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即所有:鑑賞明永樂青花瓷的珍、精、稀(附高清圖)

2020-12-20 騰訊網

明永樂朝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

明永樂青花瓷產品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瓷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

永樂時期青花瓷器基本擺脫了洪武青花瓷器從元向明過渡時期的特點,形成了自身清新雋秀的風格。

明永樂朝青花瓷所用的青料有兩類:

一類發色濃豔,有「鐵鏽疤痕」。

此類經測試為高鐵低錳型進口料,即「蘇泥麻青」之類;

另一類,發色稍淡而雅致,其上「鐵鏽疤痕」比較少,此類青料未經測試。

明永樂朝青花瓷分出土品與傳世品兩大類:

出土於景德鎮市明御窯廠舊址永樂地層,

以明永樂十七年(1419) 前後為線,分為前後兩期。

看點

1

胎釉

永樂時期的釉面以肥厚、細膩、光滑、瑩潤、平淨為主要特徵,

以脫胎器名傳於世。

永樂瓷器的釉面青白程度較元代有所減弱,

釉面青白為整個明代傳統燒造方法所致,

因釉料中摻有草木灰,並用木柴燒,所以會產生這種效果。

現代瓷器的釉面成分及燒造工藝都與明代不同,因此釉面無此青白色。

大盤、瓶、罐等為細砂底,白色,有小塊鐵色斑,呈糯米粉狀,摸之細膩滑潤。

也有釉底,釉底白釉勻淨,釉薄處泛黃色,厚處呈漿白色或閃青白色,有些底釉開有細片紋。

小器底足多施釉,有的底釉呈波浪紋;

細瓷底足平切,足跟較窄。

琢器器底足大多是邊稜狀,即削切痕明顯。

圈足露胎處泛火石紅,足內牆多泛黃斑。

盤、碗底心多是外凸內凹。

明永樂 青花一把蓮紋盤,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青花內府梅瓶-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明永樂青花波濤龍紋爵杯、爵託盤,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青花幾何花卉紋蓮子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看點

2

青料

永樂青花發色濃豔,猶如寶石藍一般的光澤。

鄭和自1405年開始數次出使西洋,在其自異域帶回的大量稀世珍物中,僅用於瓷器燒制的礦物質就有多種,

除「蘇麻離青」外,還包括用於配製彩釉的紫非、紫礦、胭脂石等。

永樂青花,以蘇麻離青料繪燒而成,青花呈色濃豔,

釉面紋飾有自然形成的結晶斑點,並有錫光,所繪紋飾有暈散現象。

這主要是因為進口青料屬於高鐵低錳青料,

與國產的高錳低鐵偏灰的呈色明顯不同,

這也是永樂時期青花瓷器的顯著特徵之一。

明早期永樂青花均以蘇料繪製,

但其所呈現的青花色澤及斑點狀態卻也不盡相同,大致可歸納為兩種類型。

1、湛藍亮麗型:

其紫羅蘭色調必然明顯,

斑點、色面在玉質般的釉層薄翳中,伴隨著大小疏朗的氣泡,

在釉下呈現出清晰薄透的晶體放射狀,少見聚焦狀;

此現象在筆劃線條處尤為彰顯。

明永樂青花花果梅瓶

明永樂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北京故宮

2、沉穆濃重型:此類發色與釉質均遜於前者。

其筆觸施填色料轉折濃重處,往往呈現微凹不規則的「黑褐錫斑」,

且斑的色調自中心向邊緣呈由黑褐色逐漸過渡為綠或黃褐色。

其發色欠佳原因,除釉質、溫度,還原焰氣氛等因素外,與蘇料質量的優劣密切相關。

蘇料發色與釉面的瑩白潤澤成正比,釉面愈瑩潤,青花發色愈豔麗;

反之,則藍中泛灰。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天球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青花四季花果紋盤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青花四季花卉紋墩子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青花海水紋香爐-北京故宮

看點

03

造型

永樂時期青花瓷器的造型比洪武時期豐富得多,

既有傳統器形,又有受外來文化影響而生產的器形。

永樂官窯瓷器的造型在繼承先朝傳統器型的基礎上,

亦受外貿需求的刺激和鄭和下西洋帶回的伊斯蘭教金銀、銅器等器物的啟發,瓷器型制上兼容並蓄。

當屬歷代官窯瓷器中紋飾、造型創新最為豐富者。

永樂青花器中有很多新穎奇特的造型,大都是在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下發明創新的:

