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都是壞習慣!其實都是和家長學的

2020-09-15 小康育兒

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不光能看出家教的好壞,而且也能作為家長品行的對照。

前幾天去超市購物的時候,看到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在貨架前面選購商品,媽媽正仔細地看著包裝上的信息,結果一個沒注意孩子跑遠了打壞了一個易碎品,這一邊的售貨員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呢,媽媽馬上就拉著孩子罵了起來,一邊罵還一邊公然對孩子動手,孩子在被訓斥的面紅耳赤的,沒一會兒就開始大哭起來,惹得路人都看的十分不忍心。

誰知那位媽媽不僅拒絕售貨員要求賠償的請求,還繼續對著孩子又打又罵,稱孩子沒一點用處還敗家,語氣中充滿侮蔑。

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們都難免有生氣著急的時候,這裡也體現了不同家長做法的不同。有的家長再生氣也記得要和孩子把道理說清楚,而不是通過打罵強行讓孩子認錯。

看到這裡,相信家長們都清楚教育方式的不同會給孩子帶來多大影響了吧!其實,不僅如此,孩子身上的不少壞習慣也是從家長身上學來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仔細分析下吧!

1.蠻不講理

夫妻倆同住一個屋簷下,有時難免發生口角,而在柴米油鹽上,就有了更多爭吵的理由。家長雖然知道吵架要避免當著孩子的面,但一個家就這麼大,就算家長關起門來也難免讓孩子聽到。

孩子身上很大一部分的性格習慣都是從家長身上學來的,父母在吵架的時候暴露出的咄咄逼人、蠻不講理的勢頭也會被孩子學會,孩子在社交中將會展現出更加強勢而不講道理的一面。

2.不尊敬長輩

前段新聞爆出,有一對老年夫妻一共養育來三個孩子,但老年來臨之際,卻沒有一個子女願意為其養老送終的,一時間輿論譁然。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只是並不如新聞上的極端而已。家長在現實生活中對待老人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以後給父母養老及相處方式。家長如果屢屢表現出不尊敬長輩,尤其是家裡長輩,久而久之孩子也會以同樣方式對待長輩。

