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山門街機動車禁行 居民自治管住亂停車讓老街靜下來了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12月6日訊,本報訊(記者 王海燕)北海公園東門外,曾經車來車往、鳴笛聲不斷的陟山門街清靜下來了。昨天,記者來到這條300米長的街巷,從東望到西,沒有一輛機動車,只有遊人悠然往來。「從這個月起,陟山門街實行半封閉管理,機動車沒有特殊情況不得進入。」什剎海街道工委副書記劉忠說。機動車禁行,是陟山門街所屬的景山社區居民自治停車管理委員會的決定,為的是還這條老街的本來面貌。

經過交通秩序治理,陟山門街重新恢復了昔日的古樸寧靜。北京日報記者 方非攝

陟山門街是景山公園西門和北海公園東門之間的一條夾道,站在街面上,一抬頭就能看見北海的白塔和景山上的亭子。「過去這條街幽靜著呢,來回走走特別舒心。」60年的老住戶杜昌基回憶。

因為緊靠著故宮、北海、景山這些著名景點,近一二十年陟山門街變成了旅遊集散地,居民的私家車、四面八方的旅遊車輛,還有三輪車、自行車混行,加上開牆打洞、佔道經營的30多個門臉,原本最寬處25米的街道,最後供行人走的不過一兩米寬,逢年過節更是人貼著人,交通極度混亂。

「我和老伴兒出門上個衛生間都要左顧右盼,生怕被車撞著。平時能不出院門就不出院門。」杜老說。這條街不僅給他們老兩口添堵,也是附近400多住戶的心頭患。因為常年堵車,家裡老人病重,120根本開不進來,只能用擔架抬著往外走。這麼一來,少說也要耽誤10分鐘的急救時間。

今年8月份,繼開牆打洞治理基本完成後,陟山門街的交通秩序治理提上居民自治的議事日程。「前後大會小會開了幾十個,大家最後統一思想,決定要改就改徹底,以後機動車禁止通行。」景山社區居委會主任張玉霞說。

機動車禁行,雖然規範了秩序,但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這條街上「有車一族」的利益,他們的停車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禁行不可能徹底實現。

經過街道與景山西街停車場協商,陟山門街及周邊幾條胡同的住戶可以優惠的價格將車停到西街停車場,現在已有60多戶辦理了停車手續。

雖然步行到西街停車場要7到10分鐘,但絕大部分住戶都表示支持、理解,「自己的家園要靠自己維護,雖然要克服一點困難吧,但出門亮亮堂堂的,不擠也不鬧了,大家還是挺高興的。」張玉霞說。

不過禁行措施並不是「一刀切」,根據居民自治停車管理條例,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機動車仍可以進入,例如居民預約計程車來接老人看病、貨車運送大件兒家具等等。街巷物業管理人員會負責進入車輛的登記。與以上事項無關的機動車輛則會被勸離。

什剎海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明年還要對陟山門街進行綠化改造提升,這條老街不僅要靜下來,還要美起來。

