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電腦閱卷的效率和效益
一、閱卷流程
電腦閱卷也被稱為網上閱卷,這裡所說的「網上」並不是指平時我們所上的網際網路,它是一種區域網,是專門為批改試卷而設計的應用程式。考試中的客觀題一般填塗在答題卡(機讀卡)上,閱卷工作主要由機器(讀卡器)自動完成,只要預設的答案無誤,機器掃描後自動評分,閱卷結果毫無疑問是百分之百的準確。主觀題則以掃描圖片格式按照題型和小題號將試捲圖片切割成若干小塊,然後按照某種代碼編排轉化後,分類別分題型存儲在閱卷系統的伺服器上,每一小塊再分別設置不同的用戶名和密碼,在閱卷點的區域網內由評卷老師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界面,見到自己所評閱的內容,對著電腦屏幕敲打鍵盤進行人工閱卷打分。
因此,評分中存在變數的部分,往往都是主觀題。
每次閱卷都要實行三級培訓(評卷點、學科組和題組)。首先,對評卷骨幹教師進行了全面的培訓,學習相關文件,研究評分標準和工作流程;其次,各學科評卷組分別召開了全體評卷教師培訓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嚴格要求,使每一位評卷教師都能夠全面掌握評分規程;第三,各題組分別組織教師專項研究所負責批閱的題目應注意的問題。每位教師閱卷中都有嚴格的分工,閱卷期間專門研究所批閱試題,必須做到三個「透徹」——題目特徵研究透徹、答案標準研究透徹、學生答題可能性研究透徹,做到評卷專業化。
1.專業分組
在閱卷之前,每一個閱卷點負責人首先會召集全體閱卷教師開動員大會,強調閱卷紀律和保密要求,然後根據每位教師的專業特長進行閱卷分組,先分大組再分小組,每個小組負責評閱試卷的一道題或兩道題。分組的原因一是閱卷點的電腦機房有限,二是每個機房的電腦數量既定,最關鍵的是通過分組能提高閱卷效率。(下文所指皆為小組)。
2.組長職責
分組後必然要指定組長,一般而言,由一位德高望重、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閱卷經驗豐富、長期在教學一線的老教師來擔任。組長的職責主要是負責某個科目的某一道題的閱卷工作,解答閱卷中遇見的問題、異議、進行商量探討並形成共識,當然最關鍵的任務是要評閱電腦最後重新分配的試卷。
3.前期培訓
在閱卷之前,每位閱卷老師須對照參考答案先做一遍所分配的題型,然後再由主考單位的人來講解,特別是那種需要多個步驟的大題,都會詳細解釋答到哪一步給多少分,還會講到各種可能的答案的給分標準和扣分依據,儘可能做到所有閱卷老師的衡量標準統一。
4.試卷分配
學生的試卷經掃描後由閱卷系統隨機分派到各評卷教師的電腦上,每個教師只能看到一道題,學生的姓名及考號等完全屏蔽。為了保證評卷工作有序正常地進行,每道題一般都由兩個老師來評閱,這兩人給出閱卷分數後再匯總到伺服器上。
5.誤差規定
評卷開始前,會在電腦系統中設定一個每個題目允許範圍內的誤差,按不同題型分類,允許誤差的範圍略有不同。一般都會有個固定的誤差率,20%或15%。假如作文的分值為50分,若取20%的誤差率,則誤差為10分,閱讀理解的分值為20分,若取15%的誤差率,則誤差為3分。
6.時間要求
大型考試的閱卷時間緊、任務重,評卷速度要求非常快,很多時候,批閱一道題平均只用幾秒或幾十秒時間,一個老師一天平均要閱數百份甚至數千份試卷(只評閱其中一道題)。
二、閱卷優點
1.保密性強。電腦閱卷,閱卷老師是接觸不到試卷的。閱卷教師在閱卷時只能看到自己所評閱部分的學生答題內容,而不能看到同一組其他教師的批改結果,更看不到除自己批改內容以外的其他答題內容和閱卷教師的評分結果。這樣就避免了閱卷教師在閱卷過程中給印象分、保險分的可能性發生,確保閱卷教師認真評閱每一份試卷,從而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成績。
2.分工更細。網上閱卷,按試卷內容將閱卷教師分成若干大組,大組內再將閱卷教師分為三至五人不等的若干個小組,但每一小組的閱卷教師只批閱所批改部分的某一小題,電腦屏幕也只有這一小題的答題內容,而沒有其他題的答題內容,這樣閱卷教師要記住的評分標準就只有一題,把握的就會準確而透徹,這就避免了因評分標準把握不準而評分不當的弊病,從而真實的反映考生成績。