如天球瓶、僧帽壺、雙耳葫蘆扁瓶、雙耳扁瓶、多角燭臺、花澆、無擋尊等等。

許多造型大都是依照西域進貢而來的金銀器、玻璃器皿甚至是陶器為樣本的。

再具體到各式各樣的裝飾圖案,幾何原理的應用、環帶、開光、平均分割、多角對稱等繪畫手法,加之普遍密集的花紋布局,使人觀之耳目一新。

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龍耳花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 青花花卉阿拉伯文無擋尊

明永樂青花花卉紋八方燭臺-北京故宮

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扁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看點

04

紋飾

永樂的紋飾疏朗秀麗、筆意自然。

圖畫花紋多為雙鉤填色,繪筆用小筆觸,往往出現深淺不一的顏色。

圓器內外加花,並廣泛採用器心繪畫的裝飾手法。

青花紋飾的線條中常有鈷鐵的結晶斑,這是由於鈷料研磨不細所致。

器物上構圖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其紋飾無論是粗筆寫意還是細筆描摹,均給人以清秀之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這時已不見洪武朝所盛行的以扁菊花為主題的紋飾圖案了,這在斷代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提示。

明永樂 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永樂青花纏枝花紋折沿洗-北京故宮

永樂時期青花紋飾既保留傳統圖案,又有受外來文化影響的圖案。

傳統紋飾最常見到的是纏枝、折枝花卉、花果。

這些紋飾經常出現在大盤、碗、梅瓶、執壺等器物上。

特別是青花大盤,有折枝、纏枝蓮花、菊花、瓜果,花紋變化較多,

有三、四、五、六朵花卉的不同紋飾。

龍鳳紋在該時期的碗盤洗上出現亦較多,有雲龍、雲鳳、海水龍等不同組合。

明永樂青花海水龍紋扁壺-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明永樂 青花鳳凰紋三系茶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代、洪武時期的蓮池紋仍然沿用。

海獸紋亦有一定數量,主要見於高足杯等器物上。

人物紋較元代有所減少,人物紋僅見胡人舞樂,嬰戲紋。

永樂青花瓷器紋飾布局大多比較疏朗,有少量紋飾布局較為繁密,花紋的繪製一般比較纖細。

而摹仿西亞地區金屬、陶器的製品有的外域風格比較明顯,

如錦紋、卷枝紋、阿拉伯文字,

有些則與中國傳統紋飾融為一體或完全採用中國傳統紋飾。

其中一種在如意耳扁瓶、扁平大壺,花澆上出現的纏枝花紋,

其纏枝畫法仍保留中國傳統方法,

但花朵與中國傳統畫法有別,

特別是在纏枝上一側出現的麥粒狀紋或花瓣紋,是我國傳統畫法中所未見的。

明永樂 青花人物紋如意耳扁壺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扁壺又稱抱月瓶,其型制仿自中東,

但裝飾紋卻為中國式樣,山水風景畫的繪法為傳統水墨形式,只是人物為外邦異族。

此為永樂官窯中無論釉色、繪畫都極為精妙的一幅山水人物圖畫。

花鳥、園景、竹石芭蕉紋融寫實與裝飾為一體,對後世青花紋飾影響較大。

永樂時期青花瓷器的邊飾有回紋、卷枝紋、海水紋、蓮瓣紋、如意雲紋、

靈芝紋、曲折紋、蕉葉紋、朵花紋、梅花紋、葉紋等。

永樂青花瓷器的裝飾紋樣除用青花繪製以外,還有少量用金彩描繪及刻劃方法表現的。

明永樂青花喜上眉梢抱月瓶

明永樂青花竹石芭蕉紋梅瓶-北京故宮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帶梅瓶

看點

5

款識

永樂青花瓷只有極少數有年款。

只有官窯壓手杯中見有「永樂年制」的四字篆字款,

寫在器裡面中心,圍以雙圈線、單圈線和花瓣飄帶。

最寶貴的是青花雙獅繡球心款、花心款、鴛鴦圍款。

民窯產品偶有「福、錄(祿)、壽」等款字。

明永樂青花「永樂年制」款纏枝紋壓手杯-北京故宮

明永樂青花壓手杯獅子款

從明正德年開始,就出現了仿永樂窯器款。

其後,嘉靖、萬曆,康熙、雍正,清末民初都有仿款出現。

歷代仿款有青花寫款、陰文刻款、陽文刻款三種字體;

字體和寫法也不一樣。

款的外圍常飾花瓣形圖案,線條硬直欠流暢,也有的圍以單圈。

明萬曆 仿永樂青花纏枝蓮壓手杯 ,成交價:RMB195,500元,2012-12-05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秋季拍賣會

