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的六種方法

2020-12-20 人民網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想必收藏愛好者都已有所了解,明永樂青花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永樂時期瓷器在我國的陶瓷工藝史上,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佔有特殊地位,成為明清兩代的典型,那麼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永樂青花瓷。

明永樂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

故宮藏明永樂青花玉壺春瓶

永樂青花瓷器的造型清秀、圓潤、靈巧。青花器造型工整精緻色調凝重古雅,絢麗鮮豔,體態優美俊秀,用進口「蘇泥勃青料」,燒造時有自然的暈散,形成濃重凝聚的結晶斑點,呈凸凹不平狀。永樂青花端莊秀美,器物線條非常柔美流暢。講究修胎,器形十分規整。瓷胎由於注意淘煉,胎質純,含雜質少,胎質細膩,胎色潔白,胎體厚薄適度,靈巧凝重,較之洪武朝普遍輕薄一些。永樂時期由於燒造溫度的提高,釉面肥厚、細膩、光滑、瑩潤、平淨,絕無橘皮釉紋,有少部分器物釉面開片,以脫胎器名傳於世。釉色大多白中泛青,有些呈現潔白色,接近甜白釉,釉汁廢后處閃現蝦青色。口沿和底部釉薄處大多為白色或黃色,器物裡外釉面較均勻。由於工藝技術的改變和政治上的改朝換代並不是同步的,因此永樂和洪武晚期,以及部分宣德瓷器的區分是比較困難的,但從一般掌握的現象看,盛世收藏小編幫藏友們大致列出下述幾點:

故宮藏明永樂青花雙耳葫蘆式扁瓶

故宮藏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花澆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第一點:某些特殊器型可視為始於或盛行於永樂期,如瓢形扁壺、抱月瓶、大天球瓶、單面扁壺、雙系(或三系、四系)蓋罐、花澆、壓手杯、尖底蓮子碗等。盤、碗之類撇口器的口沿極薄,手撫之較尖而無圓渾感。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第二點:出現極白的細砂底,撫摸有極細膩如糯米粉的感覺。細瓷底足平削,底釉有的呈波浪紋。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第三點:白瓷器底聚釉處,呈水綠色特別明顯。甜白器盤、碗的底部胎體稍厚,並不全部透亮,凡器底部全透者,非永樂甜白半脫胎器,應屬後仿品。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第四點:青花器釉面肥亮,釉色多數發青,青花有的有暈散現象,青花有鐵斑,塗繪部分有不同深淺的筆觸感。多見纏枝四季花和折枝瓜果為主題紋飾的裝飾圖案。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第五點:玉壺春瓶唇口內外沿,往往有稍厚的釉層,而呈淡青色的流淌斑塊。永樂款式只有「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字體自然,凡特別規矩而呆板者要注意其時代。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第六點:永樂瓷的氣泡一般均有大小不同,以30倍顯微鏡觀察,凡氣泡一律大小者,要特別注意其時代。永樂瓷與宣德瓷相比,凡相同的器物,永樂薄、宣德厚;永窯輕、宜窯重。甜白瓷的底足聚釉處,永窯比宣窯更顯水綠色;青花器的釉面永窯比宣窯更顯肥厚感。

(責編:潘佳佳、魯婧)