3.公平準確。如果兩位老師評閱同一份試卷同一道題的評分在誤差範圍以內,則視為有效,電腦會自動取兩人的均值作為該生此題的最終得分。如果兩位老師評出來分數超過規定的誤差,系統會將試卷重新分配給另外兩位閱卷老師,如果第二次兩位老師評出來分數仍超過規定的誤差,伺服器則將該生此題的作答圖片自動發放給閱卷組長,閱卷組長即可以單獨根據評分標準給分,最後給出評分結果,這就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公正、公平,避免了閱卷教師評分時的主觀性。
4.多重保障:(1)「二評給分」,每道試題須經二名以上評卷教師「背靠背」打分。(2)「雙評差值控制」,評閱同份答案的二名教師給出的得分差值超出設定的允許範圍,系統自動將考生答題提交給另外兩個教師評閱,直到符合要求。(3)「複評提醒」機制,試題一旦進入複評系統會自動提醒,須更加仔細準確把握評分標準。(4)「0得分題四評」, 0得分題塊在經二名教師評閱後,再由學科組長和評卷質量檢查組長分別進行檢查確認。正常答案沒有達到二評、0得分題塊沒達到四評,系統會拒絕結束評卷,杜絕試題漏評。
5.人文關懷。由於網上閱卷是人機對話,而且閱卷教師通過用戶名和密碼進入界面以後,在電腦屏幕上看到的只是一小題的答題內容,其他題號的答題內容根本看不到。如果學生在考試時心理緊張或其他原因可能會出現將答題內容寫錯地方的現象,即答題內容與題號不符的現象,閱卷教師可直接將此試卷作為「異常卷」提交上去,由閱卷組長批閱評分,閱卷教師不評判此題,這就體現了對疏忽大意考生的一種人文關懷。
6.監督性強。在網上閱卷過程中,閱卷教師的批閱數量,所給的評分情況,都會被計算機迅速處理成數據和圖像信息,傳送到閱卷點負責人的監控計算機上,負責人可隨時看到組內每一位閱卷教師的閱卷情況。單個閱卷教師的評分情況會被電腦繪製成一條綠色坐標折線圖,小組閱卷教師的總體評分情況會被電腦繪製成一條紅色坐標折線圖,只需查看這兩條紅綠折線圖的吻合度,就能很容易、很輕鬆地掌握每位閱卷教師的評分合理性與正確性,讓監督更直接、更全面。
6.糾錯及時。閱卷系統的伺服器有計算錯誤率的功能,就是對於那些提交至閱卷點負責人電腦的試卷,按照參考答案來評判閱卷質量,伺服器可以將這個數據對應到閱卷的某個老師,如果準確率太低,此閱卷人會被要求休息或談話,進而可以掌控閱卷人的錯誤率。
三、存在問題
1.效率原則
每一閱卷小組的老師只批閱其中的一小題,題量小,答案少,容易記,很快就熟悉起來,每位試卷的每道題的閱卷速度大大提高,從一開始的幾十秒就變成了幾秒,效率極高。以此同時,同一道題,同一個位置,同一個姿勢,同一個動作,每位閱卷老師很快變得腰酸背痛,身體僵硬,眼睛酸困,視力模糊,滑鼠手,腱鞘炎等問題伴隨而來,責任心極強的老師繼續根據標準嚴格閱卷,缺乏責任心的閱卷老師則不會隨意給滿分,但是給了接近滿分系統是不會找到你的錯誤率,這種道德風險問題恐怕在短時期內難以解決。
2.激勵原則
實施分組閱卷,實際上就是一種錦標賽或標尺競賽,同一道小題也會有好幾個小組來評閱,各組之間比速度比效率是必然的,哪一小組內閱卷後超過規定誤差值的次數越多,重複閱卷的次數就越多,閱卷速度下降,效率下降,評閱的試卷份數少,其勞務報酬自然少,收入下降,經濟受損。於是為了不連累他人,單位時間內提高效率就成為很多閱卷老師的首選。
以作文為例,假如分值為50分,規定誤差值不能超過分值的20%,即兩位評閱老師給同一篇作文的分數差不能超過10分。若一篇作文張老師給45分,王老師給分低於35分,系統會重新將此作文分配給李老師和趙老師(複評老師)評閱,如果李老師和趙老師的分數差在10分以內,該作文的得分取此兩老師給分的平均值。否則,系統會將此作文再一次分配給組長,由組長重新評閱仲裁,如果組長沒有把握,或者出現爭議較大的文章,就可以把文章傳送給專家組會審,以決定最終得分。
這會導致兩個結果。
一是王老師常常給分都比其他老師低,和他人的分數差總是大於誤差值,那麼王老師就會被判惡評,就是被叫去約談或要求休息的人,即成為了惡評老師,惡評率較高的老師會受到相應處罰。
二是本來一篇作文由兩位老師評閱,結果因為王老師一個人的原因導致四位老師評閱,加劇了工作量,造成了重複勞動,小組的閱卷效率就大大降低。
因此,王老師的最優選擇是給40分左右,上下不能超過4分,即44-36分,同理,其他閱卷老師也會這樣想,因為誤差值不能超過分值20%的規定,所以陷入困境中的每位閱卷老師就給分值的80%左右,這種逆向選擇的問題極為普遍,幾乎是網上閱卷的難以跨越的鴻溝,而且兩條紅綠折線圖的吻合度更高。
3.給多少分呢?
