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青花葡萄大盤二十年後復現京城

2020-12-25 人民網

  記者從北京東正拍賣公司獲悉,繼2015春拍紫砂泰鬥顧景舟「湖帆石瓢壺」創顧景舟紫砂單品紀錄之後,將有一件超43釐米直徑的明永樂朝青花葡萄紋大盤驚豔北京東正2015秋拍。

  歷史倒回1995年在北京拍賣會上,一件永樂青花43釐米「葡萄紋大盤」驚現拍場,如此名品,在人們心中有著神聖的地位,當屬博物館中永久性陳列的名品,最終此件拍品以165萬人民幣成交,之後此盤被藏家視若珍寶,秘藏二十年。今日重現京城,必將再度引發收藏界的矚目。

  永樂青花盤以三十公分者為常,四十公分者為貴,而四十公分以上者,世間罕有,為世界公私收藏中國陶瓷機構競相爭奪的至寶。就永樂青花紋飾而論,『五朵花』不若『一束蓮』,蓮不若牡丹、扁菊,而花卉又不若西瓜、葡萄……此件「永樂青花葡萄紋花口大盤」口沿及器壁呈十二瓣菱花式,形如盛開的蓮花。撇口寬折沿、唇口凸起、淺弧壁、廣底、圈足,平砂底,無釉。通體青花紋飾,盤心繪折枝葡萄,枝葉翻卷,藤蔓纏繞,碩果纍纍;外壁飾靈芝、牡丹、菊花等十二組折枝花卉;口沿飾纏枝花卉紋一周。所繪花紋勻稱分布,藤蔓綿綿,疏朗而飽滿,紋飾寫實傳神,充分借鑑國畫的筆墨意韻,得其法度,勾、勒、點、染諸法,運用皆宜。線條粗細並用,青料濃淡兼施,呈色極富層次,鐵鏽斑深入胎骨,從而令畫面頗具蒼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渾之美,一如朱明盛世,清廉為政的治國之道。永樂青花紋飾明顯地較元代疏朗,描繪手法趨於自然、寫實。諸如此類的「花口巨盤」繪葡萄紋飾,明顯帶阿拉伯風情,應是為出口中東專門燒製的,極有可能是為當時波斯皇族,土耳其的帝王,又或是西亞的君主們定製之物。此可從現存土耳其託普卡匹博物館和德黑蘭阿德比爾聖廟等海外收藏的珍貴永樂大盤得證。

  另悉,紫砂泰鬥顧景舟大師為國慶慶典「獻禮」所制「松鼠葡萄十頭套組」紫砂茶具,為其巔峰巨作,將一併輝耀北京東正2015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相關焦點

