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欲讓印度加入對華包圍圈 已部分實現

2020-12-14 環球軍事

【環球網軍事6月9日報導】俄新社6月7日刊登《美國和印度軍方是否將交好對付中國?》一文稱,印度總理莫迪7日開始對美國進行訪問,他將在華盛頓會見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商界代表,並在國會兩院聯合會議上發表演講。

最後一點尤為值得注意——外國領導人在美國議會的演講被視為國家間親密同盟關係的標誌。在演講次數上保持記錄的是二戰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和現任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兩人均在國會發表了三次演講。

文章稱,莫迪的華盛頓之行中還有一個方面——軍事。印度總理的計劃包括與美國防長卡特的會晤,這並非偶然。近期新德裡和華盛頓的軍事合作尤為活躍:去年雙方已籤署該領域的框架協議,現在正在起草另外三份文件,通過這些文件或將是兩國加緊防務合作的下一舉措。專家認為,印美軍方的這種友誼由中國的力量增強引發,並將成為美國遏華理念的合理延伸。

軍事作為進步的動力

印度外交官、國際安全問題專家梅爾庫蘭加拉·巴德拉庫馬爾認為,兩國的軍事技術合作將是莫迪訪美議事日程上的關鍵問題。他說:「軍事合作——這是現在我們的關係十分重要的部分,這是兩國近兩年來取得顯著進展的為數不多的領域之一。」

早前有報導稱,印度和美國準備籤署數份軍事領域的文件,這些文件或將在莫迪在華盛頓期間討論。其中的主要文件是《後勤保障協定》。在這不起眼的名稱下掩藏著相互使用軍事基礎設施(海軍和空軍基地,地面設施)的重大計劃。此外,雙方還在研究《通信互用性與安全備忘錄協定》和《交換地形和航空數據協定》。

俄羅斯戰略研究所亞洲和中東中心副主任鮑裡斯·沃爾洪斯基認為,以後勤為首的這些協定對美國人更有利。

沃爾洪斯基解釋說:「印度艦隊不進行遠徵,不參與不屬於印度洋區域的海上活動。因此相互使用基礎設施對美國更有利。印度自然應當獲得什麼作為交換。交易就是這樣。」

這位專家指出,如果軍艦訪問港口,印度將給予美國後勤支持。他還說:「但每次都要單獨商定。也就是說,現在需要形成制度。」

美國的亞洲夢

專家表示,印美軍方積極往來與平衡中國在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地位顯著加強的意圖有關。

沃爾洪斯基指出,「客觀局勢是這樣的,印度十分關切地注視著中國的崛起。首要關注的不是中國作為新全球中心的崛起——這剛好是印度謀求的,以便世界不是單極的,而是關注中國就在印度邊界旁邊崛起」。文章稱,在此情況下,印度試圖找到某種對抗中國不斷增強的活躍性的方式。到上世紀90年代前扮演這一角色的是蘇聯,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北京並扶持了新德裡。

沃爾洪斯基指出,「現在俄羅斯由於眾多原因,首先是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係,不被印度視作平衡器。因此印度當然要在其他外部力量中尋找平衡器」。

印方的這種尋求十分成功地構築在了美國的地區政策上。沃爾洪斯基認定,「對美國而言這是完美無缺的夢想——將印度納入自己的『包圍』中國政策:華盛頓在東亞早就有夥伴——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它們仍然在美國的政策範圍內,美國還在積極向越南示好。如果美國成功將印度變為值得信賴的代理人,那麼這對美而言會是外交舞臺上的主要成就之一」。

沃爾洪斯基表示,「這一目標已部分達成,因為這符合印度的利益」。

不會結盟?

文章稱,不過,這種利益一致並不意味著印度將被牢牢地牽扯進美國的軍事軌道。

沃爾洪斯基強調,「印度對外政策的主導思想是,與所有國家發展夥伴關係,但不與任何一國結盟。因此,就我的理解,這不是軍事聯盟。至少暫時不是。不結盟思想在印度是存在的,並且決定了外交態度」。

他還說,新德裡雖與華盛頓發展軍事合作,但奉行的是不願與任何國家構建結盟關係的政策,包括與美國。

這位專家認為,「印度無意結盟,它不願意參與什麼軍事行動」。

對俄羅斯來說的風險

印美加緊軍事合作是否對俄向印方軍售造成風險?專家們認為不會,至少暫時不會。

俄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專家謝爾蓋·傑尼先採夫說:「協定不對俄當前的供應構成直接威脅。暫時來說,籤署這些協定不意味著俄印軍事技術合作將減少。但籤署這些協定將把美印軍事合作推向新的水平,這另當別論。」