仍以剛才的作文為例,假如分值為50分,規定誤差值不能超過分值的20%,既然每位評閱教師都會心照不宣的給44-36分,在44、43、42、41、40、39、38、37、36這九個數字中那個出現的概率更高?一般而言,字體較好、書寫工整者會給44分,卷面普通者會給42、41分,卷面稍差的給36分,熟悉數字鍵盤的人敲41、42最省時省力,所以41、42也是最容易出現的分數。所以多看一眼和一眼都不看的作文得分差不多。
有人可能會說系統可以給作文評閱設置時間,譬如是4分鐘,對於少於4分鐘的評閱時間的教師進行談話,則閱卷老師有充分理由不能按時完成閱卷任務。假如設置4-6分鐘,即不能少於4分鐘,也不能多於6分鐘,這樣的方式對解決之前分值的80%左右的分數高度集中毫無作用。
因此,拉開分數差距主要靠客觀題。
4.分數高度集中
凡是採用電腦閱卷的考試,一般具有考生人數多,試卷科目多,閱卷任務重,時間要求緊等特點,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從業考試、資格考試、證書類考試等。對於大多數中等偏上的考生而言,客觀題的掌握程度差不多,主觀題的評閱過程中閱卷老師具有上述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行為,結果總分的差距特別小,在高考中排名一萬以後的考生每5分之間就有幾千人之多,而且這種現象愈演愈烈,日益嚴重,這對選拔人才極為不利,是技術控帶來的不利後果吧!
因此,考生的運氣很重要。
附:敬告考生
考生的試卷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寫錯地方、答案次序顛倒、錯別字太多、亂做記號、答卷馬虎字跡潦草,卷面髒亂等問題,都會導致試卷很難得高分。
考生在答卷時就要有技巧,儘可能博得老師的好感。同學們答題時要注意三點:
第一,答題要有針對性,問什麼,答什麼,要依題作答,不要胡編亂造。
第二,答題要有目的性,要見分下筆,分值多的題目不能三言兩語就結束了,要按知識要點組織答案,不要遺漏知識點,多寫不扣分,少寫肯定要失分。
第三,答題要注意規範性,卷面要整潔,字跡要工整,層次要清楚。如果書寫模糊,塗改很多,會造成難以辨認,是不能給分的;概念要準確、敘述要簡明,用語要規範,讓人一看就明白。答卷要做到三化:序號化、段落化、層次化。要做到以上的三點,就必須夯實基礎,從平時做起,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在未來的競技中以不變應萬變,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建議如下:(提分17條)
1.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1)考試時統一要求學生使用配套的0.5mm考試專用水芯筆,避免筆跡過淡或過濃導致掃描不清晰。
(2)字可以寫得不漂亮,但一定要字跡清晰,保證老師能看清楚。
(3)儘量寫楷書,少連筆。
(4)字要寫得稍大且重一些。
(5)作圖題要本著清晰、乾淨的原則,該用尺子的地方一定要用尺子,線條要重些,但又不能讓其看起來顯得髒。
2.安排布局
(6)需要一大段文字時,要有條理,想好了再動筆。
(7)先確定需要書寫的要點個數,儘量細分,用分號或①②③④等符號清楚表述。
(8)規劃好答案的整體布局,先寫什麼,再寫什麼。
(9)在書寫前對答案打好草稿,然後從左上角往右下角書寫。抄錄時要格外認真,抄錄後要認真核對。
(10)在規定的區域答題,否則是做無用功。
(11)別寫串題,一旦寫串了,估計那道題只能得零分了。
3.解題規範
(12)表述要規範,使用專業術語。
4.分配時間
(13)先易後難。合理安排時間,在考場上「時間就是分數」。
(14)慢審快解即審題要認真、細緻、捨不得花時間;做題要快,不拖拉。
(15)先列式後計算,步驟嚴謹。
(16)對於要利用繁雜計算才能得出的結果應大膽捨棄,要把時間花在列出能夠得分的短式上。
5.認真審題
(17)答案往往在題目中。對於語文試捲來說,讀準題目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答題規範、速度、書寫一個都不能少。最好要讓你的解答象「詩」一樣分行列出,簡捷而美觀。
*****以上內容如有錯誤之處請批評指正*****
喜歡本期內容,請點「在看」,並分享給朋友。
感謝關注反常識經濟公號
告知:由於微信修改了推送規則,沒有經常主動翻閱、留言或點「在看」的,會慢慢的收不到推送。你若想每日儘早看到本公號的推送,請每次看完後點擊下面的「在看」。
免費分享
點個「贊+在看」
鼓勵鼓勵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