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寶昌:永樂青花三大到代特徵,圖文真偽對比!「推薦」

2020-12-20 騰訊網

中國為傳承五千年的泱泱大國,三藏從小受長輩影響,對傳統文化痴迷甚重。歷來也就是最喜歡瓷器收藏,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才知道自己仍是滄海一粟,畢竟瓷器收藏學無止境,一說到永樂瓷器,對很多藏友來講也是有很多的故事。永樂在位二十多年,說實話,歷史並不太長,但是在這二十多年裡卻能讓歷史寫下永樂大帝的名字,足以可見此時的社會在永樂帝的領導下發展有多高。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更是獨樹一幟,在我國的陶瓷燒造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後成為明清兩代的瓷器經典。

收藏學的是歷史文化與內涵,當我們了解歷史的時候,才知道我們的祖先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的智慧與知識。在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與復興的同時,國家不僅是重視收藏,更是鼓勵我們民間個人收藏,收藏的同時也是對文物對歷史的保護,保護好老祖宗留下的這些瑰寶。收藏同樣也是社會積聚財富與投資之道。永樂青花盛名已久,當時鄭和下西洋所帶回的蘇麻離青更是將永樂青花呈色效果推上巔峰,這也是為何永樂青花瓷具有如此之高的收藏價值,如果真的能夠收藏到一件永樂青花,那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明永樂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 成交價: 16,866.00萬

此件永樂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紋梅瓶更是以16,866.00萬天價成交,更是說明近幾年永樂青花價值之高!永樂青花三藏也寫過很多鑑定知識,很多藏友也跟三藏說有很大受益,在此三藏不敢居功,若你手上有珍品瓷器困於出手,想找正規平臺參加拍賣,有緣者可與筆者聯絡壹玖捌,陸陸玖伍,貳叄伍零不成交無任何前期費用能幫助到廣大藏友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不過是隨手一筆,如有不足還請指教!今天我們用圖片直觀的來看看真品與仿品之間到底差在哪!

一,青料

仿明代古瓷最多的當屬於清三代,且此時的仿古瓷稱之為一絕,為何?這是因為清三代的皇帝都喜愛永宣時期的瓷器,尤其是康雍兩朝,獨鍾愛此時的瓷器,對制瓷這方面更是要求嚴格,所以對此時的瓷器都花費很大精力去製作。另因有的器物上落有清代的帝王年號款,時代特徵明確,故給仿永樂青花斷代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對於那些不帶清代帝王年號款的仿永樂青花則需要格外注意,應採用胎、釉、彩、造型、工藝等多方面結合的綜合鑑定方法進行判斷與評價。如下圖

永樂時的蘇青最大的特點就是暈散及吃胎特徵,在瓷器上燒造出來的青花有自然的暈散現象,這種現象就像宣紙上繪水墨畫一樣,筆墨散暈,淋漓盡致有自然美。在瓷器上呈色猶如濃豔的藍寶石,有深有淡,層次分明,且深濃處凝聚呈黑藍色或深藍色或黑褐色的錫光色。用手撫摸之有凹凸不平感

青花纏枝花紋罐,明永樂

二,款識

據史書記載,真正開始在瓷器上冠以帝王年號款方式的就是在永樂時期,但本來留的款識比較少,而流傳來的一些傳世品更是稀有,據三藏所了解永樂官窯青花瓷器中署款的並不常見,現在所能見到的也就壓手杯有署款,以圖案花紋圍繞"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在器物底心。筆道折角為圓角,給人感覺渾厚圓潤,卻又不失嚴謹。

民國時期亦因仿古風氣興盛而燒造有仿永樂青花瓷。民國仿永樂青花除了造型、紋飾、工藝上的模仿外,還刻意模寫「大明永樂年制」款,顯得畫蛇添足。

三,胎釉

永樂時期的修足特徵一般採用平削的手法,所以足牆較寬,一般常見的器足有高深外撇式圈足、內牆外撇式淺圈足、裡直外收式圈足、齊平式圈足、外底邊角微有突出的齊平式圈足等大件器物。面以肥厚、細膩、光滑、瑩潤、平淨為主要特徵。