相關焦點

  • 明永樂青花瓷拍賣價格,市場行情分析,明永樂青花瓷值多少錢?
    明永樂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號)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 明永樂瓷器,開啟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明永樂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號)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 明永樂青花瓷的特點以及一些小知識
    明永樂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號)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 永樂青花瓷鑑定這四個細節不可不知道,謹記這四點,和寶物說話
    關鍵詞:永樂青花瓷鑑定明永樂宣德時期是中國制瓷業的巔峰時期。不論是以西紅寶石入釉的鮮紅祭器,就是以蘇麻離青為飾的青花瓷物,這些都是奇葩,也是國之瑰寶,備受喜愛。也就是這些照片,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文物鑑定的謎題。永樂青花瓷器,佔據著中國陶瓷歷史的重要一席。在我國文物藝術史上極為出名,和宣德青花瓷一起並列稱為「宣青」。永樂青花瓷用麻倉土為胎,蘇麻離青當飾,具有濃厚的異國情調,是很珍貴的。雖然永樂朝長於宣德朝,但是永樂青花文物的存世量大少於宣德青花文物。因為沒有款識,名氣不夠宣德青花瓷大。
  • 宣德時期的青花瓷該怎麼辨別
    宣德時期的官窯青花瓷,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和永樂青花瓷器並稱永宣,又被稱為宣青,是我國名貴的青花瓷之一,宣德青花,承接了永樂青花瓷器的輝煌,由於鄭和在永樂期間多次下西洋,帶回來了不少青花瓷彩繪所需要的蘇麻離青,所以早期宣德青花瓷都是採用進口材料燒制的
  •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
    但無論御窯廠建立與否或建立在何年,賴以瓷業為生的景德鎮,這期間不可能停止瓷業生產,尤其是已經嶄露頭角成為主要商品瓷的青花瓷的生產,更不可能停息。美國學者波普在認定出一批元青花瓷的同時,還鑑別出一批洪武時期的青花、釉裡紅瓷器。他採用的是兩頭排比的方法,即認為元至正到明永樂、宣德之間的青花瓷風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青花瓷,便是洪武產品。
  • 讀懂文物:細談永樂青花,永樂青花的鑑定有這幾點特徵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洗 永樂青花瓷,和宣德青花並稱永宣,一般而言,永樂多無款,宣德多款。但永樂亦有四件壓手杯有篆書款,宣德也有無款器物,如何區分呢?還得多看館藏真品,牢記細節,認真對比。最好做筆記。永樂青花典型發色是這種藍黑色。
  • 明永樂青花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明永樂青花瓷器值多少錢?
    宣德朝的青花瓷和永樂朝的差別不大,有「永宣不分」的說法。但景德鎮永樂、宣德官窯發現後,這個難點已基本解決。二者主要區別有如下幾點:第一:從款識看,永樂青花僅見壓手杯一種四字篆書款,其他均無款識;宣德青花多有款,常見者為六字楷書款。
  • 看顏色鑑定古玩瓷器,古瓷斷代的基礎知識
    前邊的文章講了青花瓷的鑑定方法,今天這篇文章講如何通過瓷器的顏色鑑定古玩瓷器,以及如何判斷新瓷器做舊的方法。掌握了以下知識點,在古瓷鑑定上會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到了明永樂年間和宣德年間的窯口,大多都用外來的青料,這種青料在上篇文章中也有講過,叫蘇麻離青,這種青料顏色表現更加濃豔,燒制的瓷器上從青花部位可見有鐵鏽的斑點。從成化年間到正德年間一開始的時候,用的是平等青,平等青料又叫陂塘青,它的色彩特點就是淡雅清澈,與蘇麻離青有這完全不同的色彩表現,並且平等青料裡,所含鐵元素很少,所以用此青料所燒制的青花瓷很少見鐵鏽斑點。
  • 瓷器鑑定如何根據氣泡鑑定瓷器是否到代
    這種破綻,為鑑定瓷器提供了線索。但僅注意這一點是遠不夠的,元代以前的古瓷並無正式官窯年款。雖然根據文獻記載,北宋曾有帶「景德年款」四字的瓷器,但未見實物。明清兩代雖有款識,但晚清所仿字體非常逼真,很難識別,必須詳細比較其字體和位置,才不致於發生錯誤。如永樂年款以現有實物來說,只有四字篆款寫、刻或印在園器裡部的中心。而仿品卻有四字或六字楷、篆書款寫在器裡或底足、口邊的。
  • 所見即所有:鑑賞明永樂青花瓷的珍、精、稀(附高清圖)