所以凡以四字楷書或六字款寫在器裡、底足或口上的多是後代仿品。

永樂時期青花器物書寫年款的雖然少,卻開啟了明清兩代官窯器物書寫朝代年款的先河。

-end-

溫馨提示:文章來源:收藏巔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為學習分享,不作商用,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
    大家好,我是曹麗,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洪武(公元1368-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用洪武年帶有洪武官款的瓷器。對元末和洪武瓷器的分期問題,目前國內外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 曠古奇珍之永樂青花瓷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這是周杰倫演唱歌曲《青花瓷》中的歌詞,是用來讚美青花瓷的華美詞句。我國的青花瓷是最經典的瓷器藝術品,獨特的青色花紋猶如青色的水墨畫。在浩瀚的中華瓷器史上,明代的永樂青花以高貴典雅的氣質,成為了青花瓷中的曠古奇珍。
  • 臺北故宮藏永樂青花瓷!
    後世很多學者認為,永樂時期的青花瓷採用的青花料「蘇麻離青」,就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 後世學者將「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簡稱為「永宣青花」,其青花瓷的成就登峰造極,達到整個明代乃至於明清時期的藝術巔峰。 眾所周知,臺北故宮藏有大量的歷朝歷代藝術瑰寶,其中許多精品是世界第一流的水準。臺北故宮的明代永樂時期青花瓷收藏也是重器連連、蔚為可觀。本文就此作簡要賞析:
  • 青花瓷15之鑑別永樂青花和宣德青花我們應當注意和規避的問題
    鼎盛時期的青花瓷從青花瓷發展的歷史當中,我們知道永宣時期是青花瓷的鼎盛時期,但永樂時期的陶瓷製品,不管白瓷也好還是青花瓷也好,都是沒有屬款。全世界兩件僅有永樂屬款的器物就是壓手杯。那麼今天我們收藏永樂青花時除了屬款以外還應該注意和規避哪些問題呢?一、收藏路上的問題收藏者我們每次去鑑寶,都能發現永樂款的東西。上個月我在山西做海選,現場有一個人,拿著一個湯盆大小的碗讓我看,說是永樂青花瓷。碗的中央用篆書寫著』永樂年制』四個字。我跟這個人說永樂屬款的器件故宮裡面有一件,叫做壓手杯。
  • 故宮典藏的永樂青花欣賞
    永樂三年至宣德六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帶回制瓷所需的青料"蘇麻離青"。永樂青花青色濃豔,有暈散,有鐵鏽斑,有串珠縮聚現象。在故宮「萬紫千紅——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中有幾件永樂青花瓷,看看它們是不是都使用了蘇麻離青料。
  • 永樂青花瓷鑑定這四個細節不可不知道,謹記這四點,和寶物說話
    關鍵詞:永樂青花瓷鑑定明永樂宣德時期是中國制瓷業的巔峰時期。不論是以西紅寶石入釉的鮮紅祭器,就是以蘇麻離青為飾的青花瓷物,這些都是奇葩,也是國之瑰寶,備受喜愛。永樂青花瓷器,佔據著中國陶瓷歷史的重要一席。在我國文物藝術史上極為出名,和宣德青花瓷一起並列稱為「宣青」。永樂青花瓷用麻倉土為胎,蘇麻離青當飾,具有濃厚的異國情調,是很珍貴的。雖然永樂朝長於宣德朝,但是永樂青花文物的存世量大少於宣德青花文物。因為沒有款識,名氣不夠宣德青花瓷大。但是永樂文物的精品,收藏和升值的潛力都很高。
  • 從2530萬成交的永樂青花梅瓶,來認識真正的蘇麻離青!
    ,體現了明清景德鎮御窯青花瓷作的最高水準。永樂青花瓷器堪稱明清御窯之典範,備受追摹。凡藏家與研究者,皆以擁有永樂瓷器為榮。永樂青花也被譽為「最美青花」。究其原因,這一方面得益於帝王的重視,另一方面還得益於優質的青花原料「蘇麻離青」的再度傳入,相對於國產青料,蘇麻離青著色沉穩,發色濃麗,品質極高。
  • 無錫國美永樂高清彩電特賣 液晶只要199元
    元月21日至31日,「無錫國美永樂平板高畫質電視特賣會」盛大開幕。記者從國美了解到,特賣會集結了國美永樂19個門店所有的彩電資源,海爾、夏普、LG、創維等14個品牌彩電供應商也表示全力支持國美此次高畫質電視特賣會,給出最大限度讓利,高畫質電視特賣會將從元月21日一直持續到元月31日,為期10天,「購LED送2M網絡寬帶」、「購3D智能電視送高清機頂盒」、「所有高畫質電視7折起」、「液晶電視只要199元」等優惠層出不窮。
  • 讀懂文物:細談永樂青花,永樂青花的鑑定有這幾點特徵
    永樂朝的時候可是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在那個時候不管是軍事還是手工業都有一定的發展。我們的瓷器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 珍貴的青花瓷 | 「大明宣德蓋碗」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 永樂雞心杯微觀鑑定圖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永樂雞心杯器型獨特,是明朝永樂年間初創燒的新品種,很是精巧。