(原標題:交通秩序治理提上議事日程,居民自治管住亂停車 機動車禁行,陟山門街靜下來了)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議事會上居民提出建議 北京西城宣武門西前街開始停車自治
    家門口亂停車亂象沒了,私裝地鎖也沒有了,自家的車也有地兒停了,這個月,宣武門西前街正式實行居民停車自治,新施劃的車位上車輛停放整齊,街巷物業24小時有保安巡邏,讓居民們頭疼多年的停車問題得到緩解。今年1月,長椿東街開始實施居民自治停車管理,經過近半年的運行,停車井然有序。看著長椿東街的變化,家住西前街的居民坐不住了。「咱們的停車問題也該管管了」,「我看自治停車的法子不錯」……居民議事會上,幾位居民你一言我一語。面對居民的強烈需求,西前街所在宣西社區找到廣內街巷物業協商解決方案。摸底調查後,街巷物業負責人發現,停在這裡的車竟然有一半不是本社區居民的。
  • 核心區40餘條胡同實現不停車 胡同因此靜下來
    圖為實現不停車的東四九條、雨兒胡同、甘雨胡同。從車水馬龍的東四北大街拐入東四九條胡同,仿佛一腳邁入靜美世界。目之所及,不見一輛停靠的小汽車,行人閒庭信步,青磚灰瓦、古樹鳥語一路相隨——老巷幽宅靜樹依,是久違的京韻京味。「讓老城慢下來、靜下來。」
  • 核心區40餘條胡同實現不停車,胡同因此靜下來
    過去三年間,東城區西總布胡同、王府井街區、東四九條,西城區達智橋胡同、鼓樓西大街、槐柏樹街等40餘條核心城區胡同陸續實現不停車。曾經,本是居住區的胡同因車輛隨意穿行、亂停而擁擠喧囂,如今,一條條不停車胡同、一片片交通安寧的無車街區亮相,漸漸繪成宜居之都的生動畫卷。
  • 小南莊社區居民自治破解「停車難」
    停車矛盾多了居民決定自治自管小南莊社區位於蘇州橋西北角,這座建於上世紀70年代初的社區,800多戶居民的大院裡只有200餘車位,加上周邊都是老小區,路側停車有限,因此停車問題一直是社區裡的「老大難」。小南莊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柳春英說:「那時候,半夜12點,都能接到居民打來的電話。」為了安撫激動的居民,柳春英往往握著電話一講就是兩個小時。 「外來的和尚也念不好經。」柳春英組織居委會和社區居民、志願者坐下來想辦法。有居民提出:「不如我們自己來管理?」可是自己管理,誰來運作?向居民收費,是否有法可依?收到的費用,又如何保證公開透明?
  • 這裡曾是仨區交界「亂巷」,如今通了、靜了、美了
    靜下來、慢下來,昔日的「亂街」「堵巷」人定湖北巷,經過三年整治,成了一條敬老孝老主題街。位於西城、東城、朝陽三區交界的人定湖北巷,別看只有400米長,卻是一條重要的「交通樞紐」。胡同中不僅分布著頤年園敬老院、超市、商鋪、市場,還是附近居民前往人定湖公園、西師附小的必經之路。「堵」是令人定湖北巷居民最頭疼的問題。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快遞車、外賣車,再加上七八十輛附近居民和沿街商戶隨意停放的機動車……別看胡同不寬,街面上卻密密麻麻、見縫插針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
  • 鼓樓西大街啟動停車治理,「穩靜街區」有望今年底亮相!
    >鼓樓西大街整理與復興計劃將力爭在今年底亮相市民將與遊客共享這條「穩靜街區」協調資源 解決停車難題「我和老街坊們都盼著治理亂停車呢,這回家得慶祝一下啊。」65歲的姜大爺,在鼓樓西大街住了20多年,原本寬敞整潔的人行便道上,近幾年亂停車現象越來越多,街裡老年居民多,出行十分不便,得知「停車治理」啟動,老人十分高興!
  • 三區交界「亂巷」靜下來了
    靜下來、慢下來,昔日的「亂街」「堵巷」人定湖北巷,經過三年整治,變成一條敬老孝老為主題的美麗街巷。位於西城、東城、朝陽三區交界的人定湖北巷,別看只有400米長,卻是一條重要的「交通樞紐」。胡同中不僅分布著頤年園敬老院、超市、商鋪、市場,還是附近居民前往人定湖公園、西師附小的必經之路。「堵」是令人定湖北巷居民最頭疼的問題。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快遞車、外賣車,再加上七八十輛附近居民和沿街商戶隨意停放的機動車……別看胡同不寬,街面上卻密密麻麻、見縫插針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
  • 昔日北京三區交界的「亂巷」,如今靜下來了
    資料圖 (丁丁攝)靜下來、慢下來,經過三年整治,人定湖北巷遊商遍地、機動車堵路、快遞外賣車橫衝直撞的場景早已成了歷史,昔日的「亂街」「堵巷」,變成一條敬老孝老為主題的美麗街巷。只有400米長的人定湖北巷位於西城、東城、朝陽三區交界處,不寬的街面上,常常密密麻麻、見縫插針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快遞車、外賣車嗖嗖在胡同裡鑽,老人孩子上街都提心弔膽,生怕被撞著。」風馳電掣在胡同中呼嘯而過的車輛讓趙阿姨「步步驚心」,好幾年不敢讓老母親獨自去街頭散步。「最難管的是街頭遊商。」
  • 汽車時代城市小區面臨停車難 媒體籲居民停車自治
