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疫苗到底該不該打?附寶寶的疫苗時間表

2021-01-14 鄧慧蘭

各位家長:

預防接種系統由佛山市疾控中心提供,【只約號,不約苗】——預約為預防接種時間,疫苗供應根據實際情況提供。

1. 所有服務對象必須提前預約。

2. 請提前5分鐘到場。

3. 每位接受服務的嬰幼兒僅允許1名家長陪同,家長必須配戴口罩並配合體溫檢測、登記身份證等資料後方可進入服務區域。

4.滿月後未體檢的兒童需體檢後方可接種疫苗,且登記接種時需提供兒童體檢冊。

服務時間:

2020年3月23日起,周一至周六8:00-11:30,14:30-17:00。

溫馨提示:按照上級疾控部門的操作規範,為保證廣大兒童安全接種, 下班前30分鐘定為「接種後醫學留觀」時間段,即:上午11:30-12:00時及下午17:00-17:30時間段不接種。請家長在接種日(上午11:30時,下午17:00時)前來,若逾時,請重新網上預約。



  自費疫苗打不打?媽媽糾結的不只是價錢昂貴,更讓粑粑麻麻不放心的是自費疫苗,會不會引起寶寶的不良反應?所以當預防保健科醫生推薦各種自費疫苗接種項目時,媽媽們常常一頭霧水,滿臉狐疑——自費疫苗到底該不該打。首先我們就要對自費疫苗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在產後4~6周,一般要做新生兒體檢及建寶寶冊,並辦理預防接種小冊子給寶寶打預防針。不過,寶寶們究竟需要哪些疫苗接種?



寶寶疫苗分類

  寶寶疫苗一共分為兩類,計劃內疫苗和計劃外疫苗兩種。


預防接種是通過不同途徑把一些生物製品(如細菌或其毒素、死的或弱活減毒的病毒、人或動物的血液或組織等製成的製品),接種到人體內,可刺激人體產生相應的免疫力,以達到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目的。兒童預防接種免疫程序全國是一樣的,是根據孩子出生月齡來安排的。

  計劃內疫苗是一類疫苗,是國家規定從寶寶出生後必須進行接種的,屬於免費疫苗。常用的有:B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白百破三聯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麻風腮疫苗、B肝腦炎減毒活疫苗、A群流行性脊髓膜炎疫苗、A+C群雙價腦膜炎多糖疫苗。




1.B肝疫苗

接種3劑次,兒童出生時、1月齡、6月齡各接種1劑次,第1劑在出生後24小時內儘早接種。


2.卡介苗

  接種1劑次,兒童出生時接種。


3.脊灰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2月齡、3月齡、4月齡和4周歲各接種1劑次。


4.百白破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3月齡、4月齡、5月齡和18—24月齡各接種1劑次。


5.白破疫苗

  接種1劑次,兒童6周歲時接種。


6.麻腮風疫苗 (麻風、麻腮、麻疹疫苗)8月齡接種1劑次麻風疫苗,麻風疫苗不足部分繼續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齡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麻腮風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繼續使用麻疹疫苗。


7.流腦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6—18月齡接種2劑次A群流腦疫苗,3周歲、6周歲各接種1劑次A+C群流腦疫苗。


8.乙腦疫苗

  乙腦減毒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8月齡和2周歲各接種1劑次。乙腦滅活疫苗接種4劑次,兒童8月齡接種2劑次,2周歲和6周歲各接種1劑次。


9.A肝疫苗

  A肝減毒活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18月齡接種。A肝滅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18月齡和24—30月齡各接種1劑次.

