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之所以被人看不起,是因為具有這種思維方式

2021-01-07 盆栽交流集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近日,知乎一個熱門話題掀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和討論,貼主的問題是什麼是屌絲思維,評論區一個網友的回答獲得了1.4萬的點讚,屌絲思維中屌絲兩個字就已經為這種思維貼上了一種不會被人看得起的標籤。

常見的屌絲思維有這樣的發言:「他能賺到錢,就是因為他運氣好」,「社會真腐敗啊,真無助」,「學歷有個什麼用,你看看馬雲」、「團隊的人怎麼這麼蠢,真是豬隊友」。

這幾句話的共同點都是抱怨,是一種怨天尤人的語氣,在看不起自己的同時也看不起別人,擁有屌絲思維的人總是簡單的歸因,寄希望與別人身上,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別人的問題。

屌絲思維總是過度外部歸因,難以認清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個術語叫歸因方式,它是指人們對一系列事情和現實情境的結果作出一種主觀判斷與推測,歸因方式會影響到以後的行為和動機的強弱。

心理學界大致把歸因方式分為了三種:

第一個是外部歸因,是指把所發生的事歸結為外在情境因素。

第2個是內部歸因,也就是把所發生的事歸結為個人內在因素,比如自己的努力程度。

第3個是綜合歸因,也就是說問題發生是由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消化作用下形成的。

擁有屌絲思維的人,總是將問題的原因歸結於外部環境,從來不會思考自己在這件事上有什麼不合時宜的地方。

這同樣也導致他們不願意去反思自己,無法全面的認知到自己的某些行為。甚至還理所當然沉迷於自己當下的屌絲思維之中。

擁有這種思維的人,往往自我認知不夠清晰,也總是將一個問題的出現片面歸因於某種方式。他們不僅對自我認知不夠全面,不夠清晰,他們對一件事情的認知也無法全面。

這種片面又略顯極端的認知方式,又怎麼會被別人看得起?

屌絲思維總是怨天尤人,從不改變自己

強者在不停的改變自己,適應世界的變化,弱者在抱怨社會的制度,抱怨社會讓他無法生存。很大程度上來說,擁有屌絲思維的人也是一個弱者。

很多時候他們處理問題的時候,都需要別人的參與。這種特有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讓他們自己無法獨立起來,總是過度地依靠他人,

一旦別人無法給予他幫助,他就開始抱怨社會不公平,開始怨天尤人,他們總是靠父母,靠朋友,靠各種各樣的人,卻總是不想讓自己強大起來。

就像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明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這個媽寶男結婚之前,他的一切事情都在靠他的母親,他從來沒有真的獨立起來,沒有強大起來。

他的母親在世,他靠他的母親的幫助,找工作、結婚、買房子。當他的母親不在時,他儼然失去了一切的庇護,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當事情不盡人意時,他們總是心生怨恨,怨天尤人,抱怨環境,對他們的不公平。從來沒想過靠自己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和困境。

總是怨天尤人,總是過度的抱怨自己的生活,這其實也是一種極其消極的處事方式,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和整天怨天尤人的人待在一起。

停止屌絲思維,盡力改變自己

逃避痛苦,害怕麻煩是我們人性中的天性與劣根,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會盡情的放縱自己的天性與欲望。

心理學中有一種機制叫自我保護機制,類似於生理上的免疫系統。在這種保護機制下,我們會產生一些歪曲認知和觀念,從而來減輕自己內心的焦慮,不安一系列負性情緒。

這種思維方式同樣也類似於心理學中的自我保護機制中的合理化,他們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外部環境,從而來減少自己承受的心理代價,減緩自己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從短期來看,他們的焦慮與不安得到了一定的減緩,心裡也會好受一點。但是從長期來看,這並不是一種完美的解決方式。

這種簡單粗暴的歸因方式,會讓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陷入極大的困境。因為他們總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不願意改變自己。