    汽車時代,城市小區面臨停車難  您的車明天停哪兒?  北京市目前保有機動車540餘萬輛,是現有停車位的兩倍;而新車每天都在增加,但小區車位配建比卻仍然沿用1999年的1∶0.5。  一邊是日益增長的泊車需求,一邊是有限的空間資源。城市小區停車,正成為一個民生問題。
  • 12345大數據披露:北京這些街鄉治理停車難成效亮眼
    本期聚焦停車難問題,以2019年以來的18個月時間維度為周期,從數據看變化,從個案看改革,基層街鄉鎮在治理「老大難」問題上高招迭出,創新不斷。出2號線地鐵積水潭站,記者在德勝街道的多條街巷探訪,看到無論大街還是小巷,路側機動車都整齊劃一地停在施劃的車位內,道路中間,暢通無阻。施劃著白色虛線的停車位、車位編號、街巷口豎立的黃色停車自治指示牌,以及車位上裝設的地磁感應器……這些停車設施組成一個龐大、「燒腦」的物聯網。
  • 北京:核心區40餘條胡同實現不停車
    從車水馬龍的東四北大街拐入東四九條胡同,仿佛一腳邁入靜美世界。目之所及,不見一輛停靠的小汽車,行人閒庭信步,青磚灰瓦、古樹鳥語一路相隨——老巷幽宅靜樹依,是久違的京韻京味。 「讓老城慢下來、靜下來。」
  • 樂山集中整治中心城區機動車亂停亂放行為
    四川在線樂山訊(記者 餘建軍) 日前,記者從樂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獲悉,為加強樂山中心城區道路交通管理,確保道路交通的安全暢通有序,提升樂山市交通管理水平和旅遊城市形象,為期5個月的中心城區機動車亂停亂放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全面展開。
  • 核心區停車有了首個「自治樣本」
    就這樣,在監測了一天後,每天10點和晚8點各數一次的巡查模式固定下來。高峰時期數個數,記錄下來,看似簡單的工作背後藏著的門道可不少。隊長方如卿第一天調查就遭到了質疑。早上八點剛過,方如卿就和一名隊員走進了黃寺大街某小區,數了起來。數完劃線車位,小本上的正字已經一個挨一個了。
  • 老街的「逆襲」
    白鹼灘區(克拉瑪依高新區)應急管理局駐三平路街道振興社區工作隊立足轄區實際,傾力打造「睦鄰老街」,建機制、解訴求、促發展,作為各族群眾生活物資集中供應基地的老街,在工作隊的幫助下成功「逆襲」,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 荔灣白鶴洞街:「居委—樓長—業委」三級自治老舊小區實現「善治」
    在荔灣區白鶴洞街,分布著大量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國企職工樓,老舊小區的管理、更新、改造問題一直是關係民生的頭等大事。近幾年來,白鶴洞街充分調動基層組織的創新激情,構建起以小區業主委員會為主體、以民生實事為載體的社區自治體系,有力促進了小區自治,加大對「義務樓長」「業主委員會」「社區居委會」三類自治力量的培育力度。
  • 1.1萬西城德勝居民持「共享車證」:2000多個街道自治停車位,每小時...
    來源標題:1.1萬德勝居民持「共享車證」 西城區德勝街道安德路北裡社區居民樊和香,擁有一張相當「硬核」的停車證。分布在德勝35條街巷的2015個街道自治停車位,持證1小時0.5元隨便停,「一個月下來停車費也就300多元。」
  • 注意:周口中心城區這些路段三輪車禁行
    (一)嚴查重點交通違法行為一是要加強執法力度,對亂停亂放的各種機動車輛進行現場拍照取證處罰,確保車輛停放有序,臨時停車規範,城區主要道路無貨運車輛、大型客車停放。對重點路段實行定人定責,對嚴重影響交通的違停車輛及時進行拖離。
  • 尖峰時段擁堵、停車難!忻州交警在城區這三所學校周邊實施新規定
    如果有個別車輛在路邊違章停車,就會造成交通擁堵現象。忻州市交警支隊直屬三大隊大隊長楊振華:現在為了緩解市幼兒園這個氣象南巷周邊道路環境的擁堵問題,在市幼兒園門口安裝了一個電子抓拍系統,也就是在路邊亂停亂放的車輛進行電子抓拍,對其規範接送小孩的車輛,還有途徑車輛行駛的秩序。
  • 緩解居民停車難 東城崇外街道崇西社區探索「停車共享」
    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池夢蕊)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位於東城崇外街道的崇西社區車位少,停車難成為了周邊居民的「心病」。為此,該小區居民還成立了停車自治會,經多方協調,居民長期以來的停車問題終於解決了。
  • 菜場門口亂停車 車庫竟然也住人 非機動車闖紅燈 文明城市怎能不拘...
    農貿市場外圍停車無序早上8點,江幹區機神農貿市場內人頭攢動,非常熱鬧;市場外,非機動車的喇叭聲也此起彼伏。記者注意到,機神農貿市場內部總體比較整潔,各類生鮮產品擺列齊整,但市場外部的環境卻仍有沒做到位的地方:雖已劃出非機動車停車位,卻仍有不少非機動車任意停放,且無人管理;地面潮溼且有菸頭、酸奶瓶等生活垃圾。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西湖區政苑農貿市場。