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傳染病有多可怕:了解黑死病在歐洲傳染的全部歷程

2020-12-13 源遠流長的小竹林

傳染病不只是出現在現代社會。早在14世紀的歐洲,就經歷了一場空前的災難:黑死病。這場災難在歐洲存在了四年,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使得歐洲經濟瞬間衰退。與此同時,這場災難也啟蒙了人們的思想,為以後的社會變革奠定了思想基礎。

中世紀地中海貿易路線圖

黑死病流行的背景,以及黑死病大規模擴散的經過

在過去的10世紀到14世紀這段時間裡,持續了幾百年的溫暖氣候,農作物大量繁殖,人口數量也翻了一倍多,達到7500萬,這段時間歐洲迅速發展。生活富足,城市不斷形成。而義大利的很多地區放棄種植糧食,直接為地中海航運服務,資本主義情況初見端倪。

即使歐洲國家如此發達,除歐洲一些王公貴族的宮殿莊園衛生環境好以外,大部分地區環境甚至可以用髒亂差來形容。居民直接把生活垃圾倒在自家門口,一些人甚至都不怎麼洗澡,街上的排汙系統也不過是門前的一條窄窄的汙水溝。當時的政府認為衛生是個問題,於是沒有建造衛生場所。這樣如此惡劣的環境無疑是寄生蟲和老鼠繁殖的絕佳場所,在這個背景下,黑死病流行起來。

在克裡米亞半島上,有一個叫加法的城市,金帳汗國在它旁邊。1345年的一天,義大利商人與穆斯林居民發生爭吵。由於雙方互不相讓,導致矛盾變得愈發劇烈。穆斯林向蒙古人請求援助,蒙古人發兵加法城,將義大利商人和守軍全部圍困城內。由於城牆堅固和守軍抵抗,蒙古軍久攻不下。不久,幾年前的瘟疫使得加法城外的蒙古人大量死亡。一段時間後,蒙古人再次發動進攻。這一次,他們將染病的屍體投擲加法城中。很快,加法城到處是屍體。義大利人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屍體,更不知道瘟疫的可怕。幾天後,腐爛的屍體破壞了加法城中的生存資源,恐怖的瘟疫爆發了!很快瘟疫感染者出現了,感染者死後的皮膚會變成黑紫色,因此被稱為「黑死病」。但是加法人對此一無所知,很快紛紛喪命。與此同時,蒙古軍也深受其害,瘟疫感染了大部分蒙古兵,圍城已是力不從心,只能撤退。

加法城中感染瘟疫圖片

加法中存活的人僥倖逃了出來,坐上了輪船,回到了歐洲。但他們不知道的是,老鼠和跳蚤已經悄悄上了船,隨這群倖存者在海上漂流。而加法黑死病的傳聞已經傳遍了整個歐洲,歐洲變得人心惶惶。於是沒有一個國家敢接待這支船隊,沒有一個港口敢讓這支船隊在這裡停靠。因此這支船隊在海上空蕩蕩的飄蕩,死了不少水手和船員,不少船上面並沒有生還者,只剩下一條船在海上飄蕩,一度被人稱為「鬼船」。而一條存活下來的船隻買通了義大利西西里島聲稱他們沒有感染疾病,讓他們可以停靠在港口。

剛下船,就馬上對他們進行了隔離。但是,為時已晚,老鼠和跳蚤已經下了船,進入了當地。就這樣,一個可怕的幽靈降臨了。在加法的人登陸以後,西西里島上的人就開始死亡。緊接著,瘟疫從此處開始擴散,傳播整個義大利甚至整個歐洲,歐洲橫屍遍野。一位名叫邁克的芳濟會修道士正在那裡的教堂當牧師。根據他的記錄

「如果有人因為瘟疫而死亡,那麼很快和他接觸過的人都會死亡。」

由此可見瘟疫傳播途徑之廣泛。而據另一位修士的記載,「因為這種疾病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當人們對話時,便會進行傳染。傳染後的三天時間內就會導致被傳染者死亡。不僅與患者交談可招致死神,只要與患者接觸便會死亡。」