3.愛貪小便宜

當家的寶媽們都知道生活不易,買的菜是一天一個價,如果不計算著過日子,一邊面臨著還貸壓力,一邊還要照顧好一家人的飲食起居,真不是說到就能做到的。

所以主婦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愛貪小便宜的習慣,這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有的家長分不清其中的區別,貪小便宜過了頭可就成了壞榜樣了。這與過度大度同樣,都會錯誤地引導孩子,家長要尤其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面對孩子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壞習慣,都會認為這是孩子從小就形成的,改不了。但卻沒有反思,孩子這是從哪裡學來的呢?家長懂得在外面要保護好孩子,其實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給孩子做好榜樣工作,更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看了以上文章,你認為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改正壞習慣?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孩子啃指甲,其實並不是「壞習慣」,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反省
    ,孩子這些無意識的小動作,在嬰幼兒身上是非常普遍存在的現象。大部分孩子啃指甲的行為,都和心理因素有關,比如孩子在緊張焦慮狀下,或者陌生的環境中,都會通過啃指甲的方式來宣洩、緩解內心的焦慮情緒。發現孩子有不好的習慣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很可能就是批評和制止。但是,如果僅僅依靠簡單粗暴的手段強行制止,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孩子可能從開始的不安漸漸轉變成不耐煩,如果實在被「逼急」了,反而會造成孩子「偏要和家長對著幹」的逆反心理和行為。對於孩子壞習慣的糾正,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講究循序漸進的。
  • 孩子壞習慣很難改掉?那是家長做法有誤,三招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其實家長如果想要對孩子進行教育,真正的改正孩子這些壞習慣,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為什麼孩子會存在這些壞習慣。,其實有一些原因是和父母太過於縱容有關係。但實際上如果家長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的壞習慣,孩子反而會感覺自己低人一等,而一些比較強勢的孩子,更對厭惡家長。所以說家長千萬不要運用這三種錯誤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的壞習慣,這只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影響和傷害。那麼對待孩子的壞習慣,家長應該要如何做呢?
  • 家裡不管條件好不好,都別讓孩子沾上這些壞習慣
    相信小孩子的大部分習慣都是和家長的行為習慣是密不可分的,不管是壞習慣還是好習慣,都是孩子從家長身上學到或者模仿到的。如果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那麼家長們一定不要讓孩子沾上的這些壞習慣,不管家裡的條件好不好,不然長到後孩子不可能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 家長幫倒忙,孩子養成學習壞習慣
    一些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費盡心血,孩子卻成績差、習慣壞;另一些家長看起來做得輕輕鬆鬆,孩子在學習上卻又自覺成績又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差呢?家長往往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認為孩子的學習不好是因為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殊不知,學習中的壞習慣只是表象,形成的原因是複雜的,而且絕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
  • 孩子英語總學不好,罪魁禍首就是這六個壞習慣,家長們趕緊自查!
    聽過很多家長抱怨:「為什麼我家孩子的英語,明明花時間去學了,卻總是達不到效果?」大部分中國孩子在最初學英語的時候,會用很多中式思維去學習,從一時來看,知識點是比較容易記住,但從長遠來看,長期這樣學習會養成一些學習英語的壞習慣。以下就是中國孩子在學習英語中常見的6個壞習慣,爸媽們來看看自家孩子分別佔了哪幾條?
  • 孩子的壞習慣80%都是在家裡形成的
    然而他們所生活的環境、所接觸的人都不完美,久而久之就會沾染各種壞毛病。環境會塑造一個人,也會毀掉一個人,這一點毋庸置疑。一個自小生活在髒、亂、差環境中的孩子,很難擁有高尚美好的品質。因為他看到聽到的都是社會陰暗面,耳濡目染的都是家人的自私、抱怨、斤斤計較。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的很多問題是大人造成的,家長的問題若不調整,孩子的問題就調整不了。」
  • 成績不好的孩子都有這10個壞習慣!家長朋友需要督促孩子改正
    常有家長反應,孩子的學習效果不理想、成績不好。是學校老師沒教好?還是孩子自己不好好學?其實,影響孩子成績的「罪魁禍首」是不良學習習慣,究其原因,首當其衝的是以下10個學習的壞習慣,家長們必須留意。這的學習習慣,不僅會讓孩子形成想學就學,不想學就玩的心態。學習效果也會低很多,所以家長最好幫助孩子設定一個固定的學習時間。
  • 還在阻礙孩子的這些壞習慣嗎?其實是高智商表現,家長不要扼殺了
    行為一:撿東西吃小寶寶啥都該往嘴裡送,家長認為孩子小啊,不懂事啊,可是有些都已經一歲,兩歲了,還有這樣的習慣,父母著急了,這孩子這壞習慣得改啊,事實上也是如此,當一個孩子對一種新事物或者突然發生的事件有快速的判斷力和反應力時,足以說明這個孩子的大腦發育更完善更發達。
  • 家長的這5個壞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據研究顯示,是家長的這5個壞習慣影響了孩子的智力發育,而現在改還來得及:壞習慣一:不吃早飯現在正值暑假,很多家庭都沒有了做早飯的習慣,一覺睡到大中午,早飯和午飯就一起吃了,而孩子只好和父母一樣,被迫養成不吃早飯的習慣。