  • 永樂青花鑑定要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歷時21年,是明代國力強盛時期。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 那些年夢寐以求的「永樂青花」TOP20排行榜
    此外,明廠遺址還發現了少量以折枝瓜果紋作主題的永樂大碗,碗心分別繪有荔枝、葡萄、瓜、桃等紋樣(同書第154-61頁,圖45-48)。這些例子跟這件拍賣品同樣是工藝精美、繪工細膩、色澤鮮麗。就永樂青花紋飾而論,「五朵花」不若「一束蓮」,蓮不若牡丹、扁菊,而花卉又不若西瓜、葡萄……此盤口沿及器壁呈十二瓣菱花式,形如盛開的蓮花。撇口寬折沿、唇口凸起、淺弧壁、廣底、圈足,平砂底無釉。通體青花紋飾,盤心繪折枝葡萄,枝葉翻卷,藤蔓纏繞,碩果纍纍;外壁飾靈芝、牡丹、菊花等十二組折枝花卉;口沿飾纏枝花卉紋一周。
  • 永樂青花的時代特徵
    永樂青花的時代特徵胎釉:一般說來,永樂圈足矮淺,由於胎土淘煉精細,白沙底溫潤細密,有足牆內直外坡,有時偶見有小塊鐵色斑點,呈糯米粉狀,摸之細膩滑潤。永樂時期的釉面以肥厚、細膩、光滑、瑩潤、平淨為主要特徵,絕無橘皮釉紋。
  • 讀懂文物:細談永樂青花,永樂青花的鑑定有這幾點特徵
    明永樂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號)歷時21年,我們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晚期的時候為了皇太孫建文帝解決了很多開國功臣。這也為燕王朱棣造反埋下了伏筆。
  • 永樂青花為何是「中國最美青花」呢?
    款識:永樂青花瓷一般無款識,只有極少數有「永樂年制」的年款。 並且永宣是代表了明代瓷器的高峰期,所以永樂的青花價格就 一直很高。
  • 耿寶昌:永樂青花三大到代特徵,圖文真偽對比!「推薦」
    永樂在位二十多年,說實話,歷史並不太長,但是在這二十多年裡卻能讓歷史寫下永樂大帝的名字,足以可見此時的社會在永樂帝的領導下發展有多高。此時的鮮紅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更是獨樹一幟,在我國的陶瓷燒造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後成為明清兩代的瓷器經典。
  • 故宮典藏的永樂青花欣賞
    永樂三年至宣德六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帶回制瓷所需的青料"蘇麻離青"。永樂青花青色濃豔,有暈散,有鐵鏽斑,有串珠縮聚現象。在故宮「萬紫千紅——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中有幾件永樂青花瓷,看看它們是不是都使用了蘇麻離青料。
  • 瓷器鑑賞:《永樂青花真品》價格在六百萬左右
    這件根據圖片可以確定是一件現代仿古茶具,仿製的範本為明早期永樂官窯風格的青花纏枝花卉紋雞心碗,青花紋飾拘謹,描摹痕跡嚴重,這種形制的永樂官窯目前尚未發現有本年款識,且永樂款也多出現在高足碗的碗心,而底部書寫款是宣德官窯才出現的,所以無論這件在那裡售賣,也是一件新仿明早期的製品。永樂青花真品目前這類雞心碗價格在六百萬左右,我是路傑,希望我的意見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 永樂青花無擋尊賞析
    明永樂(1402年-1424年)景德鎮窯製品,此器又稱盤座。系從波斯傳入的器形,口、底似壁,上下直通,呈筒狀,器身上寫有阿拉伯文。青花顏色深沉,有暈散現象。此器是受外來影響的新器型,估計應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舉行禮拜活動的用具之一。明永樂年間,青花瓷器經過洪武朝短暫的低潮後又迅猛發展,出現了自元末青花瓷成熟以來的第二個高峰。
  • 從2530萬成交的永樂青花梅瓶,來認識真正的蘇麻離青!
    永樂青花瓷器堪稱明清御窯之典範,備受追摹。凡藏家與研究者,皆以擁有永樂瓷器為榮。永樂青花也被譽為「最美青花」。究其原因,這一方面得益於帝王的重視,另一方面還得益於優質的青花原料「蘇麻離青」的再度傳入,相對於國產青料,蘇麻離青著色沉穩,發色濃麗,品質極高。
  • 明宣德青花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明宣德青花瓷器值多少錢?
    明代瓷器的大量外銷,是在永樂、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以後。而歐洲人仿製中國瓷器的技術是由阿拉伯人傳去的。阿拉伯人得到中國制瓷技法以後,於1470年傳播到義大利。威尼斯鍊金術工人安託尼俄學會了中國制瓷技術,制出了輕薄透明的瓷器。1627年皮薩工人制出了軟瓷青花碗。義大利得到中國瓷器技法以後不久又傳到了荷蘭的德爾夫,1624年德爾夫陶窯學會了製造中國軟瓷的方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明永樂青花瓷器市場行情,風格特徵,明永樂青花瓷器值多少錢?
    永樂青花(包括其他品種)瓷器的製作,除大盤、扁瓶等少數大件器外,多數器物的底部均已施釉,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時代特徵。器型:永樂朝器型多見梅瓶、玉壺春瓶、雙系扁瓶、深腹洗、大盤、大碗、碟、罐、高足杯及各式碗、盤、壓手杯等。
  • 青花瓷15之鑑別永樂青花和宣德青花我們應當注意和規避的問題
    那麼今天我們收藏永樂青花時除了屬款以外還應該注意和規避哪些問題呢?一、收藏路上的問題收藏者我們每次去鑑寶,都能發現永樂款的東西。上個月我在山西做海選,現場有一個人,拿著一個湯盆大小的碗讓我看,說是永樂青花瓷。碗的中央用篆書寫著』永樂年制』四個字。我跟這個人說永樂屬款的器件故宮裡面有一件,叫做壓手杯。
  • 耿寶昌:永樂青花鑑定四大基本細節,牢記這些特徵,讀懂文物
    它和宣德青花瓷器並稱為「宣青」,在我國文物藝術史上極為出名,屬於傑出珍貴文物一類。永樂青花瓷,採用麻倉御土為胎,蘇麻離青為飾,異國情調濃厚,屬於那種一見傾心的寶物。永樂青花瓷器,雖然永樂一朝時間遠遠長於宣德時期,但永樂青花文物存世量卻遠遠少於宣德青花文物。由於無款,名氣沒有宣德青花瓷器大,但永樂文物精品極精,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極高,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永樂青花瓷器如何進行文物鑑定。
  • 曠古奇珍之永樂青花瓷
    在浩瀚的中華瓷器史上,明代的永樂青花以高貴典雅的氣質,成為了青花瓷中的曠古奇珍。在明朝初期的青花瓷上,還保留著元青花粗獷、敦厚的形態,又如同太祖朱元璋的性格一般,樸素中帶有豪放。在永樂皇帝登基之後,大明王朝國力呈現出上升之勢。積澱了三十餘年制瓷經驗的御器廠銳意創新,使永樂青花瓷展現出了高貴典雅的氣質。
  • 中國陶瓷文化,明代永樂時期,最受人稱道的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
    青花金彩瓷器始燒於明代永樂年間。其做法是先以青料在坯胎上描繪紋樣入窯經高溫燒成後,再施以金彩,然後入低溫炭爐中焙燒而成。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另一件永樂青花加金彩纏枝苜蓿花紋碗,外底署有金彩描繪的雪花片狀畫押款,但金彩大都脫落。傳世的這種永樂青花纏枝苜蓿花紋碗也見有全部圖案均用青料描繪而不加金彩者,外底畫有青花雪花片狀畫押款。
  •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
    大家好,我是曹麗,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洪武(公元1368-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用洪武年帶有洪武官款的瓷器。對元末和洪武瓷器的分期問題,目前國內外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 所見即所有:鑑賞明永樂青花瓷的珍、精、稀(附高清圖)
    這些紋飾經常出現在大盤、碗、梅瓶、執壺等器物上。 特別是青花大盤,有折枝、纏枝蓮花、菊花、瓜果,花紋變化較多, 有三、四、五、六朵花卉的不同紋飾。 龍鳳紋在該時期的碗盤洗上出現亦較多,有雲龍、雲鳳、海水龍等不同組合。
  • 物以稀為貴:為什么元青花會動輒上千萬?
    元青花,我們並不生疏,其製作精美而傳世很少,故彌足珍貴。元青花瓷歸於居奇,這些年在國內外元青花拍賣市場上的報價始終是屢創新高。特別是 2005 年 7月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倫敦佳士得拍賣公司創下了 1400 萬英鎊,中國元青花拍賣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