    明永樂朝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 明永樂青花瓷產品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瓷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
  • 記住這些特徵,在明初民窯青花瓷鑑定方面,你就是半個專家
    明初民窯青花瓷的特徵是什麼?3、紋飾圖案首先講畫法,基本上只有「一筆點畫」、「拓染」和「勾勒點染」三種方法,這三種方法也是逐步發展的。宣德朝用拓染法的很多,所謂拓染就是用一個大筆多次塗染出花瓣、纏枝蓮等圖案,和今天的油畫是一個道理,重點是上色,手工上色往往造成濃淡不均勻,但高手畫師正是利用這種方法,才能畫出濃淡搭配的圖案,幻化出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 永樂青花鑑定要訣
    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八方燭臺常見器足有以下幾種:高深外撇式圈足。內牆外撇式淺圈足,裹直外收式圈足,齊平式圈足,外底邊角微有突出的齊平圈足,圈足露胎處多泛火石紅斑。特別是青花大盤,有折枝、纏枝蓮花、菊花、瓜果,花紋變化較多,有三、四、五、六朵花卉的不同紋飾。
  • 耿寶昌:讀懂宣德時期青花瓷,這幾點鑑定方法簡單方便,記得收藏
    話不多說直接上我們的鑑定步驟。辨別一件瓷器的好壞看市場價值,器型,完整度,但是辨別瓷器的真假就得了解更多了,所以從以下幾方面來了解。 鑑定特徵 一,胎土 有看過筆者寫的元明青花都了解,明前期的胎土都是使用麻倉土。但是此時的麻倉土又要比元代的麻倉土更為精製,為什麼那麼說呢?
  • 說說青料,那些決定了青花瓷興衰的著色劑
    青料是青花瓷生產的必需原材料,屬於釉下高溫顏料。青料的質量和呈色控制技術決定了青花瓷的興衰和發展。青花瓷的釉下花紋是以氧化鈷料為著色劑來進行描繪裝飾的,大體分為含錳量高含鐵量低的國產青花料和含錳量低含鐵量高的進口青花料。國產的青花料主要有:平等青、石子青、浙青、珠明料;進口料則主要是蘇麻離青和回青料。
  • 宣德青花瓷|三招識別宣德青花瓷,修煉成「火眼金睛」的法寶
    關鍵詞:宣德青花鑑定在收藏界裡,有一些收藏愛好者被心懷不軌的騙子洗腦之後,便堅定地認為自己的藏品一定是真的,當拍賣行不收,古玩店不收,就會開始責怪這些機構,認為是拍賣行,古玩店還有專家們的能力不夠如果一件古玩被看好,那是會被商家和行家用盡方法收入囊中,絕不走寶。換句話說,只要東西不對,不管你賣家有多會講故事,那只要是商家行家認為是假的,就絕對不會收入。市場會說話,它可不相信什麼專家鑑定過,來源於什麼宅門高戶裡。古玩珍寶不是生產自古玩行,但是是古玩商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購買得到的,追根溯源,大部分的古玩來源都是不正當的。
  • 釉下彩的代表——青花瓷
    今天我們還是以天津博物館館藏的一件非常名貴的展品「首先呢我們先給青花瓷做個定義,是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素胎上繪畫紋飾,之後上透明釉後入窯高溫(1200攝氏度以上高溫)的還原焰下一次性燒制而成的這種白地藍花的瓷器就叫青花瓷,也可以叫做釉裡藍。
  • 北京誠軒2020春季拍賣會重器: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蓮子碗
    明朝永樂年,我國陶瓷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景德鎮開始確立為全國制瓷業中心,青花瓷成為明瓷的主流,產量,品種之多,製作之精超過元代。明永樂此間,流行一種碗式—蓮子碗,也叫雞心碗,因碗底心有形如雞心狀突起而得名。下面就給大家賞析一件明永樂代表性的青花瓷器,也是北京誠軒今年春拍的重器: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蓮子碗
  • 淺談青花瓷幾種畫法,看了之後就會區分
    至於青花瓷為什麼這麼「火」,究其原因,還是它符合了歷代人的審美需求,有人說:「人的審美需求是推動藝術發展的根本動力,失去了人的需求,藝術品的生命力就不強盛了」,當然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儘管審美能力不盡相同,但也應追求在審美的基礎上,鑑別、收藏這些藝術品,這符合青花瓷出現的歷史必然。
  • 「陶瓷乾貨」青花瓷的製作特徵、圖案花紋和鑑定要點
    青花纏枝牡丹雲龍紋罐,元,高28cm,口徑22.3cm,足徑18cm青花瓷的製作特徵(1)器底無釉。多數器物底部有明顯旋紋,個別有跳刀痕,並粘有填砂,小型器如碗類等的底足中心往往有乳釘狀突起。青花瓷的圖案花紋名為青花瓷器,當然以釉下鈷藍彩繪裝飾為主,但在傳世品中,還可以發現有印花和青花兩種裝飾方法同用於一器的例子,一般典型元青花瓷器的圖案裝飾大多分較多層次,在器身上以主題紋飾和輔助紋飾密切結合,構成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