  計劃外疫苗即二類疫苗。除國家規定寶寶必須接種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種的疫苗都屬於推薦疫苗,這些疫苗都是採取自費、自願的接種原則,家長可以有選擇性的給寶寶接種。常用的自費疫苗有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A肝疫苗等。  B型流感嗜血桿菌是嬰幼兒鼻咽部常見寄生菌世界上已有20多個國家將HIB疫苗列入常規計劃免疫。5歲以下寶寶容易感染此病,它不僅會引起小兒肺炎,還會引起小兒腦膜炎、敗血症、中耳炎、心包炎等嚴重疾病。  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 流感) 或減輕流感症狀。每年因流感住院或死亡的病例中,有80% 為老人或患有慢性病(心臟病、肺病、慢性腎炎、糖尿病)的病人。兒童患流感後病情嚴重的主要表現為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自從2009年H1N1型禽流感暴發,2010年開始流感疫苗也含禽流感的預防成分。也因為禽流感的發生提高了兒童流感的死亡率,因此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薦兒童6個月至9歲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只對3 種流感病毒有效,不可預防普通感冒。另外,疫苗也是病毒,給寶寶打太多反而增加副作用。相比疫苗,人體自身的免疫力能提供更全面的免疫保護。  水痘常見於2~10歲的兒童,是一種發病急、傳染性很強的傳染病。水痘好發與冬春兩季,常在幼兒園或小學校內引起流行。水痘傳染性很強,患病兒童是唯一的傳染源,與之接觸的幼兒若為患過水痘或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的約有90%會發病,因此接種水痘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  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HAV)引發的嚴重肝病,患上A型肝炎的人往往病情嚴重,需要住院治療,甚至可能致命。A型肝炎疫苗可以預防A型肝炎,幼兒的常規接種,如A型肝炎滅活疫苗,可在出生後18個月和24個月分別接種兩次。  肺炎球菌引發的感染雖然較容易控制,但侵犯範圍廣,尤其寶寶上幼兒園之後接觸小朋友的機會較多,很容易發病。一旦感染必須用抗生素,比起反覆應用抗生素的副作用,給寶寶接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若考慮經濟因素,父母也可以選擇1歲、1歲半為寶寶接種兩次,免疫效果可以持續至6 歲。但患有慢性腎炎,父母有嚴重哮喘病史的寶寶,仍建議按照常規接種程序接種。


  通過以上對自費疫苗的了解,其實,計劃內疫苗和計劃外疫苗沒有重要程度的差別,僅僅是國家有關部門針對疫苗的付費屬性做出的一個界定,二類疫苗是對一類疫苗的補充,許多二類疫苗針對的疾病發病率很高,危害很大。大家應根據當地傳染病流行情況、寶寶體質、疫苗作用等綜合考慮後給寶寶接種。

  1.所有自費疫苗要為免費的疫苗讓路,只有不影響免費疫苗的接種才能接種。  2.根據寶寶的體質來選擇疫苗。如果寶寶體弱多病,還是及時注射疫苗更好。  3.自費疫苗,疫苗會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家長要根據自家的經濟條件來選擇。很多疫苗還有國產、進口之分,價格也有所差別。國產疫苗價格稍低一些,疫苗作用差別不多。

  4.在疾病流行期不能接種疫苗。





  預防接種可能引起一些反應:


①卡介苗接種後2周左右局部可出現紅腫浸潤,8~12周後結痂。若化膿形成小潰瘍,腋下淋巴結腫大,可局部處理(用75%酒精消毒膿點周圍皮膚,不要擠壓膿點由其自然破潰,以防感染擴散)一般膿泡破潰後數日即癒合。


②脊髓灰質炎三型混合疫苗接種後有極少數嬰兒發生腹瀉,但往往能不治自愈。③


③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類毒素混合製劑接種後局部可出現紅腫、疼痛或伴低熱、疲倦等,偶見過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腫。若全身反應嚴重,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④麻疹疫苗接種後,局部一般無反應,少數人可在6~10日內產生輕微的麻疹,予對症治療即可。⑤B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種後很少有不良反應。個別寶寶在接種後24小時左右,接種局部可出現紅、腫、熱、痛現象。這種現象大多在2-3天後隨全身症狀消失而漸漸消退,不必進行處理。一類疫苗由國家免費提供,家長也可自願自費選擇同品種二類疫苗。



     在進行寶寶預防接種時,首次接種請開預防接種本子,以後每次來檢需要帶上。建議媽媽將寶寶每次檢查的結果放在同一公文袋裡,方便整理及查找。

      在進行接種前應向醫生說明寶寶的健康情況,如果寶寶正在患有以下幾種情況時,最好不要接種,要先和醫生商量之後,再定是否注射。


  第一,寶寶在發熱時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二,寶寶患有急性傳染病時或慢性病正在發作時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三,寶寶有嚴重過敏史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四,寶寶有腦或神經系統發育不正常的情況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五,寶寶有局部皮膚感染或有溼疹時,待皮膚病痊癒後方可進行預防接種。


