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擺放雜亂無章的寶寶一定不聰明?不,只是你不了解孩子的思維

2020-12-11 寶媽講育兒知識

爸爸媽媽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鍛鍊的更為聰明優秀。

條理性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很多教育學家認為,孩子如果會自己擺放自己的東西,安置自己的玩具,而且安排非常整潔,有條理性,那麼,這個寶寶是一個很會規劃人生的孩子,他的學習也會具有條理性,未來也就更加光明。

但是還有另一類孩子,他們不喜歡爸爸媽媽天天把東西擺放的特別整齊,就自己天天去把各個東西弄亂放置,導致爸爸媽媽天天看見孩子開始動手就會頭疼,總感覺天天在做一種循環的無用功。

我昨天去同學家裡拜訪,一進門,我首先吃了一驚,客廳鋪的絨毯上坐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寶寶,在他的四周,分布著各種各樣的玩具,顯得客廳非常凌亂。

我這個朋友是一個非常愛乾淨的人,看到我看向坐在地毯上的孩子,就非常不好意思的看著我說:"不好意思啊,家裡是在是太亂了,你來坐沙發這裡吧。"

可是我對孩子的興趣遠遠超過沙發,我就坐在孩子旁邊的地毯上,問寶寶:"美美,想阿姨了嗎?"

美美回答說:"阿姨,你擋著我的芭比娃娃了。"

我扭過身子一看,果然,後面有一個穿著粉紅裙子的芭比娃娃,我不禁感嘆,小孩子的觀察就是敏銳。

於是,我就往右移了移,擋住了小姑娘的小豬佩奇,問美美:"美美猜這次阿姨擋住了你的哪一個玩具?"

美美停下手裡的積木,往我的兩邊看了看,說:"阿姨的身後應該是小佩奇。"

看到這裡,我就明白了,這孩子是按照自己的順序放置的自己的玩具,而不僅僅像她媽媽說的那樣亂放的。

隨後我告訴了同學這個發現,我的同學這才明白,為什麼每次晚上她睡前給孩子堆好的玩具第二天寶寶一醒來,就又是凌亂一片了。

雖然美美的擺放顯得非常凌亂,但是卻有孩子內在的智慧在起作用。

因此,我也勸阻同學,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你的擺放方式,尊重孩子的意願,不過,如果你能努力引導孩子用自己的順序將物品擺放整齊這也可以。

我們必須承認,從小善於把自己的物品擺放整齊的孩子,他們的條理性、邏輯性更強。

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從小東西擺放雜亂的孩子更有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創新性

因此,各位爸爸媽媽們千萬要尊重孩子的創新性,不要阻礙他們的成長。

1. 爸爸媽媽要有一顆包容的心

任何人都是從什麼都不懂,一步一步學會新的知識,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從而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所以,各位爸爸媽媽也要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包容孩子在這個成長過程中做出的一些小錯誤。

失敗是成功之母,孩子解題失敗的時候,爸爸可以一步一步教給他正確的步驟,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解,而不是直接給孩子把答案講出來,這樣並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努力要讓孩子的每一次的失敗最終變成小孩子的一筆精神財富,內化於心,豐富人生體驗。

2. 爸爸媽媽要有耐心

爬上泰山,不是一個時辰就能抵達;登上太空,也不是一蹴而就。爸爸媽媽在細心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也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熟。

孩子不願意把自己的玩具收拾整齊擺放,那寶媽應該細細誘哄孩子,先告訴她這裡的玩具佔據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而且不開燈的話,容易絆倒自己,如果真的被絆倒了,那就有可能被帶去見醫生打針。哄勸孩子放的稍微整齊一點就行,鼓勵孩子自己放,媽媽不要打擾孩子的思維。

3. 爸爸媽媽要鼓勵孩子的創新思維

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越創新,才能越發展。所以,爸爸媽媽如果發現自己家孩子擺放東西雖然雜亂,但是有自己的條理的話,那一定要記得鼓勵自家孩子的創新思維繼續發展。

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一般可以選擇孩子自己的臥室,讓寶寶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布置,以及安排。有條件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在放假時候多帶孩子出門開拓視野。這樣也有利於創新能力的開發。

孩子的思維還沒有經過大量經歷的豐富,但是卻也是最簡單、最直接、最具有創新潛力的思維,我們不能強迫孩子接受我們的思維,而應該鼓勵孩子發展不一樣的思維,這樣的"新"思維才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相關焦點

