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近日,知乎一個熱門話題掀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和討論,貼主的問題是什麼是屌絲思維,評論區一個網友的回答獲得了1.4萬的點讚,屌絲思維中屌絲兩個字就已經為這種思維貼上了一種不會被人看得起的標籤。
常見的屌絲思維有這樣的發言:「他能賺到錢,就是因為他運氣好」,「社會真腐敗啊,真無助」,「學歷有個什麼用,你看看馬雲」、「團隊的人怎麼這麼蠢,真是豬隊友」。
這幾句話的共同點都是抱怨,是一種怨天尤人的語氣,在看不起自己的同時也看不起別人,擁有屌絲思維的人總是簡單的歸因,寄希望與別人身上,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別人的問題。
屌絲思維總是過度外部歸因,難以認清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個術語叫歸因方式,它是指人們對一系列事情和現實情境的結果作出一種主觀判斷與推測,歸因方式會影響到以後的行為和動機的強弱。
心理學界大致把歸因方式分為了三種:
第一個是外部歸因,是指把所發生的事歸結為外在情境因素。
第2個是內部歸因,也就是把所發生的事歸結為個人內在因素,比如自己的努力程度。
第3個是綜合歸因,也就是說問題發生是由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消化作用下形成的。
擁有屌絲思維的人,總是將問題的原因歸結於外部環境,從來不會思考自己在這件事上有什麼不合時宜的地方。
這同樣也導致他們不願意去反思自己,無法全面的認知到自己的某些行為。甚至還理所當然沉迷於自己當下的屌絲思維之中。
擁有這種思維的人,往往自我認知不夠清晰,也總是將一個問題的出現片面歸因於某種方式。他們不僅對自我認知不夠全面,不夠清晰,他們對一件事情的認知也無法全面。
這種片面又略顯極端的認知方式,又怎麼會被別人看得起?
屌絲思維總是怨天尤人,從不改變自己
強者在不停的改變自己,適應世界的變化,弱者在抱怨社會的制度,抱怨社會讓他無法生存。很大程度上來說,擁有屌絲思維的人也是一個弱者。
很多時候他們處理問題的時候,都需要別人的參與。這種特有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讓他們自己無法獨立起來,總是過度地依靠他人,
一旦別人無法給予他幫助,他就開始抱怨社會不公平,開始怨天尤人,他們總是靠父母,靠朋友,靠各種各樣的人,卻總是不想讓自己強大起來。
就像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明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這個媽寶男結婚之前,他的一切事情都在靠他的母親,他從來沒有真的獨立起來,沒有強大起來。
他的母親在世,他靠他的母親的幫助,找工作、結婚、買房子。當他的母親不在時,他儼然失去了一切的庇護,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當事情不盡人意時,他們總是心生怨恨,怨天尤人,抱怨環境,對他們的不公平。從來沒想過靠自己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和困境。
總是怨天尤人,總是過度的抱怨自己的生活,這其實也是一種極其消極的處事方式,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和整天怨天尤人的人待在一起。
停止屌絲思維,盡力改變自己
逃避痛苦,害怕麻煩是我們人性中的天性與劣根,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會盡情的放縱自己的天性與欲望。
心理學中有一種機制叫自我保護機制,類似於生理上的免疫系統。在這種保護機制下,我們會產生一些歪曲認知和觀念,從而來減輕自己內心的焦慮,不安一系列負性情緒。
這種思維方式同樣也類似於心理學中的自我保護機制中的合理化,他們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外部環境,從而來減少自己承受的心理代價,減緩自己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從短期來看,他們的焦慮與不安得到了一定的減緩,心裡也會好受一點。但是從長期來看,這並不是一種完美的解決方式。
這種簡單粗暴的歸因方式,會讓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陷入極大的困境。因為他們總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不願意改變自己。
這其實也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思維方式,長此以往下去,他們會被自己的情緒控制,不明是非,不辨對錯,甚至有可能滋生一些極端心理,做出一些極端行為。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除了生病和死亡帶來的痛苦以外,其他的痛苦都是自己價值觀上強加的,停止怨天尤人,做些實際的事更加有意義。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