文章稱,隨著《通信互用性與安全備忘錄協定》的籤署,預計印度軍方將能使用美國研製的先進軍用無線電設備,這將成為放寬對印出口先進軍事技術裝備限制的又一舉措。

傑尼先採夫指出,「現在美國人不願分享自己的軍事技術裝備——這是遏制美國武器向印度市場出口增長的關鍵因素」。

同時他認為,隨著這些協定的籤署美印間的軍事技術合作潛力將提高,這在中長期的未來或導致俄失去印度市場的部分份額。

沃爾洪斯基也贊同傑尼先採夫的觀點。他指出,「美國確實拔得頭籌,將俄羅斯從對印供應新武器的第一名上擠下來,儘管俄羅斯的陣地相當堅固:俄印軍事技術合作正在發展,有長期合同」。

文章稱,目前印度武裝力量裝備了近70%的蘇式和俄式技術裝備與武器,俄方在維修領域的地位十分牢固,就不用說供應新武器了。

沃爾洪斯基強調,「我們需要看看我們能夠切實地提供什麼,因為印度人是非常挑剔的客戶,十分關注品質。在印度軍事技術合作市場的競爭大大提高,因此俄羅斯不能認為,我們在該領域的長久合作是合作再繼續的保障」。

相關焦點

  • 美國有沒有對華C型包圍圈?
    最早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在中國周邊搞的「新月形包圍圈」。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從1951年到1955年,美國先後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東南亞國家、中國的臺灣等,籤訂了《美日安全條約》、《美菲條約》、《美、澳、新條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美臺共同防禦條約》等,構建起了主要針對中國的亞太軍事體系,即所謂「新月形包圍圈」。
  • 印度宣布一個決定,順了美心意?一個對華半包圍圈形成,值得警惕
    在美國政府的慫恿下,印度近期也接連對華發出了不友好信號。據環球時報7月20日消息,繼印度今年6月和澳大利亞籤署了《軍事後勤互助支持協議》後,近日又有消息傳出,印度決定將邀請澳大利亞參加今年孟加拉灣「馬拉巴爾」年度聯合軍演。
  • 欲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印度野心徹底暴露,已有4常點頭同意?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前言:日前,印度總理莫迪對外宣稱印度對聯合國安理會事務作出了巨大貢獻,想要申請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傳言四國已同意印度請求莫迪表示,印度近幾年配合聯合國工作,此間積極派出維護人員20萬,在部分地區從事高危工作,印度犧牲極大,所以欲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據外媒報導,印度一直都想加入常任理事國,趁此利用這次機會,印度徹底暴露野心。
  • 日本又開始閒不住了,對華包圍圈再次擴大,這回英法德也摻入其中
    日本又開始閒不住了其中,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都是典型的"狗腿子"代表,印度和澳大利亞還比較誠實,而日本就不同了,這個心口不一的國家,明面上雖然沒有對美國表示什麼太明顯的支持態度,背地裡做的卻全部都是巴結美國的事情。
  • 專家:日本構建對華「菱形包圍圈」是痴人說夢
    印度和日本兩國海岸警衛隊在印度金奈附近海面舉行聯合演習,這是近三個月以來,日本武裝艦船第二次到印度參加聯合演習。此外,今年2月份,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三國還將在南海舉行聯合演習,日本似乎在全力地構建所謂美日印澳「菱形包圍圈」。軍事專家尹卓在接受央視《今日關注》採訪時表示,這種想法就像「痴人說夢」,安倍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
  • 印度對華持續強硬,或為試探是否該與美國結盟,中俄需要警惕
    自6月份中印出現邊境衝突以來,印度對華表現持續強硬。在經濟上,印度國內掀起巨大的反華浪潮。截至9月2日,印度政府禁止使用的中國手機APP總數已達224款,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又宣布禁用118款中國APP。而在民間,印度民族主義者甚至還發起了"抵制中國貨"的運動。
  • 印度邀請美日澳三國「幫場」,但這次似乎打錯了算盤
    印度昨日新增確診病例3.4萬人,累計死亡人數超過2.6萬。印度疫情不樂觀,然而抗疫好像沒能成為莫迪政府重心任務,在美國的支持下,印度邊境衝突持續升溫,先後與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家產生紛爭,印度絲毫沒有主動緩和邊境局勢的意思。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想借邊境衝突向印度出售武器裝備,大賺一筆。
  • 疫情陰霾漸散 外媒感受「中國式」熱鬧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陰霾漸散 外媒感受「中國式」熱鬧 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綜合消息: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在中國得到有效控制。如今,隨著中國生產生活秩序的逐漸恢復,中國高校近期也陸續迎來開學季。有外媒對此表示,中國開放學校成為邁向正常世界的一步。還有媒體評論稱,中國社會恢復活力,因有中國政府高效嚴格的防疫保障做後盾。在華外國留學生:「熟悉的生活」回來了隨著9月傳統開學季的到來,部分在華俄羅斯留學生也已回歸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近日,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通過採訪一些在華俄羅斯學生,了解他們對新學期的感受。
