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疫苗打不打?不良反應有哪些?疫苗接種,這些姿勢get了嗎

2020-12-19 醫知袋鼠

初為人母,手裡捧著一個可愛的小不點,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除了喜悅,相信新手媽媽們在照顧寶寶時,還是有些手忙腳亂吧?

雖然早早就準備好了各種嬰兒用品,孕期育兒書籍也翻看了不少,但真正面對一些問題時,寶爸寶媽們依然會有些不知所措、疑慮糾結!

比如接種疫苗!

寶寶6個月左右,從媽媽那裡獲得的免疫力基本消耗完了,身體的抵抗力會進入一個低谷。而疫苗,就開始「閃亮登場」,它可是幫助寶寶抵禦外來病毒侵襲的有效手段。

特別是對於低齡寶寶來講,他們的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接種疫苗,就相當於給他們穿上預防疾病的「盔甲」。

為了讓寶寶獲得足夠的免疫力,從 2~3 月齡開始,便進入了疫苗接種的密集時期。

有的寶寶接種疫苗之後,出現了發燒現象(可能是疫苗反應,也可能是生病發燒的時間正好和疫苗接種「巧遇」了),因此麻麻們對疫苗真是又愛又恨。不打,擔心各種病毒侵襲寶寶健康,可每次打完疫苗,又緊張得不得了,擔心寶寶發燒、胳膊紅腫等。

面對接種疫苗這件事,麻麻們總會出現各種小糾結和疑惑,比如:

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有什麼區別?

自費的疫苗有必要打嗎?

打疫苗後會有不良反應嗎?

什麼情況下不能打疫苗?

……

4.25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袋鼠麻麻藉此機會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疫苗接種的那些事兒~

一、自費疫苗,打還是不打?

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建議打!!!

為什麼呢?

1、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同等重要!

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區別在於免費和自費,而不是重要和不重要。

有些媽媽會認為,國家沒有要求的疫苗,就沒必要打,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如果條件允許,也應給孩子接種。

一類疫苗已長期在人群中大規模使用,它所針對的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已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了。

而二類疫苗的覆蓋率沒有一類疫苗高,所針對的傳染病對寶寶的威脅很大,如 Hib、流感、水痘等等。

Hib(b 型流感嗜血桿菌)是一種嚴重危害嬰幼兒健康的致病菌,可能導致腦膜炎、肺炎等疾病,在5歲以下的兒童中發病率較高。

腦膜炎在治療後也有可能出現反應遲鈍、聽力障礙等後遺症。

所以,雖然 Hib 疫苗不在國家計劃免疫範圍內,但也是非常有必要接種的。

有些二類苗還是一類疫苗的有效補充,如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IPV)等,就是針對不能接種減毒活疫苗的寶寶。

2、二類疫苗安全性很高!

部分家長覺得二類疫苗不是國家免費提供的,或許不安全,不敢給寶寶接種。

其實,無論是一類疫苗還是二類疫苗,都是國家藥監總局鑑定合格才能上市的,家長無需過多擔心二類疫苗的安全性。

現在免費接種的一些一類疫苗,如A肝疫苗、麻腮風疫苗,在2007年以前是需要自費接種的。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會有更多的自費疫苗規劃到免費疫苗的行列裡。

3、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部分自費的疫苗可能要數百元,一些家長覺得貴,就猶豫、糾結不給孩子接種了。

若是孩子沒有患上二類疫苗所針對預防的疾病還好,可萬一不幸中招,看病的花費或許都不止當初省下的幾百元,最重要的是寶寶生病難受,遭了不少罪,父母后悔也晚了。

總之,如果寶寶身體狀況符合接種條件,父母在經濟上也不差錢,最好給孩子接種二類疫苗。

二、哪些二類疫苗適合寶寶接種呢?

建議在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範圍內,寶寶也符合接種條件,以下幾種二類疫苗應該儘量給孩子打:

1、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

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能預防13種肺炎球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鼻竇炎、腦膜炎、中耳炎等),是世界衛生組織最為推薦的兩種疫苗之一,適用於2月齡~15月齡的健康寶寶。

一般基礎免疫在2、4、6月齡分別接種1劑,在12~15月齡進行1劑加強免疫,共接種4針,具體可諮詢當地接種部門。

2、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

世界衛生組織最推薦的兩種疫苗,另外一種就是Hib疫苗。在歐美多國,Hib疫苗屬於一類疫苗。

3、流感疫苗

流感的傳染力、致病性都很強,比普通感冒危險得多,嬰幼兒患流感後,很容易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肺炎、副鼻竇炎、中耳炎、病毒性心肌炎等。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兒童滿6個月即可接種流感疫苗;未滿6個月的,可以給媽媽和家人接種,形成間接的對孩子的保護。

