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行歐洲三百多年的黑死病是如何消失的?

2020-12-13 夜讀史書

從1347年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突然席捲了歐洲。在之後短短六年時間裡,可怕的瘟疫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於感染瘟疫後死去的患者屍體呈現黑色,因此當時歐洲人稱這個瘟疫為黑死病,其實也就是我們現代醫學上所稱的鼠疫。

導致黑死病的主要原因是鼠類和其他嚙齒類動物身上所攜帶的鼠疫桿菌通過中間宿主跳蚤傳播到人類身上。此外,黑死病患者也可以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等方式,將鼠疫桿菌傳染給其他人。

第一波赫死病肆虐歐洲的時間在1347年至1353年,這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然而此次疫情過後,黑死病並沒有在歐洲消失。在此後的三百多年時間裡,黑死病的「魔爪」還時不時在歐洲各地出沒,比如1596年至1602年的西班牙鼠疫導致約50萬人死亡;1665年肆虐英國的鼠疫僅在倫敦地區就造成每周數千人死亡的悲劇。然而,長期籠罩在歐洲人心中的黑死病陰影卻在17世紀後期悄然消失了,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黑死病第一波在歐洲瘋狂肆虐後,進入了一個相對低谷期。黑死病超強的致死性導致大批易感染人群死亡,倖存的人群要麼本身就不容易被鼠疫桿菌感染,要麼是被感染後康復獲得了免疫力,再加上大批人員死亡解決了人群密集交叉感染的問題。因此當黑死病快速殺死大批宿主後,其傳染鏈條逐漸中斷,肆虐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疫情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然而,黑死病的噩夢並沒有就此徹底結束。雖然黑死病傳染鏈條在人類身上逐漸中斷,但在鼠類和跳蚤的世界中卻依然繁榮昌盛。因此在此後三百多年時間裡,黑死病依然時不時就捲土重來。後來發生的疫情有時候嚴重,有時候相對輕微,逃過上一波赫死病疫情的地區往往成了後來發病的重災區。不過由於人們有了上一次對抗疫情的經驗,因此在後來與黑死病的「戰鬥」中就不再顯得那麼手足無措了。

當時歐洲人已經意識到通過隔離的方式能有效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因此對來自疫區的車隊和船隻都採取隔離40天的做法,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黑死病的瘋狂傳播。只要隔離成功,40天時間足以徹底中斷傳染鏈。

不過,隔離方法也並不是總能奏效。因為這項規定雖然能將病患與健康人群分隔開來,但卻無法阻止老鼠和跳蚤越境。況且隔離制度有時候在人為的影響下也沒有被嚴格執行。因此,局部地區的黑死病疫情還是時不時就會發生。

14世紀末開始的文藝復興不僅給歐洲帶來了科學與藝術的革命,同時也大幅提高了歐洲人的生活水平和衛生條件。黑死病的中間宿主跳蚤被大量消滅,這就大幅降低了人類感染黑死病的概率。此外,歐洲許多地方的房子從木質結構逐漸改為磚瓦結構,老鼠沒有了像稻草屋頂那樣的居所,跳蚤也失去了從屋頂鼠身上跳到人類身上的機會,這在不經意中拉開了人類與傳染病的距離。

還有一種存在爭議的說法認為,一種被稱為「偽結核桿菌」的鼠疫桿菌變種很容易傳染人類,但很少造成致命傷害。被偽結核桿菌傳染過的人就會產生對黑死病的免疫力,因此黑死病在歐洲的傳播變得愈發困難,直至最終消失。

最後來總結一下,黑死病在歐洲消失的過程:首先,第一波赫死病大幅減少了歐洲的人口密度,並留下了不易感染人群;其次,隔離制度的建立有效控制住了黑死病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最後,生活條件和衛生條件的改善極大降低了人類感染黑死病的概率。

通過了解黑死病在歐洲消失的過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經驗:在對抗傳染病的「戰鬥」中,儘量遠離人群密集處,做好個人防護和自我隔離工作,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只要做到這幾點,傳染病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參考文獻:《瘟疫與人》