  • 美國對中國的新月形包圍圈又增加半個「月」
    透過美國這些軍費的投入分布,可以看出對中國「新月形」包圍圈,似乎不是減退了,而是增加了「半個月」,只剩下北面的一個缺口。文章摘錄如下: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表的最新年報,雖然全球去年面臨金融海嘯,經濟衰退,但是軍費則上漲4%至破紀錄的1.464萬億美元。美國仍是軍費最高國家。2008年美國軍費支出佔世界總額42%,超過位列其後的14個國家軍費支出總和。
  • 兵韜志略丨印日加強反潛聯訓,「兩洋反潛包圍圈」或將成真
    熱點新聞:據外媒報導,近期印度和日本發表聯合聲明稱,將加強兩國在反潛訓練領域的合作。雙方同意先在美制P-3C等航空反潛單位上進行交流和培訓,然後印度的美制「P-8I」反潛機和日本國產的「P-1」反潛巡邏機也將參與聯合訓練。此外,兩國還就未來推進與美國進行多邊聯合訓練與演習達成了協議。
  • 【北焦晚報】川普欲截留TikTok交易部分收益、蘋果直播測試意外...
    TikTok在美國刪除38萬條視頻 截至周四,TikTok在美國已刪除超過38萬個視頻,原因是這些視頻違反了公司的仇恨言論政策。TikTok還表示,已經禁止了1300多個發布仇恨內容的帳戶。
  • 叫囂深化「印臺關係」印度欲打「臺灣牌」?
    印度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打「臺灣牌」?兩個「小動作」透露相關跡象:一,在目前中印緊張關係升高之際,印度今年7月傳出派一名負責處理印美關係的資深外交官擔任新的所謂「駐臺代表」。二,印度學者9月9日選擇在美媒投書,鼓吹「深化新德裡與臺北關係」,叫囂「一起對抗中國大陸」。
  • 軟銀欲投Paytm Mall, Ola試點共享單車 | 印度創投周報
    - 大公司 -· 軟銀欲領投Paytm Mall新一輪融資,規模預計5-6億美元據外媒entrackr消息,軟銀集團對印度初創公司的投資似乎根本停不下來了,他們又計劃對總部位於諾伊達的電商平臺Paytm Mall投資5-6億美元,而除了軟銀之外,預計還有一批美國投資機構將會參與加入到本輪融資。
  • 一文盤點在華印度藥企現狀
    歡迎印度藥品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赴華投資合作。」在此前進行的第二輪帶量採購中,印度藥企瑞迪博士帶著奧氮平殺入賽場,而在10月8日-11日舉行的啟思會上,也有來自於印度藥企到現場積極尋求中國的合作機會···不管是從市場還是政策上,印度藥企入華都是一個必然的態趨勢。在2018年以前,印度進口中國主要是原料藥或製劑代工為主。但就在去年7月份,印度仿製藥迎來了轉折點。
  • 外媒稱霧霾「帶火」瓶裝空氣 有公司在華售出12萬瓶
    外媒稱霧霾「帶火」瓶裝空氣 有公司在華售出12萬瓶 2016-11參與互動    參考消息網11月9日報導美媒稱
  • 中國公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外媒:美企首批上榜,印企也逃不掉
    隨著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不斷收緊,為了在對外貿易反制中做到有理可據、有法可依,我國商務部審時度勢,於9月19日正式公布了《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從公布之日起施行。 根據規定,如果外國企業或個人危害中國主權和安全,損害中國發展利益,破壞中國正常的市場交易規則,將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 印度外長解釋不加入RCEP原因:壞處太多了,準備面向歐盟美國
    這份協定內容旨在打破締約各國的關稅壁壘、貿易隔閡,最終實現跨區域零關稅的突破。外媒預測:25年內RCEP協定就會完全成熟,這個全球最大的貿易集體將會創造出無比誇張的"奇蹟歷史"。同時,很多國家也注意到作為亞洲龐大的經濟體量之一的國家印度,非常意外地缺席了協議籤訂儀式。
  • 三星電子欲加入歐洲5G競賽
    原標題:三星電子欲加入歐洲5G競賽   據國外媒體報導,三星電子欲加入歐洲5G競賽,以填補華為空白。
  • 外媒:蘋果供應商正崴今年將在印度新工廠開啟量產,董事長是郭臺銘...
    10 月 26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臺灣連接器及連接線製造商正崴今年晚些時候將在印度的新工廠為蘋果公司量產零部件。富士康在印度設有 iPhone 組裝廠。  上月,外媒曾報導,蘋果三大代工廠鴻海、和碩、緯創都將參加印度的生產獎勵計劃,未來 5 年在印度投資總計 9 億美元(約合 61.3 億元)。  為吸引國內外科技企業投資,將印度打造為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中心,印度政府今年 6 月宣布約 66.5 億美元的獎勵措施,計劃已於 8 月生效,為期 5 年。
  • Wish「部分退款」功能正式上線,印度母嬰電商平臺FirstCry進軍...
    Wish Express降低賣家門檻,進軍拉丁美洲和東南亞 雨果網消息,近日,Wish Express啟動了新的註冊流程,很大程度上降低了Wish賣家加入Wish Express(簡稱「WE」)海外倉的門檻。據了解,該項目為賣家提供前端專屬分類展示、小黃車標識、促銷返現活動等,增加曝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