  • 調皮的孩子不一定就笨,而好學的孩子,也不一定就聰明
    前言:有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太調皮了,更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料,更覺得自己的孩子在未來學習當中一定會遇到很多麻煩,並不適合學習,往往有些家長會早早的放棄自己的孩子,覺得孩子太調皮根本不適合學習,可是這樣想家長就錯了,因為並不代表調皮的孩子就不愛學習就不聰明,而恰恰那些調皮的孩子反而是因為太聰明了,我們會發現有大部分的孩子
  • 寶寶智商不一定到底遺傳誰?孩子不聰明,別再讓媽媽背鍋了
    |條每一位孕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擁有一個健康智能的寶寶智能寶寶。「望龍望鳳」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人特別注意對方的教育或智力,即使是為了將來不失去孩子而選擇伴侶。在智商遺傳方面,不可否認的是,如果父母的智商水平高,那麼孩子的智商出生通常不低,父母的智商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但不僅僅取決於孩子的智商 長期吃太多肉的孩子可能會對他們的智商產生影響,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甜食,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提高他們的智商 2.長時間在枯燥,無愛的環境中發展智力也不利於孩子智商的發展,家長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愛心的家庭環境,經常帶孩子外出,與其他孩子交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 難帶的孩子就聰明嗎?不一定,但聰明的孩子都有這三個特點
    帶孩子,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大人白天要上班,晚上想要休息一下。但是,碰到精力無限的好奇寶寶,只能欲哭無淚。很多老人認為難帶的孩子,長大後肯定聰明。其實,孩子是否難帶和聰明沒有必然聯繫。但是,聰明的孩子都有這三個特點1 愛思考果果是一個兩歲的孩子,媽媽每天為他準備了各種睡前故事,希望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助力孩子成長。
  • 寶寶聰不聰明主要看手,心靈手巧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那就是——當孩子媽媽在寶寶面前轉動手指,寶寶竟然先是目不轉睛,然後就跟著比划起來。不僅僅小編,在場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的其他人,也都翹起了大拇指:「寶寶真是太聰明了。」「還這麼小模仿能力就這麼強,太優秀了。」「真不懂媽媽怎麼教的,真是厲害!」……而大家之所以如此誇讚,是因為我們都懂得精細動作發展對寶寶智力開發的重要性。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人類能用工具。
  • 孩子聰不聰明,看睡姿!這種睡姿寶寶最聰明,你家寶寶有嗎?
    沒有不希望孩子聰明的父母,聰明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好,大腦也很靈活。很多父母為了擁有一個高智商的孩子,幾乎從備孕時,就開始做各種準備,媽媽吃葉酸,調理身體,爸爸戒菸戒酒進行鍛鍊。這一切都是為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在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孕育期間,媽媽還會搭配飲食營養,以確保肚中寶寶對營養的更好吸收。
  • 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眼神就能看出來,你家孩子也是這樣嗎?
    其實一個孩子聰不聰明,從他們的眼神中也能看出來,你可能認為那些聰明孩子,會說話、有能力,但這樣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有些片面,畢竟這些都可以通過訓練加強,並不是天生的聰明。所以有人說,孩子聰不聰明,也可以通過眼神看出來,如果你關注孩子的眼神,就會發現聰明的孩子,眼神裡都有這3個特點。
  • 你的寶寶聰不聰明,從這兩個階段就能體現
    在現在的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家長都喜歡聰明的孩子,而一大部分家長都喜歡通過孩子的面部表情變化,語言表達能力來看孩子智商發育的多高水平,其實判斷孩子的成長發育、聰不聰明。很大一部分家長都忽視了最重要的一個細節,就是孩子從出生後他的手部的變化,其實也藏著很深的玄機,通過手部的觀察可以看出來寶寶是否正常成長發育,甚至能夠看出來寶寶的智商。以及不足。
  • 不用等長大,4個方面看出寶寶聰不聰明,快看你家孩子中幾個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從小就是聰明伶俐,從寶寶出生以後,就會對寶寶呵護有加,還會有一些家長會從小就給寶寶做好早期的智力開發,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
  • 孩子突然說話結巴是口吃?不,只是娃思維的速度超過說話的速度
    很多家長曾反映過一個問題,就是寶寶在學會說話後的不久出現了口吃現象,原本說話很順溜的孩子突然會反覆吐字,表達不流暢。既然是很多家長都反映的狀況,那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其實這是眾多寶寶可能在成長中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表示十分的焦慮,害怕影響到孩子以後的表達上。
