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是鄧小平在1984年說的名言。其後,中國的家長們一直在以實際行動努力踐行這句話。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也出於擔心錯過了鋼琴天才、繪畫天才,家長們往往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報了鋼琴班、繪畫班等各種輔導班。
李娜2011年奪得法網冠軍後,中國掀起了一陣網球熱。針對孩子的網球輔導班也日漸多了起來,有些孩子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學習網球。
如今,網球的普及率在不斷提高,學網球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我今天就來聊一聊孩子學網球的話題,分析一下中國網球培訓的現狀與未來的發展路徑,供各位有意或有志於讓孩子走網球這條路的家長們參考。
現實困境之一:網球師資水平普遍不高
要想了解某項技能的師資水平和培訓水平,大致上可以參考一下中國或自己所在城市這項技能的水平。比如,中國的桌球水平全世界第一,那麼我們可以推斷出中國桌球師資水平和培訓水平也是全球領先的。如果你所在城市有一些從省隊、甚至國家隊退役的球員,那他們對提升本地桌球競技和培訓水平會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如果你確實想讓孩子在桌球上有所建樹,或者想學出點名堂,找到高水平的教練員也不太難。
相比於桌球,中國足球實在是太菜了,倒推一下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中國足球的師資水平和培訓水平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你如果選擇讓孩子去學足球,那成功的概率可能遠低於桌球。當然,這裡說的是一般情況,並沒有考慮孩子的個性愛好以及身體素質等因素。
說到網球,中國的女子網球水平還值得說道說道,而男子網球水平就跟男足差不多,不提也罷。
這樣倒推一下的結論就是,中國網球培訓的師資和培訓水平也不會太高,至少要比桌球、體操、遊泳等中國傳統強項的培訓水平要低很多。在一線城市,如果你捨得花錢花時間,也能找到網球教學水平高的國內教練或外籍教練。而對於眾多二線甚至三線城市的孩子來說,碰到高水平網球教練的機率要小很多很多。
某一項體育項目,競技水平與培訓水平是相輔相成的,培訓水平與培訓成效也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你確實想讓孩子掌握一項體育特長,並且期望在這條路上有所建樹的話,理智的選擇肯定是選中國的強項,比如桌球、遊泳、體操等,而不會去選足球、網球等中國的弱項。
中國高水平的網球運動員人數本身就少,他們退下來之後選擇做教練的就更少,這樣平均分到各個省市,你能碰到幾個?目前的網球教練群體可謂是魚龍混雜,大多數網球教練都沒有經過較長時間系統的培訓,他們大多是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並掌握了一定的網球技能,有些人打的水平確實也不錯,其中一部分人機緣巧合就開始去開網球培訓班教孩子們打球,實際上會打球的人並不一定會教球,球打得好的人也不一定把球教得好。
還有相當一部分網球教練並沒有足夠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技能,缺乏明確的、系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孩子們學來學去總是不斷地重複那幾樣東西,家長們也會比較困惑,不知道孩子練了3-5年之後到底能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另外,教練也是需要不斷交流和學習的。而目前很多網球教練缺乏跨地區、跨層級的交流學習機會,大多數時間內都是各自為陣,關起來門來各教各的,對於外面的新資訊、新教學理念、新培訓模式並不知曉。
現實困境之二:學習難以持續,難以得到認可