而新仿的永樂青花如下圖,修足工藝與當時本朝的不一樣,這個時候才用的是清代典型的修足工藝——泥鰍背。而且胎質因為太過細膩反而有點像塑料一樣的質感,與永樂本朝的粉質的細膩不一樣。

如何在收藏永樂青花瓷器時去辨別真假和年代,三藏從來就不覺得這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沒有人能隨便成功,一步登天,這都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和學習交流,而且現在技術越來越發達,有一些仿品仿得讓人撲朔迷離。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己有了好的辨別真假古玩的知識和能力才能在收藏投資過程中得到真正的樂趣且還能賺取到最大的經濟利益。三藏說出一點自己所結,如能幫助到各位藏友自是最好不過,拳拳之意,不足掛齒,不過希望能交到更多朋友。

相關焦點

  • 耿寶昌:宣德青花到代看這幾點特徵!你手中的宣德青花值幾個億?
    高古瓷研究以馮先銘,陳萬裡先生為泰鬥,明清瓷器鑑定則以孫瀛洲,耿寶昌師徒為掌門。玩瓷器的藏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他們的影響說到瓷器鑑定,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知道,耿寶昌老先生在古瓷器鑑定這方面的成就之高,在《明清瓷器鑑定》耿老整理描繪了非常多的宣德瓷器器型介紹,看已經十分完備,但在今天更深入的研究看來,還是有不少滄海遺珠,未被選進。
  • 耿寶昌:永樂青花鑑定四大基本細節,牢記這些特徵,讀懂文物
    許多以前研究學者無法窺見的文物名器,現在都藉助於數位相機的千萬級像素通過電腦傳達到我們眼前。這些堪比寫真的瓷器照片,揭示了永樂瓷器文物鑑定之謎。 永樂青花瓷,採用麻倉御土為胎,蘇麻離青為飾,異國情調濃厚,屬於那種一見傾心的寶物。永樂青花瓷器,雖然永樂一朝時間遠遠長於宣德時期,但永樂青花文物存世量卻遠遠少於宣德青花文物。由於無款,名氣沒有宣德青花瓷器大,但永樂文物精品極精,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極高,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永樂青花瓷器如何進行文物鑑定。
  • 耿寶昌:宣德青花的特徵及辨偽,不可仿製的六大特點【推薦】
    造型古樸,典雅,釉色晶瑩豔麗,紋飾種養繁多是其宣德青花特點,不僅是官窯產品質量講究,就是一些民窯器也是十分精細,給人感覺頗有典雅之風。宣德時期燒制精緻的青花瓷器在後世獲得了極高的評價,甚至超過了永樂朝瓷器。
  • 讀懂文物:細談永樂青花,永樂青花的鑑定有這幾點特徵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卉紋折沿洗 永樂青花瓷,和宣德青花並稱永宣,一般而言,永樂多無款,宣德多款。但永樂亦有四件壓手杯有篆書款,宣德也有無款器物,如何區分呢?還得多看館藏真品,牢記細節,認真對比。最好做筆記。永樂青花典型發色是這種藍黑色。
  • 永樂青花的時代特徵
    永樂青花的時代特徵胎釉:一般說來,永樂圈足矮淺,由於胎土淘煉精細,白沙底溫潤細密,有足牆內直外坡,有時偶見有小塊鐵色斑點,呈糯米粉狀,摸之細膩滑潤。永樂時期的釉面以肥厚、細膩、光滑、瑩潤、平淨為主要特徵,絕無橘皮釉紋。
  • 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 非常時期,再多的錢再大的房,你也只能宅家無聊的發呆,而收藏人一家正在快樂地欣賞把玩,你收藏了數字而他卻藏了文化」---禪古茶人 永樂青花的時代特徵
  • 永樂青花鑑定要訣