       接種後的注意事項:


1、給寶寶接種疫苗之後,不要著急回家,要在接種現場至少休息三十分鐘,如果寶寶出現有不良的反應,就可以及時請醫生予以治療。


2、接種以後,注射當天不要給寶寶洗澡,一定要保證接種部位的清潔,要防止局部感染。最好給寶寶穿乾淨、鬆軟的衣服,要防止寶寶抓撓。


3、寶寶接種以後,可能會比平時鬧一些,媽媽要多抱一抱哄一哄寶寶,讓寶寶忘記身體的不舒服,一定要寶寶多休息,不要做一些劇烈的活動。


4、個別寶寶會在24小時內體溫升高,回家以後一定要寶寶多喝水,以降低體溫和促進體內代謝產物的排洩,以防高燒。切記不要使用抗生素藥物和亂用退燒藥物。媽媽一定要細心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有高燒的情況,一定要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5、媽媽們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接種,不能半途而廢,也不能任意提前或者推遲,接種次數更不要增加或者減少,時間一定要準確,如果因為粗心錯過了規定的接種時間,或者寶寶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注射,一定要向醫生說明情況,然後再定其他時間注射。漏打情況會按照計劃接種的要求視具體情況而定,疫苗超過打針的時間一般不能補打。


     (附) 兒保科常規寶寶體檢的流程:1、請到新大樓一樓大堂掛號處掛號 2、掛號後到檢查室門前排外 3、寶寶常規檢查時間:滿月或42天、3個月、6個月、9個月、1歲、1歲半、2歲、2歲半、3歲。(請避開人流高峰期來診)