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壓力並不大,家長對孩子的成績好壞也並不太在意,畢竟小升初基本上靠家長買學區房去上一個理想的初中。到了初中之後,學習壓力陡然就增大了很多,孩子要面臨中考的壓力,考不上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學。家長在給孩子填報藝體輔導班時就不再像小學那樣多多益善,往往只挑孩子感興趣的或學得比較好的一兩項。目前,很多地方已經將體育納入中考範圍,於是大多數孩子都針對中考的幾項體育測試項目去練,或者乾脆報名參加中考體育訓練班。
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家長和孩子都放棄了網球,書法、繪畫、鋼琴還有考級,而網球學到最後什麼證書都沒有。能有機會參加有影響的全國性網球比賽的孩子只佔極少數,即便拿了名次,可能對升高中也沒有太大的、實質性的幫助。而且,就算憑網球進入一所好高中,孩子的文化課與其他同學比起來肯定要吃力很多。
出於以上原因,在從小開始學網球的孩子中,大約有90%的孩子在進入初中之後就中斷了網球課程。
現實困境之三:對上大學的幫助並不大
除了極少數對藝體特別感興趣且藝體水平很高的孩子之外,很多選擇藝體高考的孩子都是因為文化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才去走藝體高考這條路的。到了高中階段,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那麼小學初中時學習的繪畫、音樂、舞蹈或許能成為他另一條考學途徑,畢竟每年高考藝術類專業招生的學校和人數也比較多,考藝術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想來,從小學藝術的孩子,以後高考沒準能用得上,最起碼多了一個備用的選擇。
當然,學網球的孩子也可以走體育類高考這條路。不過,體育高考大多以田徑、籃球等傳統項目為主,相對於招生人數比較多的藝術類專業來說,網球屬於非常冷門的專業,招生人數並不多。另外還有一種途徑就是走特長生這條路。多年來,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都有招收網球特長生的計劃,但這些高校對網球水平要求很高,如果想進入這些高校也是有很大難度的。
7月11日上海旗忠網球中心舉辦了「自然堂 2020網者挑戰賽」,其中第二場比賽是胡力濤/付饒VS王何玥/楊智淇。據介紹,王何玥和楊智淇是兩位剛剛參加完高考的高三學生,兩人都通過了上海交通大學的網球校招,你可以找一下這場比賽的視頻,不妨以此作為網球特長生水平的參考,看看這兩位同學的網球水平大概達到了什麼程度,你的孩子與她們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除了參加國內的高考,學網球的孩子還可以選擇申請去國外讀大學,但是申請國外大學不僅要看網球水平,還要看文化成績和社會實踐能力。在這方面,已轉為職業球員的華潤豪成長經歷值得借鑑一下,有志於此的學生和家長可以看看他當初是如何申請成功美國密西根大學的,了解一下他背後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現實困境之四:走職業網球的概率幾乎低到忽略不計
如果從小遇到非常好的教練,且早早就定下了走專業甚至職業網球的道路,那麼孩子和家長絕對要捨得花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如果你想走專業或職業這條路的話,那基本上初中階段就要放棄學業了,這裡所說的放棄是指孩子不可能與其他同齡人一樣正常到校學習,落下來的課程需要家長單獨花錢請家教補習。
如果確定走專業或職業這條路,最起碼要在上大學這個年齡前要爭取進入省隊。進入省隊後,就有專業的教練給予系統的訓練,但要想打出成績進入國家隊,甚至走上職業道路,其難度無異於千軍萬馬走獨木橋。你可以看看中國各省隊有多少高水平的運動員,然後再到ATP和WTA世界排名榜上看看有幾個中國人,這樣你就大概知道難度有多大了。如果是女孩子的話,可能性或許還大一些;如果是男孩子的話,那你去看看中國男子網球運動員在世界排名情況就好了,他們基本上連巡迴賽的報名資格都沒有。
不過,進了省隊就已經非常成功了。退役之後憑運動員等級證書或全國比賽成績申請一個大學拿張文憑,也可以憑網球特長進入供電、菸草、金融、保險等收入高福利好的單位,到裡面弄個閒職,主業估計是陪領導打打球,代表本單位參加一些比賽,出去掃掃那些業餘球員,日子過得倒也比較滋潤。
道路千萬條,奮鬥第一條。無論目標是什麼,無論選擇什麼,要想得償所願,要想取得成功,努力和奮鬥都是必須的。謹以此與各位選擇網球的同學和家長共勉。(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