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疫苗也是有接種禁忌症的,接種前一定要諮詢相關工作人員。

4、手足口疫苗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時間以4~9月份為主,發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7月。

滿6月齡的寶寶就可以接種手足口病疫苗EV71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越早接種越好,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以便儘早發揮保護作用。

儘管現有的疫苗只能用於預防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對於柯薩奇A組16型(CA16)、埃可病毒等無能為力,但在引起手足口的病毒當中,就數EV71最為兇險,所致重症率和致死率都最高,因此注射手足口疫苗仍然很有必要。

對於5歲以上兒童,由於大多數已經被自然感染,不推薦接種EV71滅活疫苗。

5、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冬春季高發。

推薦在12~18月齡接種第1劑,滿4周歲接種第2劑。18月齡以上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的兒童,應儘早接種第1劑水痘疫苗,並且:

■ 19月齡-3周歲接種第1劑,

在滿4周歲後接種第2劑,

第2劑與第1劑至少間隔3個月。

■ 4至12周歲接種第1劑,

至少間隔3個月後接種第2劑。

■ 13周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第1劑,

至少間隔4-8周後接種第2劑。

具體接種事宜,可諮詢當地相關接種部門。

6、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一種嬰幼兒常見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每年9月~次年2月,也就是秋冬季節是流行高峰。

輪狀病毒主要侵襲6個月~2歲的寶寶,秋季腹瀉潛在的最大危害是脫水,如果不及時補充糾正,甚至會危及孩子的生命,家長一定要重視。

目前對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沒有特效治療藥物,只能對症補液治療,而接種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是預防秋季腹瀉的安全、有效手段。

6個月~3歲的寶寶可在每年7~9月份接種一次,免疫功能低下的寶寶不適宜接種。

三、接種疫苗可能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有些寶寶在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以下不適症狀:

1、發熱

接種疫苗後,一些寶寶會在24小時內,出現發熱的情況,並且持續2~3天。一般對症護理即可,必要時可以根據醫生指導使用退熱製劑。

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寶寶發熱時穿蓋要適宜,千萬別捂熱。

2、局部紅腫

接種疫苗24小時內,有些寶寶的接種部位會出現紅腫、疼痛、硬結等症狀。通常這種反應持續2~3天後就會自行緩解,通常不需任何處理。

一般紅腫直徑和硬結在15~30mm的局部反應,可用乾淨的毛巾先冷敷,出現硬結者可熱敷。

若是紅腫和硬結直徑≥30mm的局部反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3、哭鬧煩躁

一些寶寶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哭鬧、煩躁、嗜睡或者不愛動等情況,一般1~2天內恢復正常,家長無需太擔心。

Tips:

如果寶寶發熱、注射部位紅腫、持續疼痛等任一項超過3天,都應帶寶寶去就醫。小於3個月的寶寶發燒無需等3天,應該第一時間告知醫生。

四、既然可能出現不良反應,為何還要接種?

雖然接種疫苗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但是如果沒有及時接種疫苗,不幸感染了本可以通過疫苗預防的疾病,其後果遠比疫苗罕見的不良反應更嚴重!

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安全和有效的途徑,除特殊情況外,建議寶寶應根據常規免疫程序接種疫苗。