這其實也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思維方式,長此以往下去,他們會被自己的情緒控制,不明是非,不辨對錯,甚至有可能滋生一些極端心理,做出一些極端行為。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除了生病和死亡帶來的痛苦以外,其他的痛苦都是自己價值觀上強加的,停止怨天尤人,做些實際的事更加有意義。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你之所以貧窮,是因為捨不得花錢
    很多人認為,富人們因為擁有了資本才選擇冒險,其實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們對時機的把握和敢於冒險的精神才讓他們積累了原始資本和豐富的經驗。所謂富貴險中求,節儉的生活往往會讓我們困於當下的境況。很多人都有自己創業的想法,但大多有著這種顧慮:省著花我就可以養家餬口,萬一我失敗了就血本無歸。這其實是一個自我思維的禁錮,不試一試又怎麼會知道結果呢?
  • 心理學:你之所以能,是因為相信能
    積極自信的人就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就會有光明。而據心理學發現,積極自信的人無論是機會還是想做成一件事,他們成功的概率也會更大。這是為何?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就是一個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我們必須學會牢記這句話,人之所以能,乃是相信自己能。
  • 心理學:幾乎所有情感的問題,都源於同一個思維模式
    「情感困局」會讓人覺得煎熬,更會讓人感到壓抑和痛苦。它往往指的是相愛的兩個人在感情中某個環節中出現了問題,導致兩個人的關係向著破裂的方向發展。經常會有一些人來向我訴說他最近遇到的感情矛問題。有些人是在相互之間冷戰,而有些人則覺得裡兩個人最近關係要走到盡頭了,之所以不分手,是因為捨不得。
  • 心理學:一個真正有心機的人,具有這三點特徵,小心了!
    在一些宮鬥劇或者職場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勾心鬥角的橋段,有的人甚至會為了自己的利益算計、傷害他人。其實,現實生活中,這種人很多,即便我們自己沒有惡意,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發現這類人呢?心理學家教你如下幾招。
  • 心理學:為什麼人活著這麼難
    心理學:人活著為什麼痛苦2、人的進化其實就是不斷戰勝低配的自己第二個方面人之所以活著難,是因為我們天生就必須學會鬥爭。人的進化與成長就是不斷戰勝低配的自我。心理學早就發現,人類大腦內部其實始終存在著兩個相互關聯但又獨自運作系統。第一個就是感性面,這個部分就是我們天性本能,人類的本能又喜歡停留保持原狀,喜歡用慣性的思維,害怕道路上的各種苦難與阻難。能夠對事物產生情緒。
  • 心理學:當一個人對你有這3個表現的時候,說明那個人很看不起你
    心理學:當一個人對你有這3個表現的時候,說明那個人很看不起你。其實在現在的人際交往中,很多人都是帶著面具對人的,他們從來不會讓別人輕易地知道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有一個人很討厭你的時候,你也不會有察覺,還一直去找他,這樣子就會很丟人。
  • 心理學家:真正看不起你的人,不是不給你面子,而是會做這些事
    如果一個人打心底看不起你,那也沒有必要再交流下去。我們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人:也許看不起我們,也許我們看不起的他。這很正常,對於這樣的人,遠離就好。從心理學角度看,真正看不起的人,往往並不是那種當面和你衝突,或者是當面不給你面子的人,而是做這三件事的人。
  • 心理學家:別人之所以「看不起你」,都是你自己的原因
    很多人的生活,都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似乎他活著,不是為了追求自己開心的生活方式,而是為了在別人眼中,成為一個「有本事的好人」。可別人只會記得當時的你,只會在你面前奉承幾句好聽的話,最後誰還會記得你呢?我忽然又想起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因為他太貧窮了,太卑微了,所以他的內心特別渴望被人尊重,被人敬仰;就算表面屈服於別人,內心裡也始終覺得:我就是高人一等的,我看不起任何人。
  • 心理學教授: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更容易擁有開掛的人生
    有的孩子會因為失敗而氣餒,而有的孩子反而會覺得很有趣,還愛上了這種挑戰?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出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作者認為,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在面對失敗、挫折和挑戰的時候,會更積極努力地應對,不會滿足於既有的成果,會通過努力更好地達成自己的目標。