    明永樂 青花竹石紋碗永樂瓷器向來以造型靈秀端莊、優美飄逸、厚薄適中著稱,擺脫了元代厚重的風格影響,工藝日臻成熟,從幾釐米的小罐、碗、杯到五、六十釐米的爐、盤都燒造的相當成功完備。永樂青花圖案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紋飾疏朗秀麗、筆意自然,無論是粗筆寫意還是細筆描繪,均給人以清秀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畫面多留白地。圖畫花紋多為雙勾填色,一改前朝大筆塗抹的筆法,繪筆用小筆觸,往往出現深淺不一的顏色。圓器內外加花,並廣泛採用器心繪畫的裝飾手法。青花紋飾的線條中常有鈷鐵的結晶斑,這是由於鈷料研磨不細所致。
  • 那些年夢寐以求的「永樂青花」TOP20排行榜
    青花用料為蘇泥勃青,因有「滲青」、「散渾」之特性,青色鮮豔,偶因滲青而有濃暗斑點,有水墨畫之風韻,加以運筆瀟灑,氣勢凌然,在黑色結晶斑映襯下,彰顯出色澤清晰明快的特點。從已知的資料看,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在江蘇揚州市博物館收藏一件,景德鎮考古研究所在珠山御窯廠遺址中發現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殘片。
  • 耿寶昌:鑑定雍正青花的技巧,深入分析,值得收藏,圖文並茂
    雍正一朝在清三代中時間最短,短短只有13年,但是其瓷器燒造水平卻發展得很是順利,有著自己明顯的特點。雍正青花在繼承了康熙時期的基礎上,還有很大的提高,有了很多的創新變化。 二、釉面方面:雍正時期的青花瓷器釉面較為光潤,雍正時期仿永樂成化時期的釉面較為潔白;仿宣德的釉面橘皮紋特徵較為明顯,釉面呈閃青狀;仿嘉靖、萬曆時期的釉面則是使用亮青釉
  • 明永樂青花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明永樂青花瓷器值多少錢?
    從永樂朝典型器看,由於燒成溫度較高,釉內氣泡較少,所以釉面有肥亮感,但有很大一部分永樂器也有很多氣泡。永樂青花瓷器的釉,基本上為白中泛青色,少數器有開片。青花有暈散現象。永樂青花(包括其他品種)瓷器的製作,除大盤、扁瓶等少數大件器外,多數器物的底部均已施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時代特徵。器型:永樂朝器型多見梅瓶、玉壺春瓶、雙系扁瓶、深腹洗、大盤、大碗、碟、罐、高足杯及各式碗、盤、壓手杯等。
  • 故宮典藏的永樂青花欣賞
    永樂三年至宣德六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帶回制瓷所需的青料"蘇麻離青"。永樂青花青色濃豔,有暈散,有鐵鏽斑,有串珠縮聚現象。在故宮「萬紫千紅——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中有幾件永樂青花瓷,看看它們是不是都使用了蘇麻離青料。
  • 今日推薦:明永樂 青花「喜上眉梢」纏枝花卉雙鳥紋帶蓋執壺
    規格:高29釐米,口徑6.2釐米,底徑9.5釐米來源:香港旅外藏家重要舊藏拍品簡介:本次推薦之永樂官窯青花花鳥紋執壺拍品背景:永樂皇帝朱棣在位22年,社會安定,永樂三年(1405年)開始派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帶回制青花所需珍寶:蘇麻離青進口色料;由於中外文化交流,作為明早期永樂瓷器,部分造型上除繼承蒙元時期的一些特徵外,亦吸收西亞元素;永樂青花制瓷,青色濃鬱層次豐富,型態趨於清新,豔澤,端莊,進口青花鑽料造就水墨畫般的藝術感,卓爾不凡;永樂官窯青花器出品件件精鑿
  • 耿寶昌成化鬥彩瓷看三點斷代,建議收藏!
