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永樂青花瓷鑑定
明永樂宣德時期是中國制瓷業的巔峰時期。不論是以西紅寶石入釉的鮮紅祭器,就是以蘇麻離青為飾的青花瓷物,這些都是奇葩,也是國之瑰寶,備受喜愛。但是幾百年來,永樂宣德器物,都束之高閣,珍藏在皇宮內院,十分稀少。想看全貌卻不得,都不能看到珍貴之器本身,又怎麼說收藏呢?
但隨著科技進步,網絡發達。一直讓研究學者沒有辦法看到的文物名器,現在都可以利用數位相機等千萬級別的像素用電腦掃描,讓世人看到。也就是這些照片,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文物鑑定的謎題。
永樂青花瓷器,佔據著中國陶瓷歷史的重要一席。在我國文物藝術史上極為出名,和宣德青花瓷一起並列稱為「宣青」。永樂青花瓷用麻倉土為胎,蘇麻離青當飾,具有濃厚的異國情調,是很珍貴的。雖然永樂朝長於宣德朝,但是永樂青花文物的存世量大少於宣德青花文物。因為沒有款識,名氣不夠宣德青花瓷大。但是永樂文物的精品,收藏和升值的潛力都很高。
一直以來,都有人問藝太如何鑑別永樂青花瓷,這裡藝太通過自己的經驗,以及經常穿梭在各大國際拍賣會,特地撰寫此文,告訴想收藏的萌新們,鑑定永樂青花有法門。
一:看胎土(壹叄捌)
永樂青花胎土是麻倉土冶煉,因為胎土裡含有氧化鉀高,所以它的瓷很薄和明末德化窯一樣,胎骨透光且有肉紅色。胎身厚薄均勻,琢器接胎痕跡都不明顯,但是仔細一看還是可以看見痕跡的。撇口器的口沿用手去觸摸,有很明顯的鋒利感受。露胎的地方也潔白無瑕,鮮少有成化時期的那種火石紅現象。以小窺大,永樂時期瓷土淘洗非常精細。
二:青花呈色
貳肆叄玖 永樂青花呈色比較翠豔,於濃重時顯黑斑,線條是暈散的。邊緣不清。如果仔細觀察,是用進口蘇麻離青料來繪製。大家都知道蘇麻離青料的青花色調濃豔,線條暈散,藍色中也摻雜著黑色斑點,沁入胎骨。用手摸起來有凹凸不平的感覺,在視覺上也有深有淺,好像傳統水墨畫一般。但是用國產料的,青花色調就更加清新一點。
三:看胎底
釉底和砂底是永樂時期器物的兩種底足,整個釉底釉質非常細膩、光滑,於積釉處泛青,永樂時期器物底足有釉底和砂底兩種 玖叄捌柒,釉底釉質細膩、光滑,積釉處泛青,呈湖水綠色。砂底則是細白,撫摸起來很細膩,有糯米粉的感覺。因為胎土中含有微量的雜質,所以偶爾看見到褐色星星點點。器物底足會採取平削的手法。圈足露胎的地方呈現橙色的火石紅,在足跡露胎的地方可以看見護胎釉。除了像碗和盤等小類器物外,因為當時的工具原因,大件的器物修胎很不細膩規整,在器壁和器底的相接地方有一周,大家俗稱「月亮底」。
四:款識
永樂官窯青花瓷器中的署款並不是很常見的,青花器中只看在壓手杯署款,器中心書寫「永樂年制」的四字篆書款,而且圖案花紋圍繞款字,有繪雙獅滾球的,茌球心書寫年款。除此之外,其他的永樂青花器裡,有一些還是繪龍紋的或者是花形圖記的。如果在器物的裡面,有四字楷書或者六字楷書,那麼多數是後仿的。明嘉靖,清康熙等仿永樂是最多的。
永樂青花瓷代表著自己的獨特,是以讓大家追逐,競相珍藏。
我是藝術太太,每一件古物,都會說話。
你所珍藏的,皆是無價之寶。
本文由福羲藝術太太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