相關焦點

  • 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
    1562年,歐洲畫家老彼得·勃魯蓋爾描繪黑死病的作品《死亡的勝利》。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文/黃嚴忠進入14世紀,歐洲社會邁入中世紀後期的門檻。如果算上這些地區,黑死病至少導致了7500萬人死亡。此後數百年裡,這種瘟疫幾乎每隔一代人左右就光顧歐洲一次。直到19世紀初,才從歐洲完全消失。一波接一波的瘟疫疊加起來抑制了人口的增長。歐洲人口在1450年~1470年達到最低點,直到一個世紀以後才真正得以恢復。
  • 在黑死病橫行的中古歐洲,醫生該如何自保?答案就是「鳥人裝」
    一身黑色長袍,頭戴寬簷帽,再罩上一個烏鴉嘴面具,這看上去如同死神一般古怪的模樣,卻是中世紀歐洲醫生的標準準備。1619年,法國人查爾斯·梅洛發明了這套服裝,取名「鳥人裝」。一經問世,迅速流行於整個歐洲大陸,成為歐洲中世紀黑死病橫行期間,醫生們最為普遍的打扮。從五世紀開始,歐洲大陸就不斷受到各類傳染病的侵襲,鼠疫、天花等等等等,如雪花一般降臨歐洲大陸。十四世紀,歐洲爆發了黑死病,許多人認為是蒙古人將這種可怕的傳染病帶到了歐洲大陸,但時至今日,這個說法仍得不到確切肯定。
  • 黑死病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最終又是怎麼結束的?
    我們現代人都知道,造成這場大災難的源頭是由黑死病導致的,也就是醫學上所稱的鼠疫。那麼問題來了,黑死病究竟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的傳染源是鼠類和其他嚙齒類動物身上所攜帶的鼠疫桿菌。根據現有資料表明,造成黑死病的鼠疫桿菌源自蒙古沙鼠,而最早的黑死病病原攜帶者是大蒙古國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戰士們。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這種情況持續到14世紀的時候終於發生質變,在對抗蒙古大軍一線的歐洲士兵開始有部分人員出現發熱、頭疼、淋巴腫大,繼而全身發黑的症狀。更要命的是該病症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人群當中蔓延,等到人們意識到瘟疫已經到來之時,已然錯過了最佳防治期,於是困擾歐洲四百年之久的「黑死病」就此爆發。
  • 讓2500萬歐洲人死於非命的黑死病,如何催生了文藝復興
    答案是三個字:黑死病。從1347年開始,一場黑死病瘟疫在歐洲蔓延,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由於死人太多,英國和法國徵募不到足夠的士兵,不得不宣布暫時停戰。直到黑死病瘟疫在歐洲消失,雙方才拿起武器,重新開戰。連戰爭都要為黑死病繞行,可見黑死病的威力。
  • 中世紀的惡魘「黑死病」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2]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而發生在20世紀,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
  • 曾在歐洲肆虐的黑死病,對歐洲造成了哪些影響?推動歐洲如何發展
    在歐洲最黑暗的中世紀,「好運不至兩次,惡運不至一次」這句俗語被重複,讓中世紀的歐洲更加黑暗的黑死病再次降臨到歐洲人民身上。這場持續了幾年的瘟疫,傳播範圍廣,傳播速度快,破壞力強,從各個方面對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成為歐洲發展的分水嶺,影響了歐洲發展的歷史進程。
  • 肆虐歐洲1400多年的黑死病,這位中國科學家僅用4個月撲滅
    黑死病是歐洲人不願意提起的夢靨,從6世紀到20世紀的1400年間,黑死病奪去了地球2億多人的生命,差點讓整個歐洲覆滅。黑死病就是我們所說的鼠疫。鼠疫是是由攜帶病菌的跳蚤作為中間宿主,叮咬人類引起,鼠疫一共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肺炎鼠疫,Y.pestis細菌被吸入,停留在肺部,就引起了肺炎鼠疫。
  • 摧毀歐洲中世紀的一記重拳——黑死病,天災與人禍的雙重打擊
    相比於其他地區轟轟烈烈的新帝國崛起、舊帝國覆滅,當時的歐洲打響的不是朝代更迭的戰爭,而是關乎著人類生死存亡的抗疫大戰,在這場戰爭中,歐洲犧牲了2500萬人口,相當於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就是讓人聞之色變的歐洲黑死病大瘟疫。
  • 1347,死神降臨:黑死病時代的歐洲
    仔細翻看歐洲文明的發展歷程,在王侯將相、宗教戰爭與各種傳奇故事的字裡行間潛藏著一個隱蔽的魔鬼:瘟疫。無論是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期的雅典瘟疫,還是羅馬帝國三世紀危機時代的大瘟疫,在知名度和歷史影響方面似乎都難以和席捲整個西歐、反覆折磨歐洲人數個世紀的黑死病相提並論。