相關焦點

  • 寶寶需要打哪些疫苗,自費疫苗有必要打嗎?
    是花冤枉錢嗎? 自費疫苗安全嗎? 有時候打了疫苗發燒,好怕,能少打幾針就少打幾針吧……自費的就不打了…… 今天,我們專門來講講自費疫苗的那些事兒! 哪些是自費疫苗?
  • 漲知識|進口疫苗就更安全嗎?有哪些自費疫苗必須打?
    也就是說不管國產還是進口疫苗均能達到國家相關的防病效果標準,只是在具體的抗體水平和陽轉率的數字上可能有高低。打個比方:如果學習成績以≥90分為優,那麼92分和95分雖然有些許區別,但都是優。不能說92分和95分沒有區別,但也沒必要過於誇大這種區別。不過對於進口疫苗,這裡必須談一下四聯、五聯疫苗。
  • 自費疫苗打不打?關於寶寶疫苗問題的答案都在這裡了
    二類疫苗安全嗎?二類疫苗打不打?接種疫苗前後需要注意什麼?孩子六周歲以後就不打疫苗了嗎?……以前不是吃個糖丸就行了嘛?現在怎麼這麼難?這些疫苗難題啊,可愁壞了寶媽們。今天,重慶佑佑寶貝婦兒醫院就梳理了媽媽們關心的關於疫苗的小問題,快速解答讓你輕鬆get,選擇疫苗不慌亂。
  • ...打?接種疫苗要注意什麼?疫苗保護期是多久?接種疫苗有不良反應...
    曾益新表示,儘管我們相信疫苗安全有效,但是接種之後,還是要求大家繼續維護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好習慣,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疫苗保護率能達到百分之百,因此,打了疫苗之後防護措施不減,才能更好地保障大家安全。
  • 自費疫苗到底有必要打嗎? 哪些自費疫苗的錢省不得?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不管是免費還是自費的疫苗,都是保護寶寶免受疾病侵害的好疫苗,請各位家長別被一類和二類字樣給迷惑了。(註:第一類疫苗屬於計劃內疫苗,由政府買單;第二類疫苗屬於自費疫苗,可以自願選擇是否接種。)其次,疫苗之所以分為免費(一類)自費(二類),只有一個原因:國家沒錢。
  • 打了免費疫苗,自費疫苗還要打嗎,進口疫苗VS國產疫苗如何選擇
    寶寶疫苗種類太多分不清楚?打了免費疫苗,自費的還要打嗎?二、除了免費疫苗,有必要進行自費疫苗的接種嗎?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並不是區別疫苗重要不重要的因素。 八、接種過疫苗就能100%不生病嗎?疫苗只對特異性病原體類別有預防作用,不包括所有的型別。
  • 最新消息:新冠疫苗接種有無不良反應?到底打還是不打?
    2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近期,我國開始對部分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生鮮市場、交通運輸、醫療疾控等工作的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新冠疫苗接種工作雖已陸續開展,但接種疫苗是否安全?接種後是否有不良反應?到底打還是不打?打了之後多久有效?哪些人不適合打......
  • 自費疫苗打不打,怎麼打?糕媽給發糕做了個計劃表
    前段時間,接種點剛剛恢復開診,糕媽就帶著發糕弟弟去打了五聯疫苗第二針。有的媽媽可能擔心,疫情還沒完全結束,寶寶現在就出門打疫苗會不會不安全?其實,只要在帶寶寶打疫苗時,做好防護,最大可能地減少寶寶在外面的逗留時間,比如媽媽給寶寶提前預約、遵守接種中心指示進行分流接種等措施,就不必太過擔心安全問題。畢竟脊髓灰質炎、百日咳這些疾病對寶寶的危害也很大,權衡利弊,還是應該儘量及時給寶寶接種疫苗,預防這些疾病。
  • 自費疫苗有必要打嗎?這兩種自費疫苗最好給孩子打,別捨不得花錢
    文丨飯飯媽寶寶出生後,身體健康是家長首要關心的問題,因為新生兒體質比較差,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完善,需要通過注射疫苗的方式,來幫助身體抵抗外界病毒對寶寶的傷害。很多家長可能會猶豫要不要給寶寶接種那麼多疫苗,也不太清楚到底疫苗有哪些?哪些是該給孩子打的?
  • 哪些疫苗必須打?二類自費真的有必要嗎?一篇說清疫苗接種(附2020年...
    一類疫苗即免費疫苗,是由國家承擔費用的疫苗。接種後出現的特殊反應的賠付也由國家提供。二類疫苗即自費疫苗,自願接種。自費疫苗既含國產也含進口。我國平均每年就有8.8萬流感相關呼吸系統疾病超額死亡。而接種流感疫苗就是預防流感最重要的手段。用C爸的話說就是,只要有疫苗,啥也別猶豫,馬上打。此外,這支疫苗成年人也建議打哦。以下是流感疫苗推薦的接種程序。
  • 關於疫苗接種,自費疫苗有沒有必要打呢?
