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兔金明原文:英語原創版
一、
時間輪軸推回到高二分班,我以英語超低分被分到了文科班,走進教室,嘲笑般地看著自己。
呵,無所謂啦,英語不好,到哪都是一樣的。進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了一個學期。到下半學期了,班裡氣氛也緊張起來了。
各科老師都在強調:改變命運的時間還不遲,不要輕易對自己說不行!
我是一個能輕易被煽動起來的人,內心也極度剛,愛較勁。說來就來,不就是英語嘛,我也可以考120+的!
上課,集中精力聽,經常被同桌調氣地拍一下給嚇個半死。下課後,我就安安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個小仙女,默默地背單詞。
還給自己起了一個特別二的座右銘---我愛背單詞,我要背到噁心為止!就這樣,日復一日,我高三了。
我對高三是嚮往的,經常在大廳的展覽上看到學姐學長的身影,這個展覽報上有象徵著他們榮譽的分數,也有著他們對學妹學弟的鼓勵。
我也期待著有一天能夠在展覽報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第一次校大模考很快就定下時間來了,同學們都很頭疼,我也很焦慮。
雖然文理分科一下子少了三門課,但是好像又沒有很輕鬆,我的優勢不大明顯,反而劣勢很突出。
想來想去,我給自己制定了學習方案,主攻三大主科。
就這樣,我第一步開始在三大主科裡挑薄弱的,首當其衝,英語被挑了出來。
當時我的英語水平並不是很好,在70分到80分之間徘徊。而語文和數學都有110+的成績。根據木桶效應,補短板是必須的。
二、
70分到80分是一個小的瓶頸期。在這段時間,我非常痛苦,好像付出再多的努力都不管用了。
後來在一位英語老師的幫助下,我逃離了這種狀態。
沒遇到劉老師之前,我每次上課都不發言,老師提問都會抖,被點名起來回答問題時,聲音小得就好像在和自己講悄悄話一樣。
甚至,看到試卷就會心慌,會產生牴觸心理。當時的心態就是:不看我就不會難受了。
在我的記憶裡,劉老師是個齊肩短髮,戴眼鏡,小眼睛,皮膚黑黑的,說著一口順溜的陝西話的女老師,也不是出自什麼名門院校,脾氣也不好,兇巴巴的。
就這樣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一個人,改變了我的一生。
在第一次校大模考之前,劉老師要對我們進行摸底測試。很榮幸,抽到了我了,上講臺去填寫了幾種基本的句子結構。
回到座位上,看到劉老師淡定地在上面畫了大大的×。我很尷尬,心裡有點恨她,討厭她,讓我出醜。
後面的事情不言而喻,我被叫出去單訓了,「附加獎勵」就是每天早上「面聖」。
很悲催,我是一個心理素質不太好的人,壓力較大時就會看啥啥都煩,睡也睡不踏實。
第二天早讀,找了個較為偏僻的位置,靜靜地背單詞和句型。
十分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但心一直平靜不下來。
終於,下課鈴聲響了,我就像是第一次上戰場的小兵一樣,來到了高三組英語辦公室。
剛進辦公室,劉老師就笑著叫我在她旁邊坐著,開始背。
我的心情更忐忑了,低著頭,結結巴巴地背就三個單詞,實在想不起來了。
我抬頭一看,劉老師在低頭看我的筆記。看了一會後說,很好,很清晰,今天的任務量完成了,明天繼續努力。
我很詫異,想不明白什麼時候她這麼好說話了。我低頭拿起書和筆記回到教室。
自我反思後,覺得是自己的心態不對,以及背單詞方式太僵化。
第二天早上,我嘗試穩定自己的心態,試著讓自己集中精力,融入到背單詞的狀態裡。
效果挺好,我的背誦量達到了昨天的兩倍,我開心地走進高三英語組辦公室。
劉老師依舊笑著叫我坐她旁邊開始背誦,而她依舊在看我的筆記。當我背完後,她笑著對我講,詞記住了,現在開始讀音和單詞一起記。
我出去後,看到書上寫了些字:聯想記憶加新東方英語試聽課。
我開心地拿著這個小秘籍回到教室,開始針對性訓練。
三、
終於,我的英語有起色了,能考80-100多分了,但是也到了第二個瓶頸期了。
我依舊每天堅持,但即使加大訓練量,也沒有多大起色。
只剩一個月了,心裡很著急。
我再次來到了高三英語組辦公室,劉老師向往常一樣笑著讓我坐她旁邊,傾聽了我的困難後,送了我一本近三年的高考真題。
做完試題的我也到了上考場的時間了,此時我的內心很平和,也對自己很有信心。
高考成績很是理想,英語單科126,我如願走進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高考後再次見到劉老師,內心充滿了感激與敬佩!
是她讓我的活動範圍從自己位子延伸到了講臺,讓我的視線從課本拓展到了新東方,讓我的記憶方法由死記硬背到聯想記憶。
我的成績也由70分提升到了126分。我的朋友圈後面也加上了一群和我一樣的英語愛好者。
四、
英語並不可怕,所以要把你逃避的心理驅逐出去!我以自身經歷給大家提供幾點參考意見。
首先,要留住好奇心,像小孩子學口語一樣,對英語保持好奇心。其次,背單詞,聯想記憶會讓你事半功倍。最後,新東方視頻真的好用,細節大家自己體會。
另外,學習英語,首先要學會讀,學會精讀,這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其次,練好聽力,從基礎做起,堅持每天聽一篇聽力短文。最後,練好口語,堅持去講,可以對朋友講,也可以對鏡子講。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怎麼學好它,那就聽聽BBC吧!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每個人的學習方法都不一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