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壞習慣很多?家長可以利用「強化定律」,讓孩子受益一生

2020-09-09 蓓蓓育兒經

圖文/蓓蓓

編輯/蓓蓓

導語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但是壞習慣的養成就只需要幾天甚至是幾個小時。因為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枯燥無味甚至會讓人痛苦的過程,但是壞習慣則相反,所以好習慣的養成是很艱難的。

案例分析

好習慣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但是壞習慣也不是天生的。

我的同事月亮對孩子的教育就非常成功,在她兒子的身上幾乎看不到那些令人頭疼的壞習慣。月亮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不管孩子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她每次都會立馬指出,讓孩子立刻改正,此次如此,從無例外。

所以,久而久之,在孩子內心自然就養成了一種習慣,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這樣一來,壞習慣就慢慢變少了。

這樣的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也就是教育界中的&34;。

我們用更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解釋一下強化定律。

曾經有科學家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往池子裡放一堵玻璃牆,然後牆的一邊放一條鯨魚,另一半則放上其他小魚蝦。

一開始,鯨魚想要遊到小魚身邊,就拼命地撞擊那堵牆,但是怎麼撞都沒有用,之後就放棄了。

後來,科學家將這堵牆拿走,但是鯨魚仍然覺得有堵牆,所以就只在自己的一邊活動。

其實這和人的習慣養成是非常相似的,在我們經歷過一些重複性的動作之後,在潛意識裡某些行為和想法就會被固定住,從而就形成了習慣。習慣養成的時間越長,那麼改變習慣的時間就會越長。

好的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那麼好的習慣對孩子而言具體有何意義?

  • 好習慣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多好朋友。

一個好習慣能夠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我們眼裡看到的這些,好的習慣會發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同樣也會令人意外。

好的習慣會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從而身邊的同學和朋友也更願意接近自己。畢竟誰都願意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同時,這樣也會讓孩子擁有更多擁有不同好習慣的朋友,從而孩子也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 好習慣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優異

在孩子上學階段,對於家長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很多父母都搞錯了重點。父母與其抓著孩子的成績不放,不如先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針對學習,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否則孩子一旦達到父母的期待,從此就會懈怠,從而變成一個死循環。

孩子學會自律,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習不自覺、不努力的問題,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拎得清輕重。

那該如何讓好習慣深入孩子心呢?

  • 父母要善於發掘孩子的好習慣,從而將其放大。

孩子每天都在變化,作為父母,就應該察言觀色,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如果發現孩子在某方面做得很好,那麼就可以對孩子進行表揚或者嘉獎,進而培養他們的好習慣,將此習慣作放大處理。

長此以往,孩子就能感受到好習慣給自己帶來的變化,之後父母就更不用操心。

  • 適當地批評

新手爸媽們在遇到教育問題的時候,通常都採用消極的方法,妥協於孩子。也許在大人們眼裡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就會對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比方說,當孩子出言不遜,不尊重別人時,父母不要只是口頭教訓一句就放縱孩子,而應該重視孩子的該種行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是這個道理。家長們可以給予孩子相應的批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以防下次犯同樣的錯誤。

  • 通過第三方引導

如果父母在具體的壞習慣上不知道如何幫孩子改正,那麼就可以通過第三方途徑,比方說圖書或者網上的一些教程,甚至詢問有經驗的寶媽,這些都是有效且快的辦法。

總結

想幫孩子改成壞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父母持之以恆地去引導。有時候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反應能力沒有大人強,但是大人也應該給予他們相應的寬容,讓孩子有機會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總之,家長們在想讓孩子變優秀之前,一定要先利用強化定律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孩子的很多好習慣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當然也就不用父母去操心了!