  • 宣德時期的青花瓷該怎麼辨別
    宣德時期的官窯青花瓷,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和永樂青花瓷器並稱永宣,又被稱為宣青,是我國名貴的青花瓷之一,宣德青花,承接了永樂青花瓷器的輝煌,由於鄭和在永樂期間多次下西洋,帶回來了不少青花瓷彩繪所需要的蘇麻離青,所以早期宣德青花瓷都是採用進口材料燒制的
  • 明代永樂年青花纏枝花卉紋碗的特點與賞析
    明代永樂年的青花纏枝花卉紋碗永樂年間的青花瓷器造型比較多樣化,而且紋飾也很優美。永樂年的青花瓷器與宣德年間的青花瓷器基本上可以代表著明代早期青花瓷類的巔峰之作。明代永樂年間的青花纏枝花卉紋碗局部從此碗的局部圖,我們還可以看到當時的瓷器上的枝蔓紋飾,被繪畫得十分清秀,線條也很流暢。
  • 只需4點讓你讀懂宣德時期青花瓷,簡單方便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了明代永樂時期青花瓷的藝術特徵,正好有網友在評論中曬出宣德時期青花瓷照片,今天我們就以同樣的角度,再來淺析一下明宣德時期青花瓷的藝術特徵第一,紋飾繪畫是明代宣德青花瓷的主要裝飾手法,以紋飾取勝的宣德青花瓷
  • 記住這些特徵,在明初民窯青花瓷鑑定方面,你就是半個專家
    明初民窯青花瓷的範圍是什麼?根據一些學者的著作,將明代民窯的青花瓷分為明初、明中期和明末三個階段,明初指洪武、經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至天順朝,簡單來說就是朱家的前四代人,不到100年時間,這段時間也是明代民窯的恢復和發展階段,之前是延續多年的戰爭。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永樂時期瓷器圖錄(一)
    此器造型雋秀, 胎體輕薄, 胎質潔白細膩, 釉面光潤, 青花採用"蘇麻離青"料, 色調清雅明朗, 紋飾描繪盤曲迂迴, 瀟灑自然, 線條舒展柔美, 為永樂青花瓷的代表作。 明代永樂宣德時期是中國青花瓷生產的黃金時代, 其品種多樣, 造型豐富. 此器為永樂朝的創新式樣, 形制仿自伊朗黃銅折沿盆, 而裝飾是中國傳統紋樣, 反映出明初中外文化交流與影響。造型簡潔飽滿, 青花色澤濃豔, 紋飾清新雅致. 宣德時期有同樣形制和紋飾的器物, 宣德器渾厚凝重, 永樂器輕盈秀美, 藝術風格不同. 清雍正時期有仿, 但紋飾纖柔, 線條不夠豪放。
  •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的六種方法
    明永樂青花瓷如何鑑定?想必收藏愛好者都已有所了解,明永樂青花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永樂時期瓷器在我國的陶瓷工藝史上,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獨樹一幟,佔有特殊地位,成為明清兩代的典型,那麼讓我們首先了解一下永樂青花瓷。
  • 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時期,青花瓷
    大家好,我是小編李光,今天就讓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我國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時期,青花瓷。宣德(公元1426-1435年)宣德青花和永樂青花一樣,是中國古代青花瓷器生產的高峰,但宣德青花比永樂青花名聲更大,《景德鎮陶錄》卷五評價宣德青花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這大概由於人們一度對永樂青花知之甚少,而宣德青花傳世較多的緣故。由於永樂和宣德是相鄰的兩個朝代,制瓷工藝區別不明顯,過去有「永宣不分」之說。
  • 那些年夢寐以求的「永樂青花」TOP20排行榜
    此件梅瓶為明初青花瓷中的名品。近似例見諸於國內外公私收藏,尺寸由28.5公分至41公分不等。臺北故宮藏有二例,著錄於《明瓷名品圖錄:洪武窯、永樂窯、宣德窯》,東京,1977年,圖版12(圖一)及39號,後者帶蓋,器形稍有不同,構圖較緊湊,被定為宣德。北京故宮博物院亦有二例,一載於《中國陶瓷全集》第十二冊,上海,2000年,圖版12,另一載於耿寶昌著《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北京,2002,圖版76號,定年宣德。
  • 明永樂青花瓷的特點以及一些小知識
    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永樂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 永樂青花端莊秀美,器物線條非常柔美流暢。講究修胎,器形十分規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