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
預防接種系統由佛山市疾控中心提供,【只約號,不約苗】——預約為預防接種時間,疫苗供應根據實際情況提供。1. 所有服務對象必須提前預約。
2. 請提前5分鐘到場。
3. 每位接受服務的嬰幼兒僅允許1名家長陪同,家長必須配戴口罩並配合體溫檢測、登記身份證等資料後方可進入服務區域。
4.滿月後未體檢的兒童需體檢後方可接種疫苗,且登記接種時需提供兒童體檢冊。
服務時間:
2020年3月23日起,周一至周六8:00-11:30,14:30-17:00。
溫馨提示:按照上級疾控部門的操作規範,為保證廣大兒童安全接種, 下班前30分鐘定為「接種後醫學留觀」時間段,即:上午11:30-12:00時及下午17:00-17:30時間段不接種。請家長在接種日(上午11:30時,下午17:00時)前來,若逾時,請重新網上預約。
在產後4~6周,一般要做新生兒體檢及建寶寶冊,並辦理預防接種小冊子給寶寶打預防針。不過,寶寶們究竟需要哪些疫苗接種?
寶寶疫苗一共分為兩類,計劃內疫苗和計劃外疫苗兩種。
預防接種是通過不同途徑把一些生物製品(如細菌或其毒素、死的或弱活減毒的病毒、人或動物的血液或組織等製成的製品),接種到人體內,可刺激人體產生相應的免疫力,以達到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目的。兒童預防接種免疫程序全國是一樣的,是根據孩子出生月齡來安排的。
計劃內疫苗是一類疫苗,是國家規定從寶寶出生後必須進行接種的,屬於免費疫苗。常用的有:B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白百破三聯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麻風腮疫苗、B肝腦炎減毒活疫苗、A群流行性脊髓膜炎疫苗、A+C群雙價腦膜炎多糖疫苗。
1.B肝疫苗
接種3劑次,兒童出生時、1月齡、6月齡各接種1劑次,第1劑在出生後24小時內儘早接種。
2.卡介苗
接種1劑次,兒童出生時接種。
3.脊灰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2月齡、3月齡、4月齡和4周歲各接種1劑次。
4.百白破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3月齡、4月齡、5月齡和18—24月齡各接種1劑次。
5.白破疫苗
接種1劑次,兒童6周歲時接種。
6.麻腮風疫苗 (麻風、麻腮、麻疹疫苗)8月齡接種1劑次麻風疫苗,麻風疫苗不足部分繼續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齡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麻腮風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繼續使用麻疹疫苗。
7.流腦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6—18月齡接種2劑次A群流腦疫苗,3周歲、6周歲各接種1劑次A+C群流腦疫苗。
8.乙腦疫苗
乙腦減毒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8月齡和2周歲各接種1劑次。乙腦滅活疫苗接種4劑次,兒童8月齡接種2劑次,2周歲和6周歲各接種1劑次。
9.A肝疫苗
A肝減毒活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18月齡接種。A肝滅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18月齡和24—30月齡各接種1劑次.
計劃外疫苗即二類疫苗。除國家規定寶寶必須接種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種的疫苗都屬於推薦疫苗,這些疫苗都是採取自費、自願的接種原則,家長可以有選擇性的給寶寶接種。常用的自費疫苗有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A肝疫苗等。 B型流感嗜血桿菌是嬰幼兒鼻咽部常見寄生菌世界上已有20多個國家將HIB疫苗列入常規計劃免疫。5歲以下寶寶容易感染此病,它不僅會引起小兒肺炎,還會引起小兒腦膜炎、敗血症、中耳炎、心包炎等嚴重疾病。 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 流感) 或減輕流感症狀。每年因流感住院或死亡的病例中,有80% 為老人或患有慢性病(心臟病、肺病、慢性腎炎、糖尿病)的病人。兒童患流感後病情嚴重的主要表現為肺炎、支氣管炎、中耳炎。自從2009年H1N1型禽流感暴發,2010年開始流感疫苗也含禽流感的預防成分。也因為禽流感的發生提高了兒童流感的死亡率,因此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薦兒童6個月至9歲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只對3 種流感病毒有效,不可預防普通感冒。另外,疫苗也是病毒,給寶寶打太多反而增加副作用。相比疫苗,人體自身的免疫力能提供更全面的免疫保護。 水痘常見於2~10歲的兒童,是一種發病急、傳染性很強的傳染病。水痘好發與冬春兩季,常在幼兒園或小學校內引起流行。