相關焦點

  • 自費疫苗究竟該不該打,如何選擇自費疫苗
    自費疫苗究竟該不該打? 今天麥芽麻麻在這裡要給各位美麗的寶媽分享一波乾貨了,有需要普及這方面知識的寶媽請一定要認真看完哦!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國疫苗分為兩類 免費疫苗:這是指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免費疫苗,這類的疫苗是強制必須接種的,如果不按計劃接種,未來將會影響孩子上幼兒園。 自費疫苗:是國家免疫規劃外的疫苗,不強制接種,是家長們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和家庭經濟狀況自主選擇接種的疫苗。
  • 自費疫苗到底該不該打?這幾種必須要打,你一定要明白!
    文 / 桔媽育兒 整編 / 小桔子媽媽前幾日,有一位新手媽媽後臺留言說:桔媽,我是一枚新手媽媽,我兒子目前還沒有打自費疫苗,因為我和老公一直在猶豫!因為第一來源我們不知道安不安全;第二接種後寶寶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第三各類病毒千變萬化,你覺得自費疫苗到底該不該給寶寶打呢?打了的話,你覺得應該打哪幾種?今天桔媽就來和各位孕媽咪、寶媽們聊一聊,自費疫苗(第二類疫苗)到底該不該打?
  • 自費疫苗到底打不打?聽聽專家怎麼說!
    寶寶七個半月了。   @超級獨眼兔子:張醫生您好,我家寶貝2個多月,在接種疫苗處,醫生推薦一種自費針叫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說是預防腦炎等疾病,請問有必要打自費針嗎?這針有用嗎?是否所有的自費疫苗都要打還是一些重要的二類疫苗需要打?
  • 謝娜帶寶寶打疫苗,自己卻哭了,兒童疫苗注射到底該不該打?
    今天,娛樂圈被謝娜帶寶寶打疫苗的事情刷屏了。謝娜發微博稱,帶寶寶去打疫苗,路上安慰寶寶,打疫苗的時候自己卻先哭了。看來,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的掌中寶,心頭肉。一類疫苗是計劃免疫疫苗,可免費接種,如B肝、百白破、麻疹疫苗等,二類疫苗是自費疫苗,如脊灰滅活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等。在我們產房,很多新當上父母的夫妻也詢問,這一二類疫苗的區別是什麼?一二類疫苗主要是按照國家的經濟承受能力、疫苗供應等多種原因劃分的。而並非按照疫苗的重要性劃分。
  • 免費疫苗和自費疫苗有啥區別?專家:自費疫苗也該打
    相信每個人小的時候都多疫苗吧?還記得小時候是最害怕打針的,每次醫生來學校打疫苗的時候都有很多小夥伴躲起來,但是不管怎麼躲都是躲不掉的,該打針的時候還是要打針的,有的疫苗打了之後手臂上還會留下一個疤痕的。
  • 到底該不該給寶寶打收費疫苗
    每個寶寶出生都會打疫苗,剛開始幾乎半個月就一針,慢慢的一個月然後就是幾個月打一針。有些疫苗是免費的,有些疫苗是收費的,免費的疫苗是必須要打的,而收費的疫苗沒有強制性的要求,大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是否接種。說到收費疫苗我就犯難!
  • 孩子到底該不該打自費疫苗,有接種的必要嗎?聽聽專家的解答
    自費疫苗屬於「計劃外疫苗」。自費疫苗,主要針對的是一些感染性不太強,傳染性不太廣,有可能自愈,不會產生嚴重危害的一些傳染病。比如說,水痘、肺炎、風疹、A肝、流感、輪狀病毒腹瀉等。家長帶孩子去打疫苗時,針對這種自費疫苗,醫生不會強制要求孩子一定要打,但會給出一些建議。
  • 關於寶寶的疫苗,自費到底要不要打
    相信在迎接寶寶出生喜悅之後,滿月就開始面臨預防針。很多媽媽就會有疑問,自費的疫苗到底要不要打,好糾結。聽說同事的寶寶打了什麼疫苗發燒,朋友的兒子打了預防針拉肚子,好恐怖!(感覺這些都是寶媽群的日常)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怎麼打疫苗,怎麼選擇疫苗?答案如下,一類疫苗(即免費疫苗)都要打且必須打;二類疫苗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打。
  • 自費疫苗該不該打呢?一個爸爸的親身經歷告訴您這幾個疫苗應該打
    嬰兒打預防針自費的總共得多少錢呢?關於給寶寶打預防針這件事,很多爸爸媽媽都有著困惑。雖然說自己已經明白,自費的並不是說寶寶不需要,而是國家財政負擔不了那麼多的花費,只能是把一些孩子也需要的,但是費用比較高的疫苗拿出來,讓個人來承擔。
  • 打自費疫苗是忽悠人?寶寶要不要打自費疫苗?