黑死病傳染的地圖

黑死病爆發的悽慘場景以及黑死病莫名消失的緣由

知識的匱乏以及對宗教的盲目導致醫學在當時並不發達。治病的方式只有休息或者放血。而最常見的做法是請神職人員替自己向上帝求情,免除自己受到的災難。上述的一系列因素讓歐洲成為瘟疫爆發的絕佳場所。每至黃昏,都會有人推著獨輪車,在大街上大聲喊:「收屍了,收屍了」,於是人們就把屍體放在獨輪車上,推到城外去焚燒。後來,人手越來越少,屍體也不能夠處理,於是出現了橫屍遍野的景象。經常出現一人感染,全家人悄無聲息地死亡。這些大城市的景象好比人間地獄。

根據當時的各種文獻記載:由於恐懼深入人心,親人互相拋棄。親情在此時已經全部拋在腦後。人們紛紛拋棄病人,丟掉家產,希望保全自己。

人們處理屍體的觸目場景

傳染病隨著人與人的傳播不斷擴散。又因為早期的歐洲是以貿易為主來發展,於是傳染病飛速向全世界各地傳播。儘管當地很快意識到傳染病的存在並開始隔離病人、關閉城門防止疫情蔓延。可他們並沒有想到人類並不是黑死病傳播的唯一途徑。就這樣,黑死病從老鼠傳到整條船,然後又從船傳到城市。接著一點點向內陸蔓延。最嚴重的時候每天都會有幾千死去,而熱那亞共和國幾乎滅亡,有些村莊甚至出現了無人生還的情況。

與此同時,四散逃跑的人們也加速了瘟疫的擴散。人們想讓人為此次疾病負責,於是猶太人異教徒和麻風病人遭到了無妄之災。對他們進行抓捕並進行殺害。而神職人員對病人進行禱告,與病人接觸最多,導致他們死亡率最高。神職人員倒下了。很快,教堂空了,很多儀式沒有人來主持,人們精神支柱倒塌。而健康的人們也爆發了饑荒,城內秩序混亂,各種犯罪興起,整個歐洲似乎都在最滅亡前最後的掙扎。

中世紀歐洲人口變化

但是在1352年,黑死病自己消失了。不再有新的人死亡,人們開始走出家門,收拾城裡的屍體,建立新的秩序。史學家推測重災區人口死亡過快,以及大量齧齒動物死亡,天氣越來越冷,老鼠活動能力減弱導致傳播途徑被切斷。細菌的蔓延和生長也被控制。而這場瘟疫中教堂的不作為讓教徒心寒,開始懷疑宗教,享受人生,這為接下來發生的文藝復打下了思想基礎。

總結

傳染病固然可怕,但是並不是不能抵抗。中世紀的歐洲對於瘟疫了解甚少,防護意識淡薄,以及醫學的不發達使得疫情大肆擴散,傳播範圍廣,死亡人數多。最後採取了一定的隔絕措施,由於沒能了解疫情的傳播途徑,使得感染的人雖然減少,但效果並不明顯。而在醫學發達的現代,我們有許多治療傳染病的方法,如果發現傳染病的症狀及時治療也會康復,不會立刻死亡。我們發現自己患病時不要驚慌,要科學對待,去醫院救治,不要尋求偏方,誤了自己的性命。