文章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強化定律:習慣比成績更重要,擁有好習慣才能讓孩子受益一生
    習慣是重複強化行為後最終形成的慣性行為方式,即由強化定律對主體行為造成的固化影響。家長應多運用強化定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堅持一個月每天睡覺前喝一杯牛奶,到新的一個月開始時,有一天沒有睡前飲用,睡覺時身體就會傳遞出又餓又渴的信號。
  • 壞習慣越來越多,是「爛蘋果定律」腐蝕孩子,家長要學會「隔離」
    導讀:壞習慣越來越多,是「爛蘋果定律」腐蝕孩子,家長要學會「隔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壞習慣越來越多,是「爛蘋果定律」腐蝕孩子,家長要學會「隔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壞習慣多,善用條件反射理論,幫助孩子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每天都被他的壞習慣氣得牙痒痒,可是想要教育卻總是找不到正確的方法。上身很多家長同姐姐一樣對孩子的壞習慣深惡痛絕,但一樣手無足措,為了教育他們改掉壞習慣不知道看了多少書,費了多少腦細胞,卻絲毫不見成效。面對這種情況我特地去。查了一些相關資料,發現培養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條件反射理論,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些他的相關內容。
  • 孩子有不良習慣,家長可以用「條件反射理論」,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這種現象在大多數的家庭中都會出現,有些家長會認為這是小事,其實孩子的這些壞習慣並不是小事,這些不良習慣如果孩子不及時糾正,將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以及人生的發展。因此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習慣對他們未來的成長極其重要,在採取措施幫助孩子之前,家長們不妨了解下孩子為什麼會形成不良習慣。
  • 害苦孩子一生的5大壞習慣,後悔剛剛才讀到!父母早看早受益
    導讀:害苦孩子一生的5大壞習慣,後悔剛剛才讀到!父母早看早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害苦孩子一生的5大壞習慣,後悔剛剛才讀到!父母早看早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4個壞習慣害苦了孩子,家長不要不當回事,早改早受益
    孩子就像是一張乾淨的白紙,紙上最終會呈現出什麼樣的圖案完全取決於家長讓其養成什麼樣的習慣。俗話說&34;就是這樣的道理,3歲時養成的壞習慣就像是白紙上的幾個黑點,只要用心就能用改變成其他圖案;7歲時的壞習慣已經進化成長長的線條,需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將其修改。但是如果這時候依舊對其不管不問,最後會蔓延至整張白紙,難以修改。
  • 家長越懶孩子越棒,學會4種「偷懶」,孩子受益一生
    其實這樣「勤快」,不但我們自己受累,孩子也並沒有從中受益。這樣「費力不討好了」的帶娃要不得,教你4種偷懶的辦法,家長越懶孩子越優秀。>,這樣不但會挫傷孩子勞動的積極性,還會養成事事依賴父母、自私自利的壞習慣。
  • 家長別縱容,孩子這種壞習慣,不然會誤了孩子一生,還會連累家庭
    導讀:家長別縱容,孩子這種壞習慣,不然會誤了孩子一生,還會連累家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別縱容,孩子這種壞習慣,不然會誤了孩子一生,還會連累家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有這18個壞習慣,將會誤導孩子一生
    壞習慣2:不迴避結婚多年,你和愛人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當著孩子的面吵翻天。提醒:我們的敵對、爭吵,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壞榜樣。壞習慣3:太「大方」你勤儉持家,捨不得給自己買新衣服,可是對孩子卻很大方,從不教他節省。
  • 害苦孩子一生的4個壞習慣,再不改就廢了,智慧父母要警惕
    兒童時期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也最容易養成壞習慣!孩子自私、叛逆、磨蹭、暴躁、不合群等負面人格的滋長,就是家長在這一時期對不良行為習慣沒有及時糾正造成的。如果孩子有下面的幾種壞習慣,爸媽必須留心了,要及時給孩子糾正過來。
  • 孩子壞習慣越來越多,是"爛蘋果定律"在腐蝕娃,家長要學會隔離
    等到豪豪逐漸可以自己吃飯的時候,也是要邊看動畫邊吃飯。表姐一家雖然知道邊看手機邊吃飯沒啥好處,但卻一心總想著等到孩子長大後就好了。而在長久如此之下卻發現,豪豪邊看手機邊吃飯這一習慣沒有改掉不說,反而還添了一生其他的壞習慣,無論做什麼事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拿起手機或平板,注意力也很難會集中於某件事上,學習成績更是差到快要墊底。以上表姐的經歷不知點開文章的你是否有曾或是正在經歷呢?
