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疫苗接種有免費和自費兩種,國家規定的免費疫苗也叫「計劃內疫苗」。免費疫苗主要針對的是疾病感染性強、流行範圍廣、致殘率和致死率比較高的一些傳染病。比如說,麻疹疫苗、B型肝炎疫苗、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聯合疫苗等。
自費疫苗屬於「計劃外疫苗」。自費疫苗,主要針對的是一些感染性不太強,傳染性不太廣,有可能自愈,不會產生嚴重危害的一些傳染病。比如說,水痘、肺炎、風疹、A肝、流感、輪狀病毒腹瀉等。
家長帶孩子去打疫苗時,針對這種自費疫苗,醫生不會強制要求孩子一定要打,但會給出一些建議。那麼,很多家長就比較疑惑了,孩子到底要不要打自費疫苗呢?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關於打疫苗的知識。
建議孩子接種的疫苗
1、腮腺炎疫苗
腮腺炎本身不是大問題,很快就能痊癒,但是腮腺炎的併發症比較多,容易並心肌炎、關節炎、腦炎等,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孩子耳聾,所以建議最好接種。
尤其是出生8個月還沒有患過腮腺炎的寶寶,建議接種腮腺炎疫苗,避免以後去幼兒園被感染;但如果患過一次腮腺炎的寶寶,以後就不會再患此病,也就不需要接種了。
2、水痘、手口足
在古代,水痘是很難治癒的,雖然現代比較好治療,但是其傳染性還是比較高的。並且得過水痘留疤的可能會很大。而且大部分幼兒園,孩子沒有打水痘疫苗,可能還不好入園。
手口足,如果幼兒園有一個小朋友得了手口足,便會傳染給一大群孩子。而打了手口足疫苗,孩子被傳染的機率就非常小了,家長就不用每年到了傳染季,都擔心受怕。
3、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是引起寶寶腹瀉的主要致病源,所以接種輪狀病毒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寶寶以後要在幼兒園長時間的生活,最容易被病毒感染而導致腹瀉、嘔吐等問題。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免疫功能不全的寶寶不能接種輪發燒中的寶寶狀病毒疫苗,也不能接種疫苗。如果接種的話,第一劑後5天,寶寶就可能會出現低燒、食欲不振等情況,接種第二劑時副作用會稍微小一些,接種第三劑時基本就沒有副作用了。
4、HIB疫苗
五歲以下的寶寶如果感染B型流感的話,容易引起腦膜炎、中耳炎、脊髓炎、小兒肺炎、敗血症等疾病,而且現在很多國家也已經將HIB疫苗納入免費疫苗了,可見其重要性。
5、流感疫苗
由於流感的種類比較繁多,所以接種疫苗的針對性不強,可能會失去保護意義。所以對於身體健康、抵抗力比較強的寶寶可以選擇不接種,而抵抗力比較弱的,比如患有先天心臟病、哮喘等疾病的寶寶,最好選擇接種,能夠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6、肺炎疫苗:
通常情況下,引起肺炎的細菌和病菌也是種類繁多,接種疫苗的效果比較有局限性,所以接種的意義其實並不大。但有的寶寶反覆感冒,每次感冒都比較嚴重,那最好還是接種肺炎疫苗,也是能夠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我國現在處於發展中國家,現在還不可能做到疫苗全部免費接種,但家長們要知道,所有的疫苗都是經過研究,針對特定性可引起嚴重疾病的細菌和病毒而言。從預防疾病的角度而言,接種自費疫苗可獲得更廣泛的保護,所以在自身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是建議孩子接種自費疫苗的,因為疫苗接種是預防疾病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