參考文獻:《思維實驗室》《歐洲中世紀史》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源遠流長的小竹林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橫行歐洲三百多年的黑死病是如何消失的?
    從1347年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突然席捲了歐洲。在之後短短六年時間裡,可怕的瘟疫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於感染瘟疫後死去的患者屍體呈現黑色,因此當時歐洲人稱這個瘟疫為黑死病,其實也就是我們現代醫學上所稱的鼠疫。
  • 可怕的無知:發生在14世紀30年代,奪走200多萬歐洲人生命的黑死病
    在人類的漫長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無數次天災人禍。在14世紀30年代的歐洲,就曾經因為爆發了一場始料未及的黑死病,導致200多萬人的死亡的大災難。在那個科技不發達,醫療手段極其落後的時代。可想而知,歐洲人對這種從未見過可怕的瘟疫是多麼的恐懼與無奈。黑死病的大爆發,造成了歐洲人口大量死亡,土地荒蕪,經濟凋敝的嚴重後果。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喪生於黑死病的魔爪之下。那麼,這場黑死病是如何傳播到歐洲的呢?這還得從熱衷於貿易的熱那亞商人說起。黑死病的起源地在中亞地區,這種病是由老鼠身上的跳蚤傳播的!
  • 在黑死病橫行的中古歐洲,醫生該如何自保?答案就是「鳥人裝」
    一經問世,迅速流行於整個歐洲大陸,成為歐洲中世紀黑死病橫行期間,醫生們最為普遍的打扮。從五世紀開始,歐洲大陸就不斷受到各類傳染病的侵襲,鼠疫、天花等等等等,如雪花一般降臨歐洲大陸。十四世紀,歐洲爆發了黑死病,許多人認為是蒙古人將這種可怕的傳染病帶到了歐洲大陸,但時至今日,這個說法仍得不到確切肯定。
  • 史上最可怕的十大傳染病事件
    史上最可怕的十大傳染病事件許多人看過美劇《行屍走肉》的恐怖畫面,看完後都心有餘悸,心裡默默念到:「這只是電視劇。」事實真的如此嗎? Too young too simple!瘟疫雅典大瘟疫這場瘟疫是人類歷史上記載較詳盡的最早的一次重大疾病,直接導致了近1/4的居民死亡。」
  • 死神的勝利,歐洲歷史上的黑死病是什麼病?為何說它改變了歐洲?
    人類發展進化的歷史可以說就是人類本身與各種自然力的博弈史,而在各種自然力裡,以各種微生物為代表的傳染病可以說從古到今都長期是人類生存最大的挑戰之一。近代科技興起之後,雖然各種傳染病受到了很大抑制,但在一些相對落後的地區,有時還是能給人類生存造成很大麻煩,比如前幾年在非洲爆發的伊波拉疫情。
  • 直擊歐洲黑死病
    鼠疫在世界歷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黑死病,即鼠疫,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致病是因為鼠疫桿菌,死亡率極高,目前為止死亡總數高達2億人,肆虐地球至少300年。歷史上鼠疫有三次大流行,首次大流行發生於六世紀,起源於埃及的西奈半島,波及到歐洲所有國家,死亡近二千五百萬人。但由於缺乏詳細資料確認,一般不能確認這是鼠疫造成的。
  • 盤點: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傳染病TOP5,第一名已經被人類根除
    最近,餃餃在家閒得長蘑菇,研究起了人類傳染病史 自人類文明開始以來,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體多次出現在人口聚集的地區,造成傳染病肆虐,並殺死無數生命。人類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部與傳染病做鬥爭的歷史:從天花到鼠疫,再到霍亂和愛滋病,剛消滅一種病原體,又出現一種新的病原體。
  • 世界趣聞:人類歷史上的可怕病毒,每一次爆發帶走成千上萬生命
    人類歷史上的傳染病有多可怕伊波拉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對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伊波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統稱,屬於十分罕見的病毒。霍亂在過去的200年中,有七次霍亂大流行,其中六次集中在19世紀,被稱做19世紀的的世界病,這種急性腸道傳染病,通過糞口以及食物水源等傳播,傳染速度極快,印度在短短100 年間,就有3800萬人因此死亡。
  • 黑死病、西班牙流感、伊波拉……盤點人類歷史上20大駭人聽聞的瘟疫
    據史書描述得此傳染病的症狀為:劇烈腹瀉,嘔吐,喉嚨腫痛,潰爛,高燒熱得燙手,手腳潰爛或是生了壞疽,感到難以忍受的口渴,皮膚化膿。 據悉,在近東打戰士兵回到羅馬帝國,帶來了天花和麻疹,傳染給了安東尼的人們。傳染病奪走了兩位羅馬帝王的生命。九年後瘟疫再次爆發。據羅馬史學家迪奧卡稱,當時羅馬一天就有2000人因染病而死,相當於被傳染人數的四分之一。