水痘傳染性很強,患病兒童是唯一的傳染源,與之接觸的幼兒若為患過水痘或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的約有90%會發病,因此接種水痘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 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HAV)引發的嚴重肝病,患上A型肝炎的人往往病情嚴重,需要住院治療,甚至可能致命。A型肝炎疫苗可以預防A型肝炎,幼兒的常規接種,如A型肝炎滅活疫苗,可在出生後18個月和24個月分別接種兩次。 肺炎球菌引發的感染雖然較容易控制,但侵犯範圍廣,尤其寶寶上幼兒園之後接觸小朋友的機會較多,很容易發病。一旦感染必須用抗生素,比起反覆應用抗生素的副作用,給寶寶接種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若考慮經濟因素,父母也可以選擇1歲、1歲半為寶寶接種兩次,免疫效果可以持續至6 歲。但患有慢性腎炎,父母有嚴重哮喘病史的寶寶,仍建議按照常規接種程序接種。通過以上對自費疫苗的了解,其實,計劃內疫苗和計劃外疫苗沒有重要程度的差別,僅僅是國家有關部門針對疫苗的付費屬性做出的一個界定,二類疫苗是對一類疫苗的補充,許多二類疫苗針對的疾病發病率很高,危害很大。大家應根據當地傳染病流行情況、寶寶體質、疫苗作用等綜合考慮後給寶寶接種。
1.所有自費疫苗要為免費的疫苗讓路,只有不影響免費疫苗的接種才能接種。 2.根據寶寶的體質來選擇疫苗。如果寶寶體弱多病,還是及時注射疫苗更好。 3.自費疫苗,疫苗會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家長要根據自家的經濟條件來選擇。很多疫苗還有國產、進口之分,價格也有所差別。國產疫苗價格稍低一些,疫苗作用差別不多。4.在疾病流行期不能接種疫苗。
預防接種可能引起一些反應:
①卡介苗接種後2周左右局部可出現紅腫浸潤,8~12周後結痂。若化膿形成小潰瘍,腋下淋巴結腫大,可局部處理(用75%酒精消毒膿點周圍皮膚,不要擠壓膿點由其自然破潰,以防感染擴散)一般膿泡破潰後數日即癒合。
②脊髓灰質炎三型混合疫苗接種後有極少數嬰兒發生腹瀉,但往往能不治自愈。③
③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類毒素混合製劑接種後局部可出現紅腫、疼痛或伴低熱、疲倦等,偶見過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腫。若全身反應嚴重,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④麻疹疫苗接種後,局部一般無反應,少數人可在6~10日內產生輕微的麻疹,予對症治療即可。⑤B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種後很少有不良反應。個別寶寶在接種後24小時左右,接種局部可出現紅、腫、熱、痛現象。這種現象大多在2-3天後隨全身症狀消失而漸漸消退,不必進行處理。一類疫苗由國家免費提供,家長也可自願自費選擇同品種二類疫苗。
在進行寶寶預防接種時,首次接種請開預防接種本子,以後每次來檢需要帶上。建議媽媽將寶寶每次檢查的結果放在同一公文袋裡,方便整理及查找。
在進行接種前應向醫生說明寶寶的健康情況,如果寶寶正在患有以下幾種情況時,最好不要接種,要先和醫生商量之後,再定是否注射。
第一,寶寶在發熱時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二,寶寶患有急性傳染病時或慢性病正在發作時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三,寶寶有嚴重過敏史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四,寶寶有腦或神經系統發育不正常的情況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第五,寶寶有局部皮膚感染或有溼疹時,待皮膚病痊癒後方可進行預防接種。
接種後的注意事項:
1、給寶寶接種疫苗之後,不要著急回家,要在接種現場至少休息三十分鐘,如果寶寶出現有不良的反應,就可以及時請醫生予以治療。
2、接種以後,注射當天不要給寶寶洗澡,一定要保證接種部位的清潔,要防止局部感染。最好給寶寶穿乾淨、鬆軟的衣服,要防止寶寶抓撓。
3、寶寶接種以後,可能會比平時鬧一些,媽媽要多抱一抱哄一哄寶寶,讓寶寶忘記身體的不舒服,一定要寶寶多休息,不要做一些劇烈的活動。
4、個別寶寶會在24小時內體溫升高,回家以後一定要寶寶多喝水,以降低體溫和促進體內代謝產物的排洩,以防高燒。切記不要使用抗生素藥物和亂用退燒藥物。媽媽一定要細心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有高燒的情況,一定要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5、媽媽們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接種,不能半途而廢,也不能任意提前或者推遲,接種次數更不要增加或者減少,時間一定要準確,如果因為粗心錯過了規定的接種時間,或者寶寶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注射,一定要向醫生說明情況,然後再定其他時間注射。漏打情況會按照計劃接種的要求視具體情況而定,疫苗超過打針的時間一般不能補打。
(附) 兒保科常規寶寶體檢的流程:1、請到新大樓一樓大堂掛號處掛號 2、掛號後到檢查室門前排外 3、寶寶常規檢查時間:滿月或42天、3個月、6個月、9個月、1歲、1歲半、2歲、2歲半、3歲。(請避開人流高峰期來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