下明宣德時期青花瓷的藝術特徵第一,紋飾繪畫是明代宣德青花瓷的主要裝飾手法,以紋飾取勝的宣德青花瓷
  • 珍貴的青花瓷 | 「大明宣德蓋碗」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 宣德時期的青花瓷該怎麼辨別
    宣德時期的官窯青花瓷,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和永樂青花瓷器並稱永宣,又被稱為宣青,是我國名貴的青花瓷之一,宣德青花,承接了永樂青花瓷器的輝煌,由於鄭和在永樂期間多次下西洋,帶回來了不少青花瓷彩繪所需要的蘇麻離青,所以早期宣德青花瓷都是採用進口材料燒制的
  • 從2530萬成交的永樂青花梅瓶,來認識真正的蘇麻離青!
    這尊明永樂青花梅瓶代表了明清景德鎮御窯瓷器的最高水準,其造型工整精緻,色調凝重古雅,絢麗鮮豔,體態優美俊秀,與同類永樂青花梅瓶相比較,其釉色更為滋潤潔淨,「蘇麻離青」錫斑點點的暈染效果恰到好處,體現了明清景德鎮御窯青花瓷作的最高水準
  • 永樂青花的時代特徵
    永樂青花的時代特徵胎釉:一般說來,永樂圈足矮淺,由於胎土淘煉精細,白沙底溫潤細密,有足牆內直外坡,有時偶見有小塊鐵色斑點,呈糯米粉狀,摸之細膩滑潤。永樂時期的釉面以肥厚、細膩、光滑、瑩潤、平淨為主要特徵,絕無橘皮釉紋。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永樂時期瓷器圖錄(一)
    宋周敦頤"愛蓮說"謂: 餘獨愛蓮之出汙尼而不染, 稱譽蓮花清高聖潔的品格. 蓮花是我國瓷器上典型的裝飾圖案, 自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 明代瓷器上蓮花紋多種多樣, 有纏枝, 折枝, 串枝等形式。此器造型雋秀, 胎體輕薄, 胎質潔白細膩, 釉面光潤, 青花採用"蘇麻離青"料, 色調清雅明朗, 紋飾描繪盤曲迂迴, 瀟灑自然, 線條舒展柔美, 為永樂青花瓷的代表作。
  • 明永樂青花瓷的特點以及一些小知識
    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永樂青花端莊秀美,器物線條非常柔美流暢。講究修胎,器形十分規整。
  • 永樂青花鑑定要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 詳解「空白期」青花瓷重要特徵
    >1457-1464年——明英宗朱祁鎮 年號天順最近熱播劇《大明風華》演的就這段時間的歷史,1449年瓦蒙古剌大舉南侵,英宗朱祁鎮(當時二十來歲),在太監的教唆下御駕親徵,最終慘敗於土木堡,50多萬大軍全軍覆沒,英宗被俘,內憂外患之下,其弟朱祁鈺即皇帝位,北京保衛戰勝利後,1450年迎回他的哥哥,七年之後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