  • 寶寶聰明不聰明,是遺傳還是母親孕期營養決定?了解這些才是重點
    導讀:寶寶聰明不聰明,是遺傳還是母親孕期營養決定?了解這些才是重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聰明不聰明,是遺傳還是母親孕期營養決定?了解這些才是重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雜亂無章的人實際上是真正的天才
    多項研究表明混亂與聰明聯繫在一起,這意味著凌亂是沒有羞恥的。。如果有的話,在有組織的混亂中生活或工作是一種陽性東西!還不相信我們?別擔心,因為有很多科學證明了這一點。以下是研究人員如何揭示雜亂無章的人實際上是多產天才。
  •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來,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有信號很多新手父母在寶寶出生之後,都時刻擔心著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其實不用過於擔心,有育兒專家就表示:想要知道寶寶到底聰不聰明,其實從手上就可以看出來,因為智商的高低在手上是有信號的,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了!
  • 「左撇子」不一定聰明,如何鍛鍊孩子左右手的能力及開發左右腦?
    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是像過去的孩子那樣,從小就勞動,那雙手在小的時候就已經被鍛鍊出來了。大腦的左半球和右半球也能在鍛鍊雙手的同時,得到很好的開發,從而提高了孩子的智力,孩子也就變得越來越聰明。但是,如今的孩子,因為從小都在父母的關懷下成長,所以也就忽視了對手的鍛鍊,並且有些孩子天生就喜歡用左手。
  • 如何培養聰明寶寶?一定要先捨得這5種東西
    所以,如果你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過人的聰明寶寶。那麼,下面這5種東西一定要捨得了——捨得時間,給孩子最好的陪伴和愛有記者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約33%的家長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為1~2小時,約29%的家長每天陪孩子的時間為3~4小時,
  • 判斷寶寶聰不聰明,看1歲時有沒有這4個表現就知道了
    家長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寶寶,但是孩子很小的話,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家長怎麼才能看得出來孩子是否聰明呢?聰明不一定非得需要接受檢測才能體現得出來,也不一定非得等孩子會說話,才能鑑別得了,只要看寶寶一歲時有沒有這四種表現
  • 判斷寶寶聰不聰明,看1歲時有沒有這4個表現就知道了
    聰明不一定非得需要接受檢測才能體現得出來,也不一定非得等孩子會說話,才能鑑別得了,只要看寶寶一歲時有沒有這四種表現,如果都有,那麼您家的寶寶是個小天才。不同的玩具、客廳擺放的小裝飾、窗簾、牆紙……都可能是孩子冒險的天地。寶寶通過觸摸感受這些外界的事物,建立與世界的聯繫,聽起來很奇妙,但寶寶的的確確通過這些觸摸在大腦中開始進行事物聯繫的思維構建。嬰幼兒的認知發育還與父母陪伴時間長短有很大關係。
  • 孩子不聽話?打不打?了解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就知道怎麼做了!
    2、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在戶外經常碰到帶寶寶的家長,指著周圍,不厭其煩的告訴寶寶:「寶寶,這是樹,這是花……,快看,這是蝴蝶」家長可能在想,我好辛苦,好有耐心的教寶寶學知識,孩子的眼神被迫跟著家長的手指方向移動,但也許孩子此時正在觀察著其他的事物。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只顧著不停的往上填充東西,父母越勤快,孩子接受的東西越多,最後,他們會逆來順受,缺乏創新意識。
  • 家有寶寶必看:不買「笨玩具」,「聰明玩具」才能讓孩子優秀
    像是積木,最開始孩子可能只是抓著積木去啃咬,這是寶寶最初的探索和認知世界的方法。而等孩子大一點可以讓孩子聽到幾個積木碰撞的聲音,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關係。再大一些,可以通過積木認識顏色、形狀。之後孩子還可以通過積木搭建各種形狀的房子、汽車等等。
  •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臉上也能看出來,這些信號你家孩子佔幾個?
    家長們見自己早已趨於平凡,他們只有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這也正是我們誇獎別人孩子聰明,其家長那麼開心的關鍵原因之一。哪位父母不想自家寶寶成為No.1?那麼,孩子聰明還是不聰明,小時候是否能看出來呢?畢竟牛皮要是吹得太過分,長大後沒達到相應的成就,那可是特別丟人的一件事情。
  • 寶寶聰明過人,只是遲遲不開口說話,醫生解釋讓父母愧疚不已
    導讀:寶寶聰明過人,只是遲遲不開口說話,醫生解釋讓父母愧疚不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聰明過人,只是遲遲不開口說話,醫生解釋讓父母愧疚不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