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蘿蔔種株栽培是在秋季按蘿蔔生產的正常時間進行播種,入冬時結合收穫蘿下進行株選,第二年早春定植露地進行採種的一種方式。以下分種株栽培、種株選擇、種株貯存越冬種株定植與管理及 採種等幾個環節介紹。
1.種株的栽培
(1)地塊選擇栽培蘿蔔應選擇疏鬆、通 透性好的砂壤土、壤土或黏壤土,土壤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便於排灌的田塊蘿蔔不宜重茬,若重茬會出現生長緩慢、長勢不好、病害重、肉質根表皮粗糙、有黑斑等問題。蘿蔔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連作也易發生病蟲害。秋冬蘿蔔的前茬以瓜類、茄果類、豆類為宜,其中以黃瓜、冬瓜、西瓜、甜瓜為較好,因為瓜類作物施肥量大,土質較肥沃,也可以以大田作物如水稻、大豆或玉米等作為前茬。選擇適宜的地塊栽培,有利於肉質根充分生長,表現出本品種的典型特徵,使種株選擇更加準確、可靠。
(2)整地、施肥 蘿蔔要求土層深、土質疏鬆。因此,播種前整地要精細,要求做到深翻,整平、施肥均勻,這樣才能保證苗全、苗壯,有利於肉質根的生長。北方地區一般在7月上中旬,前茬作物收穫後,應及時清除殘株及雜草,然後進行整地。土壤翻耕的深度一般在25~30釐米,小型品種和人土淺的品種可適當淺一些。一般要求翻耕2~3次,並使土壤有充分時間的暴曬、風化,以減少病菌和消滅雜草。翻耕後田塊要求土地平整,土壤疏鬆,沒有土塊,石塊和草根,以保證幼苗出土一致,肉質根發育正常。土塊太大,土地不平,種子人土深度不均勻會造成出苗不齊。
秋冬蘿蔔的生長期較長,需要的養分較多,故在整地的同時要施足基肥。基肥的種類與用量因土壤的肥力和品種的生長量等不同而異,一般基肥佔總肥量的70%,即每667平方米撒施腐熟的廄肥2000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翻人土中,然後耙平做畦,做到土壤疏鬆、畦面平整且土壤細碎均勻。
為了給肉質根的生長 創造適宜的土壤條件,大、中型蘿蔔多採用高畦栽培。起壟栽培不僅可使土質疏鬆、增加耕層深度,而且通風透光,增加晝夜溫差,改善田間通氣狀況,減少病蟲害傳播,也有利於雨季排水防澇及灌溉。一般每間隔40~50釐米做一壟,壟高10~20釐米,壟背寬18~20釐米,把壟背上的土推平,耙碎,稍稍鎮壓,以利於播種。小型蘿蔔品種都採用平畦栽培,以增加種植密度,增加單位面積株數。計般畦面積為1.5米0.8米。畦面要整平,以免低處積水,招致漚根和軟腐病的發生。
小編總結:秋冬蘿蔔的生長期較長,需要的養分較多,要注意土壤溫差等,悉心呵護。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