  • 歷史上的傳染病有多可怕:了解黑死病在歐洲傳染的全部歷程
    早在14世紀的歐洲,就經歷了一場空前的災難:黑死病。這場災難在歐洲存在了四年,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使得歐洲經濟瞬間衰退。與此同時,這場災難也啟蒙了人們的思想,為以後的社會變革奠定了思想基礎。義大利人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屍體,更不知道瘟疫的可怕。幾天後,腐爛的屍體破壞了加法城中的生存資源,恐怖的瘟疫爆發了!很快瘟疫感染者出現了,感染者死後的皮膚會變成黑紫色,因此被稱為「黑死病」。但是加法人對此一無所知,很快紛紛喪命。與此同時,蒙古軍也深受其害,瘟疫感染了大部分蒙古兵,圍城已是力不從心,只能撤退。
  • 【健康】人類如何戰勝了黑死病
    【健康】人類如何戰勝了黑死病 2020-06-13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直擊歐洲黑死病
    根據今天的估算,當時在歐洲、中東、北非和印度地區,大約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間的人口因而死亡。第三次發生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死亡一千二百萬人。傳說黑死病起源於亞洲西南部,一說起源於黑海城市卡法,約在1340年代散布到整個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而當時世界人口只有三到四億人,其中明朝人口就有六千多萬。
  • 席捲歐洲的黑死病,開啟人性光輝與文藝復興?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發生在中世紀歐洲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這段時間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歐洲的黑死病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整個歐洲只是失去5%的人口。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死神的勝利,歐洲歷史上的黑死病是什麼病?為何說它改變了歐洲?
    而在歷史上,其實人類的發展軌跡有很多次都曾經被規模巨大的瘟疫所改變,而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元14世紀在歐洲所發生的黑死病疫情,那麼當時這種瘟疫究竟為何如此兇險?它給歐洲究竟又造成了什麼樣的災難呢?黑死病來襲關於黑死病在歐洲的起源,在歐洲曾經長期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即它始於公元1347年10月從克裡米亞駛回義大利西西里島墨西拿港的12艘船。但桃花石雜談想說的是,這種傳說其實是有著一些歐洲人傳統的偏見在裡面。
  • 令人毛骨悚然的鳥嘴醫生:用螞蟥青蛙驅趕黑死病
    貝爾的父親一直不願意提及母親如何去世,在那個巴黎的小木屋裡,貝爾發現桌子上有一個非常奇怪,嘴巴長長的鳥嘴面具,通過它貝爾知道了母親的秘密。當時的巴黎正發生一場重大的瘟疫,她的母親應該死於黑死病。這造型詭異的面具並非帶來瘟疫的死亡之神,而是歐洲中世紀瘟疫醫生的特種裝備。
  • 中世紀黑死病中的逆行者:神秘而「邪惡」的鳥嘴面具下聖潔的靈魂
    一、 鳥嘴面具的由來黑死病的爆發1348年,一種詭異的傳染病開始在義大利蔓延,隨後順著四通八達的交通線路,逐漸向整個歐洲散播,就此揭開了黑死病肆虐歐洲三百餘年的序幕。從1347到1353年,短短六年時間,黑死病就奪走了歐洲三分之一人口,約2500萬人民的生命。這場災難雖然不是人類歷史上記載的第一次瘟疫爆發,但卻是最為慘痛的一次,醫療資源的匱乏不僅導致了病情的急劇惡化,還讓人們的精神文化遭受了重創。
  • 黑死病對歐洲的影響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月16日報導,14世紀,鼠疫來到歐洲,並很快徵服了這個大洲。這種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疫病之一導致數千萬人死亡。在鼠疫反覆暴髮長達500年的時間裡,歐洲60%的人口感染了「鼠疫耶爾森菌」。最著名的黑死病的暴發因為一種症狀而得名:在細菌通過皮膚進入後,淋巴結會發黑並腫大。
  • 中世紀歐洲是怎麼爆發的黑死病?死了多少人?最後帶去了什麼後果
    14世紀的歐洲註定很不平常,不但爆發了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還有十字軍東徵,英法百年大戰,教權和王權的較量以及外族的入侵。大概很多人看過權力的遊戲這部精彩美劇,那時的歐洲就是如此。而且搞笑的是,除了龍是假的,像小王子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都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