  • 孩子三歲前,家長需要給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一定要讓寶寶看到自己是如何講衛生的,這樣寶寶就可以跟著大人學習,逐漸變成一個講衛生的孩子,同時家長做家務的時候,也讓寶寶分擔一點,他們會非常樂意。,讓孩子識字,這樣孩子認識一些字之後,就可以獨立閱讀,如果過了這個敏感期,想培養孩子喜歡閱讀的習慣,就會比較困難。
  • 家長課堂:如何改掉孩子學習上的壞習慣
    擁有一個好習慣,讓人終身受益。據了解,3—12歲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近日,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專門出臺了《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指導意見》,提出小學生要抓的學習習慣有十項,包括預習、聽課、複習、作業、閱讀、寫字、聽說、活動、探究和計劃等。  據悉,在廈門,每學期的第一個月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強化教育月。
  • 養成這些好習慣 讓孩子受益一生
    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那麼,孩子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自立自強的習慣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要讓孩子自己動手,比如先試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慢慢再給孩子提供和創造動手的機會。
  • 如何讓你孩子受益一生?養成一個習慣就夠了
    我們要操心的事情好像越來越多,房子,車子,工作等,但對於媽媽來說最操心的事情,莫過於孩子的成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都希望自己孩子優秀,都希望自己孩子不要落後。所以,如小唐一樣忙碌的家長也是越來越多。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常常在思考,對於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我們該教會孩子什麼,才能給孩子一生受益?前段時間,因為疫情進行網絡教學。
  • 誤導孩子一生的20個壞習慣,爸媽要警惕
    壞習慣七:不娛樂孩子吵著要你給他講故事,可你總是有很多理由拒絕他。可是你一直沒放在心上,後來你打電話給老師,告訴她你病了,讓她再找其他家長。提醒:沒有嘗試就先退縮,孩子學會了把許諾拋之腦後,靠撒謊而使自己輕易推脫。壞習慣十:說配偶壞話婚姻之路終於走到了盡頭,你心中充滿了對另一方的怨恨。
  • 掌握四大定律,幫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的確,孩子寫作業拖拉、馬虎應付、屢教不改,這些糟糕的學習習慣讓很多家長將陪寫作業視為苦差事。除此之外,每天早上起床時的磨蹭,吃飯時的挑食,睡覺時的興奮,對電子產品的入迷……孩子的很多壞習慣都會讓家長抓狂,並因此引發一場場家庭戰爭。巴金說過: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的確,良好的習慣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他一生的財富。
  • 孩子偷錢怎麼辦?家長別打罵,用以下方法處理讓娃受益一生
    就來問我,該怎麼解決才能不傷及孩子自尊心,又讓他改掉這些壞習慣。從家裡「拿」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不少孩子成長過程中都經歷的環節。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知道孩子為什麼偷偷拿錢?很多家長對理財沒有一個明確的觀點,孩子都上初中了,還沒屬於自己的零花錢。或是零花錢太少,一個月只有5塊錢之類的,什麼都買不了。當孩子的物慾得不到滿足,或是表達訴求,家長視而不見的時候。他們就可能採取這種措施,來滿足自己的物慾。因此,家長不給孩子零花錢,或給的零花錢太少,也是導致孩子偷偷「拿」錢的重要原因之一。
  • 家長注意!小學生最容易犯的4個不良習慣,影響孩子一生
    可見行為習慣對人一生的影響,其中童年時期作為人行為習慣最好的養成期和塑造期,家長一定要注意,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才能對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不該答錯的題答錯了,不該寫錯的字寫錯了,閱讀題目時忽略重要元素……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馬虎也經常導致孩子犯很多錯誤。馬虎應該怎麼改正呢?首先家長要有意識地告訴孩子,馬虎並不可怕,只要下定決心改正,是一定可以成功的。除了在做作業、生活中養成多檢查幾遍的習慣外,家長可以在孩子手腕上套一個橡皮筋,每當犯了馬虎的錯誤時,就彈自己一下。
  • 家長的這些壞習慣會影響孩子一生
    俗話說父母才 是孩子的第一任最重要的老師。想要讓孩子快樂成長生理和心理都健康,作為父母的必須以身作則最關鍵。家長應該及時避免在孩子面前有以下這些壞習慣1.夫妻愛爭吵如果孩子父母夫經常吵架,孩子就會認為吵架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