    說到瓷器收藏,現在很多人都不陌生,在瓷器圈子裡成化鬥彩最有盛名。鬥彩是中國傳統制瓷的珍品。其始於宣德年,後來到了成化時的鬥彩深受收藏界的推崇。成化鬥彩是在青花抹紅彩繪畫的基礎上再次創新創造出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新品種,鬥彩以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新的且符合明代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鬥彩是瓷器史上一大重要成就,也是為彩瓷燒制起來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 你知道嗎,明永樂青花瓷都有這幾大特徵
    永樂時期社會安定,城市繁榮,特別是從南京遷都到北京後,修整運河,水上交通得到很好的發展,全國的發展更加迅速,加上永樂三年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促進了海內外貿易的發展,使國家快速走向富強,永樂時期瓷器的發展也深受影響,若你手上有珍貴藏品困於出手,想找正規拍賣平臺,有緣者可與大林聯繫壹捌捌,貳肆貳陸,伍捌柒壹如文物局老師鑑定藏品屬到代臻品
  • 永樂青花無擋尊賞析
    青花顏色深沉,有暈散現象。此器是受外來影響的新器型,估計應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舉行禮拜活動的用具之一。明永樂年間,青花瓷器經過洪武朝短暫的低潮後又迅猛發展,出現了自元末青花瓷成熟以來的第二個高峰。這一時期,青花瓷器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一個新水平,被稱為青花瓷器的「黃金時期」。它一改元青花繁密、雄健的格調,呈現出濃豔、凝重、古樸、典雅的藝術風採。
  • 從2530萬成交的永樂青花梅瓶,來認識真正的蘇麻離青!
    永樂青花瓷器堪稱明清御窯之典範,備受追摹。凡藏家與研究者,皆以擁有永樂瓷器為榮。永樂青花也被譽為「最美青花」。究其原因,這一方面得益於帝王的重視,另一方面還得益於優質的青花原料「蘇麻離青」的再度傳入,相對於國產青料,蘇麻離青著色沉穩,發色濃麗,品質極高。
  • 瓷器鑑定如何根據氣泡鑑定瓷器是否到代
    今日的傳世品和仿品以明,清兩代瓷器居多, 款識 款識 而明、清官窯絕大部分都有年款和特徵。如明代款識就有所謂「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一類的說法。因此,我們在識別真偽古瓷時,首先應注意款識,注意款識的筆法,如橫,豎,撇,捺、勾、挑、點等的特徵。
  • 瓷器鑑賞:《永樂青花真品》價格在六百萬左右
    這件根據圖片可以確定是一件現代仿古茶具,仿製的範本為明早期永樂官窯風格的青花纏枝花卉紋雞心碗,青花紋飾拘謹,描摹痕跡嚴重,這種形制的永樂官窯目前尚未發現有本年款識,且永樂款也多出現在高足碗的碗心,而底部書寫款是宣德官窯才出現的,所以無論這件在那裡售賣,也是一件新仿明早期的製品。永樂青花真品目前這類雞心碗價格在六百萬左右,我是路傑,希望我的意見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 青花瓷15之鑑別永樂青花和宣德青花我們應當注意和規避的問題
    那麼今天我們收藏永樂青花時除了屬款以外還應該注意和規避哪些問題呢?一、收藏路上的問題收藏者我們每次去鑑寶,都能發現永樂款的東西。上個月我在山西做海選,現場有一個人,拿著一個湯盆大小的碗讓我看,說是永樂青花瓷。碗的中央用篆書寫著』永樂年制』四個字。我跟這個人說永樂屬款的器件故宮裡面有一件,叫做壓手杯。
  • 永樂青花葡萄大盤二十年後復現京城
    記者從北京東正拍賣公司獲悉,繼2015春拍紫砂泰鬥顧景舟「湖帆石瓢壺」創顧景舟紫砂單品紀錄之後,將有一件超43釐米直徑的明永樂朝青花葡萄紋大盤驚豔北京東正2015秋拍。   歷史倒回1995年在北京拍賣會上,一件永樂青花43釐米「葡萄紋大盤」驚現拍場,如此名品,在人們心中有著神聖的地位,當屬博物館中永久性陳列的名品,最終此件拍品以165萬人民幣成交,之後此盤被藏家視若珍寶,秘藏二十年。今日重現京城,必將再度引發收藏界的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