  • 黑死病讓2500萬歐洲人死亡,在中國卻沒有蔓延,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曾經爆發於歐洲的黑死病在歷史的記錄和描述中是非常恐怖的,有2500萬的歐洲人在這場傳染病中死去。 但是為什麼當時的黑死病卻並沒有在如今的中國蔓延呢?其實這一切,都必須讓我們感謝一個特別的人,那麼這個人是誰?他又到底做了什麼呢?
  • 香港流感爆發後 你該了解的那些傳染病冷知識
    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對貓進行祭祀的記載。而隨著中世紀的到來,當基督教的勢力掌控歐洲大陸之時,貓的神聖崇拜迅速變成歷史,被基督教視為異教徒神靈的象徵。羅馬教廷將貓描繪成邪惡女巫的奴僕,是惡魔的化身,從而在歐洲掀起了一場範圍巨大的「屠貓運動」。但隨著貓的消失,食物鏈的缺失導致了老鼠的泛濫成災。鼠疫的快速滋生和蔓延,直接導致了十四世紀初席捲整個歐洲的一場大災難的到來。
  • 比蒙古西徵還可怕!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
    這波鼠疫被稱為黑死病,一般認為,其名稱取自其中一個明顯的症狀,即患者皮膚上會因為皮下出血而出現許多黑斑。在當時歐洲的醫療條件下,醫生只知道放血治療,黑死病的死亡率幾乎是百分之百。1347年~1351年間,有2500萬到3000萬人死亡,佔當時歐洲人口(約1億)的1/3至2/3。
  • 病毒、細菌與人類——細數歷史上堪比新冠的傳染病事件
    大家好,這裡是愛讀歷史的星空浪客。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歷史上傳染病的相關知識。這些恐怖的傳染病絕大多數都是由病毒和細菌引起的。所謂「病毒」,在生物學上指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的非細胞生命體,特殊的結構決定了它不能離開宿主而生存,同時也產生了強大的適應能力,能夠不斷產生耐藥性,而細菌作為一種細胞生物,其危害程度誠不多讓,可以說,人類與病毒和細菌的戰爭將會十分漫長而艱巨。
  • 肆虐歐洲1400多年的黑死病,這位中國科學家僅用4個月撲滅
    黑死病是歐洲人不願意提起的夢靨,從6世紀到20世紀的1400年間,黑死病奪去了地球2億多人的生命,差點讓整個歐洲覆滅。黑死病就是我們所說的鼠疫。鼠疫是是由攜帶病菌的跳蚤作為中間宿主,叮咬人類引起,鼠疫一共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肺炎鼠疫,Y.pestis細菌被吸入,停留在肺部,就引起了肺炎鼠疫。
  • 黑死病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最終又是怎麼結束的?
    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場疾病的恐怖程度能與發生在十四世紀4、50年代的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相比。在短短六年時間裡(1347年至1353年),這場空前的浩劫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黑死病時期鳥嘴醫生重現英國,新冠病毒疫情真的會徹底失控?
    好像新冠肺炎疫情還不夠可怕,這兩周,英國諾裡奇附近的赫爾斯頓(Hellesdon)鄉村,一個穿著神秘黑色長袍和鬥篷,戴著面罩,嘴上還套著一個鳥嘴的人一直在遊蕩,讓整個社區籠罩在恐怖的氣氛中。熟悉歐洲歷史的人都很清楚,這套裝束是中世紀黑死病爆發時期,所謂鳥嘴醫生的標準裝束。黑死病14到17世紀肆虐歐洲兩百多年,是歷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反覆爆發,導致當時全球約7500萬人死亡,約30%到60%的歐洲人喪命。
  • 摧毀歐洲中世紀的一記重拳——黑死病,天災與人禍的雙重打擊
    從文字上看,這首童謠好像很溫馨,但它的背後是一段令人痛苦的歷史:在黑死病爆發的城鎮裡,被疾病折磨的人們在大街上暴斃而倒,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收屍車為了掩蓋屍體的臭味掛滿了鮮花,燒完屍體產生的灰燼瀰漫在城市裡……1350年,瘟疫肆虐到神聖羅馬帝國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之後一路向西,1351年底進入波西米亞和波蘭,1352年來到俄羅斯。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但與歐洲黑鼠身上的「印鼠客蚤」不同,角葉蚤對褐鼠的忠誠度極高,即使宿主死亡也不會從老鼠轉移到人類身上,這就從根本上阻斷了疫情傳播的途徑。隨著褐鼠逐漸在歐洲站穩腳跟,黑死病仿佛被風颳走了一樣一去不回,所以有時候消滅疫情的不一定是藥物,相反卻是毒源被另一種毒源取代。
  • 在黑死病流行的歐洲中世紀,醫生當時怎樣防護的?「鳥人裝」
    而厚重的防護服不僅穿上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穿上之後脫下來更費時間。再加上一開始儲備的緊張,醫生和護士都儘量穿得久一點。最直觀的還要數口罩的佩戴,鏡頭中廣大醫護人員在摘下口罩時,那清晰的印痕,以及因為長時間擠壓而出現紅點,無不引起我們的敬佩。但我們也要看到,即使是醫療條件發達的現在,我們的防護措施依然有所不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