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不光能看出家教的好壞,而且也能作為家長品行的對照。
前幾天去超市購物的時候,看到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在貨架前面選購商品,媽媽正仔細地看著包裝上的信息,結果一個沒注意孩子跑遠了打壞了一個易碎品,這一邊的售貨員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呢,媽媽馬上就拉著孩子罵了起來,一邊罵還一邊公然對孩子動手,孩子在被訓斥的面紅耳赤的,沒一會兒就開始大哭起來,惹得路人都看的十分不忍心。
誰知那位媽媽不僅拒絕售貨員要求賠償的請求,還繼續對著孩子又打又罵,稱孩子沒一點用處還敗家,語氣中充滿侮蔑。
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們都難免有生氣著急的時候,這裡也體現了不同家長做法的不同。有的家長再生氣也記得要和孩子把道理說清楚,而不是通過打罵強行讓孩子認錯。
看到這裡,相信家長們都清楚教育方式的不同會給孩子帶來多大影響了吧!其實,不僅如此,孩子身上的不少壞習慣也是從家長身上學來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仔細分析下吧!
1.蠻不講理
夫妻倆同住一個屋簷下,有時難免發生口角,而在柴米油鹽上,就有了更多爭吵的理由。家長雖然知道吵架要避免當著孩子的面,但一個家就這麼大,就算家長關起門來也難免讓孩子聽到。
孩子身上很大一部分的性格習慣都是從家長身上學來的,父母在吵架的時候暴露出的咄咄逼人、蠻不講理的勢頭也會被孩子學會,孩子在社交中將會展現出更加強勢而不講道理的一面。
2.不尊敬長輩
前段新聞爆出,有一對老年夫妻一共養育來三個孩子,但老年來臨之際,卻沒有一個子女願意為其養老送終的,一時間輿論譁然。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只是並不如新聞上的極端而已。家長在現實生活中對待老人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以後給父母養老及相處方式。家長如果屢屢表現出不尊敬長輩,尤其是家裡長輩,久而久之孩子也會以同樣方式對待長輩。
3.愛貪小便宜
當家的寶媽們都知道生活不易,買的菜是一天一個價,如果不計算著過日子,一邊面臨著還貸壓力,一邊還要照顧好一家人的飲食起居,真不是說到就能做到的。
所以主婦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愛貪小便宜的習慣,這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有的家長分不清其中的區別,貪小便宜過了頭可就成了壞榜樣了。這與過度大度同樣,都會錯誤地引導孩子,家長要尤其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面對孩子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壞習慣,都會認為這是孩子從小就形成的,改不了。但卻沒有反思,孩子這是從哪裡學來的呢?家長懂得在外面要保護好孩子,其實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給孩子做好榜樣工作,更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看了以上文章,你認為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改正壞習慣?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