    目前在我們國家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一類疫苗是國家免費提供給寶寶接種的,二類疫苗是自費且自願的。一般來說一類疫苗打完就足夠了,能夠給寶寶提供一個較好的成長狀態,那為什麼會有二類疫苗供選擇呢?這主要是因為每個寶寶的身體素質不一樣,有些寶寶體質很好,可能一類疫苗就足夠了,而有些寶寶體質沒那麼好,抵抗能力差,這就需要更多疫苗的保護。打不打自費疫苗主要考慮3點:第一就是看寶寶的體質好不好,如果經常生病,抵抗力差就需要選擇接種一些自費疫苗,來幫助寶寶提高身體免疫力,降低感染某些疾病的風險。
  • 自費疫苗到底打不打 崔玉濤推薦自費疫苗必打清單
    那麼,對於二類疫苗有許多媽媽都對此存在著疑慮,二類疫苗有沒有必要打呢?其實,網絡上是流傳著許多關於二類疫苗接種的那些評論,至於真真假假還不便言說,倒不如隨我們一起來看看,具有兒科權威專家崔玉濤所推薦的自費疫苗必打清單。崔玉濤推薦自費疫苗二類疫苗有沒有必要打?
  • 需要自費的二類疫苗,家長該不該給孩子打?看看過來人的經歷
    文⊙兩口育兒孩子從出生到上學,一路要接種很多疫苗,有些家長認為子只需要接種國家免費的疫苗就夠了,自費的不需要。其實不是這樣的,接種疫苗就像買一份保險一樣,多接種一種疫苗就多了一份保障。雖然家長們不知道寶寶未來會遭受怎樣的危險,但是早做準備和預防肯定是沒有錯的。自費疫苗實際上是在免費疫苗的基礎上多加了一層保護。曾經有一位媽媽分享了她的經歷:14個月的寶寶沒有打五價輪狀疫苗,結果她的寶寶就感染了輪狀病毒。醫生也說這種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暫時得到緩解,因此孩子進了兩次醫院,受了不少苦。
  • 自費疫苗有必要打嗎?這兩種自費疫苗最好給孩子打,別捨不得花錢
    文丨飯飯媽寶寶出生後,身體健康是家長首要關心的問題,因為新生兒體質比較差,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完善,需要通過注射疫苗的方式,來幫助身體抵抗外界病毒對寶寶的傷害。很多家長可能會猶豫要不要給寶寶接種那麼多疫苗,也不太清楚到底疫苗有哪些?哪些是該給孩子打的?
  • 自費疫苗打不打?關於寶寶疫苗問題的答案都在這裡了
    但是打疫苗這件事實在是太複雜太燒腦了……疫苗種類這麼多,應該怎麼選?選擇進口還是國產?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有什麼不同?二類疫苗安全嗎?二類疫苗打不打?接種疫苗前後需要注意什麼?孩子六周歲以後就不打疫苗了嗎?
  • 兒童五聯疫苗包括哪些?到底該不該打?
    怎樣保護好寶寶的健康,讓寶寶快樂成長從寶寶一出生起就成為這批新晉父母要面對的首要和最重要的問題。  「十三價疫苗」、「五聯疫苗」、「腦炎疫苗」……各種各樣的疫苗名字多得新爸爸新媽媽們記也記不住,再加上網上一搜 儘是多種負面報導和擔憂的聲音——關乎新生兒健康的疫苗問題,從來就不絕於耳。很多新晉家長其實幷不清楚各種兒童疫苗的接種時間及其功效,又是免費,又是自費,很難分清哪個好哪個不好。
  • 兒童疫苗接種時間表,做好這些準備放心幫寶寶打疫苗
    小寶寶生下來以後除卻日常因護理不當引發的各種大病小病令家長頭疼,第二件事情想必就是打疫苗了吧。小寶寶從出生到6歲之前,差不多要打將近20針,每一次打針都是一次歷劫。家長不僅要用各種玩具和零食哄著孩子去醫院,還得眼睜睜看著寶寶打完針哭的昏天黑地,那悲切的哭聲聽得人心疼得要死。
  • 自費疫苗那麼多,哪些該給寶寶打?這4種疫苗,或許需要考慮到
    在很多的孩子出生的時候,家長都會給孩子去注射一些疫苗來預防一些傳染病的發生。其實對寶寶來說,注射疫苗還是非常的有必要的。通常來說,我國的疫苗有一類和二類,一類一般來說都是要監護人必須給寶寶去注射的,而對於很多二類疫苗,也就是說一些自費疫苗來說,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選擇,但其實以下這幾種最好還是不要忘了去給寶寶注射。
  • 自費疫苗到底該不該打?這幾種常見的必須要打,媽媽們別不在意
    對於每個有孩子的家庭來說,疫苗是我們都比較認真對待的問題,有時候去醫院打疫苗,總會有一部分自費的疫苗,比如肺炎疫苗,因為價格有點小貴,讓不少家長有些疑惑「這種肺炎疫苗,到底是否可有可無,是不是不打對孩子也造成不了什麼傷害」。
  • 自費疫苗要打嗎?要想省錢又對寶寶好,就得這麼打
    正如我們這位寶媽提到的這樣:除此之外,家長們還有很多這類問題:免費的、自費的怎麼打?花錢的疫苗需要打嗎?花錢的疫苗就一定比不花錢的疫苗好嗎?一類疫苗是國家免費提供,並強制接種的一類疫苗。二類疫苗需要自費接種。一類疫苗必須打!家長需要按照這個表給孩子接種相關疫苗。花錢的疫苗到底有沒有必要打?
  • 寶寶需要打哪些疫苗,自費疫苗有必要打嗎?
    隨著知識的普及,現在很多寶爸寶媽知道,疫苗是孩子的保護傘,特別是我國人口眾多,人口流動性較大,不打疫苗相當於「裸奔」,是件很危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