  • 孩子的壞脾氣和愛頂嘴的壞習慣都是來自你的培養……不服氣嗎?
    無數家長都在抱怨孩子的脾氣怎麼這麼大,無理由地大喊大叫,經常哭鬧不止;太多家長都在不解,孩子啥時養成了愛頂嘴的習慣了呢?家長們,有啥可埋怨和不解的呢?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親自培養出來的!我在這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有點多此一舉了,因為你們都懂,但這只是用來強調下問題的根源所在。接下來不客氣的說吧,「每個孩子出產房的時候是一樣的,抱到你家裡後,在都沒經過學校和社會或者說其他很多陌生人接觸的情況下,三個月之後,就能看出每家孩子脾氣性格的迥然不同」。所以,孩子性格脾氣的不同,百分百來自家庭成員影響。
  • 孩子總丟三落四?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家長要先學會「犯懶」
    而作為父母,我們總是習慣性的"操心"孩子的各種事情,每一個健忘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操碎了心的父母,當我們總是幫孩子解決各種難題和孩子的生活習慣時,其實,孩子也漸漸的失去鍛鍊自理能力的機會。孩子之所以會出現丟三落四的毛病,其實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糾正這個毛病的話,將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那麼我們如何幫孩子儘快改掉這個壞習慣呢?家長要學會"犯懶",才能幫孩子改掉這個"丟三落四"的壞習慣!
  • 孩子壞習慣越來越多,是"爛蘋果定律"在腐蝕娃,家長要學會隔離
    &34;,但在每一個人的身上,其實都會存在有其獨特的優點,孩子也同樣如此。而當孩子因為交友、因為所處環境等一些原因,導致在其身上出現某些壞習慣後,如若家長放任這一壞習慣肆意生長,那麼孩子便會開始變得壞習慣越來越多、越來越突出,同時其本身的優點也會被這野蠻生長的壞習慣覆蓋掉。
  • 腦力超常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別太幹涉了
    其實縱觀天才身上都有一些壞習慣、小毛病,而一些行為的背後卻可能是腦力超常的證明有研究證明,腦力超常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別太幹涉!一、喜歡拆家和「探險」有一些孩子在父母嘴裡就是「不好帶」、「太讓人操心」的娃,這種孩子每天最愛做到就是拆家,只要手能抓到的東西,終究是難逃被拆的命運。大一點以後,不在家呆著了,就喜歡出去探險,什麼登高爬梯、鑽山洞都是這些孩子的最愛,真是給家長帶來了很多困擾。
  • 寶寶的這些「壞習慣」行為,其實是聰明的體現,家長要正確對待
    「我兒子現在一點兒也不懂禮貌,我一說他還會頂嘴,真不知道跟誰學的!」相信上述這些問題,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甚至不止是單獨某一個,經常是很多問題出在一個娃身上。我們群裡也常常有寶媽吐槽孩子越來越難管了。但事實上,孩子出現這些情況不僅非常正常,而且多數時候還是聰明的體現。往往代表著孩子發育進入了新階段。
  • 這是在「培養」孩子的壞習慣,家長發覺了嗎?
    這真不是誇張,你在生活中仔細聽聽就知道了,什麼害怕困難、寫作業困難、集中不了精神、亂發脾氣、缺乏時間管理能力、不喜歡刷牙、喜歡玩兒各種電子產品等等,都是孩子的缺點,而且無論使用怎樣的方法,孩子都改不了,真的是操心死家長了。可是為什麼這些壞習慣對孩子來說這麼難改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先知道孩子到底是怎樣養成「壞習慣」的?
  • 孩子的很多壞習慣,都源於3歲前的「缺失」
    有些詞彙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很難理解,但是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學習就對了。正是因為如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每一次出口的話,也許你只是一句無心的髒話,可能就會變成孩子日後的口頭禪。2、行為相信大家都知道什麼叫作「有樣學樣」,對於孩子們來說就是這樣的。
  • 孩子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培養懂事娃並不難
    幾乎每個家長都能說出自家孩子身上的幾個壞習慣、例如沒有時間觀念經常遲到、寫作業總是寫到很晚,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緒等等。習慣能夠影響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所以,很多父母都會把習慣培養列入到育兒教育中,但是說的容易做的難,真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時,總能遇到各種麻煩。
  • 孩子壞習慣很多?家長可以利用「強化定律」,讓孩子受益一生
    我的同事月亮對孩子的教育就非常成功,在她兒子的身上幾乎看不到那些令人頭疼的壞習慣。月亮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不管孩子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她每次都會立馬指出,讓孩子立刻改正,此次如此,從無例外。所以,久而久之,在孩子內心自然就養成了一種習慣,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這樣一來,壞習慣就慢慢變少了。
  • 寶寶這幾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最好不要盲目糾正
    現在很多家長都遇到這個問題,孩子在一天一天的長大,孩子身上的壞習慣也一天一天的在增多。有很多孩子喜歡往往地上扔東西,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的,家長打掃了,過不了多久就又亂了。很多家長都制止過,但孩子聽沒有把家長的話聽進去,依舊想怎樣就怎樣。很多家長基本忽略了這一點:「為什麼孩子會老是犯錯誤呢?」
  • 孩子的這三種表現,說明教育很成功,家長都知道嗎?
    前言:關於好習慣和壞毛病的界限,其實沒有家長可以準確的說出,所以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他人羨慕的好習慣,當然也都有其他人不太喜歡的壞毛病。因此作為家長,要試著接受孩子的所有習慣,那些觸碰底線和原則的壞習慣,當然需要在發現時就幫助他們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