  • 心理學:一個人之所以自卑,往往是因為小時候有過這樣的經歷
    文|上官青曼 關注我的文字,溫暖你的心靈。 不管你信不信,一個人的童年如果過得不快樂,即使成年之後也很難產生自信心。心理學:一個人之所以自卑,往往是因為有時候有過這樣的經歷,別不相信。 童年家境清貧,常常被小夥伴看不起。 貧窮,從小沒體驗過的人,根本不懂得其中滋味。
  • 心理學:你之所以肯定別人,其實是為了尋找相似體以便自我欣賞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肯定分為自我肯定和來自他人的社會肯定。自我肯定和社會肯定對於人來說至關重要,為什麼會這樣呢?人為什麼是社會性動物,離不開與他人的互動呢?這和人類是如何取勝進化史的答案有關,我們研究的所有心理學理論的本質都是在研究人類的進化史。有人認為聰明是人類取勝進化史的關鍵,我們可以來看兩個例子來判斷這種觀點是否正確。
  • 當你正在想念喜歡的人,他也會產生心理感應?心理學上這樣解釋
    心電感應(Telepathy)是人們熟知的一個概念,它指的是人體的一種特異功能,但目前尚無確切證據表明人體確實具有這種潛能。試想,你在想你喜歡的人,他也在想你,會產生心理感應嗎?如果互相能夠感應到對方的存在,甚至是能夠感知到對方傳遞的言語信息,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 用這四種方式回你微信的人,就是看不起你,別自討沒趣了
    如果有的人不想搭理你,回復微信的態度中可以看出來對方看不起你,那麼這樣的人你就要遠離。 作為一個成年人要了解自己的處境,一定要明白你在對方心中的位置,不要自討沒趣。不然會被別人認為你沒有自知之明。
  • 這種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思維方式,你會用嗎?
    這種方法一般是舉行一種特殊的小型會議,與會者以毫無顧忌地提出各種想法,彼此激勵,相互啟發,引起聯想,導致創意設想的連鎖反應,產生眾多的創意。其原理類似於「集思廣益」。松下公司能在一年內獲得170萬條創造性構想,靠的就是「頭腦風暴」。【二】頭腦風暴法有什麼優勢?在群體決策中,由於群體成員心理相互作用影響,易屈於權威或大多數人意見,形成所謂的「群體思維」。
  • 我之所以背叛婚姻,是因為我想離婚,離婚就不用伺候婆家4口人了
    單說「拒絕」本身的話,每個人都懂,都知道在自己心生抗拒的時候應該拒絕。但是,當自己想要拒絕時,會考慮到面子問題,會忽略自己的感受而在意別人的感受,最可悲的念頭是:「我拒絕了別人,會不會讓別人心裡不舒服?會不會讓別人看不起我?」因為這種原因而不敢拒絕,事後往往懊悔不已。
  • 微觀經濟學所培養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我不得不說,其實經濟學跟你想的不一樣。然後打住,因為再說下去就深了,需要一整篇文章的長度,於是借著這個機會,我想好好的談談經濟學究竟是怎麼回事。   學科中的思維角度   任何一門學科說深了都是思維方式,理工科簡單一點,都是追尋存在、正確和精確,問題擺在那裡,找到一個固定的答案。
  • 心理學家:如果你具有這兩種思維習慣,說明你是一個相當愚蠢的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思維是很複雜的認知過程,包含著廣泛的心理活動。例如,我們想解決某個問題,想做出某種行動決策,以及在運動、學習、工作、判斷、推理的時候,都在進行著思維。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過分依賴思維定勢的人。例如,在人際關係中,人們傾向於對所有人進行分類,最常見的就是把人分為熱情—冷漠,或是好相處—不好相處兩種不同的類型。人們根據這種思維定勢進行交往,對待熱情的人他們也會熱情,而對待冷漠的人他們也不會有太多的話要說。
  • 心理學家:如果你具有這兩種思維習慣,說明你是一個相當愚蠢的人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思維是很複雜的認知過程,包含著廣泛的心理活動。例如,我們想解決某個問題,想做出某種行動決策,以及在運動、學習、工作、判斷、推理的時候,都在進行著思維。在這種時候,我們並沒有直接看到這些方法,而是從長時記憶中提取出來,而且我們也不知道應該用哪種方法來解決特定問題,而是通過已知條件間接推斷出來的。在心理學中,思維這個術語不是用來解釋學習解惑之類的行為,而是指運用觀念、表象、符號、語詞、概念、命題、記憶、信念的內隱的認知操作或心智操作。
  • 心理學:好命的女人大多具有這三大特徵,你具備嗎?
    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女人常常會好命,丈夫疼,親人愛,她們在工作中也會較為順遂,沒有多大波折,好命女人都有哪些性格特點,和大家探討分享下看法:其實心理學發現,幸福與金錢關係不高,但是與性格有關係,相對樂觀主義會更幸福。好命的女人之所以能擁有更好的命運,更主要是心態上的開闊。
  • 牛人們12個的思維方式,值得你學習!
    對於一個具體的問題,如果僅用一種思維方式進行分析和思考,只會得到一個狹隘的結果,就好像美國的那句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當然,很多時候這樣的思考方式更有助於我們快速解決某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