    自費疫苗需不需要打是因人而異的,免費疫苗是國家支持的,自費疫苗雖然需要自己負擔,但是並不能說明自費疫苗不重要。可以在自己能承擔的範圍,有選擇性地給寶寶注射自費疫苗。剛出生的寶寶抵抗力不佳,無法抵抗病毒或汙染源的入侵,而國家現在有部分疫苗免費,也有部分疫苗需要自費,因此有許多家長認為自費疫苗可有可無,只讓孩子打免費疫苗,這其實是不對的;有些疫苗雖然需要自費,但也是很有必要接種的。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Hib疫苗、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以上6種自費疫苗就是強烈推薦帶寶寶去打的。
  • 自費疫苗到底該不該打?附寶寶的疫苗時間表
    溫馨提示:按照上級疾控部門的操作規範,為保證廣大兒童安全接種, 下班前30分鐘定為「接種後醫學留觀」時間段,即:上午11:30-12:00時及下午17:00-17:30時間段不接種。請家長在接種日(上午11:30時,下午17:00時)前來,若逾時,請重新網上預約。
  • 【家長必看】打了免費疫苗,自費疫苗還要打嗎,進口疫苗VS國產疫苗如何選擇?
    因此,自出生開始,就需要定期接種疫苗。接種後,寶寶患這些傳染病的機率將會大大減少。我國通過實施國家免疫規劃程序給孩子接種疫苗,有效地控制了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護了廣大兒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寶寶疫苗種類太多分不清楚?打了免費疫苗,自費的還要打嗎?
  • 自費疫苗該打哪些?國產疫苗與進口疫苗孰優孰劣?看完你就明白了
    其中,長生生物的18個疫苗批號被註銷(來源:環球網)。據此,隨著相關責任人被依法批捕,去年鬧得人心惶惶的吉林長春長生公司問題疫苗案件也暫時畫上了句號。但是,剛過完4·25第33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不少爸媽對於疫苗還有很多疑問,哪些疫苗該打?需要注意什麼?是國產的疫苗好還是應該打進口的?今天小南對常見疫苗的問題給出了解答,希望能讓大家對疫苗多一點了解。
  • 孩子自費疫苗到底要打嗎?這些是專家推薦的自費疫苗,參考下
    有不少的家長持有這樣的觀念:只需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要求的一類疫苗給孩子打就完全足夠了,二類疫苗是沒有必要必須接種的,所以就沒必要再花多餘錢去接種,其實家長產生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因為對疫苗的分類以及功效了解的不夠清楚。
  • 預防接種:一類疫苗必須接種二類需要嗎?接種後有哪些不良反應
    記得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那時候氣溫開始涼了,到了打流感疫苗的時間,小淺的疫苗單子上在某個日子有一針是流感疫苗,我們當時不清楚,以為還有別的疫苗需要打,就去了防疫站。輪到我們的時候,工作人員讓去交錢,我說我們不打流感疫苗,人家說那回去吧,還不到打免費疫苗的日子。
  • 自費疫苗到底打不打 崔玉濤推薦自費疫苗必打清單
    就比如寶寶需要接種疫苗的事情來講吧!可能有的家長對於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是神馬都還沒有搞明白,只要是別人說要打的,她也會跟著風的去給寶寶接種的。那麼,對於二類疫苗有許多媽媽都對此存在著疑慮,二類疫苗有沒有必要打呢?其實,網絡上是流傳著許多關於二類疫苗接種的那些評論,至於真真假假還不便言說,倒不如隨我們一起來看看,具有兒科權威專家崔玉濤所推薦的自費疫苗必打清單。
  • 嬰兒到底要不要打自費疫苗?
    所謂的自費疫苗,就是要爸媽自己真金白銀往外掏錢的疫苗,也叫非免疫規劃疫苗,不強制,爸媽可以選擇要不要給寶寶打的那些疫苗。 儘管不在國家計劃免疫範圍內,但對寶寶來說,也是非常有必要接種的——看似挨了一針寶寶哇哇哇一頓哭,但能減少寶寶患病機率,尤其是體弱多病的寶寶,家裡經濟條件允許的話,還是非常建議去接種相應合適的疫苗
  • 六歲前要打23次免費疫苗 自費疫苗不建議全打
    關於10多種自願自費的二類疫苗,疾控專家則表示二類疫苗是一類疫苗的補充和加強,都能起到控制傳染病的作用,符合接種條件的適齡兒童多打不會有風險。關於成人,建議打麻疹、流感、B肝等疫苗。  孩子要接種23次共11種一類免費疫苗   「媽媽,我不願打針,我怕疼,但吃藥丸就不怕了。」
  • 自費疫苗到底打不打?聽聽專家怎麼說!
    人類通過接種疫苗預防疾病的歷史已經有200多年,多種曾經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在預防接種普及後已經從大眾的視野中消失。預防接種在防病抗病領域的良好表現,使它成為全球公認的預防疾病的最佳策略之一,大部分媽媽們也能意識到為寶寶接種疫苗是非常重要。但是,在實際接種過程中,許多媽媽都會遇到一些疑惑,比如:計劃外疫苗有沒有必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